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三国之韩信后人-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胜赶忙说道:“韩家主深明大义,关某佩服,众位一路辛苦,快快进营休息!”
  韩荣笑道:“关将军不急,这是三位犬子。”
  韩荣说着用手指向最左边的一个,依次说道:“此乃长子韩猛,次子韩威,幼子韩勇。”
  那三个年轻人同时向关胜弯腰抱拳,说道:“小子见过关将军!”
  关胜大笑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三位兄弟个个都是英雄豪杰;关某真正佩服韩家主治家有方啊!快快有请……”
  这韩家三兄弟,也算不得太厉害,但是也差不多和吕氏兄弟相当;也算是部将之才。
  进到营内,关胜说道:“有了韩家主前来,关某更加不惧那袁绍了;据闻那袁绍尚有两员大将,关某敌住一人轻而易举,两人恐怕难以敌住啊!料想韩家主定能解决一个。”
  韩荣抚须一笑,说道:“袁绍新近招揽的大将,名唤高览;此人原是韩馥部将,武艺高强,几年前老夫曾和他交手几次;都是不分胜负,现如今老夫老迈不堪,恐不是其对手。”
  关胜说道:“韩家主自谦了,有道是虎老雄风在;哪怕是不敌那高览,今日援手之恩,关某定然会禀报大将军,以图后谢。”
  韩荣笑着摆手道:“只要关将军不怨老夫当日拦路之罪就可!至于功劳?老夫可不敢奢望!”
  袁绍率领大军前来,远远的停留了下来,在原地安营扎寨,仿佛在等待什么号令一般,并不进攻;
  关胜也是因为援兵未到,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兵马就这样对峙起来。
  同来进攻并州的还有张济叔侄,这二人率领两万兵马,一路越过司隶;直奔并州而来。
  不同于张绣的满怀壮志,张济却是愁容满面。
  张绣因为能和叔父独自领一路兵马出战而高兴;见叔父脸带愁容,张口问道:“叔父可有什么烦心事?”
  张济叹气说道:“绣儿,这次你我叔侄带兵讨伐韦曜,你如何看待?”
  张绣得意的笑道:“这是相国大人对你我叔侄的看重,在大人麾下,除了他那义子吕布,就是你我叔侄了。”
  张济气道:“你这孩子糊涂啊!若是论信任有加,那董横和牛辅难道不在你我之上?若论作战勇猛,那李傕郭汜又哪点比不上我们?”
  张绣还是不明白的问道:“那相国大人为何派了你我叔侄前来?”
  “唉……这也许是一个必死之局啊!那韦曜岂是如此好拿捏的?当初相国大人带领的全军差点覆灭在韦曜手下;难道你都忘了?”张济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张绣一听,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问道:“那我们不如随意进攻一下,见机不妙,赶紧撤退如何?”
  张济摇头道:“撤退那也不行,如今相国大人喜怒无常,若是我叔侄二人逃了回去,说不定我张氏满门会被他斩尽杀绝。”
  叔侄俩越说,越觉得希望渺茫;
  两人无精打采的向前慢慢赶去。
  赵云和太史虎的飞羽军,乃是精锐中的精锐;
  一路急行军,早就来到了并州边界,等候张济叔侄二人。
  太史虎问道:“子龙,你那师兄出师比你早上许多,不知你是不是他的对手?”
  赵云摇头说道:“我与大师兄都未曾见过面,不知道他的武艺如何,只听说他搏了一个“北地枪王”的名称,料想武艺定然不差。”
  这也是赵云谦虚的说法,那时候师父曾和他说过;
  自己上面有两位师兄,大师兄张绣,跟随师父学艺三年,那时师父的百鸟朝凤枪,也只是学了几成而已。
  二师兄张任,跟随师父学艺五年,他学的更多的却是谋略,据师父所言,他应当和大师兄不相上下。
  自己从小上山跟随师父,足足有十年时光,不仅学会了师父的百鸟朝凤枪,还在师父的指导下,自创了蛇盘七探枪;
  料想自己的武艺尚在师兄之上。
  一句话说的太史虎斗志昂扬,恨不得能与北地枪王过上几招。
  贾诩笑道:“你那师兄武艺倒是不差,不过以老夫看来还是敌不过子龙的,老夫曾见过他的武艺。”


第251章 同门相斗 百鸟朝凤
  两人见到贾诩说见过张绣,不禁感到好奇;
  追问之下,才知道前军师曾和这叔侄二人待过一段时日。
  三人一连等候了两日,才得到斥候来报,知道张济叔侄距离此处不足百里。
  依太史虎之意,区区百里距离,不如来个冲杀的好,也能早日和那张绣交手过招。
  贾诩摇头笑道:“百里之外乃是司隶所属,如今司隶校尉依旧是心向朝廷;主公不宜多树仇敌,你我几人还是严阵以待为好!”
