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科医师-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眼中,传说中的滕策才是神。
    现在颠覆了认知,滕策成了刘牧樵的学生。
    而自己,第一次离滕策这墩神这么近距离。。
    他试图让刘牧樵成为心中的神,但是失败了,刘牧樵还是刘牧樵,几个月前,他连一台阑尾手术都拿不下。
    这种人,怎么能够成神呢?


第470章 滕策走下了神坛
    手术之后,滕策很快就消失了。
    他的心情很复杂。
    冷静下来一想,很矛盾,既为自己学到不少东西高兴,又为自己走下神坛而沮丧。
    在此之前,滕策有种独步天下的感觉,邦太、怀特?杨,他根本不承认他们可以与自己并列。
    在飞刀市场,他们三个的市场,他一个人占了一半,很多时候,他一天要飞两个国家。
    并且,他还没有把胰腺外科开宗鼻祖霍普金斯医院放在眼里,他曾经多次在霍普金斯医院参加学术活动,还做过部分主刀,也做过一助。
    没有明显的感觉。
    他觉得不过如此。
    现在,他突然之间掉进了深渊,感到很无助,我再也不是世界第一了,我头上有一座大山,这座大山是不可能搬动的,太大了,太高了。
    华国市场,他决定告别,这里是刘牧樵的天下。
    过去,他不是纯粹为了赚钱,是为了体现价值,是为了实现价值,他觉得拯救病人是他的责任。
    作为世界顶级高手,他当然是视金钱如粪土了。
    现在,他变了。
    他再也不是第一高手了,不再是神,他走下了神坛。
    今后,他是为自己而活。
    赚钱。
    带学生。
    陪老婆。
    这是今后人生的三大目标。
    这世界最不值得嫌弃的就是金钱。滕策赚了很多。但是,过去他很少为钱而高兴。
    今后,奔着钱去,他不会退出飞刀市场。
    第二,他得培养接班人。
    带学生是他的任务之一。
    京东大学,给了他一个独立的工作室,他有自己的团队。由于飞刀时间用得很多,他的团队做得并不好,还没有邦太的团队强大。
    今后得花时间培养学生了。
    另外,过去,他给家庭的时间太少,得把时间还给太太和女儿。
    太太是一个温柔、贤惠、漂亮的妻子。
    他还有一个在读中学的女儿琪子。
    很对不起她们。
    常年在外,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工作,她们一个月中很少能见到他的面。
    今后,他准备给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经常和妻子和女儿在一起。
    人活着,就一定得顾及自己的家人。
    滕策带着两个助手走了。
    他坐上飞机。
    这座经常光顾的城市,再见了!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
    来,肯定会来的,但是,一定会非常的少。
    ……
    刘牧樵没有急于走,他买的机票是第二天早上的。
    他没有和杜小平一起走。
    老杜不能在这里多呆一夜,他必须连夜赶回去,作为科主任,真的不能在外面待久了。
    明天,有两台腹部手术。
    刘牧樵多呆了一夜。
    他被一辆黑色轿车接走了。
    很晚,他才被送回来。
    等回到宾馆,才打开手机,一看有几个呼号提示。
    都不认识。
    洗了澡,准备上床睡觉,有人敲房门。
    “谁?”
    刘牧樵提高警惕。
    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敲门?
    要是熟人的话,一定会先打电话。
    “我。”回答的是一个女子的声音。
    刘牧樵还是打开了房门。
    警惕不等于害怕。
    把门打开,门口出现一个漂亮的女子。
    “有什么事?”
