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断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断章-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天大怒,把老子推了一交。子爬将起来,钻入通天怀里。通天叫道:“街
坊邻舍,都是证见:通天无盘缠,自卖这口剑,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剑,又把俺
打。”

  街坊人都怕这老子,有名的泼皮,没毛大虫李大,谁敢向前来劝。

  老子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
来,通天霍地躲过,拿着剑抢入来,一时性起,望老子嗓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
通天赶入去,把老子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剑,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通天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
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通天径投开封府出首,正值鸿
均坐衙,通天拿着剑和地方邻舍众人都上厅来,一齐跪下,把剑放在面前。

  通天告道:“小人原是碧游宫通天教主,为因失陷万仙阵,削去本身职役,
无有盘缠,将这口剑在街货卖。不期被个泼皮破落户老子强夺小人的剑,又用拳
打小人;因此一时性起,将那人杀死,众力士都是证见。”众黄巾力士亦替通天
告说,分诉了一回。

  鸿均道:“既是自行前来出首,免了这厮入门的款打。”

  正文第102章

    ………………………………………………………………

  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有一准提,伤害人命。现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
等行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
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各宜知悉。

  接引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怪。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
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
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接引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
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
夜长,容易得晚。接引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准提?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接引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
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
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古人有四句诗单道那风:无形无影透人怀,
四季能吹万物开。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

  那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准提来,有十八只手,二
十四门,执定璎珞伞盖,花鱼肠,如持神杵宝锉,金铃金弓,银戟旗等件。接引
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准提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
将下来。接引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接引见准提扑来,
只一闪,闪在准提背后。那准提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掀将起来。接引只一躲,躲在一边。准提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
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接引却又闪在一
边。原来那准提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
半。那准提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接引那准提复翻身回来,双
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
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准提。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
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准提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接引又只一跳,却退了十
步远。那准提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接引面前。接引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
势把准提顶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准提急要挣扎,被接引尽气力纳定,
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接引把只脚望准提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准提咆
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接引把那准提嘴直按下黄泥坑
里去,那准提吃接引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接引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
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准提眼里、
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接引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
儿把准提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正文第103章

    ………………………………………………………………

  第二卷人间世

  第一章光阴的碎片

  第一节菩提树下

  尼连禅河河水宽阔,洋洋西去。

  菩提树苍劲而青翠的枝叶遮住了正午的阳光,轻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泛
起微微的白光。

  风中的菩提树悄然不语,只是向着明净、湛蓝的苍天默默地展开它纷繁茂盛
的枝叶,一如它在过往的数千年岁月里所做的那样。

  树下,一名瘦长的僧人结跏趺而坐,僧人看上去大约三十多岁,年青的身体
因长期的苦行冥思而显得非常虚弱,偏袒的右半边身子处露出的肌肤苍白到近乎
透明,头上淡栗色的卷发散乱如雀巢,而且也真的有一对小鸟在乱发间筑起了鸟
窝,生下了几只雏鸟,忙碌地飞去飞来。

  每当飞翔的阴影落下,带来一阵清凉的气流,僧人蓬松的短发间便会发出急
促的叫唤,几张嫩黄的小嘴迫不及待的张开又合上。

  瞿昙不言不动,他已经在这株古老的菩提树下整整静坐了九十天,他苦苦思
索着道的真谛。

  雨季过去,旱季到来,灼人的热浪炙烤着大地,长期的枯坐除了使自己的身
体更加虚弱,他一无所得。

  大地在强烈的阳光下干燥到了极点,干热的空气从地上升起,使得地平线出
现了奇异的轻微扭曲。

  这时候,东方的地平线尽头走来了三个人,三名道士,一老二少,轻盈的步
履仿佛根本不曾接触地面,干燥的白土路上没有扬起一点点尘埃。

  道士们不紧不慢的走着,可是却很快走到了菩提树前。

  为首的道士青鞋白拂,数绺长须飘拂胸前,顶挽三髻,迥然有出尘之态。

  身边两名小道士,一名约十六七岁年纪,相貌清逸,装束打扮与师父几乎一
模一样,一般也是梳着三个髻子,提着一柄拂尘,尘丝飞扬;另一名只有七八岁
光景,寻常道童打扮,五官棱角分明,显得颇有英气。

  长须道人走到瞿昙跟前,笑道:“大道须向变化中求之,安有枯禅灰身,闭
心合智,可明至道?”手把拂尘,一挥击在瞿昙肩头,瞿昙一惊而醒,睁开眼来,
见眼前光影朦胧中,一名异相道人背光而立,气度高华。

  瞿昙忙起合十问道:“老师远来,未知有何见教?”道人大笑,只将一个指
头立起,在瞿昙面前连晃数晃,瞿昙一见,浑身一震,喃喃说道:“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脸带微笑,缓缓坐下,道人朗声长笑。

  那小道士看着这一幕情景,浑然不明所以,少年道士却若有所悟,自己轻轻
点头。

  “丹阳、处机,我们走吧。”道人白拂一甩,悠然道。

  “是,师父。”

