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在《河东日报》那边有几个熟人,我帮你联系一下吧,你带着稿子过去试试。”
虽然这并非郭永坤想要的结果,但他明白郝叔已经尽力了,点点头后,还是表示了感谢。
……
翌日一早。
郭永坤带着黑皮本子,直冲河东出版社。
是的,出版社!
他还是想搏一把。
郝叔的建议虽然中肯,但不代表他就会采纳。
投机者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得循序渐进,也不屑。
然而,现实却给郭永坤上了一课。
“这你写的?”
一间弥漫着油墨书香的办公室里,一个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翻开黑皮本子瞅了两眼后,看不出喜怒地问。
郭永坤心头一喜,猜测对方大概看中了,不然为何这样问?
笑着回话,“是的。”
“狗屁不通!”
“……”
“小伙子,你的勇气我还是很佩服的,拿着这种初中生作文就敢往我们这边冲,但你是不是对出版社这三个字有什么误解?”
被无情嘲讽了。
现实告诉郭永坤,在这个思想极为固化的年代,想要特立独行,唯有自立山头,而如果想在别人的框架内办事,就只能顺应他们古板的思维。
这名河东出版社的编辑根本没看他的书,仅仅扫了一眼,单从文笔上,就判了他死刑。
足以可见,郝叔,还是留了情面的。
老实讲,走出出版社大门的那一刻,郭永坤是想将手中的本子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的。
但一个春节的辛劳,终究让他有些舍不得。
河东报社大院。
郭永坤踏进这里的那一刻,脑壳中想的第一目的已经不是钱了,而是替自己最喜欢的小说出口气。
或是说得更伟大些……想与某种腐旧思想怼一把!
他笃定老百姓会喜欢这本书,这是心里最大的底气来源。
来到这里,倒是比刚才在出版社礼遇不少,郝叔的老脸终归有些作用,报社小说板块的一名副编辑候晨,负责接待了他。
“你就是小郭?”
办公室里,本子就摆在面前,他却并不急于翻阅。
是一个白白净净的青年人,三十出头的样子,脸颊削瘦,戴铁框眼镜。
他虽然笑意盈盈,但给到郭永坤的感官并不好,就是那种看起来很假的样子。
“是的。”
“你怎么会想到写小说?我们报社有位主编跟你那位郝叔是旧友,他告诉我你好像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呀?”
郭永坤此刻想的是,你特么到底是调查户口,还是审稿?
“没什么特别原因,就是喜欢。”
“好吧,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候晨呵呵一笑,开始翻阅本子。
郭永坤一直留意他的表情变化,见他起先皱着眉头,继而缓缓舒展,再然后明显有些惊愕,或是说惊艳之色。
不得不感叹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而且专业的就专业的。
想想就知道,对方身为小说类编辑,肯定非常了解这片市场。
“很另类啊,不是传统的江湖背景,引入了仙魔佛道的概念,有点意思,就是文字太白了,要是能精炼下就更好。”
候晨一边观看,时不时还点评几句。
不管郭永坤喜不喜欢他,但必须得承认的是,此人有点眼力见和水平。
大约看了两三万字后,他抬起头来,笑着说,“倒是可以签。”
郭永坤心头一喜,刚准备道谢,哪知对方话还没说完……
“不过放日报不行,就放在晚报上面吧,一个礼拜连载一回。”
尼玛,所以内容再好也没用,必须得之乎者也咯?
还一个礼拜连载一回,那他一百五十万字连载完,只怕要好几年!
“不能每天连载?”
“小郭同志,版面有限哪,现在已经有几部小说正在连载,一个礼拜能给你抽出一版,已经很不错了。”
“行吧。”郭永坤点点头,在对方不敢置信的表情中,起身拿回了本子。
“谢谢,再见。”
很显然,他不伺候了。
望着他的背影,候晨微微眯眼。
心说小年轻不知好歹,给机会不知道珍惜,以为自己是谁啊,自持有点想象力就要所有人捧着?
