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断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断章-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吒双臂一张,暴喝一声,喀喇声中,冰山粉碎,碎冰四射,如雹雨般纷纷落下,
哪吒清啸声中,将乾坤圈抛出,金光大盛,呜呜急响,正中敖丙前胸。只打得敖
丙鲜血狂喷数尺,现了元身,乃是一头白龙,有数百丈长短,遍体银光璀璨,如
冰如雪。那白龙哀鸣一声,五爪舒张,汇拢风云,分开层层海浪,身子一弓,急
窜而下,就欲逃下海去。

  焉知哪吒见敖丙现了原身,触动前世记忆,刹那间双目殷红如血,神情扭曲,
心头杀意滔天而起,哪里容敖丙入海逃生,将混天绫抖一抖,便有数十丈长,便
如一条红鳞狂蟒,一展一伸,缠住敖丙七寸,大喝一声,混天绫大力缠绞,白龙
身躯扭动,眼珠凸出,口中嘶嘶有声,拼死回头,张开巨口,龙牙森森,龙息如
火,来咬哪吒。哪吒立目怒叱,煞气冲霄,腾身上前,一手撑住白龙上颚,一手
扳住白龙下颚,身形暴涨,呼吸间已有七八丈高下,双手扳住龙口,喝一声“开!”
喀的一声,白龙一颗巨大头颅已被撕成两半,鲜血狂飙,洒了哪吒一身,龙身垂
下,波翻浪涌,海水摇红,散入水底。哪吒用混天绫提着龙颈,伸舌舔舐嘴边龙
血,脸上浮现出一丝残忍的笑意。

  哪吒提着白龙尸身,立在空中,有一刻钟光景,忽地心头一个激灵,醒过神
来,仍旧是一个七岁童儿模样,细眉大眼,天真可爱,见龙死在海面,摸摸脑袋,
自言自语:“不想真把这大白泥鳅打死了,也罢,我想龙筋最贵,待我把他的筋
抽出,做一条龙筋绦与俺父亲束甲。”便在海上坐下,扳着那龙头,果然来抽龙
筋。

  花果山头,白衣飘飞,石矶娘娘目运神光,看得分明,有心要救那白龙一救,
但这是前生孽因,应劫垂象,乃在今日了结,无从插手,不然反将横生变数,祸
延他人。摇了摇头,返身入洞,依旧调息养神不提。噫,娘娘虽然明了别人因缘
是非,却不知自己师徒数日间就有杀身之祸,大抵人在局中,如坠迷雾大海,凭
你神通广大,通晓阴阳,善知利害,总是无用。

  水帘洞前,飞流直下三万尺,水声轰鸣,雷音滚滚,不舍昼夜;水帘之后,
行过铁板桥头,便再不闻瀑布啸吼,寂然静谧,洞中云气氤氲,草木葱茏,无光
自明,别有天地。

  娘娘飞下峰头,回身入洞,坐在一方青岩上,身心安闲,神游八荒,意守玄
关,运先天玄黄一气,如混金玉液,起于丹田,升于泥丸,降于背,入于肩,流
于肘,抵于腕,至十指尖,然后回入两肾,降于涌泉,返于丹田,精气血三宝在
周天三万六千条脉轮中反复流转,正所谓气随心到,心逐气穿,心能普照,如行
云流水,无停无滞,进退如意,入乎神妙。娘娘垂眉内视,致虚之极,守静之笃,
渐入混沌微茫之境,但见身内虚空,无穷无尽,星光明灭,照耀远近,聚散无常,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日,蓦然间月生海上,内外光明大放,祖炁一缕,从尾闾涌出,
轰鸣如雷,冲过二十一节脊骨,入中庭,撞玉枕,飞上昆仑,六根震动,习习风
生,娘娘仰天清啸,花果山头素气一道,如金如水,上出重霄,五云飞旋,吼声
如牛,良久方止。娘娘出定回神,心中喜欢,自入山中,多年修,今日道行终于
又上一层。

