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罗将军带着赵云几人一路扫北,竟然杀到了罗刹国!
  现在几位将军也是步步为营,慢慢侵食罗刹国,恐怕几年之内都不会回来。”
  “然后就是西行的李靖将军,早就越过了大宛国和月氏国,如今据说到达了大秦国(罗马古称)。
  同李将军同去的几支商队,也陆续回来了,他们带回来的各种宝物,真是闻所未闻,见未所见啊!”
  “现在唯一担忧的就是顺海东去的刘晔等人,他们半年前传回一次消息,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传来。”
  韦曜听了,点点头,他也知道海上不同寻常,根本不能派几人来回传递消息。
  这时候房玄龄也上前一步,抱拳说道:“主公,这两年风调雨顺,各州各郡内都是衣食无忧。典农中郎将贾思勰也开始种植从西域带来的其他农作物,至于产量如何,尚不得知。
  另外,随着西行道路的打开,属下也命令在幽州边界;
  凉州边界都开通了坊市,同那些安分守己的异族互通有无。
  还有制造局、以及印制局、各处工坊;都在其他州郡开设了分点。”
  韦曜听了更加高兴,开口说道:“这些琐事真是辛苦玄龄了,传本王诏令:无论是制造局还是典农尉,凡是有功者必须重赏。
  工者,国之大器也!其作用甚至不低于保家卫国的将士,千万莫要让他们寒心。”
  众人再次禀报一些其他事情,韦曜也一一回复诸位。
  大家正商议时,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儿臣拜见父王!”
  原来是儿子瑾带着弟弟妹妹到了大殿内。
  门外的侍卫并未阻拦他们,反而任由他们进来。
  他们也知道,这几个孩子定然是王妃派来催促晋王的。所以不敢阻拦。
  韦曜赶紧看去,只有长子瑾,和次女瑜是规规矩矩的行礼。
  其他三个子女,都才两三岁;
  个个如同看陌生人的眼光看着自己。
  就连躬身行礼的长子,他眼神里面也有陌生感。
  韦曜心里一痛,赶紧走了下去;想要抱抱三个年幼的孩子。
  三个年幼的孩子见到韦曜快步走来,吓的赶紧躲在哥哥身后,偷偷的伸出小脑袋乱看。
  韦曜也知道若是强行去抱,反而吓到几个孩子;
  他将伸出的手收回,顺便拉了一把韦瑾。
  如今韦瑾也七八岁了,不论举止还是言谈,都进退有方。
  刘伯温抚须一笑,开口说道:“主公一别,也是两年未曾见到孩子了,不如先去享受天伦之乐,我等明日议事不迟。”
  韦曜点点头,开口说道:“好,今日就先到这里吧!明日可召集文武百官,重开朝堂议事。”
  众人纷纷弯腰抱拳,陆续向韦曜告辞,向外行去。
  韦曜蹲下身子,对着儿子韦瑾说道:“走……带弟弟妹妹回后院!”
  韦瑾有模有样的一抱拳,然后牵着弟弟妹妹的手,一起回了后院……


第472章 天伦之乐 奏请登基
  韦曜和几个孩子回到后院,早就有婆子丫鬟迎了出来,纷纷向韦曜行礼。
  韦曜让大家免礼,这时候丁嫣和甄宓几女快步迎出。
  几人一看到韦曜,个个眼眶通红;
  只是怔怔的看着韦曜,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韦曜强笑一声:“走,回屋……”他心里也是有重逢的喜悦,只是不溢于言表罢了。
  丁嫣咬着嘴唇,强忍泪水流下;也小声说道:“嗯……回屋!”
  她说完,似乎感觉有什么不妥,脸色迅速通红起来。
  吓的她赶紧低头快步先走,先一步回屋了……
  性子洒脱一点的甄宓和蔡琰二人,本来想上前拉住韦曜的手,可一看到大姐丁嫣的红脸,她俩也不好意思了起来。
  韦曜回到屋内,几个妻妾都低着头,不知想些什么;使得韦曜也不知如何开口。
  几个孩子在屋内瞪着眼睛看他,仿佛对多出来的韦曜非常好奇。
  韦曜向儿子韦瑾问道:“瑾儿,最近学了什么?”
