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 第1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晨想起来了,和小树说:“对了,前面我和你说起要扩建一个厅,扩建的部分,我们就做两层,一楼是展厅,二楼就当作是你的画室,你要是有兴趣,还可以在那里带学生。”
  小树说好,我也愿意自己带学生,没有像在学校里,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第二天,小树和姚芬去了物流基地,张晨出去买材料,回到了家就工作起来,柳青他们很好奇,过来拍了张晨修补油画的镜头,接着又去了松江的物流基地。
  到了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小树打电话给张晨,和他说,又发现了毕加索的一幅线描,画在纸上的,就夹在那一叠没有画框的画里,这画很有意思,上面好像还写了一首诗。
  张晨说:“那你们带回来,刘芸知道写的是什么。”
  “柳青已经看过了,她说不是法语,是西班牙语。”小树说,张晨笑了起来,自己一直只记得刘芸,怎么忘了,柳青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
  柳青拿过了小树的电话,和张晨说:“我拍了照,发回台里让同事看了,同事告诉我说,是西班牙诗人洛尔迦的诗,估计这画,是毕加索送给画中的那个女人,献媚的。”
  张晨哈哈大笑,他说:“好啊,搞清楚这是哪个女人,我们就可以专门拍一集《画说》了,这可是独家素材。”
  “还用你说,我已经让人去找了。”柳青说。
  小树和张晨说,他们那里估计需要工作两天,小树说着叹了口气:“有时候干着干着,就干不下去了。”
  “怎么了?”张晨问。
  “看到这些都没有什么名气的人,看着他们的画,很受刺激,他们很多人,画得可真是好,我看着都感觉自信心受到打击。”小树说。
  张晨笑了:“没有关系,会走出来的,小树,想没有想过,我们现在在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一批作品清理完成后,我想我们可以做一个专题画展,让这些已经被人遗忘,或者默默无名的前辈,也有一个重新让大家认识的机会。”
  小树“嗯”了一声。
  张晨继续说:“我甚至想到,到时候我会做一个专题,还有,我们可以把像越南、泰国、墨西哥等等,里面画家比较集中的几个国家的领事馆或大使馆的人也请来,让他们也知道,原来他们国家,还有过这么一批狠人。”
  “姐夫,你是想让他们的名气,出口转内销?”小树问。
  张晨说对,我就是有这样的想法,同时也刺激刺激国内的画家。
  “小树,你们慢慢整理吧,我这里大概也需要两三天。”张晨和小树说,“谭淑珍那里,我给姚芬请过假了。”
  小树点着头说好,“姐夫,我们整理好的,我想就让任总他们用依维柯,先往杭城送一趟,我估计要送十几次,才能全部送完。”
  张晨说好,也可以让吴朝晖他们公司送,他们的厢式车,可以进杭城市区,你安排就是。
  挂断小树的电话,张晨乐了起来,又发现了一幅毕加索,这个克莱芒的曾祖父,法国的富家子弟,该是有多么潦草,怎么能这样对待毕加索?
  张晨想到了,克莱芒的祖父和父亲,一定也和克莱芒一样,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兴趣,不然,他们也会发现毕加索和马蒂斯,在他们的年代,老毕和老马,名气已经大了起来,他们不可能不会发现。
  这个世界,还真的就是有这么一些对美术作品无感的人,张晨想到这里,就想到了张向北,不仅叹了口气。


第1691章 归来许多年前的他们
  张晨他们回到了杭城,过了一个多星期,也就是从二o一二年的元旦开始,那一百八十二幅作品,就在“河畔油画馆”的展厅出现了,他们做了一个名叫归来一九一一至一九三三的他们的专题展览。
  一九一一至一九三三是这些画家在法国留学的年份,从最早的吴法鼎,到最后的廖新学。
  “徐悲鸿是哪一年?”赵欣问。
  “一九一九。”张晨说,“五四运动那一年。”
  “林风眠呢?”
  “一样。潘玉良比他们迟,是一九二一,吴大羽是一九二二,刘海粟是一九二八。”张晨说。
  “牛,老大!你这些都记得住。”赵欣说。
  张晨笑道:“我也就记住这几个,你要问其他人,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比廖新学还要迟的,还有三个牛人,吴冠中一九四六,赵无极一九四八,朱德群最迟去,一九四九年。”
  赵欣纳闷了:“你刚刚不是说,就记得前面那几个吗?”
