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等就是大半日时间,等火全部熄了,天色也暗了起来;
黄祖只能命船只靠拢,停下休息;
并派出小船游戈在外,预防对方偷袭。
在寿春和纪灵对峙的王威,也派出小将文聘多次前去骂阵,并斩杀了对方三四员部将;
使得纪灵大怒,亲自出阵对付文聘。两人交手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
大的交锋没有,小股士兵倒是交手多次。互相试探。
江南各路人马简直是乱成了一团,互相攻伐,互有胜负。
此时晋龙城的韦曜正和众王公大臣,还有王府幕僚一起议事;
如今韦曜也算是对这些尸位素餐的王公大臣彻底失去了耐心,这些人根本就是烂泥糊不上墙;
个个想着怎么苟且偷生。毫无一丝的担当。
这时候房玄龄出列奏道:“晋王,如今徐州东海郡的造船厂已经建立;水师大都督刘晔也派遣了甘宁和施琅二人同去东海郡坐镇;
另有精湛船工数百名也一同去了东海郡,料想不出月余,定会有江船下水试航。”
韦曜点头说道:“如今江南一地,各方乱战,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本王真是心急如焚;可命东海郡制造的江船之要能下水即可;不需像海船一般坚固,本王想早一日解救江南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房玄龄抱拳道:“属下定会将晋王之命传达到。”说完他就退了回来。
这时候大臣中的吴子兰和钟辑二人对视一眼;
这两人现在在朝堂之上算是另类的存在。
以往他俩和董承最是交好;
后来董承身死,两人却选择了不闻不问,甚至都没有打算去祭奠董承。
如今二人在朝堂之上完全被孤立了;
这两人也知道韦曜马上要挥军江南了,到时候天下一统了,朝堂之中更加没有自己的位置。
此时一咬牙,双双出列奏道:“禀晋王,微臣想趁现在还能骑得马,舞得动枪;请晋王恩准我二人到边疆立一番功劳,也不至于老死朝堂!”
可不要小看这二人只是个校尉,他二人官封校尉的时候,那卢植也不过是一个中郎将,在军衔之上也就是比他俩大上一级。
说明这二人也有过人的本领,不说他二人是二流武将吧!
最起码是妥妥的三流武将,应该和吕布的八健将实力不分上下。
韦曜点头到:“吴爱卿,钟爱卿老成谋国,本王甚是欣慰,如今冀州的安平国、广平郡尚缺两名镇守大将;即日起,本王跃升你二位为越骑中郎将,越水中郎将,分别去两郡赴任吧!”
两人听了,赶紧拜倒谢恩;
韦曜肯用他们俩,说明在心里还没有彻底排斥二人。也就是说这两人还有一线生机。
韦曜正色说道:“武帝之时的博望侯(张骞)不远万里,涉足西域;开通我大汉之盛世,如今数百年过去了,西域之路竟然再次闭塞;以往过了西凉即为羌胡。”
“这次羌胡被鲜卑的左贤王罗成彻底打败;本王想再次重开西域之路,却不知哪位爱卿愿意效仿博望侯?使我大汉文明再次传遍天下?”韦曜向众人看了一眼问道。
这时候杨林一步跨出,抱拳说道:“晋王,末将愿往……末将听闻西行之路要途径车师国、乌孙国、然后才是大宛和大月氏;末将早就听闻大宛良马甲天下,末将愿取尽大宛良马献于晋王。”
韦曜还未曾说话;李靖站了出来;
李靖也是一抱拳说道:“晋王,末将听闻博望侯出行西域,可是足足用了一十三年;如今西行之路遍布异族,恐怕要一路打过去,所耗时日更加长久。”
“杨老将军如今年事已高,不再适合劳军远征,末将愿代替杨老将军前往。”
李靖一口一个杨老将军,还特意将那个“老”字说的特别清楚。看样子是铁了心要和杨林抢功了。
杨林一听,气的两条黄眉高高竖起;瞪着李靖说道:“老夫身强力壮,活到八九十不在话下;晋王,还是属下带兵前去吧!”
韦曜笑道:“药师言之有理,西行之路艰难险阻;虎臣还是莫去了,就让药师从并州和凉州抽调四万兵马,然后带四员将领,去重走博望侯之路吧!”
李靖听完,向韦曜一抱拳道:“末将遵令,末将请调太史虎、赵云……”
不等李靖说完,韦曜一摆手说道:“这两人恐怕不能跟随药师前去了,早在几日之前,罗成就写信来借调这二人,本王已经允诺了那罗成。本王不如将管亥,高览,张绣,还有阎行四员上将调拨与你;你看如何?”
