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蒯越虽如此说,但蔡瑁还能发现他眼神里的一丝不屑。
  蔡瑁笑道:“明日就是伊籍前去晋龙城了,我蔡家想派出管家随行,也能看看晋龙城有没有什么商机,也能使得我蔡家再进一步。”
  蒯越听了,眼神一亮,跟着说道:“若不是德珪兄提起,老夫险些忘记了;老夫也要派出管家跟随伊籍前去,你我两家共进退嘛!哈哈哈……”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随后蒯越匆匆告辞,回家去做准备了。
  到了伊籍前往晋龙城之时,蔡家和蒯家派出的商队随行,美名其曰是去探探商路,其实两家商队都带着绝世珍宝,想着去拜见韦曜,暗地打好关系。


第363章 乘风破浪 水师成军
  青州水师建造出来的船楼高有六层;
  最高一层乃是了望塔,在上面极目四望,在空旷的海面能看到几十里外。
  如今青州共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龙船”。最大的龙船长近五十丈,宽十八丈,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
  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若是想要划动它,需要三四百人才能使得它行动。船底包裹厚厚的铁皮,船头前雕刻的是腾空的神龙。
  第二种叫蛟船。长三十丈,宽十五丈。船上也有四层高的船楼,此船可容纳六百余人;
  同最大的龙船一样,也是包裹厚厚的铁皮,船头雕刻的乃是闹海的蛟龙。
  第三种船叫福船,长也是近三十丈,宽十二三丈。几乎同第二种蛟船一般无二,这种船上也是四层船楼;
  不同于前面两个的,船上还有什么一些供士兵走动的船板;
  这种船上全是船楼,远远看去,如同一个行动的大房子一般;
  这种船上也只有水手,没有士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运送食物,用行军打仗的说法,它就是辎重船。同样包裹铁皮,船头乃是一个大大的福字。
  第四种叫狼船,长二十五丈,宽十丈。这种船只有三层船楼,船上的风帆却比其他船上的多;这种船的长处就在一个快字;
  整条船上能容纳三四百人;
  他的船头并没有雕刻狼头,而是几支长出来,如同长矛似的尖枪。若是有船胆敢和它相撞,肯定会船毁人亡。
  第五种叫鹰船,长二十丈,宽七丈。这种船就是一个狭长,船上没有船楼,全部都是风帆,上面能运载两三百士兵。
  这种船比狼船还要快上三分;
  只是这种船只有龙船停止之时,它才能冲锋,平常都是紧紧跟随那几个大船而行;
  如果鹰船遇到大风大浪,定然会船毁人亡。
  这几种船都经过了试水,特别是最大的龙船,甚至都经历过两次海上的狂风大浪;
  也许是内陆海的原因,狂风大浪对这种龙船也只是吹的晃动几下,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
  招募而来的水师也都分批登船训练;
  经过严格挑选,四万人的士兵,只留下了两万多人。
  这些留下来的水师士兵个个都能适应海上的大风大浪;
  在晃动的船板之上健步如飞,丝毫不影响战斗力。
  那些被挑出不合格的士兵,有很大一部分留下做了水手,或操控船只,或做些杂活,就是如此,也比那些守城的士兵待遇好的多。
  戚继光和施琅到了水师之后,两人竟然研究出来了旗语;
  这在甘宁和太史慈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其实甘宁也做过一段时间的水贼,否则也不会有锦帆贼的名号了;
  他那时候荆州水面上,也有水师前去剿灭过他们。
  那时候水战就是乱哄哄的相撞,等两船或者更多的船撞到一起;
  所有的士兵冲上去,如同陆地士卒一般,拔刀厮杀。
  他从未曾想过,这些庞大的船队竟然如同一些陆地士卒一般列队;
  那一条船应该快,那一条船应该慢;
  戚继光和施琅二人指挥的井井有条。
  甘宁和太史慈在龙船上的了望塔上看的目瞪口呆;
  他俩知道,若是各自带一支船队同戚继光交战,败的肯定是他们。
  等闲暇下来,甘宁和太史慈向刘晔说道:“刘先生,你也看到过了戚继光,施琅二人水战的行军布阵,我等二人远远不如;请先生向主公上书,我等二人为副将,他二人为水师主将!”
