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侠义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天侠义传-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祯就是这样一个温和到有些懦弱的人。他尊敬自己的母亲,甚至有些惧怕她。这么多年,母亲在他的心中一直是一个刚硬的形象。最近这段时间尤其如此。

  一切都是从玉辰宫闹鬼开始的。赵祯明显地感觉到,自从玉辰宫传出闹鬼以来,太后的脾气就一天比一天暴躁。每日请安的时候,更是经常对赵祯严加训斥。赵祯每次批阅的奏章被太后看见,也从没有赞许的时候,大多数时间还要骂上他一顿。这样的日子很是郁闷,当皇帝本来就很累了,再加上被母亲责骂厌恶,赵祯的心情就更加不开心。

  皇帝不开心,自然可以找别人的不痛快去发泄郁闷。然而赵祯还不是这样的人,他难过了,只会自己躲起来郁闷。后宫里,皇后是太后替他选的,自然不能去找皇后开解。那些嫔妃们,赵祯也不愿意去搭理。想找八皇叔聊聊天,结果他还被母后给弄去了辽国。找太师这些老臣吧?赵祯又怕他们听见这些事又要鼓动自己夺太后的权。唉,真是烦死了。

  若是那人还在就好了。赵祯独自一人躲在崇政殿后面小花园的假山石洞里,透过头顶圆圆的洞口望着蔚蓝的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很快就会有人来找他。他昨日下旨传了太师今天来商议太后寿辰要怎么庆祝,看时间太师也要来了。

  难得偷空躲在这里独自待一会儿,自从五年前那个人走了以后,他每有心情烦闷无解的时候,都会躲在这个他们从小约定的秘密所在放松自己的心情。这个石洞里,有很多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回忆。那时候,石洞对他们来说还很大,而现在,若是塞进两个人,怕就快要满了。赵祯叹了口气,人为什么要长大呢?如果还是小时候那样,该有多好。如果不长大,就不会有人逼着他娶皇后。有了皇后以后又要娶皇妃,娶皇妃就算了,还非要娶那个人的妹妹。唉,真是一笔糊涂账!想想就糟心。虽然最后事情解决了,太师也坚决不准他再进宫了,甚至把他弄到了边关去。这下,连见个面都不成了。

  “皇上,太师到了,正在文德殿等候皇上。”

  石洞外内侍尖细的声音传来,少年天子轻轻叹了口气,沉声道:“知道了,走吧。”

  说着,赵祯迈步走出了石洞,整肃了脸上的表情,恢复了沉稳持重的举止,坐上天下唯一属于皇帝的銮驾,由内侍引路,一路来到了文德殿。

  “太师来了。”赵祯进了大殿,挥挥手让太师以及他的随从都不要行礼,微笑道,“昨天太师送来的海鲜,皇后吩咐人做给我吃了,很是不错。皇后说比东华门外买的要好上很多。不知太师是从哪里得来的,要是方便,过后我让他们就去那里采买,岂不是更好?”

  庞籍微微一皱眉,端详着赵祯真诚的笑脸,脸色一沉,答道:“那些海鲜是从东海边直接运到京城的。偶一为之,请皇上吃个新鲜。若是长久派人采买,其中花费太过,实属劳民伤财。”

  赵祯脸上的笑容丝毫未改,听到庞籍这样说,也只是笑了笑道:“既然这样就算了。我知道太师家里总能要到我喜欢吃的好东西,以后就跟太师要来吃好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皇上都没有的东西,太师家里竟然有。皇上富有天下,竟然还需要跟太师讨吃食。太师听见这话,还能坐得住吗?

  果然,庞籍惶恐地就要站起来告罪,赵祯却笑道:“太师安坐,我知道你家的东西是哪里来的,方才的话决没有指责猜疑太师的意思。我不过随口一说,许是说错了话,出了这个大殿也就忘了,太师何必多心。”

  包策二人对视了一眼,同时在心底微微一动。心道,这皇帝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说话也十分随和温柔。但是身为一个皇帝,他方才的话的确让人不得不忐忑。他到底是真的不会怀疑太师,还是故意出言敲打?看来,这少年天子虽说还很稚嫩,却也有了自己的权谋手段啊。

  不过,这皇帝喜欢吃东西,还跟大臣要,也着实有趣得很。想到这里,包拯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咦?”此时,赵祯也看见了包拯,便惊道,“太师,你身后那个随从,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庞籍微微皱了皱眉,回身看向身后的包策二人,对他们挥了挥手。

  包策二人急忙上前,报上自己的名字。

  “包拯,公孙策。”赵祯皱了皱眉,从御座上走了下来,来到包策二人身边。

  “包拯,你从襄阳回来了?”赵祯仔仔细细打量了包拯几眼,不解地道,“可你为何不直接来见我,却要打扮成这个样子,跟太师一路进宫呢?”