  贾诩也有点维护张济叔侄的意思,想当初叔侄二人对自己客气有加,一直都是奉为上宾;
  自己不辞而别感觉有点对不起二人,今日才开口,算是救下二人。
  同样张济叔侄也得到了斥候消息,得知并州兵马早就严阵以待,等着自己一头撞上去。
  张绣冷哼一声,说道:“那韦曜也太看不起我叔侄了,竟然以一两万人马对抗我等!简直是欺人太甚!”
  “叔父,您带兵慢行!待侄儿率五千兵马先行一步,前去挫挫对方威风。”
  不等张济答应,张绣带了五千兵马向前杀去。
  张绣快马来到双方阵前,手中长枪一摆;高声喝道:“对方贼将听着,某乃是相国大人派出的讨贼校尉,有不怕死的,前来和某过上几招!”
  贾诩搭眼看去,来的只有张绣的三五千兵马;
  开口说道:“赵将军,来将正是你那师兄张绣,你可上前与他过上几招,切磋一番。”
  贾诩如此说,就是为了让赵云上去斗将;
  以赵云的性格,定然不会对师兄下杀手;
  若是那不知轻重的太史虎上前,说不定会斩杀了张绣。
  赵云向贾诩一抱拳,也点起五千兵马,向前迎了上去。
  两军对圆,赵云打马而出;
  细细端详对面的师兄,只见此人生的浓眉大眼,四方脸,眼神中也透露着一丝英气。
  赵云抱拳说道:“小弟赵云见过师兄!”
  张绣见到一个白甲白袍的小将上来,不曾互通名姓,也不曾互相对骂,开口就叫师兄,心下疑惑。
  开口问道:“你这小将为何唤我师兄啊?你我可曾认识?”
  赵云笑道:“恩师曾多次提起你和二师兄张任,故此小弟也只是听闻大师兄之名,却是从未谋面。”
  张任这个师弟他是认识的,当年他未曾下山的时候,张任就跟随了师父;
  对面小将能说出两人名字,看样子定然是师父后来收的弟子了。
  张绣一转眼辞别师父也有十几年了,这么多年来,师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自己也多次寻找,却没有一点踪迹。
  急忙开口问道:“师父一向可好?他老人家如今在何处修行?还请师弟告知,愚兄好去拜见!”
  赵云笑道:“如今师父身在何处,小弟也是不知!当日小弟下山之时,师父就有交代;让小弟不必再去探望与他,他老人家不日要云游天下。小弟也不知他去了何处。”
  张绣叹息一声:“天可怜见,愿不孝之徒早日寻到恩师,再报师恩!”
  对张绣而言,这天下间,对他最好的人,除了自己叔父之外,就是对自己授艺三年的恩师了。
  自己并非那种天资过人之辈,是恩师不厌其烦的教导自己;
  最后还是自己忍受不得寂寞,才辞别师父下山而去;如今想来,真是越想越悔。
  张绣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口说道:“师弟何苦从贼?跟随那韦曜反叛朝廷?不如跟随师兄投向朝廷,届时相国大人定有重用。”
  赵云不是那种能言善辩之人,他只是摇头说道:“小弟请教师兄高招,还请师兄赐教!”
  张绣说道:“也罢,人各有志;就让师兄看看你学了师父几分本事?”
  说完,将手里长枪一摆,一手勒马,一手反握长枪,枪尖指地;开口说道:“师弟,出手吧!”
  赵云再次抱拳行礼,且不论师兄武艺如何,自己先出手,也算是对师兄的尊重;
  行礼过后,赵云双手将枪端平,说了一句:“师兄,小弟得罪了!”脚跟一磕马腹,向张绣冲去。
  赵云枪尖平刺,快要到了张绣跟前,双手猛的向上一抖,枪尖斜斜的从张绣肋下向上撩去;
  这一招叫做苍鹰啸天,乃是一招最猛烈的攻击路数。
  张绣不敢怠慢,大叫一声:“来的好!”
