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 第9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问题,让所有人都是愣了。
  一直以来,困扰共和国国防工业以及国防科技领域发展的,就是基础,而不是顶级设计能力。
  现在刘一九却告诉他们,基础起来了,顶级的设计能力却制约了发展!
  认真地想一想,好像还真的是这样的事情。
  “在更先进的战略轰炸机设计方面,我们的设计团队,一直接触的也就是轰六,现在接触了图…22M2,只能在这基础上起步。即使我们拥有基础的技术支撑,他们能够设计出美军B…52以及图…95那样的战略轰炸机?图…160这种苏联还不曾公开过,航程至少达到14000公里的超级战略轰炸机,甚至美国的B…1B等,能够设计吗?”


第1313章 掌控全国飞机设计院的设计总院?
  B…52还算是二战的战略轰炸机,但是航程却能够达到14000公里,作战半径都能够达到7400公里,加上巡航导弹,数千公里的射程,这玩意儿的作战半径,都是让人颤抖。
  图…95同样也是同时代的作品,这是苏联针对美国的B…52设计出来的威慑轰炸机。即使不加油,携带X…55SM巡航导弹的打击范围都能够达到8500公里,而携带带X…101/102战略巡航导弹,打击范围同样能够达到10000公里。
  中国,即使搞了这么多年,这些战机需要的技术都是拥有的,却根本就无法设计出来这样落后的战略轰炸机。
  原因就是顶级设计能力不行!
  这在之前,是所有人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一直一来,都是在基础方面进行努力,中国基础薄弱,科技力量落后,这是所有人的看法。为了更快地达到追赶上世界先进脚步的目的,曾经六十年代时候成立的一些项目,搞了十多二十年,结果发现,在落后的工业基础上,根本就无法实现。
  于是,一大批的项目下马了。
  在众多无法达到的项目前,开始根据国家的工业基础提出一些项目,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发展。
  哪里曾想到,九院把基础技术发展起来了,于是,就需要更高的设计能力了……
  “我们能够提供所有实现这些远程轰炸机的基础技术,但是,在顶级设计力量方面,我们国家能够做到吗?这不是比我们现在的项目高了一点点,难度可以说是翻倍地增长!没有设计能力,没有强大的设计队伍,我们拥有再好的基础,也是不行的。英国当年在英阿战争中吃了亏,这些年火神增程计划应该差不多实现了。他们不仅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科技水平,更因为他们保留着强大的设计能力……”
  国家在这方面,完全是没有注意到这个。
  因为经费奇缺,整个项目就彻底砍掉。
  如同东风…6这样射程两万公里的超级战略导弹,因为觉得太不现实了,所以,才会彻底下马,最终,连发动机的研制也都完全放弃了。
  “这个确实是事实,不过目前既然已经存在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解决!”尤成峰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才说道。
  难怪刘一九可以在他们这样的级别首长面前嚣张,那是因为人家根本就不屑,不是刘一九明确说出这个问题,他们哪里能够知道这些?只有等到以后基础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摆到他们面前了,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
  那时候,就变得迫切了。
  “所以,你这个战轰计划两步走,同样也是包含这样的能力?”陈之同也是如此询问刘一九。
  他跟刘一九接触的不多,当初跟夏飞交接的时候,夏飞告诉他,这小子几乎达到了妖孽的程度,空军要发展成为什么样子,都是得指望这小子。原本他不以为然,但是也没有给九院找麻烦,仅仅是九院弄出了两款先进的重型战斗机,就已经足够让他青睐了。
  采购五十架歼十,可以说是他担任空军部长的第一个大手笔。
  共和国的蓝天,需要一直强大的空军来守卫。
  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这小子并不是浪得虚名。
