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欧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远征欧洲-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扣押?
  秦致远有点愕然,转瞬就回过神来。
  黄总管就是黄富贵,早在半年多前,秦致远就把黄富贵打发到民国,亲自负责移民事宜。
  黄富贵也算是尽心尽力,得到秦致远的命令后就在民国不辞劳苦上下奔走,在这半年中,从民国向兰芳的移民持续增加,每个月都有近百万人从各个港口出海到兰芳,黄富贵在这其中居功至伟。
  “怎么回事?”秦致远马上就冷了脸。
  元宵节的时候,秦致远刚给黄富贵封了个“伯爵”爵位,就是想方便黄富贵在民国行走。但没想到,刚封了爵位没几天,黄富贵就被扣押,而且还是在秦致远访华期间,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
  “本来昨天有一船移民要从四川前往金兰湾,昨天晚上船到武昌,英国人带着南方军政府的人登船检查,说是船上有违禁品,说咱们违反了不向民国运输军火的协议,因此整条船都被扣押,黄总管知道消息后去找英国人转圜,结果也被扣押。”高鸿仕面色阴沉。
  华人世界有句话叫“主辱臣死”,虽然看上去有点愚忠,却也反映出君君臣臣之间应有的秩序,黄富贵被扣押等于是打秦致远的脸,而秦致远被打脸就等于是对高鸿仕的侮辱,如果按照“主辱臣死”的思想,高鸿仕是要血溅五步给秦致远挣面子的。
  关于这个“不向民国运输军火的协议”,正式名称叫《各国对华禁止贸易协定》,这个协定是美国人提出的,为的是断绝民国国内军阀的军火来源,迫使民国国内的战火平息。
  其实美国人挺可爱的,在美国人的概念里,民国既然连武器弹药都不能制造,那么只要停止对华的军火贸易,民国国内的军阀没了军火来源,战争自然也就打不下去,民国国内就会恢复平静。
  只可惜美国人还是不够了解华人,华人在战争这方面的天赋在全球无出其右,在美国人看来,如果没有机枪大炮就没法作战,但在近代热兵器发明之前,华人的战争史已经持续了几千年,而且规模一点也不小。
  兰芳也会《各国对华禁止贸易协定》的签约国之一,站在兰芳的立场上,如果民国没有战争,那么对兰芳将更加有力,秦致远也不愿意看到一个生灵涂炭的民国,华人的人数虽然多,但没有任何一个是多余的,华人确实擅长破坏,但和其他民族相比,华人更擅长创造,所以华人不应该在战争上浪费太多精力。
  兰芳也确实是说到做到,既然签署了《各国对华禁止贸易协定》,兰芳就没有向民国出售过一枪一炮,就连为北洋政府训练部队,秦致远都严令兰芳军人不得参与战争。
  秦致远可以肯定,在这方面,没有人敢忤逆秦致远的命令。
  那么,就只能是英国人故意找茬。
  “电告首相,让他马上和欧文·乔纳交涉,英国人必须马上放人放船,否则的话让安东尼奥把马六甲给我封了。”秦致远果断。
  在远东这片土地上,秦致远有的是办法反制英国人。
  别说是英国人,就算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勾结在一起,在远东这片土地上也要让兰芳三分,秦致远有这个自信。
  曾经的英国人依仗着控制马六甲海峡,可以肆无忌惮的卡死东亚的咽喉。
  这个隐患对于兰芳来说不存在,反而因为兰芳控制着一半的马六甲海峡,兰芳可以封锁马六甲反制英国人。
  英国人如果从欧洲到英属马来亚虽然不需要经过马六甲,但英国在远东还有个香港,这和英属马来亚相比,更受英国人重视。
  “情况估计不乐观,现在还没有确切消息,可以肯定的是动了枪,肯定有人伤亡,黄总管的情况还不清楚。”高鸿仕的脸色难看。
  “混蛋!”秦致远下意识的攥紧手里的杯子。
  秦致远和高鸿仕的密语还是引起了旁人的注意,尤其是张雨亭,就在秦致远眉宇间的忧虑还未解开之时,张雨亭默不作声的凑过来。
  在民国国内,张雨亭现在和兰芳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因此张雨亭始终关注着秦致远的一举一动,这边高鸿仕刚刚找到秦致远,张雨亭就已经发现了不妥。
  凑过来的张雨亭没有说话,这只是个态度,表达出来就行。
  秦致远定了定神,然后找徐世昌告了个罪,领着高鸿仕转身出了宴会厅。