  “他们三个,不在一九一一至一九三三里面啊。”张晨说。
  赵欣“哦”了一声,小树在边上看着笑,赵欣骂道:“笑屁啊?”
  小树说:“姐夫,李金发是哪一年?”
  “也是一九一九年,不过,他不是巴黎美术学院,他和林风眠一样,都是第戎高等美术学校,他们才是真正的同学。”
  张晨说,赵欣睁大了眼睛,瞪着张晨,小树哈哈大笑。
  柳青一把拉住了张晨,和他说:“走走,这么多话,你不要在这办公室里说,浪费口水,你跟我到外面去讲。”
  柳青把张晨拉出了赵欣的办公室,边走边扭头和摄像说:“你跟着他拍。”
  柳青他们做的这个归来一九一一至一九三三的他们专题报道,第二天晚上就在央视一套播了出来,其他的媒体闻风而动,也扑向杭城的“河畔油画馆”,扑向这一百八十二幅画,这在化界,引起了一阵轰动。
  这个展览,一直要延续到春节过后的二月十五日,接下来,烟雨三月,他们就要展出那一个大集装箱里的作品,对这批作品,柳青他们在做归来一九一一至一九三三的他们专题报道的时候,也有所提及,播了当时小树他们拆封的镜头,引起很多人的期待。
  唯一没有透露消息的,是那批毕加索、米罗和马蒂斯他们的作品,这是张晨特别要求的。
  美术馆的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张晨的打算,是等扩建工程结束之后,这批作品有了自己专门的展厅,那时候才隆重登场,这批作品的横空出世,不仅对全国美术界,对世界美术界都会是一个震动。
  现在,他们一律对外封锁消息。
  “河畔油画馆”这里热热闹闹的同时,张晨他们的物流基地,赶在春节之前,一个个地完工,开始投入使用,同时,张晨也开始规划着过了春节,要开始新一轮物流基地的布局。
  去耶鲁的第一个寒假,张向北没有回来,而是和一个巴基斯坦的同学,一个台湾的同学,三个人一起开着车,去周游墨西哥了。
  小芳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集团的董事会,已经同意双会国际对其发起的收购。
  双会国际董事会,也批准了收购计划,双会国际承诺,收购完成后将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运营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总部不变,同时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并将与美国生产商、供应商、农场继续合作。
  另一方面,他们也正在加紧双会国际在香港的上市准备,这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归还公司股东向公司出借的,用于收购史密斯菲尔德集团的一部分资金。
  与此同时,小芳还拜会了美国财政部牵头的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的委员们,委员们向小芳表示,他们倾向同意和支持该项收购计划。
  这也意味着双会国际收购密斯菲尔德集团的各项工作正式启动,密斯菲尔德集团在最后获得股东大会的股东们批准后,他们将从纽交所退市,成为双会国际的全资子公司。
  整个收购计划手续繁琐,必须一道道关地过,旷日持久,小芳预计,将会在二o一三年的下半年,才能完成该项交易。
  惟愿在此期间,中美两国不要发生贸易战,影响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的最后决定,在这种跨国的收购计划中,最后一刻功亏一篑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后破局的原因,十之七八,又会是政治原因,而不是经济原因。
  与此同时,双会国际与西班牙农夫食品集团,也已经开始接触,很多时候,小芳坐着飞机,不是横跨白令海峡和太平洋,而是大西洋,从美国直接飞去西班牙,或者西班牙的事情处理完毕,就飞去美国的弗吉尼亚。
  刘芸和小芳说:“幺妹,你真狠,这公司才开张,就敢去啃这么大的项目?”
