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当自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弃妇当自强-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多拿半钱银子。”
  “至于小姐说的荒地,额……小姐如果有兴趣,我们也可以买一些。听说县衙那边靠近我们柳河庄子那边有一大片河滩地,其中也有一些可以种出来的好地,我明天去找找县丞,让他从上千亩的滩地中匀一些靠近我们庄子的地给我们,应该也是可以的。至于其他的,小姐买山林都好,还是不要想着买县衙那些剩下的荒地了。”
  “为什么?一次买上千亩的成片土地不好吗,这么大的一片土地要买可不是好买的。”这一次,不仅绾绾好奇,连谢嬷嬷也好奇的看着李管家,等待他的解释。
  绾绾和谢嬷嬷毕竟不是种地的人,也不懂农事,总是想着土地都是种出来的,一大片的土地不仅方便管理还好安排农事。其实真实的情况却不是她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第二十八章 荒地
  “小姐,县衙的那些荒地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李管家摇头苦笑,“荒地的好处大家都知道,成片的土地,还能免交几税费,只要不是太坏的地耕种几年就能变成好地,这样的好处城里的富户都明白,只要县衙中有适合的荒地,总是很快就被买走。而剩下的那些,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才被留了下来。”
  “现在县衙中最大的那块地就是柳河庄的那块,柳河庄最大的一片土地就是这块靠近柳河的河滩地。这块地都在河边,土地还算肥沃,其实也算不的什么荒地,可是这片地最大的问题就是柳河。柳河的水很浅,但是每年的水量却很大,河水直接涨出河道,漫过周围的田地。一年中,这片河滩地都是被淹着的,买来也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柳河庄很大,大半的柳河都在柳河庄,每年柳河都要淹没土地,河边的土地直接变成洪泽,让庄子里面的人苦恼不已,所以很多人都搬离了柳河庄。我们家在也有不少的地,都是那些村民搬走后买的,地虽然不少,但收成完全比不上其他的庄子,就是因为夏天容易被淹水。”
  “县衙这片地除了三年不交税以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修河道。买地的人必须修筑柳河的河道,不能再让河水蔓延甚至影响下面的庄子。而且河道还有要求,必须用石头,不能偷工减料,修河道的时候,县衙会派人来监
  督。有了这个要求,很多富户都对这块地没了兴趣。反正县里的土地那样多,买下这片地的花费太大,还不如买其他的地划算。”
  李管家把柳河庄那片地的根本问题说了出来,就希望绾绾知道柳河庄那片河滩地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让绾绾打消买它的主意。可是绾绾听了李管家口中的柳河,眼睛一亮,对那片地更有兴趣了。
  柳河庄明显就是柳河的冲击平原,土地很是肥沃,唯一的问题不过就是柳河没有完整的河道,致使河水蔓延在河边的平原上。只要给柳河规划好适合的河道,这些问题完全不是问题。而且柳河河**里面的淤泥还可以做为土地的肥料,完全是一举两得。
  绾绾还想到当年随着领导参观的桑基鱼塘农业基地,和柳河庄的情况有些差异,到也不是不能适用。在低洼的地方挖一个低于河面,又与柳河相连的大池塘,池塘挖出的土可以用来加高河岸周围的土地。
  钦州的地界相当于华国的江浙地区,养蚕抽丝已经有了规模,钦州也是赵国有名了丝绸之地。所以池塘和柳河的河岸上可以种植保持水土的树木,并间种桑树和各种果树,用来养蚕或者做各种干果,也是一笔收入。当然最重要的是,柳河庄经过这些治理,柳河会成为造福乡里的福河,那片以前汪洋的河滩地也会成为一等的好地,还是长长久久的事情,可以留给子孙后辈的好产业。
  这样想着绾绾心中一片火热,说:“李叔,我们就买下这个地方吧。”
