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综大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综大枭雄- 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麦迪逊离开,肖恩没有直接回家,反而是直奔唐人街。
  之前沈弼提了肖恩银行手里大笔的信用资金无处可用的事儿,肖恩也得上心。
  这事儿想起来肖恩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肖恩,也有钱花不完的一天!?
  从来都是每次抢点钱就花没,抢点钱就花没,现在可好!
  整的他很是不习惯!
  倒不是说不喜欢兜里有钱,而是,这钱让他感觉很不踏实。
  信用现金375亿什么的,怎么都感觉太虚了啊!
  这特么是假有钱啊!
  可沈弼他们花起钱来毫不在意,仿佛真的一样,弄的肖恩浑身不自在。
  搞金融的没他妈的好东西。
  现在肖恩银行接手了跟海湾西方工业公司的后续谈判,肖恩没太关注,只知道银行这边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就凸显一个财大气粗!
  海湾西方那边咬的也很死,现在全美都知道肖恩银行有钱,非常有钱!
  能不有钱嘛,随着《民事没收》法案的通过,有先发优势的肖恩银行再次迎来一阵办卡热潮,按照门罗给肖恩的数据,短短一个月就办出去500万张信用卡。
  由于带大额现金变少的问题,很多高消费场所不得不上刷卡机,刷卡机那边销售量也是大幅度上涨。
  按照这个趋势,肖恩银行手里的钱只会越来越多。
  唯一让肖恩郁闷的是,办信用卡的人多了,但储蓄存款却并未增加多少。
  美国人民是真他妈的不存钱啊!
  因为这事儿,肖恩还特意问过沈弼,西方人喜欢提前消费,不喜欢存钱,难道就不怕万一碰到什么难事的时候无钱可用吗?
  反正肖恩不理解,在东边,手里没点过河的钱,那太不踏实了。
  “这很正常啊,谁敢存大笔现金啊,银行都不敢!”沈弼对肖恩能问出这种问题来也显得很是惊讶,“我们不也正在为手里现金太多花不出去而发愁吗?”
  “所以,为什么?”
  “很简单,对于我们来说,现金在手里一天就是亏损一天,房租要花钱,人工要花钱,连金库都要大笔投资,还要承受通货膨胀,100亿美元放在金库里花不出去,那就意味着我们每年要亏损10亿美元!”
  “这还是最好的情况,你当有钱人真的就那么舒服吗?”
  “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人为你打工吗?”沈弼笑着看向肖恩。
  “多少?”肖恩挑眉。
  “单单是正规行业,目前就有12万人在为你打工,也就是说,每天睁开眼睛,你就要支出1200万美元的工资出去,按照平均工资3000每月算的话。”沈弼一脸的不怀好意,“实际情况是更高,每天在2000万左右,加上其他各种成本开销,每天3000万美元起步!”
  “噗!”肖恩当场就喷了,“千万别这么说,压力好大!!”
  这要是算上那些见不得光的产业……
  肖恩头皮发麻!
  “普通人也差不多,对一个正常有工作的人来说,美国食品和生活用品价格低廉,医疗教育都有保障,基本生存不存在任何问题,那么,他们需要考虑的就是钱不能存在手里,只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变成废纸,特别是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
  “他们会用来消费,用来购买一些保值性能高的贵金属,珠宝,债券,房产,股票,收藏品等等,比如一顶尼克斯夺冠时期的签名帽子,收藏这个都比留着现金有用!”
  “这些东西随时可以换成钱,但钱未必随时可以换成有价值的保值品。”
  脑子里转动着乱七八糟的想法,肖恩闭目养神,一路到了唐人街,黄老头早早地就在门口迎接他了。
  看着走下车来的肖恩,还是那么年轻,想起最初见到肖恩的时候,这才短短几年啊,已经天上地下两个人了。
  真的是一遇风云变化龙啊!
