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半个小时就会有胳膊酸痛,全身酸胀的感觉,现在提升之后感觉到一天时间应该都没什么问题。
所以这次的提升幅度还是很大的,楚云风顿时感觉到非常的值,于是安心继续看着大师傅们的各种手书。
第二天的晚上,已经是八点过了,外面的天色早已经黑了,而机关的一个会议室里面仍然是灯火通明,并且仍然还响着热闹的讨论声。
“部长啊,这事儿咱们都讨论了好几轮了,这都好几天了,的确是想不出有什么样的好办法啊!”
“是啊,对方的实力现在摆明了比我们强,这样的处心积虑说明他们这次是势在必得,我们的应对措施还是晚了一些啊!”
“说得没错,咱们对于年轻人的培养的确是晚了很多,这要是再给我们两年的时间,想要应对起来肯定是没问题的,但现在关键的是时间不够啊!”
“这年轻厨师想要成长起来的确是没这么的快,但是最后的一点儿时间里面还是能够进步一些的额,我认为还是要从培训的计划着手。”
……
在场的人都是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于这次国际赛出现这样的意外情况也是有些触不及防,一时之间也的确拿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
本来看起来是十拿九稳的一场比赛,哪里知道会出现这么多的插曲,不仅有一部分学员出了问题,而最大的漏洞在于没有打探到对方最真实的实力。
但是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对方的提升就在这两个月的时间之内,这可能吗?
两个月的时间连续提升两个厨师等级,这要是换做学徒的提升,大家可能还能够相信,可是这是从技师等级提升上来的,已经超过了高级技师的水准,这也太骇人了一点儿吧?
金部长今天一天也是有些头晕脑胀,这继续讨论了一天了,还是没什么头绪。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也都有些急躁了起来,这会是开得越来越没有营养了,不过大领导把压力传达下来了,不接又能怎么办呢?
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头,金部长沙哑的声音缓缓说道:“上盒饭了,吃完了咱们继续讨论,今天要是没有一个结果,那咱们就通宵!”
哗~!
会议室里面顿时就热闹了起来,大家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吃盒饭倒是没什么,可是开会开通宵,这倒是很少见的。
看到大家都有些情绪了,金部长马上拍了拍桌子道:“这是领导吩咐下来的,明天必须要出一个结果,你们看着办吧!”
嘶~!
内卷啊?
金部长直接将压力传导了下来,看着办?
大领导就是这么对着金部长说的,现在金部长不过是原话转达罢了,可是大家哪里能够承受得住这样的压力呢?
于是整个会议室顿时就炸了,大家都开始互相商讨了起来,这要是明天真想不出一个很好的应对措施的话,这板子肯定是要被打定了。
现在已经都到了这一步了吗?
面对这明摆着的危险挑战,难道真的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吗?
这个问题已经商讨了好几天了,可是要真有办法的话,还至于让大家都坐在这里吗?
头疼啊,是真的头疼!
候会长在盒饭上来之前开始猛灌了一杯茶水,其实心中还是比较淡定的,只是暗道今晚估计是没办法好好睡觉了,不过即便是商讨一个晚上,就真的能够商讨出一个结果来吗?
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目前看起来也就是楚云风之前给彭越他们商讨的计划,他们自己内部来搞培训。
可是这个问题别说是大领导那边了,就是会议室里面的这些人估计都不会同意的。
稳定!
这个两个字可不能轻看,很多时候稳定是要压倒一切的,后厨这些大师傅们培训都无法保证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一级,就更别说楚云风他们自己的内部培训了。
这岂不是儿戏吗?
但是金部长既然都已经去过电教室那边了,也试探出了彭越他们的状态和态度,那么说明他心中应该还是倾向楚云风的这个方案。
而现在自己比较淡定的原因是,金部长这估计是故意而为之,先让大家感受一下上面给出来的压力,最后大家都没有办法的时候再把这个想法给抛出来。
既然大家都没有好的办法了,那么这就是最后的办法,不管是破罐子破摔也好,或者是临时抱佛脚也罢,总归是一个办法不是吗?