  “说说,具体怎么回事?”偏厅内,秦致远面沉如水。
  此时偏厅内只有秦致远和高鸿仕,黄富贵被扣押这种事并不怎么光彩,不适合大张旗鼓,还是要秘密处理。
  “目前情报不足,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南方军政府也是刚打下武昌,那边之前是吴子玉的地盘。吴子玉也算是骁勇善战,本来打得有声有色,但北洋政府这边拍张勋臣和吴子玉配合,吴子玉在前方攻城略地,张勋臣就在后面捡便宜,吴子玉心有不满,不过段芝泉这边有袒护张勋臣,所以吴子玉这段时间有点怠战,因此才丢了武昌,黄总管也算是倒霉,正好在这个关口上到武昌,结果就被扣押。”高鸿仕说的不太明白。
  民国这团乱麻,想要说明白也不容易。
  这里面牵涉到之前“府院之争”的贻祸,又牵涉着直系和皖系的争斗,还牵涉着南方军政府和北洋政府的龃龉,想要理清楚实在是有点难。
  “抓重点,黄总管现在在什么地方?”秦致远试图找到问题核心。
  “现在还不清楚。”没有足够的情报,高鸿仕也没办法。
  “那黄总管最后出现在什么地方?”秦致远还是关注人,先确保人没事。
  “督军府。”这次高鸿仕倒是很快就给出答案。
  秦致远还想问,董兴修敲门进来:“陛下,张雨亭求见。”
  张雨亭,这可是民国最大的地头蛇,来得正是时候。


第624章 乱
  张雨亭显然是知道发生了什么,进门见过礼马上就开门见山。“陛下,犬子此刻就在武昌附近,陛下若有差遣,张某愿效犬马之劳。”
  说实话,在民国来说,张雨亭的能量比秦致远的大。
  秦致远虽然是国王,终究只是兰芳的,在民国,秦致远反而会因为受到关注而束手束脚,远没有张雨亭这个地头蛇放得开。
  嗯嗯,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很有道理的。
  这种时候就顾不上衡量得失了,哪怕是因此欠上张雨亭一个人情,秦致远也要先把黄富贵捞出来。
  “辛苦雨亭兄,如果方便请尽快查出人在何处。”秦致远一点也不客气。
  说实话,黄富贵这个人在秦致远身边的存在感还是比较低的,甚至还比不上加斯帕德。
  但有些人就是这样,存在的时候看不出价值,但如果一旦出事,就会感觉不可或缺。
  很明显黄富贵就是这样的人。
  负责秦致远私人产业运营的其实是加斯帕德,但黄富贵也有份参与,特别是皇家航运集团的事,黄富贵参与的比较多,对民国的运输基本都是黄富贵负责的。
  负责从民国往兰芳移民的其实是兰芳驻民国大使唐新志,黄富贵同样有份参与,而且因为唐新志不方便离京,从民国移民的事基本都是黄富贵在亲手操作。
  同样的情况也包括兰芳和民国的军事合作,兰芳派出军官团帮助民国训练军队,这本来没黄富贵什么事,但兰芳的军官团抵达民国后,负责为军官团提供后勤服务还是黄富贵。
  如果不仔细想,黄富贵可能没有负责具体事务,但如果仔细想想,在兰芳国内,只要和民国产生关联,黄富贵基本上都参与其中。
  当然了,对于黄富贵的价值,张雨亭可能不太清楚,但兰芳有一个口号张雨亭是知道的:决不放弃。
  这个不放弃,不仅仅是对事,也对人。
  只要有可能,秦致远绝对不会让黄富贵身陷囹圄。
  很快,张雨亭就知道这一步没走错。
  “把麦克塔维什叫过来。”秦致远当着张雨亭的面吩咐董兴修。
  麦克塔维什现在就在兰芳“皇家第一旅”服役,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苏沫的原因。苏沫现在是朱莉的贴身女官,朱莉跟着秦致远访问民国,苏沫自然也是要一起跟着来的。
  很快,麦克塔维什报到。
  秦致远手下也算是人才济济,麦克塔维什无疑使最特殊的哪一个,这位刺客先生身手超卓,可以用“天才”来形容,但同时,这位“天才先生”也经常脱线,执行任务时经常会搞出些莫名其妙的乱子。
  不过这都没有关系,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秦致远要的只是结果,而麦克塔维什从来没让秦致远失望过。
  “你马上挑出来一个突击队,用最快的速度去武昌,必须找到‘文毅伯’,然后把他带回来。”秦致远的命令简洁。
  “文毅伯”就是黄富贵的头衔。
  兰芳的爵位体系,如果是文职,就会以“文”打头,如果是武职则是以“武”打头,黄富贵是文职,所以爵位头衔就是“文毅伯”。