那可就怨不得他,就算王总编问起来,他也有说辞。
……
心里憋着股气,不吐不快,市里报社自然不止这一家,恰好相反,作为省会城市,大大小小的报社还真不少。
郭永坤特意找到一个小报亭,仔细查找和分析一阵儿后,最终将视线定格在一本刊物上——《侠客林》。
这是一本老刊物了,具体哪年发行的不清楚,记得小时候家里就有几本,一字不差地前后不知撸过多少遍。
如果说申海有《故事会》,那么河东就有《侠客林》。
只可惜啊,它没有《故事会》那么坚挺,在动乱时期好像停刊了蛮久,如今重获自由,却是不复昔日之辉。
若非如此,郭永坤返城也有一年有余,不会今天才在报亭里邂逅。
花了四毛钱,买了一本,由于是半月刊,还挺厚实,就蹲在报亭外的马路牙子上翻阅起来。
版面还是以前的版面,内容就变得有些杂乱,除了少量侠义小说之外,还掺杂进大量诗歌诗词、散文杂记,以及外国文学故事鉴赏……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本刊物该改名了,叫什么《侠客林》啊,直接叫大杂烩多贴切。
“唉……”
幽幽地叹了口气,令他这个老书虫突生一种感叹——武侠已死。
第91章 侠客林
半个小时后,郭永坤终于知道为什么《侠客林》混成这样了。
因为缺乏运营资金。
没有资金,自然无法签约好的作家和小说,而没有好的作家和小说助阵,老百姓肯定不会买账,谁也不是傻子。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顺著书上的地址找过来,知道这家曾经在河东辉煌一时的杂志社,办公地点在哪里么?
在一栋六层筒子楼里,原市矿业局的旧楼。
而且他们只占据其中一层。
是的,寄人篱下。
这就是他们的生存现状。
如同之前去的两个地方不一样,这里没几间独立办公室,九成的工作人员都挤在一个大厅里集体办公,显得杂乱而辛酸。
“同志,请问有什么事吗?”
过路一位姑娘甜美的笑容,收获了郭永坤的好感。
“我是来投稿的。”
“哦哦,这边请……”
姑娘诧异打量他两眼后,才热情将他带到一间办公室外。
门牌上标注着“主编办公室”,而这里好像也没见其他的编辑办公室,显然是光杆司令一枚。
姑娘抬手敲门,里面传来一个略显疲惫的声音,“进来。”
“周主编,这位同志过来投稿。”
“哦?”
从这个戴老学究圆框眼镜的中年人的表情中,郭永坤知道,投稿这类事在这边并非经常发生。
“来,同志,请进来座。”
小店热络,倒真不假。
这位周主编丝毫没有架子,甚至给郭永坤倒了杯茶。
俩人在办公室一侧的木沙发椅上临近而坐,周主编望着他手里的黑皮本子,显得有些急不可耐。
既然如此,郭永坤求之不得,来做什么就干什么,查什么户口?
随即就将本子递了过去。
“小同志贵姓啊?”周主编一边翻着本子,一边询问。
“免贵姓郭,郭永坤。”
“哦,鄙人周秉文,是《侠客林》的主编。”
这样就算认识过,然后这位看起来有些古板的周主编,就完全没有下文,捧着本子观阅起来。
“咦?这个青云门的开山祖师竟然寿命367岁……所以这是一本奇幻武侠?”
郭永坤瞬间眼前一亮,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连连点头,“是的,区别传统的草莽江湖,带有奇幻彩色,如果让我定位的话……可能叫仙侠更合适。”
“仙侠?”
周秉文先是一愣,继而带着血丝的双眼中,迸发出一股郭永坤无法体会的夺目光彩。
“所以你没有借用前人的经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背景?”
“对。”
“不错,不错,虽然文笔稚嫩,但勇气可嘉,当今侠义小说中,独缺这种创新思维!”