  包拯无奈苦笑,道:“皇上,实在是因为情势紧急,不得不出此下策。”

  说着,包拯拉过身边的公孙策,对赵祯道:“他是公孙策,是襄阳知府的公子。此次襄阳之行,多亏了有他的帮助,微臣才能不辱使命,将玉辰宫闹鬼一案的始末查清。”

  赵祯认真地打量了公孙策几眼,微笑着点了点头,“果然是一表人才,公孙策,我早就听说过你,没想到今日才有缘相见。”

  公孙策一怔,他没想到,皇上竟然听说过他这个无名的草民。这样想着,脸上难免流露出激动的神色。

  赵祯微微一笑,却没有立即询问包拯关于玉辰宫闹鬼一案的始末,而是转向了庞籍。

  “如今皇叔不在京城,多亏有了太师这样的老臣辅助,才能匡正我的行为,让我少有过失。”

  庞籍微微一笑,向赵祯深施一礼,道:“皇上与包钦差有要事商议,老臣告退。”

  说着,庞籍便退出了大殿。他岂会不知,接下来这个大殿里将要说的话,是他这个外臣没办法听,也坚决不能听的。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

  眼看着庞籍走了出去,皇帝又将所有侍奉的宫女内侍屏退,才对包拯道:“包卿家,你说吧,到底是何等大事,让你行事如此机密?”

  包拯微微皱眉,答道:“皇上,此事本不该此时由我这样跟皇上说,因为这件事太过重大,并且,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怎奈现在八贤王出京,这件事若不告诉陛下,怕是连接着查下去都已是不可能的了。”

  “哦?”赵祯微微一愣,惊道,“竟然如此严重,莫非,这件事中涉及了权贵之人?”

  包拯知道赵祯是想起了襄阳王,便微微苦笑,摇头道:“怕是比陛下心中所想之人,还有贵上百倍。”

  赵祯又是一愣,他有了一种预感,或许,今天听到的这件事,会让他接下来这段日子,都过得十分惊心动魄。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只能听见包拯的讲述和公孙策偶尔的插话。赵祯很少打断,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地听着。年轻的天子脸上少有表情,不知道是在思索,还是已经被那离奇的故事震惊,处在呆愣的状态之中。

  展昭和白玉堂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了,但却从来没有听得如此详细过。他们两个也不敢出声,只能静静地听着包拯将小皇帝的身世传奇娓娓道来。许久之后,那个故事终于讲完了,展昭看到赵祯愣愣地半晌无言,于是压低了声音对白玉堂道:“包大哥怎么没讲八贤王可能是皇上亲爹的事情?”

  白玉堂微微皱眉,无奈地瞥了展昭一眼,答道:“这事怎么能说?展小猫你太单纯了,不知道人心险恶。这件事,此时不能说,将来怕是也不能说。非要说,恐怕一定要找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出我的口,入你的耳,没有第五只耳朵存在的地方才能说呢。而且,这说的人,必定不能是我们这些外人。”

  说到这里,白玉堂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微微皱眉,紧盯住了展昭的眼睛,郑重地道:“展小猫,你一定答应我,你绝对不能因为任何理由把这个秘密跟皇上说。”

  “诶?”展昭眨了眨眼睛,不解地道,“难道以后机会合适的时候也不行吗?”

  白玉堂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他紧紧抓住了展昭的肩头,将这个家伙拉近了自己的身边,一字一顿地道:“展小猫,我不是在跟你开玩笑。你,必须发誓。”

  “为什么?”展昭微微一怔。

  白玉堂气结,他无语地瞪了展昭一眼,厉声道:“皇上的亲妈八成就是李萍。但是皇帝的亲爹是谁?这件事除了李萍以外没人知道。而且李萍跟我们一路进京,她根本从来没提过这件事。可见她自己也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不能随便说。

  更何况,八贤王与李萍有染的事情,全天下除了他们两个自己,就只有我们两个和包大哥知道。一共就六个人知道,你自己想想,这六个人里面有谁能把这件事说给皇上听?哼哼,别说我瞧不起你,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你。除非你想死!”

