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人都是举世闻名的大儒,也算是对得上蔡家的名声了。
迎娶糜贞的主媒人乃是军师祭酒刘伯温,男方媒人乃是前军师贾诩,女方媒人乃是徐州刺史陈登;
而貂蝉这里,韦曜也没有亏待于她;
主媒人乃是王府别驾杜如晦,男方媒人为房玄龄,女方媒人请来的董承。也算是考虑到王允曾在朝堂为官,才为貂蝉请来的董承。
徐州糜家;
糜贞一脸彪悍的将手里的陪嫁单拍在哥哥糜竺桌上。
“我不嫁了……等晋王府来人,你自己想办法吧!”糜贞说完就要走。
“慢着……慢着……这是谁惹你了啊?是不是你二哥?我这就把他唤来,让他给你赔不是。”糜竺赶紧拉住妹子,真怕这个妹妹耍小性子。
糜贞没好气的说道:“谁惹我了?当然是你了……当初宓姐姐出嫁的时候你也在场,你看人家甄家的陪嫁!在看看你给的陪嫁?真是丢死人了!反正我是不嫁了,你自己想办法去。”
糜贞一甩袖子,挣脱哥哥的手;一脸委屈的向外走。
正好这个时候,二哥糜芳走了过来;
见到妹妹一脸委屈的样子,赶忙问道:“小妹怎么了?怎么脸色如此难看?”
糜贞开口说道:“我和大哥说一下,过几天我不嫁到晋王府了,让他自己想办法。”
糜芳前来就是商议何时动身去晋龙城;
如今的天下的富商都几乎在晋王城有一座别院。糜家自然也有。
糜芳想着提前动身去往别院,好做足准备,让妹妹在别院出嫁。妹妹突然说不嫁了,吓的糜芳大惊失色。
等他问明白了,也气冲冲的向大哥问道:“小妹如此寒酸的嫁妆,以后怎么在晋王府抬起头来?大哥……这种事情可万万不能省啊!难道我家不如甄家不成?”
糜竺苦笑一声,二弟还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这些嫁妆就差不多是糜家的一半家产了。
糜竺解释道:“小妹先别着急,如今这些嫁妆已经是我糜家一半的财产了,前些时日只劳军就花费了糜家不少钱财,如今是再也拿不出来了!你可莫要为难大哥了。”
二哥糜芳气的一蹦三尺高:“大哥糊涂啊!妹妹去了晋王府,不但是光耀了我糜家门楣,以后更能使得我糜家在北地的声音更加旺盛;
你看看甄逸老儿,这才几年功夫?就压了我糜家一头;以后妹妹去了晋王府也能为我糜家争取一些商路。”
“算了,你如此吝啬,也是难成大气;罢了……罢了……小妹走,二哥把所有能卖的东西全部卖了,给你做嫁妆!”糜芳说着就拉着妹妹向外走。
气的糜竺直跺脚:“给我回来!你有什么可卖的?你这不是给糜家丢人现眼么?”
糜芳也直着脖子和大哥吵道:“大不了将我置办的兵器盔甲卖了,我还有几匹良马;父母将小妹交给我这做哥哥的了,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小妹受委屈。”
恨的糜竺一咬牙,开口说道:“好吧,嫁妆再加上一些,与他甄家一样,总可以了吧?”
“哼……那还差不多!我这次来就是和你商议,什么时候和小妹一起去往晋龙城去待嫁。既然嫁妆敲定好了,最好明日一早就动身前往晋龙城!免得耽误了良辰吉日。”糜芳这才说出来的目的。
糜竺摆了摆手,开口说道:“好吧……明日启程晋龙城!”
此时的晋王府后院,丁嫣和貂蝉正陪着母亲说话;
如今貂蝉也认了张氏为母,张氏对这个乖巧女儿也是喜爱有加。
张氏一脸慈爱的看着貂蝉说道:“女儿,过几日就是你同晋王的大喜日子;母亲一向清贫惯了,并无多少家资;可也不能委屈了女儿,母亲定当竭尽全力为你办一份嫁妆。”
第353章 蔡琰嫁妆 卫家来人
貂蝉听了,也是潸然泪下;开口说道:“貂蝉一直是无依无靠,如今拜了母亲,才算是体会了人间亲情;母亲不必为孩儿过度操劳,那些嫁妆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
看着貂蝉懂事的样子,心软的张氏也跟着垂泪不止。
丁嫣赶紧说道:“母亲,妹妹不必难过,对妹妹的嫁妆,我早就同夫君商议过了,由我出面帮妹妹办理;到时候不过是将晋王府的宝物拉出来亮亮相罢了;怎会委屈了妹妹?”