李靖知道这几人,个个都是年龄相仿;
三十左右,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而且这四人武功高强,虽不及那些名满天下的黄忠等人;
对付西域那些小小国家也是足够了。
李靖一抱拳道:“末将遵晋王诏令,等几位将军前来,我等几人就奔赴西域,为晋王开疆扩土!”
韦曜点点头,接着说道:“远在北地的罗成,他感觉到辽东郡的公孙度蠢蠢欲动;那公孙度竟然想效仿袁术,自称辽王,简直是大逆不道。”
“本王就允了罗成的要求,将赵云,太史虎,张辽和徐晃四员上将调去辅助罗成;
并调拨幽州两万兵马同去。据说再往北方,乃是高句丽等国,本王要他们如同鲜卑一般,向本王称臣……”韦曜一副睥睨天下的豪情说道。
第370章 荆州来使 两家献忠
听了韦曜的豪言壮语,下方的王公大臣互相偷偷的对视一眼,暗暗心惊韦曜的胆魄。
韦曜接着说道:“本王听闻那公输绝也改善了司南(指南针),另外青州水师海船正好试水成功,可由大都督刘晔带太史慈和戚继光二人,可一路探访那大海深处。”
“顺海东进乃是扶桑国,据说那扶桑国内有数座金山银山,那里的土著人氏个个不会挖矿炼金;本王就要刘晔等人将那些金山银山取来!使得我大汉百姓更加富足。”
众大臣和王府幕僚同时抱拳道:“遵晋王诏令!”
韦曜正欲下令散朝,大殿之外的侍卫来报:“禀晋王,那荆州使者伊籍到了,正在大殿门口等候召见。”
韦曜向群臣笑道:“本王未曾想到那刘表竟然派来了使者,既然使者到了,本王就见他一见吧!”
“传令:请荆州使者伊籍上殿拜见!”韦曜向侍卫吩咐道。
不一刻的时间,伊籍跟随侍卫进了大殿。
那伊籍向韦曜深深一礼,开口说道:“荆州刘州牧帐下从事伊籍拜见晋王殿下!”
韦曜伸手虚拖,开口说道:“伊从事一路辛苦,不远千里来到晋龙城觐见本王,本王甚是欣慰。”
“本王听闻刘州牧当面单骑定荆州;真是赞叹不已啊!每每思之,真是佩服之极。况且刘州牧号称八骏之一;伊从事侍奉这仁义明主,真是何其幸矣。”
伊籍听到韦曜夸赞刘表,也是心里感动不已;
如今韦曜乃是名符其实的北地霸主,对自己这小小从事也是客气有加,真是平易近人。
伊籍本就是雄辩家,他不着声色的再次向韦曜深深一拜,开口说道:“侍奉仁义明君也不过是一起一拜的事情!”
刘伯温等人一听,个个都暗自夸赞着伊籍的聪明才智;
既回答了韦曜的问题,也拍了一记韦曜的马屁;真是高人也!
韦曜当然也听出了伊籍的话外音,仰头笑道:“伊从事才智敏达,怪不得刘州牧会遣你来觐见。”
伊籍弯腰说道:“时前,晋王祖父仙逝,荆州正和那扬州的袁术交战;一时之间抽不出人手前来祭拜,州牧大人心里甚是不安,这次特意嘱咐在下,定要向晋王说明详情;请晋王海涵!”
韦曜点头道:“刘州牧多礼了,若不是家祖辞世,本王定会出兵讨伐袁术之叛逆;那袁术竟敢私自称王,简直狂妄无比。伊从事回到荆州,可同刘州牧商议,你我双方合兵,讨伐袁术逆臣!”
伊籍一听这话,哪敢答应啊?若是答应了和韦曜共同合兵,那就是要将韦曜引入江南。到时候可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伊籍赶忙说道:“这倒不需劳烦晋王了;袁术簪越称王,我荆州上下定会全力以赴讨伐袁术。在下来之前,州牧大人就共派出了近十万兵马,分做水陆两路共进扬州,征讨袁术。”
韦曜一笑,也不再就这话题继续下去;开口说道:“伊从事一路辛苦,可早点下去休息吧!”