  娘娘心中喜慰,跳下青岩,唤两个徒儿:“碧云、彩云!”却无人应答,唯
有座前青鸾振翅戛然而鸣,心头一跳,身形晃动,但见洞内一派星光散开,娘娘
身形平地消失,飞凤崖前星光万点,散而复聚,娘娘身形现出,举步上前。见崖
下草坡上,两个花篮滚在石间,奇花异草散了满地,彩云童儿跪在地上,抱着碧
云童儿身体,哀哀痛哭。娘娘弯腰探看,见碧云童儿咽喉中箭,双目紧闭,气息
已绝,娘娘虽得道多年,终是女流,性情慈柔,见碧云徒儿死于非命,心中大痛
:“徒儿,你与为师相伴四百余年,虽略有所成,尚未得我大道。不想为师不过
入定数日,吾徒竟遭此横祸,我未免有失察之过。”娘娘将彩云童儿揽入怀中,
师徒俩抚尸大哭。哭罢多时,娘娘拔出箭杆来看,见箭身黑黢黢的,并无光泽,
却沉甸甸甚是坠手,又有一股冰寒之意,透入骨髓,娘娘举箭细看,见翎花乃是
鲲鹏之羽,下刻着三个奇形古篆,乃“震天箭”三字。娘娘看了三字,不由吃了
一惊,心中思量:乾坤弓、震天箭乃轩辕皇帝亲手祭炼,持之以破蚩尤之宝,共
有十二支,后来落入后羿手中,射下九日,后羿继为夏后,暴虐不仁,四海沸腾,
成汤与天下诸侯攻破阳城,弓、箭自行飞去,不知下落,今日怎会出现在此间,
伤了我徒性命?手掐诀印,演算天机:原来就是前几日所见海中神煞。娘娘又悲
又怒,不及细思,恨道:“我因你乃前生怨戾,因世运流转,降下红尘完其杀劫,
消其凶暴,故当日不曾管那闲事。不想一时不慎,又被你将箭射了我徒,想我徒
向在山中清修,与世无争,与你有何恩怨,你竟下此毒手!”心头无名大起,叫
:“彩云徒儿看守洞府,待我将凶人拿来,以报此恨。”

  娘唤出青鸾,跨上鸾背,将手一拍,那青鸾两翅展开,霞光缭绕,扇了几扇,
已飞越茫茫碧海,来到陈塘关前。娘娘在半空中高呼道:“李靖出来见我!”李
靖不知谁人呼唤,急忙出府来看时,见霞光笼罩,青鸾背上坐一女仙,冰姿雪骨,
风神绰约。李靖在度厄真人门下修道,石矶娘娘多有往来,故此认得,慌得李靖
倒身下拜:“弟子李靖拜见。不知娘娘驾到,有失迎迓,望乞恕罪。”娘娘道:
“李靖,你仙道不成,我在你师父前着你下山,求取人间富贵,你今位至公侯,
享此荣华,我可有负于你?不思报本也就罢了,为何竟恁地恩将仇报?”李靖陪
笑道:“娘娘说哪里话来,娘娘大恩,弟子铭记在心,怎会恩将仇报?”娘娘哼
一声,“你休得狡辩,且看此物!将震天箭劈面掷来,李靖见一溜乌

  正文第66章

    ………………………………………………………………

  将到午门,在朝百官得报,都来迎接太师,太师连忙下骑,笑脸道:“列位
老大人,仲远征在外,离别多年,景物城中尽多变了。”太师举目左右,不见丞
相比干与武成王黄飞虎,问道:“何以不见丞相与武成王黄大人?”众官相顾默
然,内有下大夫徐荣道:“太师在上,朝中屡有大变,急切间一言难尽,且先入
朝见过君上,下后某等与太师细细述说。”

  太师与百官即上九间大殿,见天子冲天盔、金锁甲,戎装甲胄,结束整齐,
坐于御座,犹自微微气喘。太师惊异道:“我王为何这副打扮?”受辛见太师动
问,也觉惭愧,答道:“黄飞虎反了。”太师惊问:“飞虎官居王位,掌握兵符,
调度天下军马,威权至重,又是国之懿亲,无故怎会反叛?”受辛道:“元旦黄
飞虎之妻贾氏进宫,朝贺中宫,触犯苏后,自知罪戾,负愧坠楼而死,——此是
自取。西宫黄妃听知贾氏已死,忿怒上楼,毁打苏后,辱朕不堪;是朕怒起相攘,
误跌下楼,非朕有意。不知黄飞虎辄敢率众杀入午门,与朕对敌,幸而未遭毒手,
方才他已拥众反出西门。朕正在此沉思,适太师奏捷,乞与朕擒来,以正国法!”

  太师听罢,厉声说道:“此事以老臣愚见,还是陛下有负于臣子!飞虎素有
君爱国之心,今贾氏进宫朝贺,此臣下之礼,岂有无故而死!况摘星楼乃陛下所
居,与中宫相隔,贾氏因何上此楼,其中必有主使、引诱之人,故陷陛下于不义。
陛下不自详察,而有辱此贞洁之妇。黄娘娘见嫂死无辜,必定上楼直谏,陛下亦
不能容受,溺爱偏向,又将黄娘娘跌下楼。致贾氏怨忿而死,黄娘娘遭冤,实君
有负臣子,与臣下何干。况语云:”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飞虎以报国赤衷,
功在社稷,不能荣子封妻,享久长富贵,反致骨肉无辜惨死,情实伤心。乞陛下
可赦黄飞虎一概大罪,待臣追赶飞虎回来,社稷可保,家国太平。“受辛理屈,
低头道:”太师可便宜处分。“

