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 第9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谈判已经破裂了,程不时传来消息,最近几天的时间,民航总局将会派出专家团队到成都大飞机厂考察,重新考虑运十进入我们自己民航市场的问题。不管跟麦道的谈判结果如何,都将会下达不少于20架的飞机订单。同时,他们已经成立专门的小组审定运十的各种技术资料,确保最快地发放运十的适航许可证。并且,将会在成都设立一个适航司下属的办公室,评定审核运二十的设计技术性能以及其他情况……”
  马凤山把所有的情况都告诉了刘一九。
  这些情况全部表明,民航总局这次是真的要扶持运十的发展了。
  刘一九还真没有想到的,自己气死屠森居然有这样的效果,要是早知道这样,自己早把这货气死,麦道甚至都不能进入到中国来。
  按照85年麦道跟上海大航空工业公司签订的第一项合同,中国引进的27架MD…82,有19架在上海大飞机厂组装,并且在组装过程中逐渐把一些零部件的生产向着中国国内的飞机制造厂转移。
  而在92年,还会签订一批数量为40架的MD…95飞机订单,最终94年调整为20架,以及后来还有其他的型号订单,却因为波音收购麦道,终止合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再次没有了大飞机生产能力,甚至组装能力都没有了。
  即使麦道继续合同,估计也就只能完成第一笔合同了。
  民航总局的人不会再继续为难运十。
  这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他们真的下达订单,咱们的飞机,就不要把价格搞的太贵了。即使我们的技术性能优于麦道MD…82,民航方面也没有太多的钱,而且目前民航每年都需要不少的财政补贴……”刘一九对马凤山说道。
  马凤山一脸的疑惑,“这事情不应该由我负责吧?”
  “你是总设计师,这样的谈判工作,确实不适合你去。但是我的处境,自然是不适合出去的,民航总局向咱们发出了示好信号,咱们不能不表示不是?而大飞机厂厂长熊风暴,不适合谈判,我会跟管理委员会的人协商,成立成都航空工业公司,到时候你们就不用负担这些与技术研发不相关的事情了。”刘一九也是没有办法。
  有时候,幸福来的太突然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那我们留多少利润比较合适?研发成本是把所有的费用都算到里面吗?”整个成本,马凤山倒是非常清楚的。
  虽然,这些年一直都是由九院不计成本地投入,但是很多的技术研发,都能够用到其他的领域里面。
  刘一九说多少的利润,就是多少利润。
  马凤山觉得自己应该去争取。
  虽然民航总局钱不多,但是不能买国外的就昂贵,而买国内自己制造的飞机就便宜得成了大街上的白菜价不是?
  “技术研发成本肯定得算,我们运十的试飞成本就不要算到里面了。毕竟,上面的人不是傻子。抛开成本,有百分之二十的纯利润就够了。咱们的飞机研发,目前也不靠市场。”刘一九也是清楚,仅仅只有几十架的订单,根本就无法支撑飞机的发展。
  空中客车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欧洲几大列强国内的航空公司在这家抵制美国客机的大飞机厂成立的时候,各国都在抛出大量的订单。
  从而促进了空中客车快速的发展。
  如果要算所有的成本,甚至飞机制造厂的投资等等,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这样是不是太少?价格太低,他们反而会担心我们飞机的技术性能。如果仅仅是以我们成本价格加上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这比麦道的MD…82还要便宜很多。”马凤山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跟MD…82价格持平,我们将会有多少的利润?”刘一九还真不知道一架运十多少钱。
  反正如果仅仅算生产成本,一架的价格不会超过六千万。
  “差不多两倍的利润。麦道飞机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差不多三千多万到四千多万美元的价格。而我们的制造成本折算成美元,只有一千二百万左右……”马凤山说出的成本,让刘一九真的有些震惊。
  虽然说没有算上研发成本,但是这里面可是已经抛开了各个上游制造商的利润。
  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以及技术体系产生的带动作用比汽车产业还大,毕竟一架飞机有着近两万个零件。
  “那就按照三千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他们!”刘一九想了想,对着马凤山说道,“咱们的飞机,主要是为了促进这个产业的完整配套以及技术的发展,短期内我们能够支撑,就不用太过考虑利润。”
  现在刘一九的想法跟之前相比,有着太大的变化。
  以前,他不会这样出让利润。
  按照他的性格,既然运十比麦道飞机性能要先进,而且能够运载的旅客以及货物能力都比麦道MD…85高,那么价格也得比麦道的贵才行。
  现在则是考虑,更多地提供。
  卖给国外的价格自然是不能少,但是卖给国内,哪怕是节省下来的经费被浪费了,这个也能够刺激国家的经济增长不是?
  向着国外采购,对于国内的生产促进作用并不大。
  中国的发展,不能仅仅只是靠着九院一家,而是得靠着整个全国一起共同发展。
  九院就相当于狼群里面的头狼。
  只有头狼更强大,狼群才会更厉害,而狼群更厉害,头狼也会更加强大,如果头狼不够强大,分分钟都得被挑战者干掉,更强大的头狼出现……
  “配套的问题,确实非常重要。不过目前德阳跟绵阳那边的众多厂开始向着这方面努力,而国内的大多数飞机厂基本上都有制造业务,数量不多,很可能一些厂会倒闭,破产,我在想,咱们成立航空工业公司,是否把他们也给纳入体系。这样一来我们的技术力量将会更加庞大。国内只需要有一家飞机制造厂就够了!”马凤山对着刘一九提议。
  刘一九也是在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不知道高层怎么想。
  “这事情暂时不急着考虑,先等到淘汰一批吧。不然将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浪费。反正都是国营,合作也能够顺利完成。现在的大飞机咱们不是所有零件自己制造都没有问题吗?”