  他身子微微倾斜,枪杆后缩;
  面前一半长的枪尖向下猛击,连磕带拨;算是挑开了赵云的凌厉一击;
  这也是百鸟朝凤的招数,叫做凤凰点头。若是施展开来,能护住周身,使得水泄不通;
  不过张绣也只能护住面前一点,离护住周身差的很远。
  赵云的枪被磕偏,他也不收回,趁着磕偏的力道,枪杆划了一个半圆,然后如同长棍一般,回抽了过去;
  张绣急忙竖起长枪,立在身子一侧;
  两个枪杆碰撞一起,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这一下震的张绣五内翻滚,差点吐血;赵云也是打马退了几步。
  两人拉开距离,赵云一抖手里龙胆亮银枪;只见枪尖乱舞,星星点点;
  这也是百鸟朝凤的一招,叫做灵雀抢食;
  没有一定的招式,全凭随机应变。
  赵云枪尖不离张绣胸前左右;
  在阳光的照射下,乱舞的枪尖连成一片,使得张绣左右抵挡的有点狼狈。
  一转眼的功夫,师兄弟二人就交手了五六十招;
  此刻张绣有点气喘吁吁,同样的招式,同样的枪法,自己始终不如小师弟用的纯熟,也不如小师弟变招变的快。
  赵云平常经常和罗成、太史虎在一起,三人都是用枪高手,少不了切磋武艺;
  自己的百鸟朝凤枪早就炉火纯青,甚至还能夹杂一下其他枪法。
  而张绣在西凉军中,因为叔父的关系,并没有什么至交好友;
  那些西凉悍将都看不起叔父的胆小谨慎,连带他也是被看不起,除了战场厮杀,哪有人和他过招。
  不等张绣喘息平稳,赵云大喝一声:“再来!”
  张绣只能强打精神,抢先出手;
  他使出来的也是同样一招的灵雀抢食,只是没有赵云那般连贯罢了。


第252章 阵前苦劝 叔侄降韦
  赵云见师兄当先使出这一招,也是大叫一声:“来的好!”
  他使出了师兄刚刚用过的凤凰点头;
  一时之间,赵云如同穿了一件网衣一般;
  全身上下左右都是枪影,只守不攻。
  张绣快攻快打,又是十几招过后,自己依然没有攻破小师弟的防守。
  自己倒退几步,叹息一声,说道:“师弟果然是武艺高强,师兄大大不如!今日败于你手,师兄任凭发落!”
  这时候在后面赶来的张济看到侄子一副束手就擒的模样,急的大叫一声:“绣儿,快快回来!我等和他决一死战。”
  张济话音刚落,只听的对面军中一道声音响起:“张将军,别来无恙乎?”
  叔侄二人同时抬头望去,只见一名中年文士在一员持枪小将的护卫下,向着战阵中央骑马而来。
  “贾先生!”叔侄二人同时开口说道。
  贾诩笑着抱拳说道:“正是老夫,当日不辞而别,老夫甚感惭愧,这次听闻是你叔侄前来,特来一见。”
  张济开口问道:“贾先生当日一别,杳无音信,却不知怎会在此?”
  贾诩说道:“老夫不才,蒙大将军厚爱,任了大将军府前军师一职;今日就是专门为你二人而来。”
  张济苦笑一声,说道:“这真是世事弄人,想当初贾先生也是张某的座上宾。不曾想,今日却要兵戎相见;也罢,还请贾先生划下道来吧!是死是活听天由命。”
  贾诩摇头说道:“张将军糊涂啊!贾某若是有加害将军之心,怎会出来相见?老夫今日要给你叔侄指出一条明道。”
  对贾诩的能力,叔侄俩还是心悦诚服的;
  当年就是贾先生先看出董卓必败,而后才是军师李儒看出自己一方必败;
  贾先生之能定然在军师李儒之上。
  张济愣道:“不知贾先生要给张某指点什么明道?”
  贾诩笑道:“无他,只是要将军率军投靠大将军而已。”
  张济一听,怒道:“贾先生,张某一直对你尊敬有加,却不想,你今日竟然要害某全家性命,你于心何忍?”
  贾诩叹气说道:“张将军这次若是回了长安,如此败落,定然是性命不保;你若是投了大将军,说不定你那家小还有一线生机。”
  张济哼了一声,说道:“张某投降了那韦曜,才真正是全家性命不保!”
  贾诩说道:“老夫且问你,那徐荣投了大将军,他家家小可曾被害?你叔侄若是投向大将军,你的家小不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