《神话断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断章-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容可谓空前强大,远远超出了承乾做太子的时候。

  晋王李治已为太子,本应和承乾当年一样,住在东宫,但李世民痛感与承乾
父子别居,遂至隔阂日深,酿成人伦之祸,因此李治继为太子之后,李世民特意
在寝殿立政殿近旁辟出一个院落,供李治居住。李治往往一月之中倒有半个月住
在这里,父子得以朝夕相见,自然情分便亲密了许多,许多事也就不致引起误会。

  这一日,李世民如常驾出两仪殿,与群臣商谈政事。

  庭中春花灿烂,穆善才手抱琵琶,跪坐在立政殿前台阶之上,仰看浮云,轻
拢慢捻,拨弦作歌。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

  ……“

  弦声清切,响入行云,立政殿宫人都停了手中活计,听穆善才弹而复。

  初时温柔婉转,柔情万种,渐渐地弦声迫促,如百万金铃旋于玉盘之上,萧
寒肃杀之意扑面而来。

  “……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

  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

  众宫人念及身世,都不仅黯然神伤,轻轻发歌相和,思绪悠然,更有人眼角
已是泪光盈盈。

  一名女子从北苑走来,众宫人远远瞥见这女子,连忙站起身来。

  那女子姓武,小名媚娘,贞观十一年春被选入宫,算来入宫只有两年,虽然
年纪尚少,只因生得美貌,性情又乖巧伶俐,入宫不久便被封为五品才人,位份
虽然不高,却很受皇帝喜爱,常来立政殿左右侍候皇帝起居,众宫人自然不敢怠
慢。

  “才人。”武才人走近前来,众宫人屈膝为礼,只有穆善才依然怀抱琵琶,
弦声不绝。

  “善才又作了新曲啊。”武才人笑盈盈问道。

  穆善才这才停了琵琶,微微侧身点首为礼:“是。”

  将近中午了,春日明媚的阳光洒落下来,照在武才人身上,她今年才十五岁,
身量却已完全长成,修躯挺拔,雪白娇嫩的肌肤在阳光的照耀下几同透明,却又
隐隐透出莲花一般的嫣红来。

  才人长得真美,好像比去年又更胜了好几分,众宫人虽然同为女子,此刻见
了这惊人的美貌,却也不禁有点精神恍惚。

  立政殿侧,李治在阁中读书,受穆善才琵琶所感,出殿来听,却正看见武才
人立于殿前阳光之下,春山眉黛,眼波盈盈,含笑与众宫人说话。

  李治呼吸一窒,手中的书卷啪的一声落在了地上,连忙弯腰拾起,心慌意乱
地退了回去。

  众宫人听得响动,回头察看,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武人仿佛有点心神不定,
匆匆走入殿内,众宫人都散了开去。

  立政殿前,穆善才抱着琵琶,依旧跪坐不动,眼角余光所到,露出一丝冷笑。

  夜深了。

  李世民此时还有贞观初年俭约之风,三更过后,宫里除了几个紧要处,其余
地方的灯火都已熄灭,整个太极宫沉没在一片黑暗中。

  忽有一柄曲颈玉石琵琶从黑暗中浮出,升上天空,向着北苑缓缓飞去。

  武才人就住在北苑,那琵琶到了北苑上方,停住不动,却有无声的音波在周
围的空气里荡漾出去。

  武才人正在梦寐之中,那音波侵入梦中,武才人在榻上辗转反侧不已。

  一片昏黑之中,穆善才屈膝端坐,双臂举起,十指飞速拨动。

  待这一曲乱神终了,那时此女便受我所制,任我驭使了,穆善才冷冷而笑,
但暗中自然无人看得见她脸上笑意。

  这时却有七色玲珑的浩然毫光从武才人颈项间透射上来,光毫所到,乱神曲
仿佛遇到了无形的水晶屏障,再也近不得武才人之身。

  穆善才眉头一皱:那是什么?却又不类中土道法。

  心下思量,手底却不甘心,无形的琵琶声如飘风骤雨,从空中急落而下,毫
光亦于同时大涨,冲上夜天,与琵琶声相持不下。

  “妖孽!”一声清厉的叱喝忽而在穆善才心底响起。

  那柄玉石琵琶如受大力一击,在空中滚了几滚,落将下来,穆善才纵身跃起,
接住琵琶,脸色煞白,喘息了一刻,身形一晃,消失在黑暗中。

  “师父,刚才怎么啦?”青灯如豆,蒲团之上,优昙轻声向师父发问。

  “没什么。”白衣的比丘尼手持念珠,淡淡说道,顿了一顿,复又说道:
“优昙,师父行将归去,以后你要小心在意,守护明空师妹。”

