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不归双方管辖的一处荒山,冲下来一支山贼。
那为首的山贼手拎一杆铁枪,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身后有数百喽啰。
那贼首大声喝道:“来人止步,此处乃是爷爷地盘,任你是谁,都要留下买路财,若是胆敢反抗,小心狗命不保。”
刘备抽出自己的雌雄宝剑,上前喝道:“大胆山贼,竟敢阻拦我等,你可知某乃是徐州牧陶谦,陶大人请来的贵客么?”
那山贼眼珠一转,笑道:“如此说来,你身上的财宝定然不少了?闲话休说,留下命吧!”
说完就拍马向刘备冲去,两人瞬间斗在一处,不分上下……
第287章 李肃归附 许攸自尽
刘备和那山贼交手十几招,不分胜负。
刘备大喝一声:“英雄且先住手,听某一言不迟!”
那山贼头领也停了手,冷声问道:“你有何话要说,速速道来;免得死后再没了机会。”
刘备说道:“某观这位英雄身手不凡,何苦在此埋没了自己?不如出山随某做得一番事业,日后也能光宗耀祖。”
“呸……”那贼首怒道:“大言不惭,你是何人?有什么资格招揽与某?”
“呵呵……某乃是汉室宗亲,刘备,刘玄德是也!这位英雄若是跟随在下,日后定然保你荣华富贵,比在这小山头上餐风露宿强的多。”
若是论身份,这刘备可是谁都不惧;
自认为他的身份也就是次于当今陛下。论辈分,自己可谓是正经八百的皇叔之尊;虽然现在有些狼狈不堪。
“噗呲……”那山贼首领放肆的大笑了起来。
“某还以为是谁,口气如此之大?不想是你刘备,早就闻言刘备乃是一织席贩履之辈,怎么?今日没带你那些草鞋来啊?”
见对方耻笑自己,刘备脸色不变;他的脸皮早就水火不侵了。
刘备疑惑的问道:“莫非这位英雄认识在下?敢问这位英雄姓甚名谁?”
那贼首笑道:“某的名字说来,你刘备也许认识,当年你刘备在某面前可是不值一提啊!只是如今某被韦曜逼迫的只能隐姓埋名,蛰伏在此!”
刘备一听,笑道:“原来这位英雄也和那韦曜有着仇怨呐?真是太巧了,如今刘某也是被韦曜逼迫的不得不投向陶州牧。
既然你我有共同敌人,不如放弃这处山头,随我一起投靠州牧大人,意图东山再起,击败韦曜。”
那首领疑惑的问道:“如今那韦曜势力越来越大,你我如何和他敌对?”
刘备自傲一笑,说道:“这位英雄,且听某一言……”
随后刘备就将他和庞统描绘的蓝图说了一遍,只听的对方贼首晕晕乎乎;
似乎刘备马上就能崛起,称王称帝。
那贼首翻身下马,抱拳说道:“刚刚在下多有得罪,听了刘大人一言,简直是茅塞顿开;如刘大人不弃,某愿鞍前马后追随大人,也能做得一番事业。”
“好……”刘备也翻身下马,扶起那贼首,说道:“若日后有成,刘某定不负英雄,届时大将军之位非英雄莫属;只是尚未不知英雄大名?”
那贼首低头说道:“在下说来惭愧,曾因为在相国大人董卓手下效力;后来被韦曜击溃,才隐姓埋名躲在此地;在下姓李名肃;见过刘大人。”
刘备开口说道:“原来是李将军,那董卓能有此成就,可以说是将军一手促成;当年若不是将军劝降吕布,哪有今日他董卓的风光?
今日能与李将军携手,真乃是刘备之幸也!”