  “如果订单多了,现在的方式就跟不上了。尤其是各种零部件的管理。现在的制造成本,浪费非常大。基本上每次都是单件生产,所以很多的时候材料或者加工过程出现问题,都是麻烦,会延误工期……”
  “基地里面正在测试一款后勤管理系统,到时候这个系统就能够有效地管理起来,实现精益生产。”这些早就想到了。
  现在去整合,将会让九院花费更加庞大的精力以及更大的成本。
  很多飞机单位都是要死不活的。
  刘一九必须等到市场去淘汰那些活力不高的,反正技术人才也不会流失掉的。
  因为九院的订单,基本上都是市场化,技术能力不强,无法完成,绝对无法获得。哪怕同样是国营军工单位。


第1277章 疯狂计划之百亿投资
  “全力发展,在成都的九院总部,半年时间内,组织框架必须构建完成,核心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到位。九院总部以总公司的形式存在,另外,下属消费电器事业部,计算机事业部,乘用车事业部,飞机产业事业部,机械事业部这五个核心分公司新式的事业部。主要对我们下属的各个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如同之前那样,已经有些不合适了……”
  刘一九召集整个九院管理委员会以及下属各个子公司的负责人进行开会。
  主要就说九院进行资源整合的事情。
  目前九院所有的单位基本上都是处于放养状态。这对于一个即将全面发展,砸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用于初期建设的单位来说,基本上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整顿,整合,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这是刘一九当初在北京等着老爷子接见的那三天两夜想出来的解决办法。
  只有更完善的管理系统,才能达到他快速发展的想法。
  “541基地的军用车辆设计制造跟民用车辆设计制造分开,以后,但凡是军事方面的业务,基地管辖。所有民品业务,归成都总部管……其他的单位同样如此。民品单位虽然说不再负责军品业务,但是,必须保留军品生产的能力!一旦有需要,马上可以快速转为军用。另外就是,军品生产的单位也是同样如此,在军品业务不足的时候,产能以及设计能力转为民品。”
  军转民,民转军,这是未来军工系统深化改革才会提出来的。
  完全可以让资源更有效地整合,把闲置的资源以及产能给砍掉,确保整个系统在最为有效的情况下运行下去。
  “这些工作,必须在一年之内完成。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浪费,即将进入中国国内的国外竞争者,不会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形成对他们的竞争力。九院总部组织工作由郑浩,李新民,万斌几位同志成立工作组负责,由王顺义同志担任工作组组长。”
  这事情九院管理委员会只是协助,并且审核新成立的总部各种人事任命问题。
  如此一来,就能够快速地让整个九院臃肿的工作,尤其是基地里面的一些研究项目被分开,避免资金被大量的民用技术研发浪费掉。而且,还能控制着九院的管理不会出现问题。
  组织机构建设完善,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把整个框架都构思完善了,然后,郑浩作为总负责人,大舅哥李新民成为二把手,其他的极为能力比较强的组成管理委员会,各自负责一个方向。形成一个高度集权的金字塔组织框架。
  虽然这样会对于顶层决策能力造成非常严重的考验,但是对于刘一九来说,在目前,是最为有效的。
  一旦这种体制不再符合九院的发展,那么,未来就再一次对这种组织框架进行改革。
  高度集权,容易带来腐败,刘一九不是不知道。
  不过只有高度集权,才会在工作中更有效率。
  大巴山的九院基地里面,一直就是由刘一九一个人处在金字塔顶端,各个分区的主任成为第二集权阵营,然后下属分厂,车间,一层层地细分下去。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九院在前期快速发展起来。
  现在庞大了,刘一九一个人的能力有些无法顾及到方方面面,所以,他首先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对九院管理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整合,该增加的职位不能再少了。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成本在成本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
  而郑浩的能力,虽然并不是太强,不过也能够胜任了。
  何况,还有人分担他手中权力,有什么重大决策,还是得由大巴山基地里面做决定。
  “组织机构建设的事情咱们说了,接下来,就说说九院民品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微型计算机,在世界上快速发展着,并且不断地深入到各个领域。这一点,不仅是我们内部系统,在欧美市场上更加明显,国外的微型计算机早就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市场,我们却因为技术保密一直没有把我们的计算机推向市场。所以,在成都成立计算机公司,这个是计算机事业部主要的工作,芯片制造厂,主板生产厂这些市面上没有的工厂,前期必须发展起来,显示器的生产交给红星厂,第一期生产规模,必须达到年产十万台的能力,在工厂筹建的同时,开始进行生产线的制造……”
  计算机,将会是最近几年时间九院民品产业中最赚钱的。
  “刘主任,十万台的生产能力,是不是有些大?目前国内一年的计算机销售仅仅只有几千台。计算机技术在我们国内还没有推广开来。”对于这方面,曹之江有些担忧。
  计算机技术,他们这样的顶级大拿,刘一九准备把他们全部放到成都,而不是在山里面。
  这个跟别的有着很大的不同。
  “十万台的数量甚至有些少。初期的采购,最大订单在政府以及各大企业机构,我们基地里面的计算机使用就能够看出有多大的市场前景。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生产销售计算机,更得在各个市场潜力大的区域成立计算机培训机构,从而推广使用计算机。国外的计算机在国内推广之所以缓慢,是因为目前的国外的计算机受到技术的影响,内存以及数据处理能力都不是很强。而我们的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更大的内部储存空间,更快的处理速度。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计算机不需要国外进口的计算机那样使用需要汉化操作系统的存储卡之后才能处理数据……”
  刘一九把计算机的优势介绍了出来。
  十万台的产量,根本就不够。
  不过,只要推广开来,不需要刘一九说,负责这方面的人就得不断地扩张产能。
  曾经计算机在中国推广缓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