伊籍向韦曜一拜,退了下去;
韦曜见并无其他事情,也吩咐群臣散朝了。
韦曜刚刚回到后院,就有侍卫前来禀报:“禀晋王,方才有两支荆州商队管家前来求见,如今那两支商队的管家还在门外等候,请晋王定夺!”
韦曜沉思片刻,向侍卫吩咐道:“将那两人带到偏厅吧!本王在偏厅见见他二人。”
韦曜换下便装,又停候片刻;才到了偏厅见那两个管家。
韦曜刚刚转过屏风,就见到两个中年管家局促不安等待着。
韦曜轻轻一咳;
那两个管家竟然吓的身体一震,回头看到韦曜正缓步行来;
等韦曜行至主位,那两人赶紧拜倒:“小人蔡家蔡忠(蒯家蒯贵)见过晋王!”
看来这两人真如同韦曜所想,果然是那两家派来的人。
“起来吧!你们一路也算辛苦了!”韦曜淡淡的说道。
“不敢,不敢……小人受家主所托,为晋王献上珍宝若干,还请晋王笑纳!”两人点头哈腰的说道。
韦曜轻轻一笑,开口说道:“本王坐拥北地,什么样的珍宝没有见过?呵呵……恐怕这些都不是你家家主要送的吧?”
那两个管家互相看了一眼,仿佛下了很大决心;
蔡家的管家蔡忠上前一步,抱拳问道:“小人斗胆问一句,晋王可有心踏足江南?”
韦曜翻眼看了蔡忠一眼,开口说道:“本王有心如何?无心又如何?莫不成你家家主还有话说?”
“回晋王,若是晋王剑指江南,我家家主定当会夹道欢迎;若是晋王北地称雄,不欲南下;我家家主另有财宝奉上,以恭祝晋王称雄之贺!”蔡忠咬牙说道。
“告诉你家家主,扬州袁术狂妄自大,残害百姓,胆敢称王;本王定会过江讨伐于他。”韦曜漫不经心的说道。
蔡忠一听,心里大喜;
这才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交给韦曜;开口说道:“晋王,这乃是我家家主给您写的亲笔信,请晋王过目!”
这时候蒯家的管家蒯贵,他也奉上一封书信,开口说道:“晋王殿下,这也是我家家主给您写的亲笔信,请晋王过目。”
韦曜接过书信,并未查看,只是将书信放在面前的案子上,用手指尖敲打着桌面说道:“本王挥军江南,最大的障碍便是船只;实不相瞒,本王在徐州东海郡已经开始制造江船,只是一时半会还不能付诸行动。你们家主可有教我?”
蔡忠再次一咬牙,开口说道:“回晋王,我家家主身为镇南将军,也统领部分水师,若是……若是晋王所需,我家家主可偷偷调拨部分战船以供晋王所用。”
听了蔡忠所言,不只是韦曜愣住了;
就连蒯贵都愣住了,他也没想到蔡家竟然下了如此大的本钱;
到时候韦曜进了江南,首功肯定就是蔡家的了。
蒯贵也一咬牙说道:“晋王,我家大老爷乃是荆州主簿,二老爷乃是荆州别驾兼军师;算是掌控了大半个荆州,若是晋王有令,我蒯家上下定会遥相呼应……”
第371章 尘封隐秘 蔡琰道破
听了这二人表达忠心的言论,韦曜笑着问道:“这可都是你们家主的意思?”
蔡忠和蒯贵同时说道:“我家家主对晋王仰慕已久,甚是向往晋王治下的歌舞升平,才遣我等二人前来晋龙城觐见。”
韦曜点头说道:“你等二人可去回报你们家主,他二人的意思本王明白了;待本王挥军南下,只要两家没有藏匿的人口,没有霸占的良田,保住现如今的位置还是轻而易举的;另外,本王意欲重开西域之路,你家家主若是有心可遣一支商队随行!”
两人赶紧向韦曜拜谢,口中说道:“不敢……不敢……在晋王治理冀州的世家大族之时,我家家主早做好自查准备;万万不敢违背晋王意思。”
见韦曜微微点头,两人赶紧告辞,随后赶紧离开;
命人快马加鞭向各自家主汇报了。
如今韦曜肯将西行的商机让给他两家一分,说明也是接纳了他两家;
二人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通往西域的商机有多巨大,不用两位家主点头,这两名管家都知道两家的再次崛起之机。
韦曜这才有时间返回后院;
这时候的韦瑾早就满地乱跑了,韦瑜也是小手伸着,摇摇晃晃的跟着哥哥乱跑,不知跌了多少跟头。
韦瑾小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