那李肃一直因为董卓的不公,而怀恨在心,今日听刘备一言,简直就是直击心灵,顿时有了知遇之感。
李肃双目含泪,单膝跪地,向刘备抱拳说道:“末将见过主公,愿一生一世追随主公,为主公披荆斩棘,在所不辞。”
刘备赶紧扶起李肃,两人叙话片刻;又介绍了军师庞统。
然后李肃上山将六七百喽啰全部带来,一并入了刘备麾下。
这刘备兜兜转转几年过去了,又恢复了当年刚刚打黄巾军时的实力。只是身边大将由关羽张飞变成了李肃。
众人停留一日之后,再次向徐州进发不提。
许攸一路急行,终于几日后赶到青州首府;
只见州牧府大门上挂满白绫,府内哀声一片。
只因为韦曜言说袁绍的葬礼要以三公之礼,才会如此隆重,在家停尸十四天才可下葬。这也使得许攸能回来祭拜。
“主公……主公啊!”许攸一进府门就开始大声痛哭。
来到袁绍灵前,许攸伏在棺材前端;放声哭道:“主公啊……属下来晚了,未曾见主公最后一面,使得属下心如刀割;以后再也无人和属下讨论天下大势了?
本初啊……你我一同长大,也曾共同立下宏图大志,今日本初却撒手人寰,使得攸肝肠寸断,好不悲伤!”
许攸跪在袁绍灵前,边哭边把这些面的经历回忆一边,向袁绍喃喃自语。真是听者落泪,闻者伤心。
袁尚和袁熙等几个兄弟姐妹也陪着许攸恸哭不已。
许久之后,才有下人将许攸搀扶起来;袁氏兄弟上前见礼拜谢。
袁尚流泪说道:“军师,今日小侄冒昧叫您一声叔父;父亲故去之前曾言明这青州归附大将军。小侄遵从父亲遗命,也认了大将军为主。”
许攸默默点头道:“事情原委,老夫已然知晓;本初故去,贤侄还要节哀顺变,好生扶养弟妹成人,以后莫要坠了袁家名声。”
两人说了片刻话;
由于许攸连续赶路,早就疲惫不堪;再拜了几拜,下去休息了。
一直到了晚上,下人去请许攸前来用膳;敲了半天内,见毫无反应;只能大着胆子推门去请。
这才发现军师许攸早就死去多时了;
许攸留下一封书信,言说袁绍故去,自己心灰意冷,了无生趣;
祭拜完袁绍,也算完成自己最后心愿;
现饮下毒酒一杯,追随袁绍而去。
这许攸之智,放眼三国之中,也是前十的存在;
今日却因为悲伤过度,撒手人寰。
一代谋士就此谢幕……退出历史舞台。
韦曜听闻之后,也是沉默不语;感叹许攸的忠诚。
“这许攸也是大才之士,虽未能于我所用;但感叹其人品高尚,可下令后葬之。”韦曜向身边侍卫吩咐道。
韦曜等人在城阳郡停留几日,等一切归入正途;
才留下大将高览统帅两万兵马在此坐镇。
他带着李靖等人返回了青州首府。着手开始接纳整个青州的事情;
那袁绍也是刚刚得了青州,民心未稳;
不像刘虞经营幽州那般时间颇长,相对而言,收了这青州却要容易的多。
第288章 青幽并冀 四州入手
等韦曜回到青州,袁绍的葬礼也结束了;整个州牧府收拾的干干净净;
袁尚兄弟二人也都离开这个伤心地,分别去赴任了。
只剩下一众幕僚和部将;
这些人将韦曜迎进府内,等韦曜落座,再次重新见礼。
韦曜开口说道:“如今青州事务繁琐,全赖诸位鼎力支持;本将感激不尽。”
众人慌忙客气回道:应该如此!
韦曜看向逢纪说道:“元图先生,本将听闻先生大才,这么多年以来,尽心竭力的辅助主公袁绍,军师许攸;
即使被人误解,却也是毫无怨言。
如今青州百废待兴,本将欲表先生为青州刺史;等朝廷文书正式下达之前,烦请先生莫要推辞!”
其实逢纪也是明白,韦曜所说的等朝廷文书,不过是借口罢了,主要是看看自己真正的能力而已;
主公袁绍的葬礼也没见韦曜禀报朝廷,还不是依旧按照三公之礼下葬么?
逢纪虽说这些年在许攸的打压之下,一直默默无闻,但不代表他没有雄心壮志。
听了韦曜之言,逢纪抱拳躬身道:“属下愿为大将军治理青州,定当竭尽全力庇护一方百姓,使得青州长治久安。纪拜见主公!”
“好……”韦曜高兴的说道:“青州有元图先生坐镇,本将高枕无忧也!”
