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断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断章-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且不言子牙上山,有碧游宫截教圣人通天教主座下石矶娘娘,拜在教主座下
多年,了道功成。教主鸣钟升座,集合门人,赐下太阿剑,许她自立门户,娘娘
大拜四拜,辞了掌教师尊,又辞了众家同修师兄弟,出得宫来,踏云步闲游四海,
要寻一处清净道场,自在修行。

  正所谓“朝游北海暮苍梧”,娘娘从东海启,无移时,早到南海,看了一圈,
并无可心之处。又到西海,正行间,前面海波中一派清光,生出一座危峰,甚是
陡峭。娘娘停云步来观此山,只见此山虽不算雄奇,倒也是天地钟灵,风景佳丽,
漫漫千里,俱生丹桂碧梧,微风飒飒,送来阵阵香气。娘娘不觉心旷神怡,便按
落云头,一步步赏玩山景,那林间百鸟啁啾,彩羽出没,眼前一树丹桂,花开正
繁,满满一树花团锦簇,娘娘心喜,便欲上前攀折一枝,执于手中把玩,猛然间
一阵狂风卷来,哗哗啦林木振响,摧折一大片,残枝败叶满空飞舞,利剑一般朝
娘娘打来,娘娘将衣袖一拂,俱拂在一边去了。只见密林深处飞出一只大鸟,展
翅有十余丈方圆,便如一大块乌云相似,“呱”的一声大叫,扑将下来,探双爪
就来拿娘娘,却是一头青鸾。娘娘抬头看见,笑了一声,将袖口往上一迎,那青
鸾飘飘荡荡,身不由,坠入娘娘袖中,如冻蝇触纸,在内嗡嗡乱撞,哪里出得来?
情知遇上仙家,口中只叫:“上仙饶我!上仙饶我!”娘娘见此鸟神骏,有心收
服做个坐骑,假意骂道:“我把你个扁毛畜生,吾乃碧游门下石矶娘娘是也,亏
了是我,若换了别个,岂不被你害了?决不能饶!”那青鸾口中乱叫:“小畜无
知,不识真人,求娘娘饶命,饶命!”娘娘听了,回嗔作喜,道:“也罢,念你
也有千百年气候,修行不易,既如此,我就饶你性命,与我做个脚力,你可愿意?”
“小畜情愿皈依,情愿皈依!”娘娘听了,喜洋洋展开袍袖,将那青鸾放出,将
腰间丝绦解下,缚在青鸾颈间,跨上鸾背,用手一拍,那青鸾长鸣一声,两翅风
雾缭绕,飞上苍穹,往北海而来,此间黑水洋洋,浩浩无边,昏昏冥冥,无日无
月,黑暗中鲸吼鲲翔,声彻天汉,唯赖烛龙半年一睁目,方有光明。

  娘娘见北海如此景象,心中不喜,催青鸾急速飞过,依旧转回东海,不觉天
色已晚,暮云四合,海上落日熔金,摇摇荡荡,如火烧一般一直延伸到天之尽头。
娘娘按青鸾徐徐飞来,叹赏不尽,猛一抬头,不觉喜出望外:“好所在也!”你
道为何,只因面前现出一座高山,巍巍然耸入青霄,周围十余万里,雄浑幽丽,
兼而有之,正是那: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比之东西昆仑,亦不遑
多让。娘娘不觉失笑:“我转遍四海,寻觅安身道场,焉知踏破铁鞋,劳而无功,
好去处还在东海!”娘娘不知此山就是女娲息壤化成,大禹镇压无支祁之处,三
百年来,坤元地火尽入无支祁体内,阳精水魄,两两相消,故此山周围十余万里,
四季如春,风物繁盛,异兽珍禽无以数计,都在此安养生息。

  娘娘按落青鸾,上山来细细踏看,听得耳边水响,山间一派好水,有数十丈
宽阔,浑然碧透,穿岩破石,曲曲折折,缓缓淌来,溪边层林尽染,红叶缤纷,
落在水面之上,纵有丹青妙笔,怎描得此间美景?向来水尽云起之处,便是仙家
修行之所,娘娘喝一声彩,沿岸边山石,慢慢溯流而上,来寻那水源,那青鸾随
在娘娘身后,亦步亦趋。