    “我想加入你的粉丝团。”
    刘牧樵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我可不是什么明星。”
    “不,你是,你是胰腺外科学术界最明亮的明星。”女子站在房门口。
    “我也没有粉丝团啊。你回去吧,这么晚了。”
    “我是京大一院的在读博士生,也是研究胰腺外科的,我希望加入你的工作团队,加入你的工作室。”
    大专家,院士,都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有一个核心团队的。
    这个团队名义上是归这这个大专家的,国家有拨款,团队也创收,一般来说,经费都比较充裕,待遇也不错,关键是团队人员的身价比较高,到什么地方一介绍,我是某某团队的,顿时,身价就有了。
    龙教授是有工作室的,他的工作室就在京大一院胰腺外科之中。
    过去,京大胰腺外科没有独立成科,它和肝胆科在一起,龙教授团队来了之后,就建立独立的胰腺外科,现在,事实上是龙教授工作室即等于京大一院胰腺外科。
    龙教授的团队加入后,京大几个附属医院的胰腺外科的排名就迅速逆转了,过去一院是没有胰腺外科的,现在,排名第一。
    龙教授每年可以获得国家上千万的科研经费。
    同时,龙教授也为京大一院创收3千多万的利润。
    这就是工作室的重要性。
    刘牧樵一听,心里也有几秒钟的憧憬,什么时候,我也有一个独立的团队?
    刘牧樵要是建立工作室比较麻烦。
    他不能建立一个工作室,而是要建立几个工作室才行。
    愣了几秒之后,刘牧樵对女子说:“我没有工作室,等我什么时候有工作室了,你再加入吧。你回去吧。”
    女子还是不走,说:“你现在没有工作室,我理解,因为你的学历、职称都还低,成立工作室还不够条件。但是,你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架构,帮你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帮你打理行程,联系业务。很多事的。”
    “嗯,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也等我毕业了,有了医师资格证,我才好正式出山啊。”
    女子点头,说:“好吧,今年你7月毕业,我也是,我毕业后就到你们医院来应聘。”
    刘牧樵说:“行,热烈欢迎,你还有同学,其他学科的也行,来报考我们医院吧。我们医院,今年对神经科,肝胆胰、普外科的人才,敞开大门,只要有真才实学,我们都欢迎。”
    女子高兴了。
    一高兴就上前,搂着刘牧樵亲了一口。
    “拜拜,不打扰你了,记着我的名字哟,我一定要进你们医院,成为你团队的核心。”
    说完,转身进了电梯。
    刘牧樵呵呵一笑。
    记住你的名字?
    你告诉我名字了吗?
    刘牧樵把门关了,躺在床上,回忆了一下今晚的经历。
    刚才,他帮几个老人做了针灸推拿,这群人,只要听到刘牧樵来了,不管是什么时候,他们都会赶过来的。
    他们都是和蔼可亲的老人,都成了刘牧樵的好友。


第471章 又一单飞刀
    回到清江市,没想到,来接机的还是赵一霖。
    “听杜小平回来讲,你是不得了的大医,把滕策打得满地找牙,说你实际上就是一个神医。”赵一霖在车上讲。
    “神医,谁敢接受这个称号?其实,我们也就是在这一个专科里,技术领先一些而已。”
    “不过,我客观地说,你离神医也不远。”
    “不远?现代医学还非常落后,很多,或者说大部分的疾病,根本就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哪天,要是攻克了癌症,攻克某种难治性疾病,那才敢接受神医称号。”
    赵一霖何尝不知道。
    不管中医、西医,很多疾病都没有好的办法。
    可以说,医生对病人更多的时候不是治疗,而是安慰和帮助。
    赵一霖自己就是主任医生,他的神经内科,除了“三素”,除了穿刺和手术,神经方面的疾病,大多是无能为力。
    不说这个话题吧。
    “说说,你们胰腺外科那个神,你是怎么把他打趴的?”
    “其实也不是打趴,应该说,他更强大了,他的手术技能又进步了。”
    “你帮他改进了?”
    刘牧樵微微一笑。
    “怎么是你来接我?我不是说要杜小平派人吗?”
    “是呀,我就是他派来的。他今天有两台手术,都是大手术,就问我有没有时间。我什么时候没有时间?”
    两人一路聊着。
    “这次到京城有收获吗?”