  韦瑾大大方方的说道:“回父王,司马师教授孩儿《韩非子》用人篇。诸葛师教授孩儿《礼》《智》两篇。
  另外还教授了妹妹《诗经》和《礼》《乐》。三个小弟弟小妹妹刚刚开始启蒙认字。”
  韦曜点点头,这时候的司马懿和诸葛亮肯定会倾囊相授,因材施教。
  以他们二人的才华,教授瑾儿那真是错错有余了。
  韦曜又让瑾儿和瑜儿分别背了几篇诗词,然后夸赞了他们几句。
  也许是骨子里的亲近,这一会的时间,三个幼子也同韦曜熟悉了起来。
  个个都往父亲身上爬,伸出小手,或抚摸韦曜的脸庞,或揪他的耳朵,或抠眼睛;小儿天性暴露无遗。
  此时的韦曜是最幸福的,低头亲亲这个,又亲亲那个,惹得几个孩子咯咯的笑个不停。
  天都黑了许久,三个孩子还是精神百倍,缠着韦曜不松手。
  门外的丫鬟婆子也不敢进屋打扰;
  急性子的甄宓都咳了好几次了,韦曜依旧和三个孩子玩的不亦乐乎。
  气的甄宓对着外面叫道:“李妈、吴妈你们几人快快带着少爷小姐下去休息,天色不早了,他们明日还要听讲,莫要起不来了。”
  听到吩咐的三个奶妈,赶紧进屋抱三个孩子。
  平常非常听话的三个孩子,今天也是任性了,个个揪着父亲的衣服不放;
  若是强行抱走,定然哇哇大哭……
  韦曜只能再陪他们玩一会,并且许诺明日带他们上街去玩,才使得三个孩子恋恋不舍的跟着奶妈去睡觉了。
  等屋内清净了,几女的脸刷的都红了起来。
  韦曜一脸坏笑的说道:“这孩子刚走,你们想啥呢?再说了大家都在这里,也不方便啊!”
  “呸……你想得美!”甄宓脸色通红,啐了韦曜一口。
  丁嫣也是脸色通红,她开口说道:“你们……你们先聊!我……我还要去给瑾儿准备明日的学业。”
  说完就快步出屋,回了房去……
  丁嫣一走,脸皮最薄的貂蝉也是坐不住了,也赶紧找个借口离开……
  甄宓瞪了韦曜一眼,娇羞的开口说道:“让你瞎想!哼……我们也走!”
  说完她和蔡琰也像逃一般的回了屋去。
  平常大大咧咧,毫无心机的糜贞左看看,右看看,不明白她们怎么都走了?
  等想通了她们的意思,也脸色通红的准备离开。
  韦曜赶紧上去将糜贞抱住:“她们都跑了,我可不能让你再跑了!来吧……”
  不顾糜贞的惊叫,抱着她就转进了屏风之后……
  ……
  良久,糜贞如同烂泥一般,动都动不得一下。
  韦曜轻轻起身,给累的睡熟的糜贞盖好被子,悄悄的走了出去……
  不一会,貂蝉的房内也响起惊叫声……
  到了第二天一早,韦曜捶了捶自己的腰,才慢慢的从蔡琰床上下来……
  等路过丁嫣的房门口时,见她还一脸红晕的睡着,看样子是真累了……
  然后他走到甄宓房内,将自己的衣服悄悄的拿了出来……
  韦曜一脸精神的来到议事厅,此时大殿内所有谋臣武将全部到齐,还有那些从长安来的王公大臣皆都在列。
  “我等见过晋王!”韦曜缓步走到龙椅前,一众大臣同时抱拳喝道。
  韦曜转身坐下,开口说道:“众卿免礼!本王身在监国,两年以来,未曾主持朝政;是本王的失职。”
  众臣再次躬身抱拳,开口说道:“晋王军务繁忙,我等不敢怪罪!”
  韦曜再次伸手止住众人行礼,接着开口说道:“本王两年以来,接手荆州,平叛袁术和曹操,才取了扬州!后又前去平息益州战乱!
  如今荆州、扬州、益州全部靖平,大汉算是一统了。”
  这时候一个大臣出列说道:“晋王丰功伟绩,平息战乱,使得天下靖平,群臣幸甚,百姓幸甚!”
  这时候杨修也出列说道:“晋王,如今少帝已亡了数年,刘氏也未能出现一名圣主,反而皆是叛逆之人。
  种种迹象表明,大汉国祚已经断绝,理应改朝换代了。微臣恭请晋王重开朝堂,登位称帝!”
  杨修说完,身后所有群臣同时躬身抱拳说道:“我等恭请晋王称帝!”
  韦曜赶忙开口说道:“如今九州大地尚未一统,本王不敢僭越!众位爱卿还是收回奏请吧!”
