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当自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弃妇当自强-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兢兢业业,真正将辖区内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
  就拿柳河来说,每年都让张奎想不出办法,但每年他都会让人测算东陵江会不会出事,总是早早带人筑好河堤,所以虽然每年河**都在长,但每年在张奎的带领下,东陵河除了增高堤坝外,也没有决堤。
  再比如说这次的雪灾。谢辛寰沿途走来,就只有正阳县归置了灾民,安排了食宿。虽然也吃不饱,但除了被大雪压死和冻死的人,被县衙收拢的人却没有一个死了的。当然正阳县的富户的捐衣捐粮捐药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其他的县也同样有县尉,同样有富户,可是那些灾民却只有等死。
  所以,你可以说张奎不是一个能臣,但他绝对是一个好官。也因为如此,谢辛寰才愿意和张奎做这个买,当然张奎可没有意识到谢辛寰真正的目的。此时的张奎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提出这种要求是不是非君子所为。
  “额,这个……额……”张奎吞吞吐吐,“谢公子有没有兴趣柳河庄那一片地方?那片地方绝对够大,又是紧靠着淮山,绝对风景优美。”
  “柳河庄是什么地方?”谢辛寰故作不知,询问身后的小厮。
  这个小厮可是李管家特意安排的,是家中能说会道的那种,这次派他跟在谢辛寰身后,要说什么李管家也是提前教好的。
  “回少爷的话,那地方小的知道,地多人少,都是好好的水田,是一个葫芦口。”小厮偷偷地看了张奎一眼,“那地方好是好,可是有一点不好的就是:衙门里说了,买了那里的地,就要把那条两里多长的柳河修好,不能再让柳河泛滥成灾。少爷,要修柳河花的钱可不少,所以那块的在衙门好几年了也没有人要。少爷想买地还是问问管家,有些地方真的不是很适合。”小厮说完又偷偷地看了一眼张奎,就差没有明说张大人是在坑人了。
  被小厮这样一看,本就脸皮薄的张奎更是觉得羞愧,连忙起身给谢辛寰行礼。“谢公子,是张某不是,却是不应该给谢公子提这个地方。”
  谢辛寰瞪了小厮一眼,赶紧去扶张奎。“大人见谅,我家的小厮见识短浅,有不周到的地方万望海涵。”再次落座,谢辛寰又装出一副好奇地样子问道:“大人,请恕学生冒昧,不知为何买柳河庄的地就要修柳河呢?这……修筑河道本是朝廷的事情,下面的人可没有这个权利啊。”
  “唉~”张奎叹了一口气,说,“不瞒谢公子,我也知道这个要求不合赵国的律法,可是县衙是真的有心无力啊。柳河起源于淮山,汇入东陵江,每年五六月份淮山冰雪大量消融,再加上山水,柳河就成了大河。柳河的河道太浅,几乎不能储水,每年都淹没土地后,又全部进了东陵江中。”
  “东陵江边是我们正阳县最繁华的地带,江上是来往的船只,江边是繁华的街道以及肥沃的田地,是我们正阳县的命根子。可是这些年,柳河这条河总是给泛滥,让下游的东陵江也跟着危险重重。东陵江的已经被柳河的山水抬高了太多,再不想办法,东陵江决堤是迟早的事情。”
  “而要解决东陵江的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它的支流——柳河这个连河道都没有的河的问题。柳河的河道修好了,柳河庄也是一个产粮的好地方,县衙也一直想休柳河河道。可是……不瞒谢公子,县衙是真的没钱。我每年报上去的折子,上官也没有批复的意思,休柳河的钱就更是遥遥无期。”
  “但是今年却是不同。今年大雪,雪灾就不用说了,麻烦地是淮山上肯定有更多的积雪。等天气转暖,积雪融化,柳河就不是泛滥周边的土地,而是要淹没大半个柳河庄。而下游的东陵江我估计也是够呛。所以,张某才会贸然说出想让谢公子买地的话。唉~也是我太过唐突。”
  即使谢辛寰在算计柳河庄,可是听了张奎的一习话,也忍不住感叹张奎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大人说哪里话,大人一心为民请命,能在大人的治下,是我们的福气。大人有难处,我们这些受大人恩惠的乡绅也应该慷慨解囊为大人分忧啊,所以……”
  “少爷!”远处着急跑过来的李管家厉声打断谢辛寰的话,也打断了张奎激动的心情。
  “李叔?”谢辛寰一愣,“李叔你怎么过来了?”