张氏这才收起泪水,向丁嫣嘱咐道:“既然你们二人如此有心,那可要做的天衣无缝,莫要让别人看出嫌隙,使得你妹妹丢了人;到时候老身可不饶你!”
丁嫣笑着说道:“母亲放心吧!妹妹的嫁妆在几天前就运到后院了;只是母亲不问琐事,自然是不知道了;这是妹妹嫁妆清单,请母亲过目……”
丁嫣说着将一份嫁妆清单递给了母亲;张氏看的也是频频点头:“还行,虽说不及那甄家丫头,也比你当时的嫁妆强多了;好……就这些吧!再多了容易让人生疑。”
并州书院内,蔡邕将郑玄、卢植还有孔融几人,同时请到他在学院的小院子内。
蔡邕一脸愁容的向几人说道:“几位,今日老夫请你等前来,让你们给老夫出谋划策一番。老夫遇到难事了。”
卢植笑道:“你就要成为晋王岳丈了,还有解决不了了难事?你这老匹夫莫不是向我等几人显摆吧?”
蔡邕赶紧摆手说道:“老夫就是因为这事烦忧;你等也是知道,琰儿的身份不同其他两女;她本身就有过婚约,名声之上比那两女低了一头。”
“老夫也知道晋王不会在乎这些事情;可琰儿多愁善感,她虽不说出,我这老父亲却看在眼里。”
“还有嫁妆之事,那糜家姑娘家大业大,嫁妆定然不会少了;貂蝉姑娘背靠晋王府,自然不会太过寒酸。偏偏老夫如此无用,家里唯有几支秃笔,几册书卷;难道在嫁妆上也要使得琰儿低人一等么?唉……”
听了蔡邕之言,几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琰儿姑娘深受几人的喜爱,她聪慧伶俐,也经常向几人求教。在几人心里也算是将琰儿当成了自己的学生。
他们几人也是不肯眼睁睁的看着琰儿低人一头;
郑玄也是老脸通红,开口说道:“唉……老夫,老夫也是身无长物啊!要不然也不会使得琰儿如此。”
几人之中只有孔融颇有家资,可他这么多年在并州书院之内,和家里差不多也算是断了来往,就是资助也是杯水车薪。
卢植想了一想,开口说道:“既然财力方面比不了他人,我等就在人力之上下功夫;老夫可是知道晋王求才若渴。你们说,若是我等在书院和讲武堂选拔几个优秀弟子,让他们作为琰儿的师兄弟,跟着陪嫁过去如何?”
孔融暼了卢植一眼,开口说道:“自古以来有陪嫁丫鬟的,也有陪嫁家丁奴仆的,可从来没有陪嫁师兄弟的?”
卢植老脸通红,争辩道:“你这老儿,别老是自古、自古的;自古还没什么书院呢?自古还没有什么印刷术呢?这不都有了么?晋王就不同别人一般,老夫认为陪嫁师兄弟合适。”
孔融也是一梗脖子:“老夫认为不合适,总不能把陪嫁的师兄弟去打水扫地吧!那不被人笑掉大牙。到时候我并州书院和讲武堂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卢植气的一拍桌子,怒声说道:“我看韦运衡他敢?我陪嫁师兄弟是让他韦运衡知道,琰儿娘家有的是人;而且个个都是人中龙凤的存在,别说他敢委屈琰儿,就是委屈了琰儿的师兄弟,老夫……老夫就一头撞死到他晋王门口。”
郑玄赶紧劝道:“好了……好了;我等商议琰儿的喜事,莫要说那些不吉利的话了;其实老夫也赞同子干的意思,正好我并州学院有几个翘楚人物;可让他们随着这次大婚同时出仕,也算是并州学院的双喜临门了。”
见郑玄同意,卢植也说道:“我讲武堂也有两名翘楚学子,不论是辩论还是实战俱是甲等,老夫也让这二人同时出仕。算是便宜韦运衡了。”
几人正商议具体办法;这时候门口侍卫来报:“老爷!门外有自称是卫家家主的人前来拜访,请老爷定夺!”
听了侍卫之言,不只是蔡邕变了脸色;
就是郑玄等人也是勃然大怒,这卫家也太放肆了,竟敢闹上门了。
蔡邕平复了一下气息,既然人家来了,就不能不见;开口说道:“请进来吧!”
