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断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断章-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降,只求你放过我大唐三军与四百州亿万无辜百姓。”当是时也,满天上阴云汇
聚,遍空间雷鸣电闪,无边暴雨如天河倒泻,哗哗直下,冷透衣甲,蚩尤冷笑道
:“贼老天,你做什么张智?顶上大赤气直透九霄,满空阴云霎时破开一个大窟
窿,金黄色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泼洒下来。

  唐军与群臣被冰冷的暴雨一淋,登时清醒过来,见李世民下跪,万军铠甲振
响,叩首哭喊曰:“陛下万乘之躯,天子至尊,怎可对小儿下跪?我等愿为陛下
奋力一战,杀身无憾。”李世民转身向着众人,亦是泪流满面:“我大唐上下,
俱是大好男儿,今日若是两军阵前,一刀一枪,马步厮杀,世民愿随三军共战大
敌,纵然一齐战死,那原也算不得什么。奈何今日之事,实非人力所能相抗,我
大唐儿郎虽死无益,但留得我大唐万民有为之身在,世民一己荣辱何足道哉?”
三军不忍,叩首泣血,又以佩刀刺面,满面鲜血和着雨水流下,轩辕台下碧壌为
红。

  李世民悲泪长流,伏地向三军曰:“世民昔在太原,逢隋之乱,天下涂炭,
乱军并起,譬如烟尘当其时也,世民在幕府,仰观北斗,发下大愿,有生之年,
必当芟夷大难,弭平域内,还百姓以清平,为此征战四方,大破各路反军,遂有
唐家天下。”

  “又自商末以来,千七百年,四洲分崩,万种流离,战事无时或已,百姓代
代不得安乐,世民乃立大志,必欲先武后文,混一四维,建理想之国,肇万世太
平,使我生民永享安宁,再不受战火之苦。玄武之变,世民弑兄逼父,我母亲执
长鞭,笞我于渭桥之上,十四年来,世民心中愧疚亦是无时或已,只因心头有这
番大愿,世民亦不曾后悔,不想天不佑我,遭逢杀运,这番心愿料已不能达成,
若再令数百万儿郎无谓横死,世民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悟空与百万群妖结阵于燕山西面,听了这番言语,心中若有所动,暗暗点头
叹息:这李世民一介凡夫,却有这番雄心,倒是十分难得。奈何生逢时,却可惜
了,怎地言说?吩咐大金鹏王:“率群妖先回摩云城,我却要上天走一遭。”也
不与蚩尤招呼,百万群妖阴风滚滚,半云半雾,起在空中,径自向西去了,悟空
一个筋斗,金光一溜,翻上重霄,便向二十九天影照天上来。

  影照之天,散旷清寒,茫茫亿万余里,只有一轮青白色的圆月孤伶伶悬在空
中,澄辉万古,却也寂寞万古。

  月轮之上,光景亘古不变,永远是苍苍莽莽,荒凉孤寂,一片流沙砾石,不
见尽头。此刻流沙之中,有白光万道,剑炁千条,七星照耀,帝钟响亮,鲲鱼长
鸣,火龙翻滚,飞腾十余万里,杂以声声闷吼,又有黑气弥天。

  白石孤峰之畔,无边云气氤氲弥漫,彻骨的奇寒扑面而来,大梭罗树绿叶婆
娑,亿万枝条如活物一般嘶嘶作响,在空中疯狂扭曲飞舞,重重叠叠,遮天蔽日。
梭罗树下,一座宫殿,宫门上悬着一张大榜,榜上有六个冰青色大篆:广寒清虚
之府。广寒宫前,乙事主现了天蓬真君真形,身高万丈,四头八臂,摇动帝钟,
震撼月轮,梭罗树无数枝干仿佛条条青色长鞭,厉响如啸,不住向天蓬后背重重
击落,只打得天蓬背后彤甲碎裂,脊背上条条鞭痕中有霜白色的火焰汹涌燃烧,
天蓬浑然不觉,八臂齐摇,挥动斧钺,清光起落,一斧一斧,重重劈向广寒宫宫
门玉蟾锁上,那玉蟾口吐金光,宝焰飞舞,迸起千万丈,密密交织如罗网,一任
天蓬击打,只是岿然不动,然而天蓬并不气馁,持斧猛砍不已。

  天蓬在此砍斫玉蟾锁,树下闷吼不绝,有一无头汉子,腔子中冒出条条黑气,
肚腹鼓涨收缩间,便发出阁阁之声,抡着一柄青铜巨斧,追逐着一名如莲花般俊
美无双的少年童子,胡乱砍杀。