目前看起来唯一有说服力的就是楚云风的实力了,在座的人肯定是不知道,楚云风的刀工已经是到了一个让人无法相信的地步。
他只不过是没有在大家面前展示过罢了,而唯一的一次展示也只是在京城大饭店的后厨,而这件事儿已经被王部长那边下了封口令了。
毕竟是涉及到了内部培训的学员,这实力是不能提前暴露出去的。
而后厨的大师傅们也是不知道楚云风现在的刀工超越了所有人,这事后都惊动了金部长,还特别向季老询问了一番。
而季老的回答则是让金部长在内的几个人沉默了好一会儿,这回答很简单,就几个字:“这样的刀工我做不到!”
季老是谁啊?
国宴后厨的大拿人物,他跟刘老两人相当于是后厨的定海神针,连季老都亲口说刀工不如,这说明了什么?
而这还只是楚云风展示出来的一项厨艺技能罢了,其它的雕工、颠勺呢?
这臭小子隐藏得太深了,这段时间他也忙,所以也没有机会让他好好展示一下真实的实力。
不过候会长敢笃定,即便是这种临时没意义的展示,楚云风也不会透露出他真正的实力来。
这臭小子似乎是在隐藏着什么,不到关键时刻是不会有所表露,只是自己隐隐有些察觉,所以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有什么打算。
晚上的会议在吃完盒饭了之后接着开,而楚云风这边已经是看完了所有大师傅们的手书和记载。
接下来马上又发现了新大陆,整个人更是兴奋了起来……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该出关了
资料,档案馆独家收藏的资料,有关华夏菜品的资料!
这些资料有书籍,也有照片,还有单独的纸张,照片和纸张都是放在单独的档案袋里面,就静静地放置在二楼的书架上面。
楚云风随机翻看了几个档案袋,发现这里面的照片大多都是拍摄的一些古籍,这些古籍有的都比较残破了,所以只能是用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保存。
还有一些照片记录的是一些纸张,从那泛黄和残破的边角就能够看出这些纸张很是有些年头了,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而当看到上面的繁体字之后,楚云风自然是不能淡定了起来。
这张照片的右边写着几个繁体字,“光绪十七年十月初八吉日开业大吉”!
再看看这中间紫色边框的格子里面写满了字,这第一行写的便是:谷雨酒庄菜桥!
从右往左继续看,这上面写满了各种菜品的名字,每一行上面都有三道菜,写满了整个格子。
楚云风仔细地看了下去,发现有些字体都有些模糊了,不过大多还是看得很清楚,这上面的菜品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大多都是蒸制和炖的菜品。
不过当认真看了看这些菜品所用的食材,楚云风当即直呼吃不起,不敢吃……
山猪肉、箭猪肉、老虎肉、猴子肉、黄猄肉、炖野雀!
???
连老虎肉都有?
就别说是老虎肉了,这猴子肉也被列在菜单之上,这东西敢吃?
一提到猴子肉,楚云风立即想到了峨眉山的那群野猴,现在都已经成精了,不仅敢直接从你手上抢东西吃,甚至是敢直接抢你的包。
把包抢过来之后便能够立刻翻找,要是能够找到吃的还好,找不到的话说不定一不高兴,你的包就会被它随手一扔,直接做一个自由落体运动,消失在你的眼前……
对于这张菜谱楚云风很是感兴趣,这对于了解百年前的饮食文化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这档案之中还有解析,当真是很贴心。
不然自己连这张菜单出自哪里都不知道,并且光是知道菜名也没什么用,关键是做法,会不会也有记载呢?
楚云风耐着性子继续查看档案袋里面的资料,这才了解到了清代的连州竟然是湘粤交界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清远跟湖南交界一带。
菜谱里面竟然还另列出跑堂、杂役等人数,当时宴席场面的热闹奢华可见一斑,这样的规模肯定是在城里无疑了。
菜品涵盖炖蒸煮煎炸焖炒等烹饪手法,不可谓是不多,而其中炖菜似乎是一大特色。
炖龟蛇、炖金龟、炖甲鳞、炖果子狸!
那个时候就在吃果子狸了,楚云风这才知道古人也是无所不吃啊!
然而下一道菜楚云风更加觉得有意思,那就是龙虎凤!
