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7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1977-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王义辉苦笑一声,不由拍拍脑门,这种作家最难搞。
  不怕他们有文化呀,就怕他们有气节!
  你说愁不愁人?
  人家这一百五十万字的神书,目前只连载了五万字,一个零头都不到,就是这样一副局面。
  那让他们接下来还怎么混?


第102章 高人
  这个档口之下,混不下去的远不止王义辉一个,市里其他故事向的报刊和杂志的负责人,也是一样。
  销量每天都在下跌,与之相反的是,《侠客林》又再版了,一期周刊几万本的发行量,居然还满足不了市场……
  这你敢信?
  毫无疑问,他们的读者正在失去,正在逐渐被竞争对手蚕食掉。
  也不是没人生出与王义辉一样的心思,想去撬侠客林的墙角,奈何他们不像王义辉,根本不知道《诛仙》的作者是谁,仅知道一个笔名——青云门弃徒。
  而此事也被周秉文列为最高机密,整个侠客林杂志社中,只有他和副主编刘春华两个人知道。
  圈内人都以为周秉文现在肯定笑歪了嘴,然而现实情况呢?
  他比任何人都愁啊!
  为啥?
  因为他找不到青云门弃徒了,那小子消失了!
  倒有留下一个电话,但打过去一问,对方说他去外省出差了,应该要下个月回。
  下个月……
  周秉文想死!
  他现在手上只有五万字存稿,而一个礼拜过得飞快,已经有三万字排版完成,即将发表。
  这也就意味着,他手里的存稿仅剩两万字,下个礼拜都不知道怎么玩。
  他实在没办法,只好拎着礼物,亲自冲到郭家……
  “你是说,最近好多年轻人叫嚷嚷着,说好看的那什么猪……”
  “诛仙。”
  “哦对,是我家小坤写的?”
  客厅里,望着眼前的杂志社主编,李秀梅眼睛瞪得滚圆。
  “我说大姐,这事你应该知道啊,我之前还打过电话来,是位大哥接的,他很清楚的,不是你丈……”
  “你等等!”
  李秀梅挥手将他打断,气鼓鼓打开大门,昂着脑袋就是一嗓子,“郝进步!”
  “诶↗”
  “你给我下来!”
  “……哦↘”
  郝进步走进客厅后,一瞅周秉文的模样,就猜到对方的身份了。
  苦笑道:“秀梅啊,这事可不赖我,是小坤他一再强调,要我保密的。”
  “这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为什么要保密?”
  “他……大概是担心写小说,你会认为他不务正业吧。”
  “我有那么古板?”
  “不不不,你一点都不古板!”
  郝进步正色道,心里还默默加了一句,你可爱的很。
  了解事情原委后,李秀梅才扭头望向周秉文,问,“你找他有什么事?”
  “他不在河东?”
  “对呀,出差去了。”
  周秉文眼皮狂跳,深吸一口气道:“去哪儿了?”
  他已经想好了,就是天涯海角也得派人去找回来,不然别说部里,就是成千上万书迷的怒火,都不是他能承受的。
  但他现在唯一担心一点……
  “具体去哪儿了我也不知道,他提过一句,我给忘了,就知道在赣省。”
  “……”
  周秉文的一颗心瞬间稀碎。
  “你找他有急事?”
  你说呢?
  于是,周秉文便将自己火烧眉头的处境,如实道来。
  李秀梅一听,想了想后,说,“要不你去他们厂里问问?”
  “对呀!”
  周秉文大喜过望,既然是出差,去哪里别人不知道,厂里还不知道么。
  “谢谢大姐了。”
  他当即问来郭永坤的工作信息,然后赶紧告辞离开,真是一分钟都不敢耽搁。
  然而刚走出大门不远,却被人追赶住。
  “你不能去。”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昨晚刚从临市送货回来的郭永年,他原本正在睡觉,却被几人吵醒,一听要坏事了,赶紧爬起来。
  “你是?”
  “郭永坤他哥。”
  “哦哦,那你知道他去哪儿了吗?”
  “江州。”
  “具体哪个位置?”