不一会那卫家家主跟着侍卫走了进来;
前文也曾说过,这卫家家主名唤卫觊,乃是卫家大公子;
蔡琰要嫁之人就是他的弟弟卫仲道。
那卫觊也不曾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在座,不过他也只是吃惊一下,很快就平复了过来。
卫觊上前一步抱拳说道:“卫觊见过蔡世叔,见过几位大家。”
蔡邕冷冰冰的说道:“卫家主多礼了,不知卫家主所为何来啊?”
卫觊不慌不忙的说道:“小侄听闻蔡小姐要嫁于晋王了,所以特地赶来。”
听了卫觊此言,郑玄几人个个互相急促,知道卫家定然是兴师问罪来了;
只是他卫觊没有说出口,这几人的涵养也不容得自己先发制人。
卫觊继续说道:“家弟命薄,早早撒手人寰;使得蔡小姐名声不好,我卫家也并非无礼之人;蔡小姐虽说和我卫家无缘,但也有过一段名份。”
“小侄斗胆,想认了蔡小姐做义妹,也免得世人骂我卫家薄情寡恩!还是蔡世叔允诺。”
蔡邕和几人面面相觑,这是我们几个老家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啊!
蔡邕老脸通红,开口说道:“卫世侄深明大义,老夫佩服,小女拜了世侄为义兄,算是她的造化,老夫求之不得。”
卫觊也高兴的说道:“谢过世叔,如今小妹婚期在即,我这做兄长的也要尽点心意了,小妹的嫁妆由卫家出了;世叔放心,届时定然不会比糜家少了就是!”
第354章 五人陪嫁 三女进门
见卫家主卫觊如此一说,蔡邕等人感觉是更不好意思了;
他们这些腐儒之人哪能明白卫家的深意。
如今卫家扶持的曹操下落不明,他卫家也是怕韦曜会清算他家支助曹操的罪名。
到时候就不是倾家荡产的事情了,说不定全家老小人头落地。
如今听说蔡琰嫁了韦曜,他卫家要是不赶紧抓住这个机会,那卫家几百年的声誉真是白活了。
现在卫家摇身一变,从韦曜的敌对方,变成了大舅子,看他韦曜怎么在好意思清算卫家。
至于陪嫁的嫁妆,莫说拿出一半了,就是拿出八成也比抄家灭族的好!
在一番激烈的推辞中,蔡邕没有说过卫觊,只能苦笑着点头答应了。
卫觊也达到了目的,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蔡邕小院。
等他走了之后,孔融问道:“如今琰儿的嫁妆也不用担心了,那师兄弟陪嫁之事就罢了吧!”
卢植一捋长须说道:“不成!依老夫之见,他师兄弟几个依然跟着;老夫要琰儿也压她们一头,我们不仅出财,也出人。哈哈哈……”
郑玄见事情解决,也来了精神;开口向侍卫吩咐道:“来人,速速去将包拯、于成龙、王玄策三位学子请来!”
卢植也向跟随他前来的侍卫吩咐道:“你也速速去往讲武堂,将戚继光与施琅请来,就说老夫在并州学院等候他们。”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包拯三人首先到了;三人同时向郑玄等人行礼:“我等见过院长大人,见过副院长大人,见过卢老先生!”
只见为首一人,面如黑炭,眉心之中有一弯弯的月牙,显得此人颇为不凡。此人乃是嫉恶如仇,善辩忠奸的包拯。
后面两人,其中一名青年有些瘦弱,但有一股不屈服的精神;
眉宇间仿佛有淡淡的哀愁,似乎有很多心思缠绕心头;
此人正是那忧国忧民的于成龙。
还有一个气宇轩昂的青年,此人生的方方正正,眼不斜视,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还带着一丝倔犟;
此时就是以雄辩著称的王玄策了。
郑玄微微一点头,说道:“无需多礼,你三人稍等片刻!等讲武堂的两位师弟前来,届时老夫有话要说。”
包拯三人行了一礼,恭恭敬敬的立于一旁静静等待。
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讲武堂的两名师兄弟才算来到。
那两名青年武人行走间风风火火;左侧一人精神抖擞,双眼有神;
虽然生了一副书生相貌,但眼神刚毅,有着丝毫不肯退让的坚定。此人正是戚继光。
右侧一人生的一个国字脸,不苟言笑,一副严肃谨慎的样子;
看样子就是那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硬汉子,此人乃是施琅。
两人也是同时见礼道:“学生见过几位先生,见过老师!”
卢植淡淡的点头说道:“将你二人唤来,是郑玄公要抬举你们,你二人且听郑玄公吩咐。”
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