  “对,不仅要实现我们的目标,更得让我们的设计队伍得到锻炼。而我们国内目前因为当初三线建设的问题,把科研力量分散了开来,现在需要做的,还得把顶级的设计能力整合起来。各个飞机单位进行兼并重组……”看到众位大佬脸色有异,刘一九赶紧改口,“当然,这不是目前需要做的。目前,仅仅整合资源就行了。”
  资源,技术能力之内的,都是属于。
  “你的意思,就是从沈飞以及秦飞,甚至是你们的大飞机设计所里面调集精干力量,组建一支拥有强大设计力量的队伍?”现在,众位大佬才算是彻底明白了刘一九的意图。
  为了试探刘一九,尤成峰甚至提出了要从九院下属单位抽调技术骨干。
  九院的611所,经过F…14的仿制工作以及全新的歼…10设计工作,在国内的战机设计领域,完全是一骑绝尘,甚至比苏联的都不会差,他们缺的不是设计能力,而是基础工业以及技术的支撑。同样,708所在大飞机领域,也算是达到了国际上准一流的水准。
  国内没有任何单位能够比得上。
  刘一九究竟是想要吞并国内其他单位的顶级技术力量,还是想要真的整合,就看他如何回答了。
  所有人都反应过来,神色各异地盯着刘一九。
  对于这些大佬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刘一九扫了一眼,就已经猜到了七七八八。
  “如果我说,按照目前最为合适的情况,就是继续加强611所跟708所的设计力量,因为他们的实力是最为雄厚的。我想,诸位首长肯定不会同意。我们自己也不会同意的,管理委员会一直都嫌我们九院插手了太多的项目……”刘一九一开始的话,让所有大佬的心都提起来了,果然刘一九这小子太过贪心了。
  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吞并其他单位的顶级技术人员。
  不过刘一九后来的转折,却让他们快要停止跳动的心脏猛然炸开,实在太过让人蛋痛了。
  “另外,我们九院下属的两家研究所,在设计能力方面,一直都是重视培养,抽调一部分,只要补充进来合适的,也不会对实力有所影响。他们却能够补充这个项目……”
  “你的意思?”尤成峰也不敢再试探刘一九。
  万一他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其他还有一帮子比他身份地位还高的大佬呢,自己在这里操什么心?
  “九院愿意提供一部分的技术人员,不过,我们不同意分散到各个飞机研究所。只有整合起来之后,我们才会同意给人!”态度非常明确。
  就是我们的人,必须得你们把各个研究所整合起来,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加雄厚的技术力量,才会给人给你们用来加强技术实力。
  “小刘,你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目前国内这么多的飞机制造单位呢……”龙耀华提醒着刘一九。
  航空系统中,由于当初分散建设的原则,国内到处倒是厂,实力不怎么样,但是却拥有不少的人员。
  要是整合,肯定就会有很多的人面临下岗的问题。
  而且,资源分配将会彻底打乱。
  “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一个顶级的飞机设计研究院,以此为主干,至于各地的飞机设计研究所,承担部分的科研任务,算是枝干,然后制造任务分配到各个制造厂里面,让他们专业化程度更高。目前国际上飞机制造全球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全国化。这样一来,不仅整合了资源,同时,也让各个制造单位更加专业。改变现在这样所有的单位都是小而全,生产效率不高,技术实力不强的局面!”
  刘一九的意见,让众多的大佬都是看到了这里面展现出来的巨大好处。
  可是,操作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小刘同志啊,这样好处确实明显的,困难也是明显的。随着不断地整合,各家飞机制造厂,很多人将会脱离这个序列啊!”
  “改革开放,有阵痛那是难免的。如果我们不整合资源,就无法集中更强的技术力量。298厂,之前是我们国内光学领域最顶级的厂,六十年代之前,甚至不比国际上的同类型厂差多少。六十年代最后,国内不断地从这家厂里面抽调技术力量用来建立其他的厂,或者说给一些完全没有必要建立同样生产能力的厂配套,最终到现在,298厂又怎样了?技术实力根本就不行,因为他们主要的精力就是给其他的单位培养人才!我们九院之所以不断地发展,不仅仅是我们拥有充足的资金,更因为我们的技术实力一直在增加而没有被削弱!”