  “不知道。”
  “……”
  “你就是去厂里问他们也不知道,我跟你明讲好了,他不是去出差,而是办事,跟厂里请的病假。”
  周秉文只觉头晕目眩,这小子,怎么就这么能折腾呢!
  “他真的要下月回?”
  “应该是。”
  我天!
  “那……你是他哥,你知道他还有存稿么?”
  “不知道。”
  郭永年摇头,他是真的不知道,小坤那小子写的什么根本不给他看,索性他也懒得关注,以为是日记呢。
  苍天啊大地啊,谁来救救我啊!
  周秉文欲哭无泪,小心翼翼地问,“就没什么渠道能联系上他?”
  “没有,除非他打电话回来。”
  噗通!
  “诶~大叔,你怎么了?!”
  我需要抢救一下。
  ……
  一晃又是数天过去。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全市各大报刊亭前就呈现出一抹抹壮丽景观。
  就说距离幸福小区最近的建设路报亭吧,市民们沿着人行道排出至少半里地,不少人还是上班族,一边啃着馒头、包子,一边急得直跺脚。
  “快点快点!”
  “是啊,买这么多干嘛,搞倒卖啊?”
  “那谁,你再买,再买我去举报你!”
  这年头的普通民众大抵还是老实的,被后面的一对对眼珠子监督着,倒还真不敢多买,于是人流蠕动的速度加快不少。
  “咦~”
  忽然,一个挺早买到、正蹲马路牙子上迫不及待翻阅的小伙子,惊讶道:“咋只有两万字?”
  “啥?!”
  “不会吧,不是说现在每期三万字吗?”
  “真的,就两万字!”
  听小伙子这么一说,有些刚买到书还没走的市民,赶紧翻开查看,一瞅后确实少了好几页。
  而且在末尾还有一则公告:
  尊敬的广大书友,突发紧急事件,因此本期只有两万字,至于下期《诛仙》还能不能连载,目前尚不确定,因为作者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我们也只能等他再次出现,深表歉意,请大家谅解。
  “靠!作者跑路了?”
  “搞什么呀,书卖得这么好,不蹲在家里好好写,乱整什么幺蛾子?”
  “就是!写书不就是为了挣稿费么,这么好挣还不知道麻利点?”
  报亭前的市民们都有些气愤,破口大骂。
  “他应该不是跑路。”
  突然,一个淡淡的声音传来。
  众人齐刷刷望去,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身形清瘦,但精神矍铄,颇为几分出尘之感。
  “老人家,怎么说?”有人问。
  “我不知道你们看这本书时是怎么看的,但我仔细研究过,作者的一些文字中蕴含天地奥义,大道至简。
  “譬如他对修为境界的设定,筑基,这可不是空穴来风,道家修炼中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百日筑基,教导人要六根清净,不逐六尘,不散乱不昏沉,正念坚定,如此人的元气才能生生不绝,旺盛圆满。
  “你们回忆一下,作者对于筑基期静修打坐,固守明台,抛却杂念,精神忘我,继而引气入体的描述,是不是与道家奥义异曲同工?”
  听老者这么一讲,大家歪着脑壳一想……还真的!
  眼里也纷纷有了些异样。
  “还有下一个境界,金丹期,你们要知道,我国元代道教高人陈致虚就着有《金丹大道》,书中有言: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
  “你们细品一下,这与作者书中对于金丹期修炼的描述,可否一致?”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老人家,还真是这样嘞!”
  “嗯,所以我笃定,作者绝对不是凡夫俗子,而是道家高人!
  “你们再想想他的名字,青云门弃徒,这其实已经摆明的告诉我们,他是修行之人嘛,而这种人向来行踪飘忽不定,可能又去哪座大山中修炼问道去了。”
  现场惊乍一片,所有人的眼神都亮的吓人。
  有人忙问,“老人家,那照你这么说,书中的修行之法,都是真的?”
  “你这不是废话嘛,我刚才说了这么半天,肯定是真的呀,就是这位高人阐述的很缥缈,或是说修行之事本就缥缈,不是天资卓绝的人,只怕无法顿悟。”
  “天哪!”
  众人狂呼。
  “莫不是这高人想要寻徒弟,所以用这个法子来进行筛选?”