  “啊,师父你要去哪里?”优昙惊讶道。

  妙贤不答,站起身来,跃入院中,伸手一招,喀的一声轻响,一根竹枝已在
手中:“徒儿,来,自今日起,为师授你剑术,也好护我佛正法,光我佛遗教。”

  幢幢碧影水幕一般在院中展开来,依稀可见两名女尼缁衣翻飞,转折起纵,
飞旋如电,不时传来清脆的喀喀交击之声。

  此刻弘福寺内,玄奘垂眉趺坐,深入无际大定,心中蓦然如有所动,站起身
来,推门出屋,往太极宫方向看去,七色光毫恰于此时一闪而逝,龙光紫气盘结
旋绕,煌煌然并无异状,玄奘低首沉思,并无所得,轻轻摇了摇头,返身入屋。

  大鲜卑山雪岭数万里,莽莽横过北俱芦洲。

  大鲜卑山之麓,静轮风轮八向,露盘璀璨,巍巍然挺出云烟之外。

  千乘万骑,青旗一色,东出云中金城,逶迤数十余里,至于静轮宫前。

  魏主焘亲披纯青道服,一步步登上数千级的台阶。

  静轮宫前,道坛之上,丘处机高冠羽衣,执符持箓,长须飘拂,风采俨然。

  两班弟子执拂提炉,鸣钟击磬,此情此景,可谓赫然盛事。

  魏主至道坛之前,与群臣一片青袍,深深下拜。

  丘处机手托太平玉符,朗声说道:“陛下神武应期,天经下治,当以兵定九
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魏主登坛受符已毕,群臣一一上前受箓,魏国百僚,皆为道徒。

  仪礼已成,魏主转过身来,向群臣诸军举符示意,司徒崔浩与群臣拜于阶下,
山呼万岁:“陛下神武应期,天经下治”

  太平真君万年。

  兵定九州,后文先武。

  ……“

  数日之后,魏主应崔浩所奏,罢废佛教,诏曰:“昔后汉荒君,信惑邪伪,
妄假睡梦,事胡妖鬼,以乱天常,自古九州之中无此也。夸诞大言,不本人情。
叔季之世,暗君乱主,莫不眩焉。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鬼道盛炽,视王者
之法,蔑如也。自此以来,代经祸乱,天罚亟行,生民死尽,五服之内,鞠为丘
墟,千里萧条,不见人际,皆由于

  正文第160章

    ………………………………………………………………

  回来了回来了——#

        ……………………………………………………………………

  第二十九章西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弘福寺内,灯烛辉煌。

  凄切悲苦的诵经祈请之声连日不绝,而莲台上的世尊结印趺坐,在重重青灰
色的烟幕中低眉微笑,仿佛对尘世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

  “百万佛子今遭大难,肝脑涂地,我佛宁不知耶?抑或知而不救耶?”

  金刚狮子座前,玄奘面佛振锡悲呼,两班大众不敢应和,只有低头一心诵念
世尊圣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东起西拜,西起东拜,祈请不已玄奘连呼
数遍,颓然扑倒在佛前拜垫之上,清泪长流,与众合掌同念:“南无本师释迦牟
尼佛!”

  自魏主禁断佛教,坑杀沙门,北地僧尼死者数以十万计,逃入唐国者,李世
民恐有妨民生国计,亦不许他们再为僧侣,下令勒其还俗,编入户口,从事生产,
对西京、东都的几处大寺倒还网开一面,许他们收容一部分北洲僧人,弘福寺乃
为太后祈福之寺,亦是玄奘驻锡住持之地,自然也在优容之例,寺内容留了数百
名北地僧伽,两都各大寺合共收有数千名北地僧伽,只是这对于因法难南来的数
万僧尼无疑杯水车薪,玄奘为此忧心如焚,多次上奏求李世民另建寺院收容北魏
僧人,李世民只是不许。