  “张大人有礼。”李管家脸色难看地说道,“听下人说少爷想买地。少爷昨天不是和老奴说要给小姐买山林吗?这个买地又是从何说起。张大人见谅,老奴家世代添为谢家的管家,现在老爷夫人不在,老奴就得多看着少爷,免得老爷夫人回来后,老奴没有办法交代。”说着,李管家有给张大人行了一个礼。
  “哈哈,管家言之有理。”张奎笑着摆摆手,“管家刚才不来,我也要阻止谢公子买下这个地方的话。也是张某人的不是,不就不应该对谢公子说这些东西的。修筑河道本就是县衙的事情,好好地买地还要有条件,也是我的不是。”
  “大人何出此言,”谢辛寰摆出名士的为国为民的神色,“我开始拒绝大人,只是觉得这与礼法不合。可是大人都说了修筑河道本就是为的下游千千万万百姓,朝廷不作为,难道我谢家有能力也不作为嘛!张大人,你放心,修一条河道的钱我谢家还是拿的出来的。”
  “少爷,你想动用库房!”李管家脸色难看。
  “李叔,先辈们积攒下来的银钱放在那里也不过是放着,钱财本就是身在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如此还不如用这些钱财做一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事情,如此,先辈们也会高兴的。”谢辛寰劝道,“而且李叔,你也知道柳河庄是好地,只要我们修好了柳河,柳河庄就能够成为谢家传承的祖业。为子孙后代置办产业,这个地方也是合适的。”
  谢辛寰和李管家的话没有打算瞒着谁,这既是给张奎的一个理由,也是给很多人的一个理由,更是为以后绾绾长久待在柳河庄埋下伏笔——祖业需要人看管,被休后在家的绾绾是最适合的人选。
  说道置办祖业,李管家也不好说什么,毕竟现在当家的人是谢辛寰。李管家咬了咬牙,说:“少爷,置办祖业可以有很多地方选择,为什么偏要选择柳河庄。柳河庄四面都是山,就柳河出口那地方是平坦的,柳河庄就是一个谷地,又是人烟稀少,根本不是什么住人的好地方。”
  谢辛寰听的眼睛一亮,追问道:“李叔,那个地方真是如此清净。”
  李管家点头。
  谢辛寰高兴的说:“那更是一个好地方了。远离城郭的喧嚣,**山水间,这才是隐士追求的意境,也是符合妹妹的要求。”
  李管家是看出来了自家少爷是铁定要去修柳河了,脸色很是难看,李管家不敢对张奎不敬,但张家的下人,李管家可是挨个瞪了一眼,让看到的张奎又是好笑又是惭愧。
  “谢公子的好意,张某人心领了。”张奎和谢辛寰拱拱手,“可是有些事情却不是因为满腔热情就能够办好的,张某人也不想谢公子为了柳河断送了祖宗基业。所以刚才的事情就当张某人没有提过。”
  “大人,我是真心想买柳河庄的。”谢辛寰正色地说,“大人不要以为我是凭借一腔热血不顾祖宗基业,恰恰相反,我正是在置办能一直传承的祖宗基业。学生虽然一直在外游历,并不太明白庶物,但也并不是一点都不明白。柳河庄修好了河道,就是一个能传承几代的产业。长远来看,修河道不过是代价罢了,这个代价谢家还是付的起的。”
  “所以,大人,我谢家是真心想买这片地,忘大人成全。”谢辛寰长揖到地。
  第三十六章 张奎3
  张奎喜出望外地扶起谢辛寰,激动地说:“谢公子,我代表东陵江两岸的百姓感谢谢公子的高义。”张奎也是长揖到地,谢辛寰连忙扶住张奎,一直说不敢当,他不过是为谢家置办祖业罢了。
  看着买地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李管家还不甘心地说道:“少爷,地可是买了,河道可是没有人修啊!”
  “怎么说?”
  “现在大过年的,去哪里找人修河道啊。过了年就是春耕,大家都忙着插秧种稻,根本没有人来开挖河道。少爷你可能不知道,柳河几乎都是没有河道的,需要重新开挖。”
  李管家这话一说,张奎也愣住了,没有人手,这是修河道的最大问题啊。张奎忍不住叹气:“唉~都怪这今年的雪灾。今年如果没有下这么多雪,柳河的问题还可以慢慢解决。可是,唉,这就是命数啊!”
