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低沉,越具有沧桑感觉,能够演唱出这份淡淡的忧桑。
陈曦和赵一燕都开始拍着手,张晓一边听着,一边打量了一下直播间弹幕,毫无知觉的熊大弹着吉他,甩着脏辫,可以说是潇洒惬意,深情款款。
“哇塞,这大叔唱歌挺好听的啊!!”
“是啊,很迷人很有荷尔蒙啊!!”
“话说晓哥会不会弹吉他啊??”
“那不至于吧,不然晓哥未免也太多才多艺了。。。。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听过晓哥唱歌呢hhh”
“诶诶你们这么一说,我也蛮好奇的。”
熊大酝酿着情绪继续唱着……
“南方姑娘你是否**惯北方的秋凉
南方姑娘你是否喜欢北方人的直爽
日子过的就像那些不眠的晚上
她嚼着口香糖对墙漫谈着理想”
张晓静静的听着熊大的歌,身子也随之轻轻的摆动,这首歌真的唱得好,都说大理可谓是藏龙卧虎,无数的艺术青年以及流浪歌手,在这里有着各种隐秘而传奇的往事。
“南方姑娘我们都在忍受着漫长
南方姑娘是不是高楼遮住了你的希望
昨日的雨曾淋漓过她瘦弱的肩膀
夜空的北斗也没有让她找到迷途的方向
阳光里她在院子中央晾晒着衣裳
在四季的风中她散着头发安慰着时光”
这四句很有画面感,也很美了,让张晓不知不觉的看向了陈曦,她正默默的沉浸在这首歌塑造的氛围中,长长的睫毛一闪一闪,她何尝不是自己那个“南方姑娘”呢?
随着吉他声越来越小,这首南方姑娘也终于落下帷幕,熊大一伸手将吉他交给张晓。
张晓一愣,这有点尴尬,这个场合自己这几下子还要秀出来么?
这吉他会不会是一回事,精不精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同一首歌可能一个人弹就是精通水准,各种炫技,而另一个人弹就是两个和弦全程唱完。
说实话,张晓也刚学会吉他,对自己的具体水平实在没点概念。。。。
“熊哥,我就不要献丑了吧~~”
张晓还真是想拒绝,奈何陈曦和赵一燕已经开始起哄了……
“呦,我还不知道晓哥居然也会吉他呢??听你这意思,你也有两下子吗?”赵一燕嘻嘻一笑道。
陈曦眨了眨眼睛,好奇道:“不会吧晓哥,你真的会弹吉他?认识你这么久了,我还不知道呢,话说我也蛮好奇你的歌喉的,怎么样,不介意露一手吧?”
“哇塞,晓哥真的会弹吉他啊??牛逼了!”
“晓哥这不露一手说不过去了啊!”
“晓哥来吧!!别不好意思了!!”
“期待晓哥啊啊啊!!!”
“晓哥你就别推辞啦!!哪怕你水平再次,我们也不会笑话你的!”
这观众们的呼声如此之高,自己这明显是躲不过去了,气氛烘托到这了。
“来吧兄弟,你作为主播,歌喉应该不差吧?”熊大笑着说。
“好吧,那我就献丑了,给大家唱一首蓝莲花吧!不过我的吉他真的很烂哦,没弹过几次。。。。”张晓有一丝为难的说道。
“那个,帮我找一下蓝莲花的乐谱吧~~”“OK。”
张晓搓了搓手,找找感觉,很快赵一燕在网上搜到了蓝莲花的吉他乐谱,将手机摆在了张晓前边。
然后,帅气潇洒的张晓姿势自然而舒服的握着吉他,轻轻的开始弹奏!
张晓刚一弹起前奏的旋律,熊大便眼前一亮,他老音乐人了,耳朵多么毒辣,诶,感觉这弹奏技巧蛮娴熟的啊,这家伙,估计在装孙子!
包括陈曦不懂乐理,却也觉得他弹前奏的时候蛮流畅,动听的,不像初学者啊。。。。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张晓略显沧桑,嘶哑的声音传了出来。
赵一燕甚至忘记了继续咀嚼口中的腊火腿……
我去,好听啊!!