  “极有可能!”
  “那老人家,你顿悟了吗?”
  须发皆白的老者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淡淡道:“略有所悟。”
  哗——
  “敢问老人家可否也是修行之人?”
  “好说,在下自幼修行,迄今一甲子有余,不敢说入道吧,但在筑基之前的练气阶段,小有成就,算是一名气功大师。”
  围观的市民们震惊了,一个个望向老者的眼神里充满炙热。
  “老人家,我能和你学习气功吗?”
  “是啊,收我一个吧!”
  “还有我还有我!”
  ……
  翌日。
  河东野报发表文章《诛仙,竟是道门高人所著!》
  江河日报发表文章《青云门弃徒到底何许人也?》
  林中杂记发表文章《诛仙所述修行,竟然为真!》
  引发全城热议。
  不少市民甚至已经开始参考《诛仙》的修行方式,静坐修炼,试图遁入道门,从此不问凡尘,只求长生。
  毕竟那句“筑基期寿增五十载”,实在太诱人了!
  更别提之后的境界。
  与此同时,一股请求作者尽快连载《诛仙》的愿望,也在民间沸腾起来,无数市民执笔书写请愿信。
  他们可不敢去奢望寻找到对方那样的高人。
  再说,找就能找得到么?
  但是,您这修行之法不全呀!
  万一走火入魔了怎么办?


第103章 青云门
  江州市。
  辛辛苦苦倒腾了大半月,这趟跨省贩卖的活计终于接近尾声,目前所有巧克力都已经生产完成,就剩下销售。
  因此郭永坤打算明天全体出动,六个人分成三组,一起杀往庐山。
  想来要不了几天就能大功告成。
  傍晚,吃完李有光的知青牌大锅炖后,郭永坤独自一人在安静得有些诡异的村子里散步,另几个人仗着年轻就是资本,全然没有锻炼的想法,索性他也不强求。
  等过几年他们就知道没有养成运动习惯的烦恼,男人一旦结婚生子后,体重大抵是和压力成正比的。
  而压力来自多方面,不光是钱的问题,媳妇儿的抱怨有没有,孩子的哭闹有没有,父母的身体有没有?
  等等等等。
  走着走着,遁着光,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瞅着旁边的食品铺子还没关门,柜台上摆着一副红色转子电话,旁边还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大概是用黑炭写了一行字——市话三角,长途七角。
  也是贵到没边。
  郭永坤寻思出门这么久,也不知道家里是否一切安好,打算挂通电话回家问问,顺便报个平安,告知他很快就要回去的消息。
  “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脆脆的女声,虽然通话质量真的不敢恭维,但郭永坤能猜到是谁。
  “桐桐?”
  “嗯,是我,你是?”
  “我是你小坤哥。”
  “哦,小坤哥呀,听说你出差去了,啥时候回啊?”郝桐桐笑着问。
  “快了。”
  这丫头郭永坤基本当成半个妹妹,语气随和而温暖,“对了,郝叔呢,怎么是你接的电话?”
  这年头不论打电话还是接电话,都算一件大事,君不见电话铃一响全家人都警觉起来、并停止手中事情的场景,所以如果郝叔在家,肯定是他接的电话。
  郭永坤原本也就随口一问,这年头政策好,老干部团建特别多,郝叔指不定又去赶场子了,哪知郝桐桐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下巴差点没掉下来。
  “哦,他参加青云门的聚会去了……”
  “等等!桐桐,你刚才说什么集会?”
  “青云门的集会啊!”
  这下郭永坤确定自己没听错,瞠目结舌道:“青云门?”
  哪来的青云门?
  这特么是二十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
  “哦对了,小坤哥你还不知道,最近市里新成立了一个气功门派,叫青云门,我爸还是个管理人员。”
  “……”
  郭永坤只觉吞了只苍蝇样难受,心里一时间五味杂陈。
  现实果然比小说还特么荒诞!
  居然连青云门都整出来了,还能不能好好过日子?
  “桐桐,你平时不看小说?”
  “我哪有空啊,再说,我爸也不让。”
  怪不得。
  郭永坤拍拍脑门,一群人看书看傻了吧?
  “桐桐,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