  那童子足蹬风火轮,腰缠天绫,掌中挺一杆火尖枪,宝焰光明,正是哪吒。
只见哪吒脸有泪痕,绕场奔走,只时时将火尖枪架隔那无头人铜斧,并不还击,
觑得空隙时,更将九龙神火罩祭起,九条火龙龙吟震动,身展数千丈,飞绕空中,
缠住那梭罗树,口喷烈火,赤焰旋转飘腾,九头赤龙乃火中之精,梭罗树乃阴寒
之气,两两相敌,虽不能使梭罗树真个燃烧起来,却也颇耗此树元气,打向天蓬
后背的枝条便有些软弱,天蓬脊背疼痛稍减,更是奋力挥动斧钺,玉蟾锁虽仍旧
完好如前,门前空气却如阳光下的冰层一般,渐渐有了些皲裂痕迹,发出微微的
噼啪爆裂声,慢慢扩大、延伸。

  天蓬大喜,后退数千里,身形晃动,依旧变为大白猪形象,浑身肌肉贲张,
长长的尖利獠牙突出唇外,一道一道青色的电流在全身毛孔中旋动奔流,猛然狂
吼一声,发足狂奔,重重撞上广寒宫门。

  喀喇!广寒宫猛地摇晃了一下,寒玉雕成的宫门上出现了无数细小的裂纹,
却仍然未曾崩落倒塌,天蓬又复退后,低头弓身,前蹄在沙砾间狂刨十余下,只
刨得白沙漫天,亢声长吼,正欲再作一击。

  蓦然间一道炽烈的光柱自三十三天上直射而下,向哪吒与那无头汉子急速罩
落,光柱尚在千里之外,下方五百里方圆内砾石已化为赤红明亮的岩浆,滚开一
般的翻腾,无数气泡破裂般的嘈杂声合在一处,入耳惊心。

  天蓬猛然回头,身化万顷雨云,如大鸟般鼓动双翼,迎向光柱,眼看光柱雨
云将合一处,东方天际忽有一道太一弥罗青炁,状如纯青匹练,破空急掠,作无
声厉啸,一刹那间,竟是后发先至,先天蓬一步,迎上那道光柱,嗤嗤嗤嗤,仿
佛烧红的铁块浸入冰水,青炁化作滚滚青烟,四面翻腾开去,那光柱犹未消尽,
直射入蓬所化雨云之中,无穷水汽蒸腾滚沸,直冲天空,起伏,片刻间重又凝聚,
显出天蓬身形,七臂绵软,斧钺断折,帝钟破碎,七星坠地,只剩一臂提着太阿
剑,犹然扬起,面向来人。

  只见来人乃一女子,素衣云裳,华髻高挽,颜如霜雪,正是天后羲和到了,
左前方又有一名真人,青袍玉冠,顶负圆光,足踏千重九色莲花,长须飘卷。哪
吒见了真人,纳头拜倒,哭道:“师父!哪吒今日方知自己身世,生身父母受难
数千年,为人子者竟是一些不知,自以为身居神位,万方崇敬,可谓不孝之极。”
真人手抚哪吒头顶,叹道:“痴儿,世上有些事情,原是不知道的好。你怎如此
不明?”——却原来是东极妙岩宫太乙救苦天尊到了,若非天尊及时赶到出手,
则刚才天后光辉笼罩之下,纵有天蓬抵挡,哪吒十九已然无幸。

  天后冷然昂首,也不理乙,先向天蓬道:“天蓬,千余年贬入尘凡,化为异
类,汝犹未死心么?”天蓬道:“娘娘,你不过因一时私怨,迁怒于人,就将嫦
娥囚禁数千年,臣虽不才,窃为娘娘不取。”天后冷冷道:“天蓬,汝既自称臣
下,我之所为,也是汝管得的么?”天蓬道:“臣久在轮回,几死几生,此身与
天廷再无干系,今日自称为臣,不过是尊重娘娘罢了。”天后冷笑:“好,很好。”
冷笑数声,忽然转身面向太乙师徒,见那无头汉子在适才诸般法力冲撞之下,已

  正文第214章

    ………………………………………………………………

  作者:ssater2回复日期:2008…5…27 19:49:35

  哪吒扶着嫦娥,来至后羿残躯之前,嫦娥母女伏尸而哭母女?哪吒什么时候
变性了?虽然电视剧里面的哪吒一般都是由女演员来演

        …………………………………………

  eee被发现了

  正文第215章

    ………………………………………………………………

  第六十一章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

  西洋大海,洪波汹涌,万古不息。

  海畔山崖之上,立一僧人,赤足不穿芒鞋,左手拈一枝龙华树蔓,上齐于肩,
一身白袍点尘不染,随风飘摇,襟袖间千百道白虹缥缈缭绕,花雨缤纷,随生随
灭。

  上方穹窿无限,无际白莲花朵朵开放,一直延至天边。有塔如青峰一线,住
于白莲花海中,缓缓旋转,万亿宝铃,璎珞络绎,充盈世界,而出无穷妙,雨天
曼陀罗华,无量化佛,布满大海之上,随波起伏。