“你对自由地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无牵挂”
伴随着叶逸第一道声音响起,现场陷入一片寂静之中。陈曦脸上依旧残留着片片错愕,张晓从未展现出的另外一面,让她一度措手不及!!
这还是她第一次听张晓唱歌啊,一副历经沧桑的气质,用他嘶哑的声音拷问自己,拷问人生,之前的一些文艺气质荡然无存。
经过片刻错愕,几人便瞬间接受了他的变化。这首歌是一首摇滚,触及灵魂深处的,向往自由的广阔天地的摇滚!!!
此时,赵一燕的眼光有些小小的崇拜,说实话,张晓带给她们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吧!!
张晓本来自己心里也没点比数,之前是谦虚了一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一次吉他没弹过,所以心里没底而已。
当然除此之外,他的气质和造型却是满分的。
当然,他的嗓音也是非常有味道,虽然看起来还比较年轻帅气的张晓,唱歌的时候居然会显得无比沧桑,有些东西是很难学来的,比如历尽半生的成熟心性,以及眼中应有的温柔,被岁月洗涤过的灵魂,与这位看起来阳光开朗,青春有活力的张晓格格不入。
陈曦撑着下巴,略有些猜测,听晓哥说,他十几岁就开始出来闯荡江湖了,这些年来的人生履历,便造就磨砺了他吧?虽然历尽千帆,却归来仍是少年!!
张晓双手在吉他上飞舞,声音越来越激扬,也越来越沧桑。
“穿过幽暗地岁月
也曾感到彷徨
当你低头地瞬间
才发觉脚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地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
盛开着永不凋零
蓝莲花~~~”
对于这首《蓝莲花》,许魏的创作初衷是写给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的,表达了对玄奘法师的敬意!整首歌曲有着浓厚的禅学味道。
很少有激昂的曲调,却照样能震撼众人的心,给人力量!!
听到这首歌,众人当场便被震住了!!
“心中那自由地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
盛开着永不凋零。。。。。。”
下一刻,叶逸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右手在吉他上连弹,带着点疲惫,带着更多迷茫的吐出最后一句。
“蓝莲花啊~~~”
最后一句歌词,他以一种极其高亢嘹亮的嗓音唱了出来,在房车之中回荡着,震撼着在场所有人的内心。
此时,熊大神色无比复杂,喃喃自语道:“这首歌我也特喜欢,和许老师一个味儿啊!我的直观感觉就是,更多是象征着一种精神力量:对自由的向往和执着,在困顿时、颓废时,在“无处不在的枷锁之中”找到希望和自己的方向,站起来,继续向前啊!!”
“陈曦,这就是我送你的礼物,感觉怎么样?”
歌曲终了,张晓轻轻对着陈曦说道。
此时,陈曦已然内心震撼无比。
不得不说,还是张晓最懂她,这首歌的精神内涵,以及所表达出来的豁达境界,也是她所极致向往的。
她几乎可以肯定,不知道该如何用言语表达对这首歌的感情。如果这一生都只能听一首歌的话,那一定会是这首「蓝莲花」
当张晓放下吉他的时候,赵一燕甚至听呆了。
熊大举着一杯酒,由衷的点了点头。
结束之后,张晓终于抬起头拿起桌上的酒准备大家一起喝一个。
然而下一刻,他们却陆续鼓起了掌。
“我去,这就是所谓的新手???”
“这首歌太好听了,太打动人心了!!”
“晓哥这太谦虚了吧。。。。明明弹的这么好听!!!强烈要求晓哥日后多给我们唱几首歌!!”
“这就是晓哥吗??66666”
“把这首歌送给我们所有驴友吧!好想把它作为我们的驴歌!”
“趁着还活着,就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
“晓哥真是深藏不露啊。。。。。”
唱完歌之后,快下午两点多,熊大便先行告辞了。
张晓和陈曦,赵一燕也要前往下一个景点了。
“晓哥,咱们接下来去哪儿?”
“接下来的话,咱们去吃斋饭喽。”见陈曦问起下一个景点,张晓便笑着说道。
赵一燕一愣问道:“吃斋饭?去崇圣寺吗?”