  “你这是在抱怨要从九院下属的两家飞机设计所抽调技术力量?”龙耀华笑着问刘一九。
  整个严肃的会议室里面,响起了一片笑声。
  这个话题,确实有些严肃了。
  也幸亏这里面没有技术引进派的人在,跟没有刘一九的反对者在。
  不然,非得把刘一九给骂死。
  分明就是损害集体的利益,来肥某些单位而已。
  “我这可不是抱怨,仅仅是感慨。如果我们不同意,我想诸位首长也不会强行从咱们九院里面抽调技术力量不是?”刘一九挤眉弄眼地说道。
  他的建议,或者说他的要求,这次确实让军方的大佬们重视起来了。
  不少的单位在研究九院为什么发展这样快,九院的技术力量壮大,这是显然的。一开始他们不断地从别的单位挖人,现在他们却很多年没有干这样的事情了,都是自己在培养人才。
  显然,这是问题的关键。
  这次要动的,都是军方下属的单位,也就比较容易操作起来。只要军方相关部门的大佬没有意见,那么,也就不会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第1314章 铁公鸡拔毛
  “那么,现在简单了,九院承担发动机以及航电系统方面的项目,其他主要由新成立的航空研究院负责,这样,没有问题了吧?”尤成峰询问着刘一九。
  九院出了人,如果不给一些项目,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在电子系统领域,国内也没有能够比九院更强的了。
  “没有问题,不过,我们611所的诸厚道,冯伦,708所的马凤山以及程不时这些人不能给新成立的研究院……”为了避免最核心的骨干被挖走,刘一九先行给他们打了预防针。“当然,611所同样也是在研究图…22M2的一些技术,由冯伦负责,可以把他们整个团队都给你们新成立的研究所。”
  “刘主任,这可是我们双三工程的负责人!要是整个团队给他们了,我们的双三工程怎么办?”刘一九说这话,让诸位大佬本来就不满,最为顶级的核心设计师不给,给其他的人,哪里能够快速形成设计能力?
  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反对的就是611所所长黄乔松。
  “我们的双三工程,一直都在持续的研究,同时还负担图…22M的一些技术逆向开发。这一点,他们做的很是不错,如果把这个团队给他们去设计大轰炸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刘主任,希望你能够再考虑一下。”
  黄乔松说的没错。
  刘一九不是不知道冯伦在负责双三工程,问题是也不可能不给整个团队,不然短时间内飞机设计院里面很难形成设计能力。
  这跟他的初衷相悖。
  “双三工程确实是需要保留的。因为目前的空空导弹以及防空导弹,速度很少有超过3马赫,我们需要这样高性能的空中截击机来获得制空权,这是一开始就确定的。”九院在搞双三工程的事情,军方也是有所耳闻,一直不知道进展而已。
  “双三工程?那是什么?难道是下一代的战机?”陈之同有些不了解,尤成峰同样也是不知道,就连李向阳,都是没有听说过。
  众位军方大佬一脸的疑惑。
  “双三工程,其实就是我们一种空优战机的设计方案。飞行高度三万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黄乔松解释着,“目前整个国际上,也就只有米格…25这样的战机在开加力燃烧的时候能够达到这样的性能,也是无法坚持太长时间。这个项目,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是在投入,主要针对一些基础材料跟电子技术的研究。”
  “这么说来,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战机了?”陈之同有些兴奋地问道。
  刘一九摇了摇头,“不,这战机,我们并没有把它列为下一代战机,而是跟歼十同代的。下一代的战机,主要向着隐形,超音速巡航,超机动,超级信息优势等方面发展。而双三工程,为了降低难度,从一开始,我们并没有直接就奔着这个目标而去。同时,我们的卫星系统,也是关系到这个发展方向的研究……”
  军方高层,首长已经换人,刘一九在这个时候不得不刻意去强调一下中国下一代战机跟他们研究出来的歼十的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