  渐行渐高,那水势轰轰发发,如滚瓜一般喷珠溅玉,转过一片山崖,眼前蓦
地豁然开朗,一挂瀑布飞流直下,泻入翠娥碧潭,云气氤氲,映着西沉落日,泛
出道道彩虹,娘娘满怀欣喜,作歌曰:“道家门户,寂淡清虚好。适性携筇任登
眺。对茫茫鲸海,触目琉璃,天一色,何必搜穷密妙。”那青鸾闻得歌声,展开
尾羽,翩翩起舞。歌舞未毕,潭边树响,钻出两个小小童儿,手上脚上都戴着串
串金铃,粉团团的玉雪可爱。两个童儿立在山岩上,睁着乌溜溜两双大眼,来娘
娘和青鸾,娘娘见孩子可爱,不觉往前走了一步,两个童儿似受到惊吓,叫了一
声,叮铃铃金铃脆响,化作一道碧光,一道绿光,穿入瀑布中去了。

  这瀑布水势虽然盛大湍急,怎阻得娘娘?娘娘跨上青鸾,叫一声“起”,那
青鸾两翅一扑,分开崖前千寻雪浪,直入瀑布之中,娘娘放眼观看,明朗朗一座
石桥,桥后却有一个石洞,那童子想必钻入石洞中去了。

  娘娘下了青鸾,信步走入石洞,见洞内甚为宽阔,别有洞天,数丛翠竹,几
树绿梅,参差错落,娘娘口中连道:“好好好,好个所在,真是天然道场,何必
再寻它处,此处就是洞天福地。”见竹树丛中,玲珑石后,露出白生生几段胳膊,
正是藏头露尾,娘娘温言笑语:“那童儿出来,休怕,我不伤你们。”那两个童
子忸忸怩怩,转将出来,乃一男一女,走到跟前,歪着头看娘娘。刻离得近了,
一发可爱,娘娘笑道:“我是碧游宫石矶娘娘,奉师命下山自立门户,你两个小
娃娃,可愿随我修行?”两个童儿虽然年幼,也有灵通,闻得是碧游门下,双双
拜倒,脆生生叫道:“师父,弟子愿追随师父!”娘娘开怀而笑,搀起两个徒弟,
问:“此山此洞,可有名字?”两个童儿一齐把头来摇:“我等生小就在山中,
此地并无名字。”娘娘听了,微微沉吟,走到中间,见一块大石立在当地,有数
十丈高下,且是生得平整。娘娘道:“我有计较!”踏上一步,半云半雾,起在
空中,以指作笔,写了两行楷书: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字字都有七尺见方,
五寸深浅,两个童子咬指吐舌:“此石坚逾金钢,常时我二个玩耍,用潭中尖石
刻画,全无痕迹,师父好硬的手!”又拍手笑道:“花果山、水帘洞,此山此洞,
从此有了名字也,却好,却好!”娘娘落下地来,手抚二童头顶:“我也给你们
取个名字,叫你们碧云、彩云,可好?”二童甚是乖巧,趴下磕头:“谢师父赐
名。”娘娘扶碧云、彩云两童儿起来,师徒们欢欢喜喜,布置洞府,以为乐养天
真之所,从此便在这花果山水帘洞安居清修,参悟元始。

  噫!娘娘不住此山还好,若住此山时,四百年后横祸飞来,师徒们三人俱遭
毒手,娘香消玉殒,现出真形,将千万年功行尽付流水,有一位老爷出世,动摇
三界,可知天数杳冥,怎可逆料?

  正文第48章

    ………………………………………………………………

  第二十四章噫吁嚱问天不语徒苍苍

  石矶娘娘在花果山水帘洞修持,正是那“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说不
得乌飞兔走,瞬息光阴,三百余年只在弹指之间,殷商第三十代天子帝乙在位也
已是二十九年了。

  “师弟,往愆累积,劫运相寻,你我门下,多有三尸未斩之仙,合犯红尘之
厄,杀罚临身,不免劫难。”元始天在碧游宫太初殿中坐下,向对面的通天教主
说道。

  “道非常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众弟子不得不历此劫难,方能
成其正果,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教主喟然而叹。

  “不知师弟作何打算?”

  “唯循旧例耳。”

  “若尽循旧例,则众弟子根行稍次者,虽用功夫千载,亦不免削去道果,堕
入轮回,何时方得解脱朝元耶?我心甚悯之。”

  “师兄既如此说,想来必定已有措置之策?”