  李管家完全呆住了,不明白为什么自家小姐听了这片地的坏处,竟然还会想着买下这片河滩地。谢嬷嬷也一脸奇怪地看着绾绾,刚才的话谢嬷嬷可是听的很明白,这块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要不然也不会没有人要。
  “小姐,是看上这块地?”虽然不敢置信,但李管家还是试探地问道。
  “是的!”绾绾一脸开心地点头,“我觉得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最大的花费就是修筑河道,但是修好了却能够一直受益。今年的雪下的这么大,明年就很有可能干旱,河水到时候肯定非常重要。我们买了这片地,修了河道,柳河差不多就是谢家的了。而且河滩地在干旱的时候依旧能够保证产出,完全是稳赚不赔。”
  “可是,那片地买来就要几千两银子,修河道有县衙的人监督,肯定是要用石材的。那片河道有上百米,材料工人,上万的银子绝对要花的。”李管家依旧很犹豫。买下那片地,柳河庄就差不多全是谢家的了,好处肯定很多,但是这个花销却也非常的大,或许有一个万一,这花出去的钱就打了水漂,完全不合算。
  “修河道肯定不能偷工减料,好的石材是必须的。我们可以就近买一座山石多的山林,把山上的石头用来修河道,没了石头,山上还可以种一些果树和木材。至于工人,”绾绾神秘的一笑,“李叔我们可以找张县尉谈谈。城外有那么多灾民,我们完全可以雇佣他们修筑河道,只要保证他们每天的吃喝,我想县尉大人绝对会支持我们的。而且等河道修好了,我们还可以雇佣灾民种地,反正我们那片新的地也要佃户,柳河庄的人太少,我们要种完这些地,肯定要雇佣其他人。”
  “这样不仅解决了灾民现在的吃喝问题,还解决了灾民以后的生存问题,我想张大人只要不是白痴,就肯定会同意我的提议。”绾绾自信地一笑,信心十足,“或许我们还可以凭借这个让让张大人给我们少一些买地的钱。”
  “这……”李管家和谢嬷嬷都惊讶的看着绾绾,完全没有想到她家平时安静少言的小姐会是这样精明,这一番算计之后赚取地不仅仅是现实的实惠,还有周围的名声,以及那些能够活命的灾民的感谢和忠心。
  当然还有张县尉的人情。就这样帮张县尉解决了柳河水祸和雪灾灾民的问题,送给了张县尉一个大大的的政绩。有了这个人情,以后在正阳县只要谢家的人不过分,一些简单的方便张县尉肯定是愿意给的。不得不说,被绾绾这样一分析,买下那片地的好处让李管家和谢嬷嬷也很是心动。
  谢嬷嬷觉得自己有些不认识这个自己从小养大的女孩,觉得以前她是不是看错了谢心苑。谢心苑不是不适合管家,而是以前她不愿意罢了。只要她愿意,她的见识和精明完全不输给男子,今天这件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一直觉得女子并不比男子差的谢嬷嬷觉得以后要多多培养她家小姐的管家能力和政治觉悟度,她的聪慧不应该浪费在闺阁之中,而是应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
  谢嬷嬷终于觉得自家小姐崛起,却不知道她家小姐已经换了一个芯子,她看好的人不过是因为有些多年的社会经验和几千年智慧的积累而已。不过对于谢嬷嬷的培养,绾绾却是乐见其成。以前的谢心苑被保护地太好,绾绾从她的记忆中根本得不到太多的东西,现在有谢嬷嬷这个背景神秘的专业人士教导,绾绾的进步绝对是一日千里。
  有时候还能说出一些新奇的言论,让谢嬷嬷感叹绾绾生错了性别,限制了她的才能的发挥。绾绾毫不在意,毕竟她是站在五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上,如果这样还不能让古人信服,她估计应该是愚蠢的无可救药了吧。不过,从此刻开始,就奠定了一代传奇女子一生辉煌的开始。
  “李全哥,我觉得小姐这个主意不错。”谢嬷嬷说道,“谢家以后就是农舍翁了,张大人肯定还能在正阳县做多年县尉,有他的照扶,谢家在正阳县也更有底气。虽然皇帝陛下已经厌恶了老爷,到举孝廉的时候并不避讳。有了张大人的人情,和周围的好名声,少爷被推举做官也容易一些,我们谢家也能早日恢复官宦之家的名头。官身对世家子虽然不显,但对我们这些分出去的旁支还是安身保命的本钱。”
