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 第1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他不能说一定就能够弄出来。
  他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之前能够弄出系统,提出一些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理论基础,这不是因为他权威,而是因为在他的世界里面,他作为武器设计师,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对一些武器以及自己需要的模拟实验环境进行编程。
  “又要搞新的项目?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员。”有人有些无语。
  九院并没有研究量子计算机的团队,甚至明明知道整个世界都在进行理论研究,九院却没有涉及到这一块。
  就连基础的量子力学都没有涉及。
  不是刘一九不想搞,而是他们确实没有精力,不能就靠着砸钱就开始去研究这些在未来二十年内整个世界都不可能取得太大突破的技术项目上。
  “咱们确实没有,但是中科院有啊。我们可以把这份技术资料给他们。”刘一九笑着说道。
  中科院里面能够找到整个世界所有前沿技术项目的理论研究。
  毕竟那是国家的。
  “这……”其他人本来想要反对,但是想到他们在计算机领域里面众多的项目,也不敢多说,万一九院开始搞这个,然后削减他们的经费,就不划算了。
  “即使不给中科院,国内也还有众多跟我们有着紧密合作的大学以及科研院所嘛。”刘一九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有个年轻的科学家在量子领域的研究,使得中国成为成功实现四量子位以上量子计算的三个国家之一,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实现量子博弈的实验,并且在国际上第一次实验观测到混合量子态的几何量子相位。《物理评论快讯》审稿人称赞他的实验“为今后实现高精度、低噪声、自容错的量子计算机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
  刘一九要让这个天才变得更加天才,让他能够更快地实现中国量子计算机的发展。
  “杜江峰现在还没有开始进入量子力学的研究领域吧?或许可以跟中科大讨论一下。”刘一九心中有了定夺。
  “刘主任,如果弄出来了量子计算机,咱们的人工智能应该能够更加先进……”田静风提醒着刘一九。
  这些技术资料,本来都是为人工智能配套的基础技术。
  量子计算机拥有比电子计算机更快的处理速度,更加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案,丢给别的单位研究,其实也没有问题。
  田静风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配套的问题。
  如果要他们等待着量子计算机的成果,这不是……
  “量子计算机即使研究出来,短时间内也无法达到我们人工智能的性能需求。这一点,我们必须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去寻找解决办法。”刘一九明白他们担心什么。
  不管是忆阻器,还是别的什么,钼基芯片,都是有着各自的使用领域。
  不能有了量子计算机基础资料就放弃别的。
  何况,这份技术资料上,量子计算机也不过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唯一。
  “一旦开发出来量子计算机,就可以向着量子通讯发出挑战。进一步开发量子卫星等。这个是未来的发展,而不是现在。即使量子计算机成功问世,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电子计算机。”刘一九如此说道。
  意思就是量子计算机的项目,涉及到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他们不能自己研究,否则最终九院自己都无法控制。
  哪怕是中科院,也没有可能把所有的项目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进行研究。
  “这个跟我们现在研究的项目,同等重要,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反正刘一九是打定主意不会由九院搞这个。


第1725章 中国的曙光女神
  量子计算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项目,而且还是关系到未来的智脑等方面。
  不过目前投入太大,短时间内都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九院手头的项目太多,国家在这方面也不会轻易放弃,这是能够让共和国超越国外计算机技术的东西,投资自然不会小,否则,当年刘一九的那个世界,共和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会跟美国以及欧盟并驾齐驱,最后更是甩开欧盟,与美国的发展不相上下。
  投资太多,加上国家重视,九院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在里面去插手了。
  “刘主任,这上面的隐身涂料技术,发动机技术,咱们是否可以直接按照上面的设计以及图纸提供的工艺去进行论证?”先行到了这边的诸厚道,在看到资料里面描述的技术性能参数之后,整个人都是兴奋无比。
  他对于刘一九提供的东西,绝对是无条件相信的。
  原本他是负责仿制F…14的总设计师,后来负责歼十,西蒙洛夫进入中国之后对歼十的设计进行修改,他被闲置了一段时间,随后刘一九安排他秘密组建研究团队,开始国内隐形战机研制的前期准备工作。
  从伊拉克运回来的F…117的残骸,是目前他们研究的主要工作。
  有了目前的资料,甚至可以不用去花费那么多的精力研究美国人的隐形轰炸机。
  “当然可以,不过我们对于美国隐形轰炸机的逆向工程,也不能放慢。只有更加了解敌人的技术发展,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弄出来更加先进,占据足够优势的战斗机。”刘一九强调着。
  对于F…117的逆向工程绝对不能少。
  共和国在这方面,有着太多的缺陷了。
  逆向研究他国的先进技术,完全能够让中国快速补足短板。
  “这里面的资料,不是都有了各种基础的方案?”诸厚道有些不解,“继续逆向,完全是浪费时间跟经费!”