  刘晔见到二人丝毫没有嫉妒之心;抚须笑道:“主公早就有令传来,让你等四人精诚团结,戚继光二人指挥才能确实是别出心裁,但你二人的勇猛却远远在他二人之上;那旗语也颇为好学,你等二人之要多多给他二人请教,料想他俩不敢藏私。”
  正说话间,戚继光二人也走了进来;两人依旧是客客气气的抱拳道:“末将见过刘先生,见过两位将军!”
  刘晔一摆手说道:“两位不必多礼,我正想去寻找两位;主公有令传来,需要我等共同遵守。”
  刘晔说完,展开一封诏书念道:“喜闻青州水师成军,本王不胜欣喜;怎奈琐事缠身,一时之间无法前去慰问;只能委托青州刺史逢纪多多调拨物资,大力支持青州水师。”
  “另有刘晔几人个个功不可没,本王诏令:刘晔为水师大都督兼军师,总领水师一应琐事;
  太史慈为水师靖海将军,统辖第一军水师。
  甘宁为水师平海将军,统辖第二军水师。
  戚继光为水师镇海将军,统辖第三军水师。
  施琅为水师荡海将军,统辖第四军水师。四人要精诚合作,互补长短,使得我水师真正靖平四海,名扬天下。”
  四人听了,同时抱拳道:“我等遵王谕!”
  刘晔笑道:“如今你我得到了主公的重任,也算是可喜可贺;走……正好今日无事,听水师儿郎说擒来了不少海猪(海豚)海鱼;你我几人也去尝尝鲜,来个一醉方休。哈哈哈……”
  这是刘晔想办法消除太史慈二人的低落之心,想方设法将几人的关系拉拢。
  几人在刘晔这个老狐狸的劝说之下,个个拍着胸脯说绝不藏私;
  大家取长补短,使得水师扬名四海。
  戚继光二人在这里过的其乐融融,而包拯三人现在却是愁眉不展。
  他们奉韦曜之名,下到每个州县去巡查民情,办理案件。
  不管如何,韦曜统管道这些州郡还算是治安靖平,几乎没有那些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的存在。
  但是几乎不代表完全;
  现在包拯几人就遇到了这么一桩圈农田,占民居的案件。
  这案件就在晋龙城不远的地方,此案也不算大;
  就是原国舅董承家里的管家所为。
  如今董承被韦曜封了九卿之一的太常卿,他董承又是韦曜那些军师,和幕僚推举出来那扬声筒;
  在整个朝堂内算是第一宠臣了。
  对于在董卓欺压的唯唯诺诺之下,如今董承也算是挺起了腰杆,也不免有些得意,所以对属下也放松了警惕。才有着那管家横行霸世的举动……


第364章 巧取豪夺 侵占农田
  他那管家跟随董承到了晋龙城,一开始也被晋龙城的富硕给惊呆了。他也是中规中矩的入了户籍,置办了一份家产。
  可后来随着董承的威势越来越大;
  这个管家的位置也水涨船高起来,一些长安来的官员开始讨好这管家,希望能得到董承的美言几句。
  这管家哪里知道自家老爷的尴尬地位;
  被长安来的官员吹捧之下,他以为自家老爷位极人臣了,自己也不免有些狂傲。
  这并州的粮食产能在贾思勰的多次改善下,远超这管家所见过的任何良田。
  如此富硕的良田,他自然是垂涎不已;
  于是他就动起了歪脑筋,用太常卿的职位镇压那些老百姓。
  其实他也做的没有那么不堪;
  只是手段卑劣罢了,这些百姓一没遭灾,二没逃亡的,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谁舍得卖自己的土地。
  那管家就想方设法的压迫县令,使得他的手段变得光明正大;
  这县令也是巧了,正是并州学院刚刚毕业的寒门学子;
  他可知道在晋王手下做官的福利,自己这种寒门学子都能一飞冲天,更别说是威震朝野的太常卿大人了。
  他以为这些都是晋王赐给太常卿的土地,就帮着这管家巧取豪夺,为他圈了数百亩良田。
  那管家也拿出一点补偿金,让县令补偿给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那些百姓哪里肯接受,就闹了起来。
  县令还没有来得及镇压,包拯三人就巡查到了这里。
  包拯三人见有数百百姓将县衙大门团团围住,个个手拿工具,一副要攻入县衙的模样;
  此时县衙大门紧紧关闭,有些激愤的百姓甚至都在砸县衙大门。
  三人在人群中问明情况,直气的于成龙脸色发青,恨不得跟随这些百姓攻入县衙,拉出那县令问个究竟。
  三人之中,也只有王玄策有些武力;
  包拯和于成龙两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
  王玄策挤过那些拥堵的老百姓,他站在县衙门口两侧的石鼓之上,高声叫道:“乡亲们……乡亲们!都静一静,莫要冲动,某乃是晋王派来处理此时的官员,有任何事情可详细向我等说来!”