  谢嬷嬷的想法绾绾可没有想到,她想的不过是多买一些土地,然后多种一些粮食,多多赚钱。反正以她现在掌握的消息来分析,赵国乱起来是迟早的是,改天换地也是非常有可能的。绾绾没想过要拯救苍生,也没想过要在这个世界呼风唤雨成为女皇什么的,她只想着让家人能够在即将要来乱世中保住性命,然后生活的安稳,有吃有喝,这样就好了。
  所以绾绾看上了李管家说的那片地。李管家说了,柳河庄周围多山林,因为柳河每年都要泛滥成灾,离柳河庄最近的庄子也有四五里山路。再买下周围的山林,换句话说,买下那个地方后,柳河庄几乎就是谢家的地盘,而且完全与世隔绝,这个地方做屯粮还有避战祸的地方,绝对是绝佳之选。
  是的,这里就是绾绾为谢家选的避难之所。
  “像小姐这样说,这块河滩地买下来的确好处很多,但是这其中的花费也实在是太大了,肯定需要动用库房。现在老爷和夫人不在,小姐还是和少爷商量商量为好。”李管家想了想说道。
  绾绾点点头。李管家说的话很有道理,现在父亲和母亲不在,谢家的当家人就是她大哥。虽然这件事好处是明摆着的,但动用库房这样的大事,她还是应该和谢辛寰通通气,不能一个人决定。虽然绾绾一个人决定后谢辛寰估计也不会说什么,但心有芥蒂是肯定的,被人一挑唆,就可能影响他们之间的兄妹之情,好好的一家人何必呢。
  第二十九章 柳河庄
  “当然,这样的大事肯定要让大哥知道。毕竟是为了我们谢家子孙后代置办家业,哥哥做为谢家未来的家主,怎么可能置身事外。”绾绾立即就说,“李叔,一会儿我就写一封信给哥哥,你让人快马加鞭给哥哥送去,并最快送回哥哥的回信。对了,妈妈我让小绢她们给哥哥的御寒衣物,还有年礼也不能忘了。哥哥虽然没有办法回来和我们一起守岁,但我还是希望哥哥在外面过的好一点。”
  “是,我一会儿就让她们把东西送到李全哥那里。”谢嬷嬷笑道,“有小姐的吩咐,少爷在外面也会过一个好年的。”
  “小姐放心,我立马就去选信任的家丁,让我家二子亲自去。明天一早就出发,绝对不耽搁小姐的事情。”李管家也说道。
  “嗯,让他们去的人一路小心,东西重要,他们的命更重要。”想到古代那些不顾性命的忠仆,绾绾又忍不住嘱咐,反而让李管家更是感激,在心中暗自决定一定要回去吩咐自家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小姐的吩咐,就为了主家的恩情。
  第二天一大早,李管家的二儿子李莫云和一个家丁带着一些东西和绾绾的书信,骑着马先行出发,和书信一起的还有李管家找人画的柳河庄周围的地形图。绾绾着重在上面标明了几个围绕庄子的点,她相信谢辛寰肯定能够明白柳河庄的重要战略地位。
  和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几辆牛车,里面载地是绾绾给谢辛寰准备的衣服和食物。牛车的速度要慢得很多,为了不耽搁事情,李管家就让另外十个家丁护送东西去找谢辛寰,并不像李莫云他们那般赶路。
  庆州和钦州相邻,平时,两州中心地带用牛车不过是十来天的路程,快马不过是几天就到。马在赵国是稀罕之物,谢辛寰上次出去就带走了谢家唯一的两匹马。李莫云送信用的马,一匹是谢嬷嬷从朔阳县带回来的,一匹是谢挽香担心绾绾这边有事送信不方便,专程送来的礼物。平时县尉老爷们出门也不过做的是牛车和驴车,大家都是一样的慢。
  因为谢家和秦家陆陆续续去了庆州很多人,其中还有谢挽香的三子秦桦。他虽然辈分比较高,但是年纪不过十八,只比绾绾大两岁。本来这次去庆州的是秦桦的二哥秦枫,可是秦家二嫂被诊出有孕,于是秦桦便自己请求要代替秦枫前去。
  秦桦是家中的老小,一直被**着,还是小孩心性,总是喜欢玩,但却是真心的好心肠。谢辛寰虽然归心似箭,但却不能将他这位比自己年纪还小的表叔,独自扔在梅林镇上,尤其是他还在生病之时。
  “咳咳咳,对不起,都是因为我的身体不争气,我们才不得不待在梅林镇的。咳咳咳,辛寰,都是我的错。”
  一个粉雕玉砌的小公子披着头发,捂着厚厚的被子,苦着脸躺在**上,一副仇大苦深的样子。**边坐着的是一位雅玉一般的公子,公子已经及冠,鸦色的发丝一丝不苟的束在玉质的发冠中,别样雅致。两个公子长相并不相同,小公子精致如画,大公子芝兰玉树,端端是“陌上人如玉,公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