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不服气,说:“天无绝人之路,就算是要处决咱们,说不定等会还会有天地会的好汉来劫法场。”
李强高声叫道:“外面的兄弟,可不可以麻烦你们把这个胖子的嘴也堵上。”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轿子落地,几个人架着两人继续向前走,东拐西拐的不知走了多远,这才站定。
不知是谁把两人的头套摘掉了,他们只觉得耀眼生花,拼命揉揉眼睛,这才看到周围的情形,顿时大吃一惊。
………………………………
第十二章 刺杀咸丰5
两人正身处一座大殿之中,头上一方匾额,上书:中正仁和。匾下是一张雕龙宝床,床下各摆着一只金色香炉,冒出袅袅青烟来。左侧一座多宝格上摆放着各种珍奇古玩。其余桌椅条案都是雕龙画风,紫威威亮堂堂的,极尽奢华之能事。
李强冲二肥低声说,这回可日大发了,这不会是皇上住的地方吧?
二肥嘻嘻一笑说,咋样,刚才我说咱们不会这么容易死的,这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身后几名身着黄马褂的御前护卫低声喝道:“噤声!”
两人这才不再言语,没头没脑的四处张望,看着哪都新鲜。
忽听一个尖利的声音叫道:“皇上驾到!”
李强和二肥登时傻在那了,直到听身后有人说,还不快跪下。
这才呆头呆脑的跪在地上。
李强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皇上怎么会无缘无故接见两个业余刺客。
两人偷眼看去,金帐后转出一个黄衣男子来,中等身材,二十几岁年纪,面容瘦削,带着几分病态,身后跟着两个太监,手持苍蝇刷。
这就是咸丰皇上?看样子倒像是个痨病鬼。这一下完全打破了李强心中对皇上这个神圣词汇的所有幻想。
咸丰示意御前护卫给两人解开绑绳,然后又屏退了左右,偌大一座养心殿里只剩下咸丰、李强和二肥。
二肥抬起头看样子想说话,被李强给拦住了,小声说,咱给他来个以静制动。
没想到咸丰来到两人面前,亲手把两人扶了起来,李强心里话,有门儿。
咸丰让二人落座,满脸的春风,笑道:“让两位受惊了。”
李强壮着胆子,问道:“不知皇上深夜……这个……召见我们,有什么要紧事?”
咸丰提高了声音:“也许你们也会觉得蹊跷,朕与二位素未谋面,怎会忽然召见进了皇宫。”
李强和二肥一起点头,从咸丰的表情上看,应该不会有什么坏事。
咸丰续道:“朕忧心国事,连日来夜不成寐,昨夜却偶得佳梦,梦中仙人指点说,今夜天上魁、狼二星必落于科尔沁亲王府中,此二人可助朕中兴大清。事后,卜了一卦,乃是大吉之相。于是今夜命人到亲王府中,果然请到了二位高人,实是我大清之福啊!”
李强和二肥相互对视了一眼,心里都乐开花了,看来这封建迷信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这回李强可有了底气,说道:“皇上所言不假,我们是奉了上天玉皇大帝的命令,来到凡间拯救黎民百姓、维护世界和平的。”
咸丰大喜,下了宝座来,竟然要给两人行礼。
李强赶忙搀扶住他,二肥笑着说,我们腾云驾雾飞了好几天才到这儿,连口水都没喝,现在嗓子冒烟,肚里肠子正打仗呢。
咸丰说,这一点朕倒是疏忽了,赶忙命太监到御膳房整治了一桌上等酒席,咸丰带着李强和二肥来到东暖阁边吃边谈。(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二肥看着满桌子的精致菜品,眼都花了,把筷子使得跟双截棍似的,甩开腮帮子,埋头大吃起来。
咸丰对李强说:“请教二位高人如何称呼?”
李强心想,我这李闯的名字是万万不能说的,干脆胡诌两个算了。还没等他开口,二肥就接口说,你就叫他强哥,叫我肥哥。
咸丰连连称是,说这也好,免得泄露了仙机。
咸丰叹了口气,说:“不瞒二位说,如今世事艰难,大清江河日下,北有捻匪猖獗,南有发匪祸乱天下,沿海各省又有列强环伺,我大清自老祖开辟江山以来,如今已遇到了前所未有之困局,不知二位对此有何高见?”