  “师弟请看此物。”元始从袖中取出一个卷轴,递给教主,教主接在手中,
展开来细细观瞧,见上面朱红篆字,列了三百六十五个神位,分为八部:上四部
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师兄这是……”教主轩眉说道。

  “前因夏禹反天,诸神遭逢大难,多有缺位,上帝擢人暂代,也不过权宜之
计,诸般职事每每迟滞难行,稽延至今。殷商六百年气运,于今将尽,成汤合灭,
周室当兴,这是天道盛衰之理,世间杀伐必重,故昊天上帝欲立封神榜,将阵亡
忠臣孝子,逢劫神仙,依劫运之轻重,循资品之高下,封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
按布周天,一者可使天庭职司分明,二者可借此褒扬节义,三者亦可使游魂超脱
生死,免堕沉沦。”

  “我闻师兄曾亲下幽都,想必就是为此封神之事了。”

  “正是,只是兹事体大,愚兄不敢自专,特来与师弟商议。”

  教主微微沉吟,瞑目沉思,片刻睁开眼来:“师兄此亦是好意,小弟自然听
从,七日之后,请大师兄亦到碧游宫,我三人共议封神榜,师兄你看可好?”元
始笑道:“但凭师弟安排。”

  主将封神榜交还元始,元始起身,与南极仙翁、白鹤童子俱回昆仑,教主送
到宫门之外,自回内殿参详大数。

  七日晃眼即过,这一日,乌云仙奉教主玉旨,登上钟楼,手扶鲸槌,将楼上
铜钟连击三十六下,那钟声响动,洪如龙吼,遍彻三界八荒,这是传召三山五岳
截教门人之号。石矶娘娘正在水帘洞中焚香静坐,听见钟声催唤,不敢怠慢,带
了二徒,驾青鸾往东海碧游宫参拜掌教师尊。三人坐在鸾背,风生两腋,如飞云
掣电,不消半个时辰,已到宫前广场,见碧游宫今日与常不同,五十四道宫门大
开,众门人冠服整齐,鱼贯而入,娘娘急忙下了青鸾,引着二徒,随众人往大殿
上来。

  入得殿内,见阐、截教二教门下弟子俱已云集,有通天教主座下上四代弟子
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有金光仙、虬首仙、灵牙仙、乌云、
毗卢仙、长耳定光仙、金箍仙,有峨眉山罗浮洞赵公明、三仙岛云霄、碧霄、琼
霄三娘娘、西城山菡芝仙、彩云仙、蓬莱岛混元一气仙余元、羽翼仙、东海金鳌
岛九天君、白云岛金光圣母、火龙岛焰中仙罗宣、丘鸣山火灵圣母、西海九龙岛
四圣道人、九龙岛声名山吕岳道人等三千教主亲传弟子,俱已就座,敛声静气,
殿内人数虽多,却是一片肃穆,鸦雀无声。

  娘娘忙也寻蒲团坐下,碧云、彩云二童自来未曾见过这等阵仗,怯生生站在
娘娘身后,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娘娘在蒲团上坐下看时,见东面蒲团上,玉虚门中燃灯道人、南极仙翁、九
仙山桃园洞广成子、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夹龙山飞云
洞惧留孙、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五龙山云霄洞文
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落迦山潮音洞慈航道人、玉泉山金霞洞玉
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终南山玉柱洞云
中子,俱在座上,见娘娘看来,微微举目示意。

  大殿正中流水玉山之前,八卦台上,设了三张碧游床,元始、通天两位教主
各据西东,上首一位老者,身穿葛衣,戴鱼尾冠,白发萧疏,手中芭蕉扇轻轻摇
动,神情潇洒,这一位圣人乃玄都八景宫太上老君。

  大师伯也到了,看来今日事有非常。娘娘心中一凛,将腰板挺了挺,坐得笔
直。

  玉罄一响,通天教主朗声开言:“众弟子,今日召集尔等,乃为一千七百年
大较,成汤旺气将尽,周室应天将兴,汝等正逢其时,当有红尘之难,恐不免丧
身之祸,沉沦轮回,不得解脱,故我请你两位师伯来,共议封神榜,立三百六十
五位正神,分为八部,执掌周天诸司。其殷周之际,忠臣义士、随劫神仙,各依
深浅厚薄,彼此缘分,按等分判: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次,成其神道,根
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汝等弟子,各要小心在意。”

  众弟子听了,纷纷低声议论,有多宝道人、南极仙翁在三位圣人身旁,多宝
道人奉上笔砚,南极仙翁从袖内取出琉璃玉净瓶,将瓶中神水倒入砚台,那神水
倒入砚台,光华灿烂,有如金液,此水乃九幽定魄泉、地藏眼中神血、玉虚宫三
光神水、碧游宫天一神水和合而成,有凝神聚魄之功。凡世间生灵,不论人仙禽
兽,若死后不入轮回,必然渐渐消弭,归于大化,以此神水书下真实姓名,元神
魂魄方得坚凝不散。

  元始天尊将榜文展开,提起笔来,微一沉吟,下笔如飞,写了数十个名字,
递与通天教主,教主接过,也签完了,送与老子过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