郭永坤呵呵一笑,遇到高人了。
因为创新二字,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在这个年代,却是很少有人能够顿悟的。
文化断代严重,致使大多数人还在追忆过往,若非如此四大名著也不会一版再版,鲜有人懂得思考未来。
“你的写作手法很特殊啊,几乎没有太多的环境描写和心理赘述,情节的推动十分迅疾,平铺直述。”
过了半晌后,周秉文又说。
“是的。”
郭永坤笑着点头,“我崇尚的是简单粗暴的叙事方式,侧重以情节牵动读者的心弦,带给他们最直观的阅读体验。”
“简单,粗暴?”
周秉文诧异抬头看了他一眼,从事文艺工作这么久,还是头一回听人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
换成其他作者,谁不是骄傲于自己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叙事方式?
但是……
他体验过才发现,这种简单粗暴非常有效,能极大调动人的阅读兴趣,使他一口气翻看了二十章,完全停不下来,周身血液也开始沸腾。
很好,很强势!
“小郭同志,有水你自己倒,我还要再看会儿。”
郭永坤就怕他不看,做了个请的手势,你随意的意思。
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随着本子越翻越薄,周秉文的眼神也越来越亮。
他是迄今为止,这只本子到手后,翻看再多的人。
“筑基、金丹、元婴……”
倏然,周秉文猛地抬起头,诧异道:“你……开创了一个武侠体系?”
是的,这个修炼体系《诛仙》中并没有,是郭永坤后加的。
它是修真流小说最经典的体系,源自《飘邈之旅》,后又被人改进,是个书迷都知道,他感觉比《诛仙》原有的体系更吸引人。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随手改动一下?
毕竟怼着一个人抄,也挺不好意思的。
“确实是个体系,但确切来说,已经超脱了武侠的范畴,或许称之为修炼体系更合适一些。”
“修炼体系?嗯,不错不错,这个体系能极大调动读者的期待感!后面还有吗?”
因为本子快翻完了,周秉文迫切想看到下一个境界出现,可惜似乎并没有。
“当然。”
郭永坤点头道:“这个体系一共有七大境界,分别为: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合体、渡劫、大乘。”
“啧啧……每个境界都有详细解释吗,就好像你对筑基期引气入体此类的具体描述?”
“有。”
“妙啊!”
周秉文都忍不住想鼓掌了,赞叹道:“你这位小同志天资奇佳,也不知是怎么想到的,你对这些境界的描述我仔细琢磨之后,发现好像并非空穴来风啊,与道家的某些教义和典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郭永坤尬笑两声,挠了挠脑壳。
也没办法不尬,他懂个屁的道教文化呀。
只能说后世那些写修真小说的家伙都是人才。
也真是难为他们了,写本小说还要去参考道教文化,亦假亦真……
大写的佩服。
“对了,小郭同志你是……”
卧槽,你也要调查户口了么?
莫不是以为哥们儿道士下山?
“那个……周主编,咱们还是谈书吧,你们《侠客林》能看中吗?”郭永坤赶紧将话题拉回正轨。
周秉文呵呵一笑,心说没看中我能这么兴奋?
而且他不光看中了,有些话不太好讲,他觉得这本书必火!
不光如此,甚至极有可能改变他们《侠客林》的现状!
道理有三。
其一是文笔。
看似粗鄙直白的描述,却恰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
他做过很多调查,发现普通老百姓其实对华丽的辞藻,以及优美的描述,根本不屑一顾。
往往阅读时遇到大段的景色描写,甚至会直接跳过,完全无视了作家想破脑洞才构造出的旖旎景致。
原因很简单,普通老百姓思维有限,无法与作家媲美,想象不出那种瑰丽的景象。
所以自然没有兴趣,想多了还脑壳疼。
其二是节奏。
这本书的节奏十分鲜明,正如对方所言,简单粗暴,几乎没有什么过度剧情,一切都围绕主线展开,一个字干就完了,干得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使人精神异常愉悦,而这,正好暗合普罗百姓对侠义小说的本质追求。
其三就是创新。
它不仅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好吧,仙侠世界,更是前无古人地开创出一套完整的……好吧,修炼体系。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