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高处看到张曼成身死的张宝,这一下子是彻底疯狂了;
  不顾赵宏的劝阻,下令全军冲锋下去;
  就是全军覆灭也得把韦曜给灭了。
  所有的黄巾乱军就像是打开栅栏的羊群,一股脑的往下冲;
  看到一窝蜂涌过来的黄巾军,韦曜把所有骑兵分成几个小队伍,也向着黄巾乱军冲锋过去。
  几支分开的骑兵小队就像进入羊群的猛虎,将对面这十数万人之众的黄巾大军进行分割,吞噬。
  这黄巾军中的有些人确实是颇为彪悍,善战。但是他们的战斗素养,真的是差到了极致。又是夹杂在了一群老弱黄巾军之中。
  完全是单兵作战,蛮力火拼。几乎没有什么阵型,配合可言。乱七八糟,如一锅粥一样。
  这一点,从他们简单粗糙的安营扎寨方式,以及摆摆样子的外围防护就能瞧出端倪来。
  还不到半个时辰功夫,就已经被分成几队的韦曜军绞杀的粉碎,特别是罗成队和太史虎队,来回冲杀,整个黄巾乱军被冲的支离破碎;死伤无数,趁机逃跑者更多。
  张宝一边呵斥着不要乱,一边砍死了几个慌不择路逃到他身边的黄巾军,怎奈被韦曜等人来回冲杀几次,一开始就没有形成队形的黄巾军被吓破了胆,到处乱窜;
  眼看大势已去,赵宏赶紧护着张宝转身就逃。恨的张宝牙根直咬,也没办法,只能在亲兵的护卫下仓皇逃命。
  韦曜也见张宝逃跑,也停止了厮杀,指挥骑兵一起呼喊:降者不杀。
  眼见逃跑无望的黄巾乱军开始放下武器,跪地乞降。只有少数负隅顽抗的见到韦曜停止了厮杀,赶紧借机逃命,往博望坡下面的密林中逃去;
  他们以为只要进了密林,韦曜的骑兵就无可奈何了。却没想到有更残忍的现实在等着他们。
  十数万黄巾乱军,在这番冲杀之下,逃的逃,死的死;
  现在只剩下四万多黄巾军抱头跪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投降的黄巾军。
  韦曜让骑兵把他们全部聚拢到一起,骑兵围在外围,只要投降的黄巾军稍有异动,立即就地斩杀。
  逃进密林中的黄巾军以为逃出了生天,没想到密林中早有孙坚率领的江东士兵在埋伏。
  江东士兵本来就适合山地作战。逃入密林中的黄巾乱军几乎没几个能再出来。
  曹操昨天半夜就偷偷摸摸的出城了;
  一路急行,一直走了二十多里路,在长社城到广宗城的必经之路埋伏了起来。
  至于曹操为何到这么远的地方伏击张宝军;
  这也是曹操想立一个大功。如果张宝能逃出来,行走这么长时间,肯定也放松警惕了,到时候自己再给他致命一击,则大功告成。
  曹操派出伺候前后三里观察了一下,发现并无异样;
  就安心的埋伏起来,静静等待张宝的到来。
  周仓和褚飞燕两人率领两万兵马,一路向着长社城而来;
  褚飞燕行事谨慎,派出前哨先行十里,随时随地的来回传递消息;
  生怕错过了营救地公将军的时机。
  此时褚飞燕派出的前哨急忙来报,说在前面十里处的一个小山坡上发现疑有伏兵在埋伏。
  褚飞燕一听大惊,如果这支伏兵不是在埋伏自己;
  那么也就是说在埋伏地公将军,也就是说地公将军已经和朝廷军交手了,而且是必败之局;否则朝廷不会提前设伏。
  想通一切的褚飞燕便和周仓商议了起来:“周将军,我怀疑地公将军快要败落了,或许已经败落了;我们现在赶过去大概也来不及了,既然前面有一支朝廷伏兵,不如你我打掉他们,也给地公将军扫平障碍,你看如何?”
