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当自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弃妇当自强-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辛州东边和南边城镇的秩序渐渐恢复了平稳,百姓填饱了肚子,开始了日常的生活。可是大半年的天灾人祸早就让城镇的经济荒芜,街上的铺子很多都关门歇业,魏家能给百姓送来救济的粮食,却没有办法给他们送来其他日用品。很快,城镇中一些日用品物价飞涨,严重影响了百姓刚刚安定下来的生活。无奈之下,谢辛寰不得不给绾绾写信求助。
  绾绾收到了谢辛寰的求救信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给赵国有名的几位大商家族写了一封信,没有知道信中的内容是什么,只知道,那些大商家族的当代家主很快就带着人直奔正阳而来。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家中备受重视的子女,以及一些在家族中养老的大掌柜们。大商家族子女和大掌柜们都直接进了天麓书院,有人成了学生有人成了商学院的老师。而大商家主却去了绿柳山庄,和绾绾进行了一次秘密的谈话,然后一封信函直接由二十来位武林高手护送,送到了魏昊和魏旬的手上。两人看了信,自知他们并不能够做主,不敢怠慢,立马让人快马加鞭送到了魏赣手上。
  绿柳山庄扯出辛州的产业很快又回到了魏家势力所在的辛州,同时进驻的还有其他大商家族的产业,这些城镇的经济秩序在魏家和商家的维护下很快恢复了平稳。一地之隔的变化让周围的城镇少了观望,更多的城镇给魏家投掷了降书,很快,魏家就不费一兵一力就牢牢掌控了半个辛州。
  九月,太后千秋。千秋宴上突然出现刺客,风贵妃为保护天元帝香消玉殒于刺客的刀下。帝王震怒,严查凶手,第一个就查到了代表南海王参加宴会的魏暄身上,魏暄很快被打入了天牢。然后借着魏暄的罪名,天元帝发下诏书,历数魏家的罪行,剥夺魏家的南海王爵位,以谋反罪名下令诛杀魏家九族。
  可是在侍卫们去京城南海王府缉拿魏家人时,却发现王府中的人早就人去楼空,似乎除了天牢中的南海王世子和他的贴身侍卫,京城所有与魏家相关的人都跑了。南海王府人去楼空让天元帝异常愤怒,直接下令诏告天下要在半个月后处死行刺的头领魏暄,并给风越铭发下圣旨,让风越铭带领风家军攻打泉州,缉拿反贼,为风贵妃报仇。
  很多人都为魏暄可惜,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位南海王世子平时的无所事事,从来不相信魏暄会找人行刺皇上。即使真的要行刺,他难道不为自己找好退路,这样轻易被抓住砍头绝对是被人陷害了,就是不知道陷害他的人是谁,是他的哪个兄弟看他不顺眼。
  魏暄将被斩首,可诏书诏告天下后魏家却没有任何反应,让所有人都忍不住猜测魏家是不是放弃了魏暄。很多人都觉得,如果天元帝真的杀了魏暄,魏家就可以借此真的反了;如果天元帝只是废了魏暄,也给魏家其他公子腾出世子位置,怎么看都是合算的买卖。天下人一边感叹魏暄倒霉,一边唏嘘魏家现在就开始的权利之争,却没有想到这事情还有后续的发展。
  九月十九,魏暄行刑当日。魏暄一身华贵锦衣,风度翩翩地走上了行刑台。然后魏暄手一挥,支持行刑的官员就被身边伺候的人刀架上了脖子,周围隐藏起来的皇家暗卫也很快被人解决了,行刑台周围全部换成了玲珑阁收买的江湖人士,围观的群众官员也在这些人的刀剑下根本不敢乱动。
  魏暄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直接历数了天元帝和先皇的种种罪状,并将这次行刺事件的始末的真相说了出来。原来不过是天元帝看着南海王势大,想借机除掉南海王,才自编自演了这个行刺的闹剧。而且,风贵妃也不是为天元帝而亡的,而是天元帝为了让风家更卖命收拾魏家,让太监在风贵妃的药中下了一种毒,让本来可以治好的风贵妃不治身亡。魏暄并不是空口白话,而是找到了所有的证据,让天元帝抵赖都不行。