  “我们的基础可是空白,高屋建瓴的事情,能够干吗?在开始的时候,倒是没有问题,到了后期呢?基础不足,对于后续的研究影响很大!这一点,你们比我们更加清楚。涡扇八搞出来这么多年,涡扇十也已经成熟运用,但是涡扇十五呢?涡扇二十呢?”刘一九问着诸厚道。
  这些U盘里面破解出来的资料并不是太多,但是涉及到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生物基因工程,飞机材料以及发动机,甚至还有军舰的大型常规动力……
  资料很少,但是能够让中国的技术迈出很大一步。
  不少的技术资料,只是一篇论文,这却为中国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指明了道路,提供了理论研究方向。
  刘一九把这些资料分别给了各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顿时就让这些项目负责人整个人彻底陷入到了里面。U盘的解密公工作,还在继续,刘一九相信,这些里面应该都是国内最为缺乏的关键基础技术,消化了这些技术,完全能够让中国跟美国持平,当然,这不是整体水平,而是关系到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里面。
  在他的等待之下,九院下属所有研究战机的团队负责人都到了大巴山里面的九院总部,就连其他不归属九院管辖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以及制造厂,都是有技术代表以及高管过来。
  可以说,这是整个国家航空领域的一场盛会,连后装总部,空军装备部都派出了人员。
  这次会议,不仅仅是讨论关于研制中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项目问题。
  “废话咱们不多说,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的技术讨论。当然,还得感谢后装总部,空军装备部等主管部门首长的重视……咱们还是先了解各个项目的情况吧。”刘一九主持会议,向来简单,什么领导人讲话的事情,先放到一边。
  毕竟大家都忙。
  至少,这一次,他还是感谢了一番后装总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重视。
  刘主任的变化,所有了解他的人都是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倒也没有太过奇怪。
  至于谁先说,这么多年,大家也都形成了惯例,自然是九院下属的相关单位为主。
  西蒙洛夫从到达中国,然后参与到中国最先进的战机设计工作里面来,各种设计只要经过论证都被采纳,让他根本就忘记了自己是苏联战机设计师,各种想法,都被他用到战机设计里面来。
  现在,中国空军已经决定大规模列装歼十战机,自然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歼十的改进工作,依然在持续,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于战机整体性能的提升,更好的气动布局,更灵活的操纵……”双发重型的歼十可以说是目前整个九院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
  这款战机前段时间在东海上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跟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主流战机相比,也是不妨多让。
  西蒙洛夫作为总设计师,自然也不会客气。
  战机的改进工作,这是肯定的。
  “目前在单发轻型战机的设计研制上面,已经接近尾声,样机的生产制造也已经开始,预计在今年内就能够进行风洞实验,地面静压实验等各方面的工作,年底或者明年初就能够进行试飞工作……”跟歼十配套的轻型单发战斗机项目,这个也开始了很长时间,负责人是由原本611所副总陈迪担任。
  这是一个九院并不怎么重视的项目。
  有着歼十众多的技术支撑,研究进展倒也顺利。
  陈迪完全有些弄不清楚情况,为什么这样的会议,他们也会被要求参加。
  甚至,刘一九从来都没有过问过轻型单发的战机,这个项目,是空军强烈要求,最后巴基斯坦军方也进来参与的联合研制项目。投资主要由巴基斯坦方面负责。
  这个项目,被刘一九命名为枭龙……
  原本,应该属于共和国最为年轻的飞机设计总师的杨伟,则是担任陈迪副手。
  枭龙项目,提前了太多年,而且技术远比历史上应该有的枭龙强了太多。
  刘一九不是不重视,而是觉得这个项目难度已经小了很多。
  “双三工程,目前进展情况并不是太过理想。刘主任,咱们在目前的情况下,真的有必要继续下去吗?这是我们整个团队都非常担心的事情。高空高速,目前已经被各国放弃,即使美国的SR…71,在九零年的时候,就已经全部退役……”作为双三战机项目的总设计师冯道伦,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奈何高空高速战机,技术要求不断地被修改,使得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任何突破。
  整个团队,都是弥漫着一股失落的情绪。
  世界上,已经没有哪个国家继续在研究这样的战机项目。
  高空高速,美国的黑鸟侦察机,那是战略侦察机,93%采用钛合金,这就使得制造成本极其昂贵,不是中国空军能够使用的;苏联制造的米格…25这种完全就是不锈钢疙瘩的玩意儿,这个年代,完全就是靶子一样的存在。
  双三工程启动到现在,有着十年的时间了,消耗的经费不少,没有任何成果,冯伦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他也不考虑自己说了这话是否会对整个项目有影响。
  哪怕是最终被取消项目,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要轻松很多,至少不会承担浪费经费的骂名。
  每一次开会,冯伦受到的目光,都是异样的,他们团队在整个九院下属的同类型甚至全国同类型的设计单位中,地位是极其尴尬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大家是否都认为双三战机都已经落后了?美国人确实让SR…71全部退役,因为这些玩意儿是六十年代的设计,要想符合现代的使用需求,就必须得花费更多的经费去升级改造,同时,美国国防部计划重启两架升级之后服役,具体需要多少经费,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两架SR…71,每个月需要3900万美元的经费……”刘一九看着整个人憔悴了很多的冯伦,有些心痛。
  研究这个项目,本来就需要扛着很大的压力。
  高空高速战机,在目前已经被各国放弃了,主要就是动力设计方面以及材料上面跟不上。
  还有一点,无论经过多少训练的战机飞行员,都无法长时间承受太高速度带来的过载。
  3马赫的速度,飞行员一般也就只能承受五分钟。
  战机跟运载火箭不同,要在空中做出各种机动动作,这就使得战机飞行员承受的加速度比宇航员更高。
  “另外,虽然美国人退役了黑鸟,但是谁能够保证他们没有替代的侦察机?根据我们的消息,美国人正在研制一款速度更高的侦察机,具体情况我们的情报人员尚未弄到,唯一知道一个消息就是代号为曙光女神……”刘一九本来不想说曙光女神的。
  美国人这消息保密太好了,而且现在不过是刚刚启动而已。
  如果上面问起来,他真的不好解释。
  “可是这个项目……”冯伦很想说,各国都已经放弃了。
  目前国际上战机发展方向,主要是追求超级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超视距空战能力,已经隐身能力这四大标准。高空高速,真的没有谁探测。
  冯伦他们也是明白,在这样的情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