李强看着咸丰一脸的愁容,心想这个皇帝真是倒霉透顶,所有的恶事一股脑儿的都落到他头上,看来这种皇帝白让老子做,老子也不做。
当下说道:“陛下,我深知你是一个忧国忧民,想要施展一番作为的皇帝,只不过身逢乱世,很多事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咸丰眼睛一亮,原先苍白的脸上有了光彩,说:“真是知朕者莫若强哥。试想哪个做皇帝的愿意看到江山破败,祖宗基业倾颓于一时?朕也想力挽狂澜,扫荡群夷,只不过朝廷内外积弊太深,太深了!每当午夜梦回,朕每每念及于此都痛入骨髓,可作为一朝人君,这种痛苦又能向谁诉说呢。”
说罢,咸丰难掩悲痛之情,仰面浩叹。
李强也难免起了同情心,说道:“现在左右无人,咱们年纪相仿,我叫你一声老弟,你不介意吧。”
咸丰少年心性,平日里不苟言笑,大臣们见了自己都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现在好容易见到两位知己,心中甭提多痛快了,冲着李强一摆手说,以后私下里咱们就兄弟相称,刚才一番话令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李强说:“老弟,其实也不必太忧虑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当然有它的必然性,别的不说,就说当官的腐败问题,有一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眼下,行贿受贿、买官卖官、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包二奶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偶然的吗?我说这句话你别不爱听,现在朝廷已经腐败到了骨头缝里了。”
咸丰被李强说得直冒冷汗,官员腐败这个问题他何尝不是忧心忡忡,可是至今也是没有良策。
李强说:“要整治好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太难,关键就看你这个当皇上的有没有决心?”
咸丰苦笑道:“朕也不是没想过这件事,可是每当要有动作时,朝中大员都众口一词,竭力反对,实在是举步维艰啊。”
二肥叼着半只鸡腿,听不下去了,一拍桌子,说:“反对?你是皇上,你说的话谁敢反对。明天开始,这事交给我,就从最大的官整起,谁敢反对先咔嚓他娘的几个再说,到时候都他娘得麻抓儿。”
李强暗中冲着二肥一挑大拇指,回头对咸丰说:“就看老弟你能不能当机立断,而且还要给我们先斩后奏的大权才行。”
二肥再添一把火,说:“像你这样遇到什么事都磨磨唧唧的,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你当这个皇上还有啥意思。当皇上就得说出话来掉地上有响儿,办事咔咔的。古人不是云过吗?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舍不得媳妇套不着流氓。”
李强捂着嘴直乐,心说这小子这回真捅到点子上了,说出话了有劲儿。
咸丰犹豫了半天,最后咬咬牙,说道:“好!当断不断、必留后患,朕意已决,明日起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授‘遏必隆’宝刀,烦劳二位哥哥代朕整饬朝纲。”
二肥问:“你说的那个‘傻*龙’刀是啥玩意?”
咸丰笑道:“此刀最早的持有者为圣祖康熙年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遏必隆,因人而得名,此刀曾赐予过多位大清重臣,开疆辟土,无往不利,为大清江山立下了血汗战功。持此刀者可代天巡狩,如朕亲临,无论对哪一个王公大臣,都可先斩后奏。”
二肥滋儿喽一声喝了杯中酒,攥着拳说:“真他娘给劲儿!”