  魏暄的话让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知道能当上皇帝的人手上绝对没有干净的,可是这样红果果的暴露出上位者的肮脏,让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一些新进的官员和那些本就对朝廷死心的官员只觉得心如死灰,直接脱下官服,不愿再面对那样一个用阴私手段算计臣子,算计妃子,算计天下人的皇帝。上位者可以使手段,但全用阴谋解决问题却让人不齿,而且风贵妃本是因为救天元帝受伤,可是天元帝却为了他的算计故意弄死风贵妃,完全就是一个白眼狼。有这样的主上,做属下的没有一个安心,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因为碍着主上的计划而死的不明不白。
  刑场这边的意外很快被御林军知道了,一千御林军立马奔赴刑场,可是半道却碰上了风家军。这队风家军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进城的,他们一路上专找皇亲国戚和天元帝宠臣的麻烦,遇到御林军也没有丝毫留情,杀的他们丢盔弃甲。风家军很快赶到刑场,和魏家人汇合后就直奔北城门而去,在所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这群人已经消失在京城百里外。
  魏暄虽然走了,但一路上也没忘了让人把写着天元帝罪行的文书到处染发。京城中满天飞舞的文书让很多人都忍不住偷偷收了起来,即使后面有御林军挨家挨户搜查藏匿文书,以及天元帝的“禁言令”,依旧有不少人藏了文书并偷偷讨论那天的事情。天元帝的算计经过京城这些人的手,以及这些人的嘴很快就传的天下皆知,周氏皇族的名声更加不好,四方的诸侯更是蠢蠢欲动。
  十月,风老太爷带着从京城出来的风家军,以及魏暄的人抵达安庆城。很乱,风家就发表了诏告天下的檄文,历数天元帝的种种罪行,通陈天元帝害死风贵妃的龌龊行径,表示风家军受老天的警示,不会再为不受老天辟佑的周氏王朝卖命,誓要清除周氏这个毒瘤,还天下一片朗朗晴空。
  借着风家宣布自立以后,天下很快就有无数人发表檄文,表示脱离天元帝的领导,前后行程了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叫的上名字的地方割据,除了皇城、冀州、南阳郡和一部分并州的土地,其他地方已经脱离了朝廷的节制,周氏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第二百五十三章 传位圣旨
  为了挽回颓势,天元帝立马诏告天下“罪己诏”,然后将皇位传给了皇七子,自立为太上皇。 天元帝这招棋不仅没有让天下人对他的印象改观,反而让天下人对他更是唾弃,甚至皇城中也因为二皇子和五皇子不满皇位落在七皇子头上而人心惶惶。朝廷更加乱了!
  就在这时,魏家也发檄文。不同于其他人的檄文的自我标榜,魏家拿出了当年天武帝传给魏家的圣旨,明确“子不肖,可代之”一事——这不是自己贴金,他魏家本就是金身。不少人都质疑这张圣旨是真伪,可很多老人看过后表示它是真的,事实证明这个传说中的让位圣旨竟然真的存在。
  周氏皇族傻眼,想争天下的诸侯傻眼,天下人更加傻眼。大家都是找一些理由造反,没想到魏家是拿着周家祖宗的圣旨造反。周家人恨死他家祖宗,甚至考虑要不要把这个蛇精病的祖宗从宗庙中迁出来。诸侯也恨死天武帝,明明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可是有了这个多年前的圣旨,魏家造反就变得名正言顺,他们反而成了乱臣贼子,真是日了狗。
  至于天下百姓,他们是傻眼加无所谓。天下局势变化太快,他们已经搞不清楚应该听谁的了。不过不论谁当皇帝他们都不会在意,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的就是好皇帝,如果不能,那是谁又有什么意义。
  风越铭看着手中的情报,忍不住嘴角抽搐,转头狐疑地看着魏暄,问道:“你真的不知道魏家还有这个东西?魏世子这样就没有任何合作心思了,既然要合作,魏世子还是不要对盟友有太多的隐瞒,要不明天魏家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檄文,我估计我就招架不住了。”
  魏暄悠闲的躺在风越铭的对面,身披黑色狐皮大氅,旁边是一个小炉,上面整“汩汩”煮着上好的梨花白。魏暄一边慢悠悠地品酒,一边不甚在意地说道:“风将军需要我给出什么保证呢?风将军都说我们只是盟友而已,合作这事本就是因利而为,谁又拿得出那么多的真心呢?就是我说了,风将军也不会完全相信我的话不是!”