    “有啊,我们的神经精神中心的开业,我有思路了,要把全世界的大佬都请来,至少搞一周时间的学术活动。这个活动,要有讲座,成果展现,还要有现场教学手术等。”
    “那必须得到国际卒中学会,神经精神学会等单位的支持才行。我有点担心,虽然我们有几篇文章,有华佗再生丸这个成果,但是,我还是觉得名气不够大,很难把这几个学会搞定,大佬全部叫过来的事,就比较困难。”
    两个讨论了一会,刘牧樵发现,问题只有一个原因,成长太快,知名度还不够。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飞刀太少。
    打出知名度。
    是下一阶段的关键。
    打开知名度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自己走出去,多做飞刀,直接影响那些大医院的专家教授。
    二是,邹医生还得多写几篇高质量的论文,在重要刊物上发表。
    三是要通过学会这一块扩大影响。
    想到这里,心中还是笼罩这浓浓的阴霾。
    还是那个“世界医生联盟”。
    这个组织的力量真的不是一般的强大。
    要不是这次龙教授挺身而出帮助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出去做手术。
    这次应该会有一些收获,这么多国内国外的专家亲眼看到了我的手术,就不信没有人请。
    正想着,手机响了。
    京城的电话号码。
    刘牧樵接通电话,原来,是武宣医院胰腺外科的电话。
    飞刀。
    好容易,终于有了一单飞刀了。
    “好的,你们把资料发到我邮箱,明天晚上手术,行,就这么决定了。”
    刘牧樵的心情大好。
    总算是找到了突破口。
    一个洞也行。
    有了第一次,这个洞就会越来越大,然后就是一个大窟窿,最后突围成功。
    一想到这里,刘牧樵就忍不住笑了。
    “老赵,还要多做神经科的广告。有什么年会,学术会议,你安排邹医生多注意,从学术会议上找突破口是一个好途径。”
    赵一霖说:“我已经注意到了,下个月,沪市,有一个神经学癫痫学会的年会,可以报名。”
    “关键是有适合的病人,做一个教学手术才来劲。”
    “我试试,我和郝教授也打个招呼,他是常委。再下个月有一个老年痴呆症的年会,在春城。”
    “老年痴呆,这个,你安排其他人去吧,看看有没有新的进展,估计,意义不大。”
    聊了一会,到了安泰医院。
    刘牧樵先随同赵一霖在神经内科巡查了一遍,处理了一些问题,纠正了两个诊断,然后去了普外科。
    “老杜,明天下午有空没?”
    找到杜小平,刘牧樵高兴地问。
    “有哇。”
    杜小平是昨晚回来的,今天做了一台手术了,等会还有一台。
    “明晚到京城做手术去,后天早上回来。”
    “好哇。”
    杜小平就是盼这个日子,没想到,梦想成真了。
    刘牧樵又问:“你今天两台手术,我记得,56床比较复杂,做了吗?”
    杜小平说:“我哪敢悄悄就做了?等你回来,现在病人已经进了手术室。”
    刘牧樵笑了笑,“我那天看了一下病人,有点难度,走,还是你主刀,我在一旁看。”
    到了手术室。
    刘牧樵洗了手,穿上手术衣,带了手套。
    他是随时准备上台手术的。
    其实他看了片子之后就已经有所估计了,这台手术,杜小平应该是拿不下,粘连太厉害了,还有多个淋巴结肿大,涉及的脏器比较多。
    结肠、大网膜、淋巴转移、空肠。
    这个病人不能“快刀斩乱麻”一窝端,要一步一步分离,至少,你得把小肠分离出来。
    这就需要比较好的技术才行。
    果然,做到三分之一,杜小平就举手投降。
    接下来,刘牧樵做了主刀,杜小平做一助,而原来的一助谢医生改做二助。
    刘牧樵一边做,一边教,艰难的分离,在他手里很快就分离开了。
    分离,他都是有弯钳和指头分离。
    轻松、快捷。
    看起来真不难。
    这就是高手。
    “老杜,后面,还是你来主刀。”
    刘牧樵把最难的两个步骤做完,退出了主刀位,估计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他提前离开了手术室。
    刘牧樵准备去儿科,路过门诊时顺便看了一下两个诊室。
    钱昊和钱家福的诊室门外,坐满了等候的人。
    一边是女的多,一边是老的多,泾渭分明。
    刘牧樵没有打扰他们,去了儿科。
    儿科,他一般是每周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