“哈哈哈……崇圣寺虽然很闻名,但其实我想要去参观的重点,是寂照庵!”张晓笑着说道。
“大家知道么?这崇圣寺位于点苍山麓,洱海之滨,传闻历史上有九位大理的皇帝在这里出家,天龙八部的段誉就是在这练的六脉神剑,在金庸武侠《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
“666,九位大理皇帝在这里出家,这也太离谱了吧?”
“是啊,晓哥给我们介绍一下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皇帝出家啊??”
“据我所知貌似也就清朝的顺治了吧?”
“楼上的,这你就孤陋寡闻了。。。。”
张晓笑了笑,继续道:“在佛教盛行的大理国时期,百姓不论贫富,家家户户都有佛堂;无论男女老少,都手不释数珠,因此,当时的大理国有“佛国”之称。”
“而佛教在当时的大理地区盛行,与当时的皇室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千多年前,崇圣寺就是地方政权“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园寺”。到了大理国时期,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酷爱佛教,《南诏野史》说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由于大力倡导,大理佛教非常盛行。”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游览崇圣寺
“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圣寺当和尚。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即位一年就到崇圣寺出家。这些国王固然也酷爱佛教,但主要是在争夺王位的斗争失败后的一种出路,因而史书上有“逊位为僧”、“避位为僧”的记载。”
“纵观历史,为了夺位父子相残、兄弟相戮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大理九位国王禅位出家就避免了这种悲惨结局,而且也使诸多生灵免于涂炭。”
“至于顺治嘛,他其实并没有出家,而是得天花死了。由于顺治帝生前信奉佛法,曾流露出想要出家的心思,民间这才逐渐传出了顺治帝在五台山出家的消息,但是顺治帝出家的事情多见于文学和戏曲之中,正史中并无提及。”
赵一燕曾经去过崇圣寺游览,没想到莫名的从张晓的口中听到了寂照庵三个字。
“寂照庵?这是什么地方?”这就触及到赵一燕的知识盲区了,她好奇的问着。
张晓笑道:“这寂照庵,在点苍山南麓,山的最顶端有一座小小的寺庙,可以说是华夏最美丽的尼姑庵,也是华夏最文艺的寺庙!”
一听闻尼姑庵三个字,陈曦眉头一挑,听起来这尼姑庵好像很有趣啊。
而且还是最美的且最文艺的尼姑庵,有着美丽的名字,寂照庵。
“不过晓哥,你确定吗?我之前大理大大小小的景点都游玩过,我咋不清楚咧?”赵一燕疑惑的问道。
张晓点了点说道:“大理苍山寂照庵,一座没有一丝香火气的寺庙,我向往已久,满院花木茂盛,清幽而禅意,这里或许不应该称之为寺庙,而是一座超然世外的秘境!”
“额,还真有?我还真没去过。”赵一燕嘟囔道。
张晓呵呵一笑:“走吧,接下来,我们先到崇圣寺去游览一下!!”
很快,他们乘着张晓的房车行驶了一公里多,便来到了一座山峰脚下。停下车辆,张晓远远眺望而去,忍不住感慨道:“明杨慎在《点苍山游记》中曾这样描述初见大理时的印象: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我初见大理崇圣寺三塔时,大概也是这种感觉。”
“总而言之,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一下崇圣寺三塔。
“要游览这里,一定要把自己扔回到历史里,这样才能游出韵味。千百年前,我们的先辈是如何完成这一建筑壮举的?千百年间,历经岁月侵蚀和多次大地震的考验,三塔为何能在苍洱之间屹立不倒,留存至今?《穿行在大理的古塔间》一书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它有一双从过去朝现在看的眼睛,也有一双从现在朝过去看的眼睛,无论过去的、现在的眼睛,它们都凝视着我们。”
“当你真正走近三塔时,或许内心也会生发出别样的感受。”
赵一燕笑道:“诶,晓哥还是这么喜欢引经据典,古诗随口拈来啊!”
“的确!”陈曦打趣道:“游览这样的人文景点,其实需要一个像晓哥一样导游,才玩的有意思。”
顿了顿,张晓继续介绍道:“它见证了南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