  “好好好!我不说还不行吗?”展昭无奈地笑了笑,“我又不是傻子,不过是逗你一下罢了。谁不知道这种事不能乱说啊,包大哥早就提醒过我了。”

  展昭脸上的笑容让白玉堂微微一愣,片刻之后,他怏怏地将展昭甩到了一边,眉头紧锁,闷闷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展昭微怔,莫名其妙地皱了皱眉。这个家伙,我又怎么得罪他了?

☆、第11章 。皇宫(1)倒V重复购买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包拯和公孙策跪在赵祯的面前;微微低着头,都看不见赵祯脸上的表情。

  作为一个温柔仁爱的君主;赵祯并不喜欢让他的臣子向他下跪。但是今天他听到的故事太过曲折离奇,又太让他震撼。他此时已经无法分神去体恤跪倒在地的包策二人,此时的他;已经沉浸在仿佛巨浪一般的震撼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这小皇帝莫非是傻了?”白玉堂抿着嘴唇;眯着眼睛;自言自语地说道。

  展昭道:“突然知道自己的娘不是亲娘;甚至还有可能是谋害自己亲娘的罪魁祸首。这样的事;放在谁身上也受不了。皇上也是爹生娘养的,会这么难受也是正常的。”

  “呵呵;没想到你小子心还挺细。”白玉堂微微冷笑,不冷不热地瞄了展昭一眼,冷哼道,“我从小没娘,体会不到你们这爹生娘养的人的心情。”

  展昭微微一愣,下意识地看了白玉堂一眼,刚想要说些什么,突然白玉堂一挥手,低声道:“别说话,快看,小皇帝站起来了。”

  展昭一惊,急忙向下观瞧。果然,赵祯已经站了起来,并且亲手将包拯和公孙策搀扶了起来。

  “你们两个,辛苦了。”赵祯的脸上没有丝毫笑容,但是语气却依然很温和,听不出喜怒。

  “皇上,此事事关重大,不能拖延。”包拯看到赵祯面色温和,心中略有安定,便大着胆子说道,“八贤王在此时被支开,京城里现在又谣言四起,形势混乱不清,必须立刻有所行动,以免陷入被动啊。”

  包拯没有明说,但是赵祯已经听明白了。八贤王被支开,是被谁支开?在这件事中,赵祯的对手正是当今太后。那个养育了他,待他十分严厉的母亲。如今赵祯已经不知道,她是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但是,多年以来的感情却是不能作假的。赵祯的心绪有些混乱,但是很快,他便平复了心情,盯住了包策二人。

  “我——”赵祯微皱眉道,“包卿家,我想见见她。”

  包拯微微一怔,问道:“陛下所说的她,指的是故事中的李宫女?”

  赵祯点了点头道:“我要亲口问问她,我到底是谁的儿子?”

  包拯一愣,看了公孙策一眼。公孙策也是皱了皱眉,道:“皇上,这件事不能听一面之词。毕竟年深日久,证据不足,皇上贸然见她,是不是有些不妥?”

  赵祯摆了摆手,白净的脸上闪过一丝坚定的神情,“朕已经决定了。不亲眼见过她,听她亲口告诉我她跟我的关系,我不会让你们继续查下去。”

  包拯心中一凛,已然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原来,仅仅听见包策二人的讲述,还不足以让皇帝下定决心调查自己的身世。或许是因为顾忌与太后之间的母子之情,也许是因为身为皇帝,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就算是想要知道真相,也要经过慎重的考虑,才会下定决心。因此,跟李萍的见面,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包拯面带踌躇,微微皱眉,道:“皇上要见她并非不可。但是,如今太后把持朝政,更是掌管着宫禁,贸然把她带进宫,一来不容易,二来怕有危险,这倒不是很好安排。”

  赵祯摇了摇头,坚定地道:“不能让她进宫,我出宫去见她。”

  “皇上要出宫?”包拯一惊。

  公孙策急道:“陛下,陛下万金之躯,切不可轻易出宫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