  南洋大海,亘古涛声,落迦山雾霭接天,万载如是。

  一道祥光冉冉起于潮音洞,往北而去,在空中盘桓数匝。

  帝京凤阙,云端之上,慈航手托净瓶,遥望北洲,喟然叹息。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玄奘清澈的声音忽而冲上空中,慈航吃了一惊,拨开层云,向下观看,正见
弘福寺内,玄奘双泪交流,悲呼佛号,慈航轻轻点头,侧耳倾听,久之,举足迈
步,向西方灵鹫山徐徐而来。

  至大雷音寺山门之前,慈航降下祥云,自有金刚力士接入,慈航直上大殿。

  宝殿之上,大悲世尊释迦牟尼正与四部大众讲论金刚能断最胜般若波罗蜜多。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
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
无馀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者相,即非菩萨。”

  见慈航上殿,世尊住了演说,合掌微笑:“尊者。”

  文殊、普贤、惧留孙、毗卢遮那与三千大众一齐合掌道:“道友来了。”

  “世尊,我自海外转由东土而来,见北洲佛子遭难,肝脑涂地,尸身横于沟
壑。”慈航合掌躬身。

  世尊默然。

  慈航又道:“我佛为阎浮提世界亿万佛子之本师,奈何于此不闻不问耶?”

  世尊不答,却问道:“尊者,你以为,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否也,
世尊,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可以八十种好观如来否?”
“否也,世尊,若以八十种好观如来者,大辟支伽罗即是如来。”

  “如是,如是,尊者当知。”世尊叹道,“诸有声有色,一切有为之法,皆
非佛法。”

  “立寺起塔非是佛法。”

  “祈福造像,非是佛法。”

  “刺血写经,非是佛法。”

  “燃指供佛,非是佛法。”

  “延寿消灾,非是佛法。”

  “转经拜忏,非是佛法。”

  “……”

  “凡有所着,即非佛法。”

  “欲求无上正等正觉者,应离一切相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
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惜哉今日之阎浮,造佛者多,学佛者少;拜佛者多,解佛者少;求佛者多,
知佛者少。难由自作,非是外来。”

  世尊说到此处,垂下眼眉,不再言语。

  “世尊,我知之矣,只是也不能任其如此。”慈航躬身合十,飘然出殿。

  大悲世尊在座上微微躬身,道:“善哉!”

  夜已深沉,弘福寺内,大雄宝殿,钟鼓声歇,群僧已散,玄奘独跪于佛座之
前,诵念经文。

  “……见苦恼者不能堕泪。何得名为修行悲者。胜者设闻他苦尚不能堪忍。
况复眼见他苦恼而不救济者。无有是处。救众生者见众生受苦悲泣堕泪。以堕泪
故知其心软。菩萨体净悉皆显现。何以故。知其显现。见苦众生时眼中堕泪。以
是故知菩萨其体净软。菩萨悲心犹如雪聚。雪聚见日则皆融消。菩萨悲心见苦众
生。悲心雪聚故眼中流泪。……菩萨堕泪已来多四大海水。”

  也不知过了多久,莲台左侧的观世音圣像忽然光华流转,身如琉璃,手托净
瓶的菩萨叹息一声,睁开了眼睛。

  一时间潮音梵唱,充满殿内,便有佛光青云,叆叇生烟。

  “玄奘。”

  莲台上的大悲菩萨垂下了杨枝。

  玄奘抬头来,惊喜交集,近前跪下:“大慈大悲救护主菩萨!”

  “玄奘,汝心中有所疑者?”

  “弟子……”玄奘一时不知如何措辞。

  “汝心中既有所疑,何不直上灵山,亲问世尊?”

  “圣境迥远,非弟子凡胎之所能至……”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间万法盛衰,端在人心起灭。”杨枝垂下,清凉的甘露滴滴落于玄奘头
顶,芬芳的气息笼盖了玄奘的整个身躯,玄奘长跪不起:“弟子谢菩萨教诲!”

  朵朵纯白莲花从空中坠落,宝殿内异香扑鼻,缤纷的莲花雨露中,菩萨曼声
吟颂:“慈心端严身,悲心为千眼。

  阿逸悲心弓,种种施为箭。

  破贫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