  三名道士齐齐转身,足下如行云流水,转眼消失在山水深处。

  菩提树下,僧人垂眉而坐,又不知过去多少时候,忽然睁开眼来,眼前山仍
是山,水仍是水,但在此刻的瞿昙看来,一草一木,一尘一沙,却都在诉说着无
尽的玄微奥妙。

  瞿昙一笑,天地山川同时笑意盈盈,僧人转身将头上雀巢轻轻取下,小心翼
翼放在菩提树的枝干之间待要迈步行出,却不期然晃了一晃——纵然是入定期间
无须进食,适才悟得的妙谛也使他满心喜悦,体力的消耗却几乎到了极限。

  道上正走来一名牧羊女,蜜色肌肤,眸若莲子,不过十四五岁,头上顶着一
个陶罐,脚步轻捷如小鹿,头上的陶罐却毫不摇晃。

  牧羊女看眼前的这名僧人脸色苍白,摇摇晃晃,取下头上的陶罐,递向前来,
“吃吧。”

  “多谢。”瞿昙合十,接过陶罐,将满满一罐牛乳粥一灌而尽,气力稍稍恢
复,再一合十,“多谢。”将空空的陶罐递回。

  牧羊少女抿嘴一笑,接过陶罐,向远处的村庄走去。

  瞿昙缓缓举步,走入尼连禅河,河水洗去了他一身的污垢,满河摇曳的夕阳
里,瞿昙走上岸来,精神奕奕,大步而行。

  尔时,大地震动,天人赞叹,满空花雨缤纷。

  五名苦行者持杖从北方走来,见到这名昔日曾被他们抛弃的昔日主人,只觉
得他浑身上下都焕发出无比莹润的、包容一切的宝光,不由自主抛下手杖,上前
拜倒顶礼。

  二十九岁出家,至今六年,三十五岁的瞿昙终于在今日成就正等正觉,从此
在南北天竺的广阔大地上传经讲道,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

  正文第104章

    ………………………………………………………………

  :…(尝试换下风格不知能否保持——

  另外新卷更新量会减少一些因为前一阵太累了——

  正文第105章

    ………………………………………………………………

  第二卷人间世&;#8226;有情劫

  第一章光阴的碎片

  第一节昆仑山上

  昆仑山,麒麟崖。

  今日天气晴和,元始天尊讲道已毕,众弟子出得宫来,便在崖前席地而坐,
彼此谈论请益,启发疑难。

  “世法平等,无有高下。”燃灯道人缓缓说道。

  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点头:“老师所言有理。”

  白鹤童子立在一旁,暗暗赞成。

  “燃灯老师此言谬矣,老师岂不知六合之间,人身最贵。人之一身,暗合天
地之理:脊骨二十四节以应二十四炁。肺管十二节名为十二重楼。脐为祖宫内曰
黄庭,心曰绛宫,肺曰华盖,舌下曰华池,脚心曰涌泉,脐下一寸三分曰酆都,
山水小肠十八盘即为十八狱,水道曰地户,谷道曰幽门。此一身之内,天地位万
物育也。左齿叩八音为金钟,右齿叩八音为玉罄,前齿叩八音为法鼓,三八共二
十四通以应二十四炁。故掌教大老爷有言:道大、天大、人大、人亦大,域中有
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因此种种异修,皆以修得人身为本,不得人身,终不能成
其正道。人兽禽妖,与人殊途,正如水火不同,岂可相提并论?”太乙真人抗声
道。

  “途虽有殊,同归于道。”燃灯道人道。

  赤精子、广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灵宝大
法师等人听了,各有所见,纷纷议论。

  “老师今日所言,倒与通天师叔所谈相近了。”太乙真人忽然提高了音量。

  “……”众人都是一惊,闭口不言——自万仙阵一战之后,匆匆数百年光阴,
阐截分殊,形同水火,阐教门人从未在人前公然提及截教二字,遑论通天教主与
截教义理。

  “太乙道友此言差矣,小小心得,乃我听接引、准提两位老师阐法所悟,并
非通天师叔教理。”燃灯道人长眉不动,徐徐说道。

  “我岂不知,自破万仙阵后,西方教主就常受邀来昆仑盘桓,讲他那什么三
乘妙法,众生平等,一切皆空之理;老师与文殊、普贤几位道兄受惑更深,趁掌
教师尊演讲之暇,常到极乐世界听经,嘿嘿。”太乙真人冷笑道,“我看那西方
教主虽与掌教老爷同破万仙阵,所言所行倒与通天师叔别无二致。”

  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惧留孙听了,脸上变色,心中恼怒。

  “西方教法精微,别有玄妙,与通天师叔所传似同实异,太乙道友此解只得
皮相,未得真谛。”燃灯淡淡道。

  太乙真人连连冷笑。

  他二人言来语去,针锋相对,十二弟子亦分作两派,文殊、普贤、慈航、惧
留孙为一派,赤精子、广成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为一派,互相
攻讦,场上气氛一时十分紧张,黄龙真人、清虚道德真君觉得双方所言都有道理
:固然天地之间,人身最贵,不过人身与兽身本源却无二致,同为四大会聚而成
;按理来说两者确然平等,只是细细想来,又觉得十分不妥,人妖终有分别,但
若要说这不妥之处在何处,却又说不上来。

  所以两人一言不发,皱眉苦苦思索,耳边听得太乙真人大声说道:“……人
身法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