  这些老百姓对于韦曜还是非常尊重的,听说晋王都派人来了,顿时安静了下来,人群中走出几名老者,再次详细的说了自己田地,被别人强行买走了的事情。
  这时候包拯和于成龙也挤到了前面;
  此时的包拯虽然年轻,但也有几分威势;他扫视了众人一眼。
  开口说道:“乡亲们,那恶霸虽然占了你等的田产,你等只要一层层的告上去便是,如今为何在县衙门口聚众闹事?
  你等可知,这县衙门口乃是晋王治下的脸面,你们如此一闹也是有罪,你等可明白?”
  听到包拯凌然大义的一番话,一些胆小的百姓不由的退了几步。
  包拯再次说道:“你等的冤屈,某等三人给你们接下了;待会某等叫开县衙大门,你等万万不可冲撞,可选几名德高望重的代表,跟随我等进入县衙,其他人等可在一旁安静等待……尔等可明白?”
  一众百姓赶紧点头哈腰的说明白,然后依旧是那几名老者上前,准备跟随包拯一同进入县衙。
  此时躲在门后的县衙士兵,赶紧去向县令禀报;
  那县令还以为是太常卿派人来处理此事,赶忙打开大门,请包拯几人进入。
  那县令见到包拯几人,赶紧上前行礼道:“下官张杰见过几位上官,不知几位上官所为何职?又所为何来?”
  脾气急躁的于成龙一步跨到那县令面前,怒声说道:“某几人乃是晋王府从事,在房主薄和田功曹帐下任职;今日前来,是问那些百姓田产之事。”
  张杰松了一口气,开口说道:“回几位上官,那些田产乃是晋王赐给当朝九卿,太常卿董承大人的田地,那些百姓也得到了钱财补偿;
  如今他们却又反悔了,才大闹官衙,本官念在都是父老乡亲,才未曾出兵镇压。”
  于成龙眉毛倒竖,喝了一声:“你胡说;晋王确实会赐田产给一些有功之人,那些田产都是公田,是一些士兵所屯的官田;
  你可听说过晋王会夺取百姓田产赐给官员?莫非晋王赐给你的田产也是夺取的百姓田产?”
  张杰听了,内心也是打鼓,怯懦的说道:“那……那管家可是持有太常卿的手谕,那难道会有假?”
  于成龙正要再次呵斥与他,却被包拯给拉住了。
  包拯上前一步说道:“看张大人年岁恐怕也是不大吧?莫非也是并州学院学子?”
  张杰回礼道:“下官正是在并州学院结业,受晋王恩典,刚刚上任不久。”
  包拯点点头,那并州学院虽说不大,他们也不是谁都认识。张杰不认识他们三人也在情理之中。
  包拯说道:“你也是十年寒窗苦读,怎的如此不分善恶?且不说晋王不会将民田赐给官员,就是赐给官员,也会由晋王府的人前来丈量,而不是太常卿自己的管家前来丈量?郑院长让我们活学活用,你怎地如此愚笨?”
  张杰听了,如同五雷轰顶,吓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晋王治下可是有名的秋毫无犯,莫说是官府侵占田产了,就是大军行军都不允许踏践田地。
  如今自己刚刚上任,就出了这种纰漏,真是丢了并州学院的脸,丢了郑院长的脸,还妄自己是寒门学子,竟然助纣为虐。
  见张杰面如死灰的脸色,包拯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你先命人将那管家唤来,再向这几位乡亲统计他到底占了多少田产,然后就等候发落吧!”
  张杰只能一抱拳,带着那几个跟随进来的老者,去统计田产了;
  另外派人赶紧去唤那管家前来对质。
  那管家来了之后,见县衙内有三个年轻人端坐在位;
  县令张杰一脸死灰的坐在一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