挥手让逢纪退下,韦曜接着说道:“辛评,辛毗兄弟二人,你二人家世渊源;另外你兄弟二人也是学识渊博,精通律法;并且家风甚佳。
本将欲请你兄弟二人为青州别驾从事,主薄从事一职;希望令昆仲莫要推辞!”
辛毗和辛评两兄弟听了,对视一眼;
这是整个青州的二把手和三把手落在了自己兄弟头上,这份信任不可谓不重。
二人同时出列道:“属下深感大将军厚爱,愿肝脑涂地报答大将军。(评)毗见过主公!”
韦曜虚手一托,请两位不要客气;
然后自己喝了一口水,不再说话。眼神却在偷看人群中的刘晔。
只见那刘晔不为所动,依旧是老神在在的样子;
仿佛认命一般,即没有嫉妒,也没有不满。
韦曜暗自点头,开口说道:“子扬先生,本将听闻你博学多才;庄子曾作: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不知子扬可愿为本将解释一番?”
刘晔恭敬出列说道:“回大将军,这《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此篇也算是庄子臆想之作。早已超出人所知的范围。”
“哈哈哈……”韦曜笑道:“这却是子扬肤浅了;圣人之所以能作出逍遥游,也是有根据的;据本将所知在深海之处,有一种大鱼,名为鲸;此鱼有数千头牛一般重量,每次一动,可谓是排山倒海。”
听的韦曜此言,厅内众人俱都感觉骇然无比,他们有些人都是久居青州,也算是离海颇近了,为何从未听说?
刘晔张口结舌的说道:“大将军莫要说笑了,若是如此……那不就成了妖怪了么?属下万万不信!”
韦曜正色说道:“天下四海,青州所临之海算是最小的了;真正大海一望无际,甚至比整个汉朝还要大上许多。
那些海内的各种宝物不尽其数,东海珍珠不过是最最寻常之物罢了。
历代帝王皆称自己四海靖平,可真正又有哪位帝王能够做到。
子扬,本将若是派出鲁班后人,协助你制造高船利楼,再派出两员绝世虎将协助与你,你可有决心为本将征平四海?”
韦曜之所以将这个重任交给刘晔,主要是看在此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还有心黑手毒的本事;
若是其他人遇到各地的土著人,说不定会心慈手软。当然此人的计谋也不在许攸之下。
原三国中,就是此人改造了投石机这种重型武器;
后来不顾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在曹操的葬礼之上,逼迫皇帝为曹操行子侄之礼。
刘晔被韦曜一席话说道目瞪口呆;
同时自己隐藏的野心也暴露出来;
历代帝王、为本将。这韦曜是要改天换地啊!
刘晔想到此处,眼中射出精光,再也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幕僚了;
露出一股所向披靡的神采,整个人都焕颜一新。
“回大将军,属下愿往……愿为大将军扫平四海,尽夺其物,为大将军所用。晔拜见主公!”
“好好……”韦曜高兴的说道:“等一切准备就绪,本将就会拜你为水师大都督,为本将降伏四海。”
随后韦曜又任命了几员部将到各个郡城内做守城大将。青州所有军事交由高览负责。
等人员安排妥当,韦曜给杜如晦和刘伯温修书一封;
让两人先安排公输绝带一些能工巧匠前来青州,由刘晔带着寻找合适的造船厂地。
以后还会调来太史慈和甘宁二人,这两个原为江东猛将,料想水战能力定然不差;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至此,整个青州归了韦曜,也算是安定下来;
并、幽、青、冀四州彻底统筹在手;
韦曜成了名符其实的北地霸主。
可他并没有沾沾自喜,他现在的成就,不过也是原三国中袁绍的成就;
那时候袁绍就是坐拥四州,可惜到后来依旧是飞灰湮灭。
韦曜在青州又停留半月有余;
才在刘晔,高览等人的恭送之下离开青州。
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赴董卓之约,前去长安拜见陛下。
当时韦曜答应一月后去往长安;
现在青州这些事情耽误了一月之久,早就过了约定时间。
韦曜大军行到冀州都未曾停留,只是依旧留下秦琼镇守冀州。
回到晋龙城,韦曜召集众位文武;
说了一些青州之事,这才提起要赶赴长安之行。
刘伯温抱拳说道:“主公,我十万大军早就陈列司隶边界,如今那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