  “雪灾!”谢辛寰脸上一喜,忙问张奎道,“大人,不知今年雪灾的灾民如何?”
  张奎一愣不明白谢辛寰怎么问到了灾民身上,但也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正阳县的灾民倒是不多,不过一百来人。我把他们都安置在普济寺里,有乡绅们的资助,这些人倒是不至于饿死,至于开春后怎么办。唉,那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这些灾民一般是什么人?老弱妇孺多嘛?周边的县的情况也是这样?”
  “我们县里的灾民都是因为大雪压坏了房屋,又没有亲友投靠,都是没有地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成为灾民。至于年纪,这么冷的天里,能活下来的都是青壮年,那些体弱的怎么熬的过这个冬天。唉,这个冬天几乎每一个村都有人冻死,可谓家家素缟,天灾啊!至于其他的县,唉,听说情况比我们还要糟糕。有些人都成了流民,普济寺都收容了一些,县城里乞丐也增加了不少。唉,造孽啊!”张奎一边说一边叹气,他是真心觉得痛心,为受灾的百姓感到心痛。
  “嗯,那大人您觉得我们是招募这些灾民挖河道如何?”
  张奎一愣,继而眼睛一亮,赞赏地看着谢辛寰说道:“谢公子如此大义之举实在是令张某佩服。谢公子,请受张某一拜。”
  张奎认真给谢辛寰行礼,谢辛寰赶紧躲开,并扶起张奎。这个礼谢辛寰可不敢领受,因为这个主意是绾绾出的,谢辛寰只是在张奎面前提起而已。
  “大人严重了,我不过是想到这些人也没有一个着落。就在普济寺的人还好,还有一片遮掩之所,可是那些流民却是什么也没有。”谢辛寰说道,“我在庆州也见到了不少流民,没吃没喝的流民是最可怜的,所以我就想帮帮他们。可是怎么去招揽他们呢?这事情还需要大人帮忙,否则谢家贸然招揽流民,估计圣上会置我们一个谋反之罪。”
  张奎点点头,说:“找河工的事情就由县衙负责,我会把那些流民集中在一起,给你送来。你也不用对那些人过好,每天老实工作,就管够饭就行了。对那些人来说,能够吃到一顿饱饭保证不饿死,他们就要谢天谢地了。”
  “不给工钱?”谢辛寰一愣,“这样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张奎摇摇头,“现在粮价上涨,每天的几个铜板还不够这些大肚汉吃一顿的,你还不如说给他们管够饭,说不定他们还能从牙缝里面省下一些给老人孩子带一些回去。我看普济寺那边能够干活的就有一大半,这些人走了以后,剩下的粮食维持到春耕到也是不难。谢老弟,你可是帮了我大忙啊!”
  张奎拍着谢辛寰的肩膀,一脸感激地看着他,一下子就帮张奎解决了灾民和柳河这两个大问题,张奎对谢辛寰这个弟弟认得可是心甘情愿。“愚兄年长你几岁,今年已经而立之年,贤弟若是不嫌弃,可认我做一个兄长。”
  谢辛寰也很欣赏张奎,能和张奎做兄弟,谢辛寰当然没有拒绝的。“大哥,请受小弟一拜。”
  “好好好,有你这样的贤弟,我张某人也是荣幸。”
  “大哥,要不我们移居小弟书房,今晚我们兄弟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
  李管家立即领命下去准备菜肴。对自家少爷达成心愿,顺便还认了张县尉做大哥这种意外之喜,李管家也是高兴。有了张奎这层关系,以后正阳县就更不会有人敢来找谢家的麻烦了,所以,这顿饭,李管家是准备地心甘情愿。
  当晚,张府的管家把喝的醉醺醺的张奎从谢家接走。第二天,谢辛寰就命人抬着银钱,直接去了县衙,要买柳河庄的地。听说了这个消息,张府的管家直接傻眼,他完全没有想到他家老爷真的把谢家少爷说动了,真的要贴钱修河道。
  “老爷,你说这谢家少爷是怎么想的?”管家纳闷道。
  “哼,我家贤弟如此风光霁月之人,怎么是这个老小子明白的。贤弟是真心为民着想的名士,岂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张奎整理着官服,“对了,谢少爷是我认得弟弟,这事我已经和夫人说过了。你也吩咐下去,以后府里的人对我这位贤弟要恭敬有加。”
  “是,老爷!”
  管家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