  从这个“毅”字也可以看出,黄富贵其实在兰芳的伯爵中,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
  这也算是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黄富贵的价值。
  收到秦致远的命令后,麦克塔维什并没有多废话,嘴角虽然抽搐了两下,但是什么都没说,敬了个礼就告退。
  好吧,麦克塔维什已经习惯了去处理各种疑难杂症,他是执行这些特殊任务的不二人选。
  安排完之后,秦致远才又转而面对张雨亭。
  “英国人和南方军政府的合作到了什么程度?”秦致远开始刨根子。
  在东亚,英国和兰芳的关系总体上看是逐渐恶化,虽然有法国人从中调和,但兰芳和英国有根本利益矛盾,这一点是无法调和的。
  其实英国人在东亚面对兰芳总体上是处于下风的,荷兰人还统治着东印度时期,英国人其实是荷兰人的后台,再加上延续了十几年的《英日同盟》,英国人在亚洲不缺乏盟友,同时又因为印度那颗英女王头上最亮的明珠,英国人其实是很重视亚洲的,在亚洲的远东舰队规模可以证明这一点。
  可以说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人就是亚洲最大的势力,没有之一。
  但英国人的优势在兰芳崛起之后逐渐消失,荷兰人被迫撤离东印度,兰芳成为东印度的主人,号称世界第三的日本联合舰队被兰芳彻底击溃,日本沦为兰芳的附庸,可以说目前在亚洲,英国除了直辖的殖民地,已经没有了盟友,再想遏制兰芳,英国人只能赤膊上阵。
  于是最近这段时间,深处英联邦之中的澳大利亚成了针对兰芳的急先锋。
  这也能充分证明英国人已经没有多少底牌,澳大利亚就是英国目前面对兰芳的桥头堡。
  其实如果仔细说起来,英国人在东亚的地盘并不仅仅是澳大利亚,除了澳大利亚之外,英国人还有英属马来亚、香港、狮城印度等等这些地盘。
  但在面对兰芳的时候,这些地盘都起不到什么作用,香港、狮城先不说,地理位置确实重要,但缺乏战略纵深,如果英国和兰芳开战,香港和狮城几乎马上就会被兰芳攻占,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说香港和狮城有多少华人,就算是香港以及狮城的华人不和兰芳里应外合,仅凭那些“皇家海空”也顶不住兰芳。
  “皇家”(Royal)二字在英国几乎无处不在。作为20世纪以来全球罕见的君主制大国,英国的海军叫皇家海军,空军叫皇家空军,邮局叫皇家邮政,赛马博彩单位叫皇家赛马会,连前殖民地香港的警察都曾被称为皇家警察。
  唯一不同的是陆军,英国只有少数部队被冠以“皇家”称号,大多数陆军只是被称为“不列颠陆军”。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中文留言认为,英国陆军之所以不冠“皇家”,是因为他们曾经杀死过国王:在17世纪的英国内战中,议会军——英国陆军的前身——在领袖克伦威尔的领导下推翻并处决了英王查理一世,与王室结下深仇。复辟后,英国宫廷便再也不愿以“皇家”为陆军冠名。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真正的原因是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就没有陆军。
  到15世纪之前,英国一直实行着中世纪色彩浓厚的“民兵制”。
  英国并不拥有常备军,也不能直接征募民众为其作战,而只能在战时发出号召,再由各领主在领地内临时征募民兵,组成武装参加战斗。
  这些武装组织与现代军队差别甚远,既没有固定编制也不接受国家领导人的直接指挥,“皇家”一词用到他们头上实在是有点不伦不类。
  这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证实英国陆军的战斗力。
  实际上世界大战的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法国人各种节节败退,但在欧洲战场上,如果没有法国人,英国人在就被迫放弃欧洲大陆,撤回英伦三岛了。
  兰芳成立的时间虽然短,但有一个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