  “何况这事我倒是真的不知道。”魏暄亲手给风越铭倒上一杯热酒,“我只知道我家祠堂中供奉了一个盒子,说是我家先祖留下的遗物,说是给子孙的念想,谁知道会是送上的天下。那个盒子在祠堂里面都不知道放了多少年,沾了多少灰尘,完全让人想不到会是这样。”
  房间中的风越铭和司徒邵阳都没有说话,表情明显不信。谁家会把这样要命的东西随便放在祠堂上,要知道当年天武帝之子上位的时候可是为了这道圣旨杀了不少的人。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天闲帝是神经病,故意找个借口排除异己,没想到天闲帝还真不是找老臣们的麻烦,世上还真有老爹留下圣旨让外人来夺自家子孙的皇位。对天武帝这个人,风越铭和司徒邵阳真不知道该说他大义灭亲,还是说他对他的子孙太狠。
  “魏世子,你说这天武帝脑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怎么会留下这样的圣旨,这不是明显帮着外人来抢自家人的皇位吗?哈,这可是真的吃里扒外啊!”司徒邵阳感兴趣地说,“对了,魏世子,我就不明白了,当年天闲帝把天下都翻了一个底朝天,菜市口都被血染红了都没有找到这个东西,怎么他当时就没有怀疑过魏家呢,这不应该啊?能让天武帝托付这道圣旨的魏家先祖绝对是惊才绝艳之辈,这样的人不可能不被怀疑啊!”
  “天闲帝当然不会怀疑,因为我家先祖从来都没有用真面目出现在天武帝以外的人面前!”
  “啥!”不仅司徒邵阳傻眼,风越铭也来了兴趣,好奇地看着魏暄,等待他的解释。
  “这并不是一件多隐秘的事情。”魏暄说道,“世传天武帝当年东征西讨的时候身边就有一位姓魏的谋士,很少有人见过他,等天武帝坐稳皇位回到京城后,那位魏姓谋士就离开。那位就是我魏家的先祖。”
  “那南海王的爵位?”
  “天武帝设立泉州的时候就把泉州给了我家先祖。当时是在军中,拿下泉州的主意是先祖出的。那时的泉州一毛不生,要不是魏家人几代人的经营,哪有现在的繁盛。”魏暄说话间眼中是对魏家先祖的崇拜和敬重。
  风越铭和司徒邵阳没有见过从前一毛不生的泉州,但知道现在的泉州的繁盛,也知道泉州不论是土地和位置都不如中原地带。能把一个边疆蛮族生活的地方改造成让天下人都侧目的沃土,两人对魏家先祖的能力也是佩服非常,很是遗憾没有生在那个时代,要不然也能见到那些惊才绝艳的英豪。
  “魏家先祖当年为何选择隐退呢,要不然史书上肯定会多了一位名留青史的丞相。也或许有魏家先祖的辅佐,天闲帝不会那般混账,周氏天下还能多延续上百年的辉煌。”风越铭很是遗憾。
  天下人都知道,天武帝是一个不论是开疆扩土还是治理天下都是好皇帝,就是朝堂后宫也是一片和谐,唯一的不好就是子嗣稀少,只有两女一子,要不然朝堂也不会同意那个刻薄寡恩的天闲帝登上皇位。很多人都怀疑天闲帝不是皇家的种,因为他实在和天武帝差的太远,所谓“虎父无犬子”在他们身上完全就是玩笑。
  “哎,当年天武大帝是有其他孩子,这周家的天下或许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司徒邵阳也同意道。
  “或许吧!”魏暄不置可否。
  魏暄永远不会告诉他们,他魏家族谱上记载的第一位家主的伴侣是谁——}周梓昕——那位天下人敬仰的皇帝的名字。当年魏暄当上魏家少主,拿到那本家谱的时候也是吓得不轻,他完全没有想到魏家第一任家族竟然是女子,而且伴侣一栏还写的是天武帝的大名。如此写法,明显表示在这两人相处的时候,天武帝是以魏家先祖为主的。换句民间的一种通俗方式就是说,当年天武帝是入赘魏家,所以名字只能写在伴侣一栏,他们的孩子也需要跟着女方的姓。
  魏暄还记得当时自家父王笑的很是得意,“哈哈,他周家别看坐在皇城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可他周家子还不是照样入赘我魏家。所以,儿子,我魏家才是天下最厉害的家族,不要怕他周家人,他们如果敢惹你,老子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有了魏赣当年的话,魏暄听说魏家拿出那道“子不孝,可代之”圣旨也一点不吃惊。他家老祖宗都能让天武帝入赘,为了心爱女人的儿子,天武帝留下这样的圣旨也不奇怪。反正都是他的儿子,谁做皇帝他才不在意。何况换做魏家做皇帝,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