  群臣见韦曜推辞,也不再劝;
  大家商议一些其他事宜,才散朝而去。
  韦曜回到后院,几位妻妾都白他一眼;
  他昨夜连番征战,每一处战场都到达了;并且都攻的对方连声求饶……
  今晚大家说什么也不让他进门了……根本不是对手啊!
  第二日朝会,杨修再次出列奏道:“晋王,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帝位空悬已久,微臣等再次奏请晋王称帝建制。”
  “臣等再次恭请晋王称帝,以安天下百姓之心!”众位大臣再次奏请道。
  韦曜站起身来,推辞道:“诸位爱卿的好意,本王心领了,如今四海不靖。本王何德何能,还请众位爱卿收回成命……”


第473章 韦曜立国 册封众将
  第三日朝会,众人刚刚向韦曜见礼完毕。
  刘伯温怀抱一个锦盒出列,他躬身说道:“禀晋王,昨日属下在家中静坐,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城南有重宝;属下命人前去南门寻找。
  属下家丁出了城门九里处,又走了九步;
  见一处彩色光芒四起,然后下挖九尺,才发现此宝。
  属下今日敬献晋王!”
  韦曜示意身边侍卫将那锦盒接了过来,并打开。
  “传国玉玺……”韦曜惊叫一声!
  “什么?竟然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现世了;合该大兴!”
  群臣议论纷纷……
  韦曜命侍卫捧着玉玺给诸位大臣传看,有几个年纪大的老臣看到玉玺。
  “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脸上老泪纵横……
  杨修再次上前一步,开口说道:“晋王,如今天降奇宝,竟然是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天命所归……天命所归啊!臣杨修恭请晋王称帝!”
  杨修说完,伏拜在地!久久不再起身……
  “我等恭请晋王称帝……”殿内众臣皆都伏拜在地,异口同声的说道。
  韦曜站起身来,正要开口推辞:“本王何德何能……”
  不等韦曜说完,群臣再次齐声说道:“臣等死谏……恭请晋王称帝!”
  韦曜只能勉强同意道:“既然诸位爱卿如此厚爱,若是本王在继续推辞,那就是有韪民心了。那就请刘伯温爱卿挑选黄道吉日,杨修爱卿制定礼仪,本王顺应天命,择日登基……”
  群臣再次一拜,纷纷退了出去,各自准备韦曜登基之事了。
  刘伯温掐算半月之后的九月九日,乃是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这半个月的时间,韦曜也同刘伯温和杜如晦等人,一起制定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型。
  他要屏弃前朝的三公九卿制度,重换天日。
  韦曜令郭嘉等人也命令天下各路兵马,加紧防守,以防被那些潜伏之人反扑……
  九月九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文武百官早早就在大殿前等候……
  “晋王到……”一声悠长的叫声传来,韦曜在身后十二兄弟的跟随下,缓步从正殿门口进入。
  “我等见过晋王……”左右两列的文臣武将齐齐抱拳躬身。
  等韦曜安坐下来,刘伯温出列说道:“国不可一日无主,微臣请晋王称帝,代天牧民!”
  “我等奏请晋王晋升皇位,代天牧民……”众文武同时喝道。
  “本王诚惶诚恐,既然众爱卿爱戴,本王就顺应天命,登上皇位。”韦曜开口说道。
  这时,杜如晦双手托着一套黑色衮服出列拜倒:“请晋王更换衮龙袍!”
  韦虎和韦杰二人下去将衮龙袍接过,并在大殿内给韦曜换上。
  刘伯温双手奉上传国玉玺……
  杨修怀抱一柄天子剑奉上……
  然后韦曜祭拜了天地,禀报上天;
  立国为晋,国号平武元年!
  众人再次回到大殿,文武百官向韦曜跪拜行礼。
  这时候刘伯温一步跨出,展开一封圣旨开始念道:
  皇帝臣曜,昭告于皇天厚土:
  汉历世二十有四,践年四百二十有六,四海困穷,王纲不立,五纬错行,灵祥不见,百姓受苦,汉数终之极,
  韦家受天命之符。上天以神器授于臣曜,曜敢不钦承。应四海民心,带天牧民,特告于天地;立国“晋”号“平武”。
  皇帝韦曜莅临九五,追赐先祖为晋太祖,追赐先父为晋太宗。”
  等刘伯温念完告天地书;
  杜如晦也出列展开一封圣旨,开口念道:“天子诏:今立长子瑾为太子,丁氏嫣为正宫皇后,甄氏宓为贵妃娘娘,糜氏贞为德妃娘娘,任氏红昌为贤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