这道菜即便是今天都还有,而且自己之前还学过了,这可是超级大补的菜品,看来对于补品菜式还是能够流传很广的。
随后楚云风继续查看档案解析的资料,这上面解释了为什么菜单之中会有老虎肉的存在。
根据连州县志记载,清末的战乱以及匪患频繁,大片田地荒芜,作为湘粤交界的连州,山高林密,皆丛莽黑荆,豺虎伏焉,再加上山洪自然灾害等,遂使虎患成为清代连州一大生态灾难。
秋冬时期更甚,当地老人口碑相传,那时候深夜一定要紧闭城门,以防老虎伤人。
每逢虎患成灾,商贾不敢出行,官府会重金悬赏,雇请猎手进山打虎,因此,在一些大型宴席出现老虎肉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代菜单赫然见虎肉上席,恰好是一份连州百年前原始生态环境的见证。
至于菜单上的黄猄肉,当今已难见野生的,能吃到的也是人工繁殖居多。
这黄猄,其实就是麂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而清代在连州算是常见的野味。
这种胆小敏捷的动物,体长约1米,体重25~30千克,喜欢孤独活动在林间灌木坡地,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
喜食果实、幼叶、嫩芽,有时也偷食农田作物如大豆、花生等杂食,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尖细的惊叫声,当地人多喜猎杀黄猄,用沙煲焖煮,其味香嫩无比,传说可安神补脑,有助睡眠。
楚云风这才明白既然当时这里山林密集,那么出现众多的猴子之类的动物也就不奇怪了,不少菜品直到今天仍然也是有的。
蒸田螺、爽牛皮、蒸牛肉干、蒸泥鳅、炖龟蛇、蒸塘蚤、笋干蒸鸡等,依然是连州人百吃不厌的传统美食,大街小巷,时常可见。
资料里面详细记录了几道菜的做法,比如牛肉干,其肉一定要脊梁肉和肘子肉,炭火是要取干透的杂木,微火慢熏。
这样烤出的肉干才会黄而不焦,香味四溢,再将肉切成薄片,拌以辣椒、豆豉,今天的做法与清代并无二致,品起来肉汁鲜美,回味无穷。
这的确是让楚云风大开眼界,也学到了好几道百年前的菜品,接下来又继续查看另外一个档案袋,这里面仍然是一张照片。
而且还是一张菜谱,不过仍然写的是繁体字,但并不是清代的模样,表现得更加现代一些。
这张菜谱的样式新颖,整体框架和格子分布更具有现代人的审美,边框不再是线条,而是带着花纹的,整体协调性很不错。
这还是一张百年前的菜单,记录的是一家粤菜酒家的老菜谱,看了看这上面的一些菜品,楚云风顿时有一股非常熟悉的味道。
嗯,的确是有股子那味儿,是一股子京城的味道!
这上面的一些菜品名字跟京城版的满汉全席有些像,而一部分就是直接用满汉全席菜品的名字,这让楚云风感到很奇怪。
随后看了看记录档案才知道,原来民国时期的粤菜名席源自清代的满汉全席,100多年前曾是羊城市民生活的一抹奢华亮色。
然而,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当年有口皆碑的广府名菜和为市民津津乐道的餐饮故事,已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远去。
蟹蓉燕窝、冬瓜炖鸭、南华双鸽、花胶鸡丝、山楂杏露、炒芙蓉虾、鸡肝雀片、生炒田鸡、脯鱼豆腐。
铁扒鲈鱼、凉瓜田鸡、夜合鸡肝片、耗油鲜菇冧、鸳鸯杏露、炖神仙鸭、腿汁扒芥菜、三脚冬瓜、明炉切乳猪、烂鸡鱼翅。
……
这些百年前的粤菜名字的确是很有意思,楚云风看到这个耗油鲜菇冧(lín)的时候,对于这个冧字很好奇。
查看了资料才明白这是粤菜常用的作料,刚成熟的鲜香菇,即名鲜菇冧。若已成熟透,便只叫鲜菇。
不过这鲜菇冧是以前的叫法,现在可不这么叫了,难怪自己将粤菜学了这么多都没搞明白,看来还是积累不够啊。
而这道烂鸡鱼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