  周仓点头道:“如此也好,既然朝廷军想埋伏我们,不如我们兵分两路,先把他给伏击了!也给地公将军出口气。”
  两人商议妥当,便兵分两路,向着曹操围杀过来。
  在小山坡上正等待大鱼上钩的曹操发现两面包抄而来的黄巾敌军,吓的面如土;
  不敢等敌军包抄完毕,赶紧指挥着手下的两千士兵冲了下去。
  曹操一马当先,一把抽出腰间长剑,向着第一个遇到的黄巾军砍去, 毕竟将乃是三军之魂,主将拼死进攻,定会提升麾下三军的士气,手下两千士兵也杀气冲天的紧紧跟随曹操往外死命的冲。
  黄巾军的气势为之一滞,见曹操就快要逃窜出了包围圈,褚飞燕一声呼喝,手下几名统领纷纷率领着麾下的将士开始了反扑。
  毕竟这里的黄巾军有着两万兵力,曹操仅仅两千精兵,只要黄巾军站住了阵脚,两千精兵绝对奈何不了黄巾军,更不要说是将褚飞燕特意带来的黄巾精兵给击溃了。
  反应过来的黄巾军一层又一层的裹上来,开始了反扑,将曹操精兵围在了中间,曹操心头暗道不好,若是真的被围的紧了,手下将士失去了冲击的空间跟速度,面对着同样强大黄巾兵,绝难讨到便宜。
  曹操左冲右突,见难以逃出重围!无奈之下只能又跑回了山坡上面,据地防守;
  这一番冲突激战,曹操就折损了四五百人马;
  黄巾敌军也折损了差不多七八百人。
  周仓看到损失这么多人,也没能留下曹操,气的怒骂手下将领:“混账,混账,该死的,你们都是一群废物!那朝廷军都下来了你们还没围住!”刚刚周仓因为地方狭小,没有能第一时间冲了过来。
  褚飞燕沉声道:“周将军不必动怒,这一番交手,之所以被那厮占了便宜,大半还是因为他们提前发现了我们,从高处冲下来,我们一时不察,对这里地形不熟,吃点亏倒也不是坏事,接下来再要交手,我们加以防备,山上的朝廷军再想逃出生天可就难了……”
  惊魂未定的曹操始终弄不明白,这到底是哪里出来的黄巾军。
  怎么不声不响的就摸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了。看着下面连成一片的黄巾乱军,长叹一声:“我命休矣!”


第79章 张宝走脱 再收降军
  山脚下,气急败坏的周仓开始整顿大军,仅仅隔了半个多时辰,就开始向着小山坡发动了进攻,此时的黄巾军虽然折损了七八百人,但是在两万多人的军队中还真是显露不出来。
  反观曹操,少了四五百人就是伤筋动骨了。黄巾兵力依旧是曹操的十倍有余,当然不会给曹操喘息的时间。
  一队队的黄巾军在弓箭手的掩护之下, 向着小山之上的曹操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根本不给曹操喘息的机会,就是耗也要把曹操耗死。
  曹操也毫不示弱,咬牙进行了绝地反击;
  在小山上不断地指挥着仅有的骑兵向着黄巾军展开了一次次的反击,双方在小山的半坡中,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双方在这个无名小山上大战了两个多时辰,各自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即便曹操占据着地利的优势,依旧被困在了小山之上。
  不能行动半步,反而被周仓步步紧逼;活着的曹操军越来越少了。
  周仓的攻势愈来愈急,曹操甚至都看到他脸上的狞笑;
  周仓一刀又劈了两个阻挡在前面的曹操士兵,士兵惨叫一声,一股热血喷了周仓一脸;
  他只是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嘴边的血,笑的更加狰狞了;
  还有十几步就冲过去能杀掉曹操。
  在后面压阵的褚飞燕突然听到了一阵杂乱的马蹄声,赶紧命人戒备,并鸣金向周仓传达信号;
  听到鸣金声的周仓狠狠的盯着曹操,往地上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一挥手带着人退了下去。
  周仓刚刚到小山坡下,就看到了仓皇逃命而来的张宝带着一两千人赶了过来;
  褚飞燕和周仓看到狼狈不堪的张宝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十几万大军竟然落的如此下场,急忙迎了上去。
  若不是那明显的黄巾在头上带着,突然迎过来的周仓等人肯定会把张宝吓个半死;
  也是幸亏周仓等人先遇到曹操,否则张宝真是福祸难料。
  褚飞燕高喊一声:“地公将军何在?我乃是奉天公将军前来迎接的渠帅褚飞燕!”
  张宝一听是褚飞燕来了,也是大喜;
  赶紧打马从队伍中走了出来,说道:“原来是褚大帅到了,快快合兵一处,恐那韦曜追赶而来!”