  白衣的僧人伫立海岩,回望东南,足下潮音澎湃,一道道白浪拍上崖头,然
后退回,周而复始。僧人远眺震旦,默默无语,良久,长长叹息,高耸的青塔忽
然自空中直坠而落,坠入僧人顶上天冠之中,大海微微激荡,莲花、天冠、青塔、
白虹、化佛,如梦幻空华,一一俱消于襟袖之间。

  僧人转过身来,轻轻举步,迈入西洋大海,赤足落于碧波之上,徐徐向西方
行去。

  太白山下,秦川如带,龙首原上,烟云氤氲,城郭壮丽。

  长安乃十代旧都,当朝帝京,雄峙巍巍,气象雍然,表里山河,八水环绕,
城郭壮丽,朱雀大街宽达五百丈,横贯南北,一百一十坊分列东西。

  此刻长安市上,各色人等,胡汉夹杂,道俗并见,熙熙攘攘,更有来自波、
罗马的远方夷人,僧人、道士、尼师、女冠及四方传教之士来来往往,好一派盛
世气象。

  只是城中繁华虽不减昔日,却似有一种异样的不安低低地压在长安城头,百
姓们皆着素色衣衫,愁云惨雾,哀苦忧愁,见面也不多言,点头而过而已。

  太极宫两仪殿内。

  太子李治身穿一领乌衣,不戴冠冕,坐于书案之前,案上放着一份表章。

  李治数次提起羊毫,欲往那表章上写些什么,却又放下,踌躇难决。

  站起来在殿内转了数圈,又至殿前向北眺望,许久,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
坐回书案之前,饱蘸浓墨,正欲往表章上写下,方起了一笔……

  “殿下不可——”殿门处忽有呼唤,声音十分动听,却似柔中有刚。

  李治抬起头来,见一名女官急步赶来,姿容秀丽,举世无双,正是五品才人
武媚娘。

  “我大唐国土广大,奇人异士正多,目下虽然危急,焉知日后无转捩之机。
请殿下暂避其锋,移驾成都,居中指挥,缓缓图之,蜀道艰危,山高路险,未必
不能与北胡久持。”武才人急道。

  “那又如何?魏国有妖人襄助,我国宗师名将俱丧,如何抵挡?以卵击石,
徒令我大唐百姓涂炭罢了,况父皇也在他们手中,我怎可弃之不顾……”李治摇
头道,神色哀伤。

  “殿下——”武才人还待分说,李治脸上神色忽转毅然,“武才人,你不必
说了,我意已决,纵然身受屈辱,不过我一人而已,终不能使我大唐百姓再遭北
胡兵锋荼毒。”说罢,提起笔来,在表章上签了姓名,又用了朱红玺印,颓然倒
在座上。

  武才人一叹,再无言语。

  唐贞观十四年,魏太和元年,十月二十一日,魏平城王李承乾、国师丘处机,
得天神之助,大破五百万唐军于燕山之下,唐皇李世民被俘,三百万唐军俱降,
消息传出,魏廷振奋,不过旬日之间,柔然、高车、丁零、突厥、匈奴、敕勒、
契丹、女真、靺鞨各部乱军皆平,吴王拓跋余自尽于青海吐谷浑,长孙道生、张
黎与八部大人班师回朝,会于金城,魏主宏加李承乾为尚书令、天柱大将军、都
督天下诸军事,率八部四百万虎狼之师南下伐唐,唐军主力尽丧,加之皇帝被俘,
士气沮落,如何抵挡?魏军兵分三路,势如破竹,深入唐土,前军由李承乾与丘
处机亲自率领,更是神速无比,不过数日,兵锋已然直指潼关,骊山震动,烽火
照耀长安。

  且说那北魏天柱大将军李承乾,乃唐之故太,此番性情大变,十分残忍,沿
途城关,降顺还好,若烧遇抵抗,必尽屠一城人民,一路杀来,计已有数千万李
唐军民吻了魏军白刃。

  侍中、郑国公魏征与太史令李淳风、袁天罡亲领禁军,战于潼关,不数日间,
俱为国殉身,魂入泉台,至此李唐已无可用之师,可任之将,皇太子李治不忍见
长安城破之日,一城数千万百姓肝脑涂地,遂签书降表,送至潼关。

  十一月四日,唐故太子李承乾收了今太子李治降表,兵入长安,监国太子李
治与百官面缚归降。承乾登太极殿,自居人主,囚李世民、李治于无漏寺,天柱
大将军之名振动四洲,此希世大功,百代莫比。魏主宏于亡国危殆之时,反成此
不世功业,遂而顺水推舟,就立承乾为皇帝,将李唐故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