  太师出殿回府,百官都随太师到府中,在银安殿叙礼坐下,太师先命吉立、
余庆传檄临潼关、青龙关、佳梦关三路总兵,令其紧守关隘,不得放武成王出关,
吉立余庆领命而去。太师欠身问百官道:“仲在海外多年,也闻得天下离乱,朝
政荒芜,诸侯四叛,只恨贼子难平,迁延今日,方得回京,列位大人可将朝中事
情,细述与仲,仲心中也有个判断。”众官拱手,将十余年中受辛听谗远贤、沉
湎酒色、弑忠阻谏、殄灭彝伦、怠荒国政、剜心煎汤等等诸般事迹,一一讲与太
师。末后大夫姚中说道:“西伯昌被囚羑里七年,方得归国,聘姜尚于渭滨,伐
北伯于崇城,崇伯一门俱已死节;今西伯昌亦死,子发自立为武王,尊姜尚为师
尚父,其志不在小,常有问鼎之意,不期天子又将武成王,自毁长城。今商土四
面,皆非我有,成汤六百年社稷,历艰难甚多,未闻有此时之险也。”太师听罢,
既痛且急,默然久之,道:“朝事靡烂至此,仲之过也,列位大人先请回府,仲
自有主张。”众官出府,太师命徐急雨:“整顿鞍马,武成王乃国之城,决不可
失,待老夫亲去将他追回。”太师转头对余元道:“师兄,小弟惭愧,师兄难得
到我府上,弟却无暇与师兄盘桓,又要出兵也。”余元道:“师弟为国操劳如此,
愚兄怎会介意,师弟速去,愚兄回蓬莱岛,炼化血神刀,待功成之日,再来相助
贤弟。”太师道谢,送出府外,余元驾云光去了。

  太师点兵七千,提雌雄双鞭,上墨麒麟,赶出西门,过孟津、渡黄河、经渑
池,距临潼关百余里,已看见黄家车队迤逦在前,南有青龙关张桂芳、北有佳梦
关魔家四将,中央有临潼关张凤,接太师檄文,俱将兵前来追袭,四面合围,飞
虎已无路可走——你道黄飞虎早走多时,太师朝见受辛、命二将传檄、与百官咨
询,该有多少工夫?何以太师与三镇兵马都能赶上?原来黄家老幼细软甚多,将
大车装了四百辆,跋涉艰难,故此走不快。

  太师见黄家车队,心中大喜,领军急行,如飘风骤雨,尘烟滚滚,看看追及,
黄飞虎见四面兵来,自思不能逃脱,长吁一声,气冲霄汉。

  不期有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因神仙犯了杀戒,阐教圣人止讲道法,待
子牙封过神方上昆仑,因此闲游五岳,这日正往临潼关上过,被武成王怨气冲开
真君足下祥光,真君拨开云彩往下观看,见武成王被四路兵追,早知其意,乃命
黄巾力士,用混元幡将黄家车马移出临潼关,真君又将葫芦中一捏神砂望空洒下,
化五百里神光,将四面山河尽数笼罩其中。

  太师与四路兵马正赶之际,黄家车马已然不见,太师心中疑惑:“方才看得
分明,如何忽然不见,必是有高人施法遮护。”太师在墨麒麟上,将双鞭挂起,
掐指演算,却如雾里看花,朦朦胧胧,无奈,只得暂时扎营,等候消息——这是
真君道德奥妙,法精奇,将葫芦中一抹沙尘化神光笼盖山川,颠倒五行,遮断天
机,使太师不能推算,太师不能识破。

  正文第67章

    ………………………………………………………………

  且说黄飞虎父子兄弟家眷一行二千余人,正仰天叹息,走投无路,忽然四下
里白雾苍茫,星海蒙蒙,身不由主飘飘而起,俄而又落下地来,如梦方醒,揉眼
看时,见已出了临潼,愕然不明所以,事在紧急,不及深究,驱车马径往潼关下
来。

  清虚道德真君在空中,见太师与三处兵马按兵不动,黄飞虎虽出了临潼,离
此不过千余里,潼关若见黄家动静,数刻即可传回消息。真君道:“也罢,既是
我遇上此事,一发成全了你。”又将手往下一指,只见五百里神光中一气腾起,
化为一彪车马,搅动风烟,往朝歌滚滚而去,太师在军中,运神目八面观瞧,见
尘头大起,太师自语:“怎地飞虎军马倒杀回朝歌去了?”心内猜疑,然而朝歌
乃是王都,太师焉敢掉以轻心,传令三处兵马且回关隘防守,自己催动三军,往
孟津赶回——太师虽然也是名门高弟,有道之士,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善
察机微,五行大道,倒海移山,闻风知胜败,嗅土定军情,但真君这个玄素葫芦
非同等闲,乃昔年鸿蒙初剖,天开地辟,昆仑山上生就灵根一缕,结七个葫芦,
真人葫芦即其中之一,内藏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