  褚飞燕和周仓赶紧把张宝迎接到中军之中,护卫他的安全;
  张宝看到周仓士兵有大战过后的样子,赶忙问清缘由。两人也简单的说了一下;
  朝廷在此设下伏兵,估计就是针对地公将军你的;
  幸亏我们发现的早,打破了他们的阴谋。
  张宝恨的牙根痒,就要指挥周仓在一鼓作气灭掉这伙伏兵;褚飞燕赶紧劝道:“地公将军,我们来之前,天公将军有令:迎接到你就速速返回,不得多生枝节。现在虽有这一股伏兵,但不知道朝廷军马还有没有后手,我们不如先行撤退,待回到广宗城,先面见天公将军在做打算不迟!”
  困在小山坡上的曹操身边已经不足五百人了,又看到来了一股黄巾乱军,心里更加苦涩;
  早知如此,还不如继续在京城受委屈呢!最起码小命无虞啊!
  曹操看到山坡下的几个黄巾头目聚在一起不知商议了什么?
  其中一个刚刚来的黄巾头目愤恨的看了自己一眼,抬手就向自己射了一箭;
  吓的曹操一偏头,箭矢在脸颊旁划过,带起一道血花。
  张宝愤怒的向曹操射了一箭,也不管有没有射中;
  转身招呼起褚飞燕和周仓,向着广宗城而去。
  惊魂未定的曹操见黄巾乱军撤走,不明所以;
  一时也不敢下山查看,直到黄巾乱军走的无影无踪了,才战战兢兢的带人下小山,向着长社城急奔而去。
  韦曜派人把投降的四万多黄巾乱军驱赶到长社城门口;
  让他们排好队坐在地上,不许乱动;
  当然也让他们全部摘掉头上裹着的黄布。然后吩咐太史慈等人严加看管,自己独自一人进城面见皇甫将军和朱将军了。
  其实在韦曜驱赶着这些黄巾降兵来的时候,两位将军就已经看到了。也向着城门口迎接而来;
  几人在城门口遇到,韦曜一抱拳道:“末将幸不辱命,击溃了黄巾乱军;斩杀了黄巾渠帅张曼成,只是张宝不知去向!恐怕是见机不妙,早早溜走了。”
  皇甫嵩抚须笑道:“运衡此战,当为首功也!至于张宝逃走,也不必过于自责;想那孙文台或许能截获此人,退一步来说,就算孙文台也没截住贼首张宝,就是曹孟德一关也过不去了。”
  韦曜说道:“但愿如此吧!刚刚末将收拢了四万余人的黄巾降兵,还请将军发落!”
  皇甫嵩和朱将军两人对视一眼,苦笑道:“运衡你好大的胆子啊!咱们全部兵力才不过三万,哪能看得住四万余人的降兵;一旦他们做起乱来,恐怕比打破城池还要严重。”
  韦曜抱拳道:“其中利害,末将也明白,他们说是乱军,其实就是一群吃不饱饭的农民罢了!”
  韦曜当下又把在北海城和孔融所说的一段话说了一遍;
  皇甫将军和朱将军都是儒将,个个都是熟读四书五经的人物,哪能不明白韦曜的意思;
  况且两人也一直以儒家弟子自称。
  韦曜表示这些降军还是谴往并州,到了那等苦寒之地,也不怕他们兴风作浪;
  万一他们胆敢有了异心,到时候就把他们驱赶到草原上,与鲜卑异族相互厮杀。也能消耗鲜卑人的实力。
  这个时候的人们还没有重视到人口的发展,一直到的三国鼎立的时候,才发现人口的短缺。
  原三国中记载,两方交战,一旦不利,就会把城外的百姓全部带走;
  成了个个诸侯的必备手段。当然,以后的这些事情,韦曜是不会说出来的。
  皇甫嵩沉思片刻,说道:“这四万余人,一路去往并州,恐怕所费粮草就不是小数目;运衡可有办法保证他们的粮草供给?”
  皇甫将军的意思很明显了,你要是想带走,我不阻拦;
  但是粮草方面得你自己想办法了,万一沿途粮草供给不上,他们要是逃跑或者反叛,你能如何?
  韦曜说道:“刚刚张宝逃跑之时,所遗留的锱重也是不少,原本是十几万大军的锱重。现在估计供应这四万左右的人马不成问题!”
  皇甫嵩说道:“如此甚好,那张宝的战利品,我们一文不取,且都拨付给你吧!只要能保证这群乱民不再生事即可。”
  韦曜说道:“老将军还请放心,末将能饶恕他们一条性命,也能把这条性命再拿回来;如果他们胆敢不安分守己,末将也是见过鲜血的,当时候定当不会再心慈手软。”
  皇甫嵩笑道:“如此甚好!走吧,咱们也出去看看,估摸着孙文台也快回来了。”
  一行几人往城外走去,协助守城的林冲和秦琼也紧紧跟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