(下一章重振朝纲)
………………………………
第十三章 重振朝纲1
三人一直喝道深夜才散,咸丰亲命一名总管太监把李强和二肥暂时安置在紫禁城边一处公王旧府中。
临走时,李强还惦记着玉娘的安危,于是对咸丰说,我还有几个朋友也都有仙根,只是与僧王发出了一点儿误会,现在被囚禁于王府地牢中,向请皇上下令把他们也接过来。
咸丰一听自然是不打折扣,马上派总管太监到僧王府去提人,李强不放心,亲自跟着这名太监来到僧王府。
可来到地牢却不见那些的踪影,地牢里一片狼藉,几座牢门都已被打开,栅栏上还留有刀剑的痕迹。
地牢看守说,这些嫌犯刚刚已被十几个武艺高强的蒙面人已劫走了。
在回来的路上,李强百思不得其解,猜不透究竟是哪些人能有这样的本事,出入僧王府简直如入无人之境。但起码可以断定,这些人肯定和冯九道他们是一伙的,玉娘总算脱离了危险。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没亮,总管太监就把李强和二肥叫起来,两人简单的洗漱、用餐之后,随着太监一同赶往紫禁城太和殿。
咸丰早已在暖阁等候多时,昨夜里一脸的晦色一扫而光,显得容光焕发,像变了个人儿似的,见到两人更是兴奋异常,拉着他们的手百般亲热,详细询问住处是否满意,吃食可还称心等等的淡话。
两人都觉得咸丰虽然是个倒霉皇帝,但这个人还是蛮不错的。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几人在一起吃了一会儿茶,但听殿外钟鼓齐鸣,上朝的时间到了。
咸丰春风满面,带着杆肥二人来到大殿。
殿内外跪了一大片文臣武将,三呼万岁,声震九霄。
众位文武大员忽然见皇上带着两个不知名的布衣来到大殿,都吃了一惊。
僧格林沁站在前排班部中,见到这两个人吃惊更甚,本想用这两个刺客蒙混过皇上,没想到他们不仅没被识破,反而趾高气扬的出现在大殿中。
咸丰端坐在雕龙宝座上,看看阶下李强和二肥,一时间觉得说话也有了底气,朗声道:“自我大清定鼎以来,几世先皇开辟出万世不替之功业,可谓物阜民丰、四海昌平,可到我朝以来,内外忧困、民不聊生,可说是遇到了百年未有之困局,众位爱卿可知是什么缘由?”
众文武不知道咸丰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都不敢接口。
咸丰续道:“究其缘由首要者就是朝无大贤,承蒙上天眷顾,今日我朝迎来了两位大贤,论德不亚于孔孟,论能不亚于管乐,论才更不亚于卧龙凤雏,大清能有二位高人相助,必能克祸避劫、无往不利。”
咸丰一指两人说,这位是木子先生,这位是月巴先生。
李强差点儿没了出来,心想咸丰还真能整词儿,木子先生,月巴先生。
众文武先是一愣,随后都顺风接屁,纷纷过来向两位先生问好套近乎。
僧王铁青着脸,瞪着两人一语不发。
喧闹了一阵,咸丰又道:“从今日起,这二位先生将代朕重振朝纲。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空口无凭,有物为证。来人啊。”
太监早就准备好了,捧着个黄缎子方盘呈给咸丰,咸丰掀开黄绸,拿起一把宝刀来,红木刀鞘,外蒙一层绿鲨鱼皮,刀把上系着一个象牙骨牌,上写着四字:神锋握胜。
咸丰把宝刀递给李强,李强谢过皇上,两眼闪着寒光看着众文武。
咸丰对众文武道:“而今内忧外患,朝野上下人心浮动,官风尤为不正,李爱卿今后代朕整肃官风,凭此刀可诛贪官污吏,行先斩后奏之权。”
(那位说,咸丰为什么对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么信任,竟敢一上来就委以大权?其实说来也不奇怪。第一,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咸丰梦中得仙人指点,认定了李强和二肥是身负天命的高人。第二,咸丰虽然贵为天子,但如今大清朝这一堆烂摊子把他搞得焦头烂额,整顿朝纲这件大事他也是心有余力不足,正好把两个陌生人推到前台,一旦办成了,当然可以重振皇帝在大臣中的威信,要是办不成,正好有这两个人当替死鬼,自己一点儿风险也不用担。像这样两全齐美的事,谁不干谁是傻子。)
咸丰说罢,惹来了众文武一片议论之声,其实哪个大臣心中没鬼,一听说这事,那就像动了他们眼珠子似的,玩命的心都有。
二肥凑到李强耳边说,小心点儿,看这劲儿,这帮老家伙吃了你的心都有。
李强笑而不语。
当朝宰辅、内阁大学士穆彰阿上前几步,说道:“皇上,不可如此。如今大敌当前,应已对付外敌为主,万万不可动摇朝纲,只怕会冷了大家的心啊。”
郑亲王端华也道:“是啊,只怕是皇上一时被妖言蒙蔽,才下此决定,我大清若没有这帮贤臣辅助,只怕大厦将倾,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