  小芳嘻嘻笑着:“这一仗打下来,不就站稳脚跟了嘛,再去做其他的项目,就不会觉得难了,主要还是,这项目做完之后,整个团队也成熟了。”
  “成熟了?小心他们自立门户,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刘芸说。
  “不怕,他们我不怕。”小芳说,“我烦的还是那些人。”
  “哪些人?”刘芸问。
  “就是我说的那些人,他们知道了这个项目,就想着来蹭,很多人打电话给我,要约时间见面,烦不胜烦。”小芳说着皱了皱眉头。
  刘芸说:“这个项目油水太大了,幺妹,你还是要小心。”
  小芳叹了口气:“我这里都感受到压力了,我想万总那里更加,我担心的是,我这里还顶得住,他那里不一定行,毕竟,这些家伙,成事不足,但坏坏你事的能力还是有的。”
  刘芸想了一下说:“幺妹,有时候你不要回避,干脆正面迎战,这些人最怕什么?他们最怕掀桌子,最怕把所有的事情暴露在阳光下面,你有时候,不妨直接告诉他们,真到了迫不得已,你不怕掀桌子,也不惜掀桌子。
  “甚至可以直接警告他们,你们的手不要伸得太长,伸得太长,你们在国内坏我的事,我就在美国坏你们的事,大家鱼死网破,他们知道你后面有骷髅会的资金和力量,会忌惮。”
  小芳点点头说:“好,刘芸姐你说的对,这些人很多时候,还就是欺软怕硬的。”
  “而且最会虚张声势,我碰到过。”刘芸说。
  今年的春节,是一月二十三日,元旦一过,春节就近在眼前了,张晨今年准备去三亚过年,顺便也去看看在半亩田大酒店演出的,永城婺剧团的演职员们。
  剧团里现在的演职员多了起来,就兵分两路,向南和殷桃她们留在永城,继续排练重新修改过的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备战化部的调演,还有一部分人员,就在吴老师的带领下,继续去三亚演出,也是顺便锻炼新人。
  谭淑珍他们海南公司的业务现在做得很大,海南也正是热点地区,老谢那里,贡献了他们公司差不多百分之二十的销售,和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她当然也很乐意去三亚过年。
  剧团里年二十九到初八放假,这个时间,却又是三亚酒店人最多的时候,向南和殷桃他们,准备年二十八,跟着张晨谭淑珍他们过去,名义是过年,其实是去支援在三亚的剧团,把一些有家的人,替换回来。
  今年去三亚的人很多,老刘夫妇当然会被带去,二货他们一家也会过去,小武和徐巧芯,也会带着王老师、徐老师和小武的爸爸一起过去,小树和姚芬会带着姚芬的爸妈也过去,小芳当然不会缺席,刘芸也答应和他们一起过去。
  刘芸和张晨说:“都说你们的世界热带植物园很漂亮,我还没有去过,我一定要去看看,还有,也要看看你们的半亩田度假酒店。”
  张晨和她说:“那个酒店,其实你看到过。”
  “我看到过,什么时候?”刘芸问。
  “你还记不记得有一年我们去金陵度假村?”张晨说,“就金陵度假村边上的那座房子,不过,现在金陵度假村反倒没有了,已经被别人收购,房子都被推倒,准备重建。”
  “金陵度假村边上的房子?”刘芸想起来了,问:“那是不是”
  “对,就是原来金莉莉他们的那座酒店。”张晨坦然地说,说完,又补了一句:“刘芸,你是应该去。”
  “为什么?”刘芸问。
  “你要是再不去,我那座酒店,明年都准备拆了。”张晨说。
  “啊,为什么?”
  “旧了啊,我那时候买来就是烂尾楼,这都又过去了多少年,准备拆了重建,不过,只拆东楼,就是原来路这边这幢,后来造的西楼不拆,我们这次去,住在西楼。”张晨说。
  这一次去的人多,曹敏芳给他们留了两层楼的房间,还和张晨说,把西楼的小餐厅也全部留给他们,当专用餐厅。
  刘芸和张晨对话的时候,两个人正坐在刘芸家客厅的沙发上,他们在等那个大忙人小芳下班回来,一起吃饭,桌上,一大锅辣子鱼块已经做好了,这鱼,是张晨今天特意从杭城带来的千岛湖的包头鱼,一条就六斤多重。
  刘芸看着张晨笑了起来,张晨问:“你笑什么?”
  “我问你一件事,张晨你不要介意。”刘芸说,张晨说好。
  “张晨你说实话,当时收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