  感慨着,黄老头把肖恩迎了进去。
  沏上茶,肖恩关心了一下黄老头的身体,老头还是挺硬朗的。
  传说美国华人社团高层中流传有功夫,也不知道真假,黄老头会不会……
  闲聊了一阵,肖恩说起正题,“再给我说说之前你跟我提过的那件事,我现在来兴趣了。”
  “好啊!”黄老头一下来了精神说道起来。
  这事儿,大约一年前黄老头就找肖恩提过,只是那时候肖恩忙于东南亚的事儿,身心都扑在保护伞上面,再加上感觉没多少钱赚,还要分一部分给黄老头,便没理会。
  从85年开始,因为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港岛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定论,可搅屎棍嘛,即便是签署了合约,也是要狠狠搅合一下恶心人的。
  各种宣传,什么没收资产,什么均贫富,改变体制,法律,追究之前逃港者之类的,回归了嘛,追究是很正常的。
  东边当然做过很多努力,保证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可偏偏这些事儿,东边之前还都干过……
  而且港岛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就是因为这事儿,大批资本家逃亡港岛,带来了技术,设备,资金,工人,这才让港岛有了发展的机会。
  关键的是,这些人大部分都还活着!
  所以,大嘤帝国这边稍微一宣传,立刻大家就信了。
  而且追究责任这事儿,在东边也是司空见惯,逃港者都是经历过的,怎么会不怕。
  所以,从85年开始,港岛就兴起了移民潮,有钱的去英国,没钱的去加拿大,再没钱去澳大利亚,穷人去东南亚……
  可有心气高的,相比于英国,美国才是他们最向往的。
  特别是肖恩几次在港岛兴风作浪,开着舰队纵横东南亚,几次到港岛更是压的英国驻军屁都不敢放一个,每次总督府都要跟孙子一样溜溜出来接待。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美国人的威风就在眼前,不可能看不到!
  慕强心里,很正常的。
  这就让移民美国成了港岛第一热门!
  移民就肯定要找关系,华人都喜欢找华人,黄老头不单单在东海岸大名鼎鼎,在港岛这里同样关系深厚。
  相比于很多在美华商,黄老头不是最有钱的,但绝对是关系网最广的,自然很多人就求上来了。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要怪肖恩。
  之前肖恩搞建筑公司的时候,为了图省钱,从黄老头这里雇佣了很多华人,后来垃圾品分类,又雇佣了一大批。
  最后是尤瑞在纽约的劳务公司,同样雇佣了一大批华人。
  中间人都是黄老头,为此前后解决了好几千人的绿卡问题。
  这就更让黄老头声名鹊起,一时无两了。
  可现在,一两个要落户没问题,十个八个黄老头找找关系也不是问题,可再多,黄老头真抓瞎啊!
  之前那是绿卡,现在是国籍,不说难度本就大了很多,关键是数量也太大了。
  黄老头又不是纽约市长,哪里有这个能力!
  没办法,黄老头去年就找到了肖恩,希望肖恩帮忙。
  入籍是要给钱的,一人十万美元价格可不低了,1000人就是1亿美元。
  可问题是,一家一户一个人入美国籍即可,后面都可以通过婚姻关系慢慢来,也就是说一千户,起码3000人以上才1亿美元。
  肖恩又不能所有钱都拿,黄老头要分,政府方面要打点,最后落手里没多少,而大规模引进华人,政府方面也要承担压力不说,本地居民也不乐意。
  这是工作机会的问题!
  所以,肖恩看不上这点利润,这事就过去了。
  现在黄老头没想到肖恩又来了兴趣,他自然很高兴。
  “有多少人?”肖恩笑着问道。
  “1500多人。”黄老头回道。
  “这么少?”肖恩皱眉,这可没啥意思。
  “少?”黄老头眼睛一瞪,“不是,肖恩,你这是?”
  “这点人,不值当我出手一次!”肖恩说道。
  “要人还不简单,想来美国的人肯定不缺,港岛想移民的有上百万人,人肯定不缺,我说1500人,这是通过各种关系求到我这里的,这还推掉不知道多少呢。”黄老头顿时来了精神,“只是,人不是问题,问题是,接收这么多华人,政府方面……”
  “当然不能是白白接收。”肖恩摇头说道:“我肖恩是个有责任心的人,这些华人来了美国,工作怎么办?生活习惯问题怎么办?”
  “子女上学问题怎么办?”
  “他们没有保险,那医疗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是要解决的!”
  “呃……”黄老头一脸懵逼地看着肖恩,单单是解决国际问题就够夸张的,这些都解决,开什么玩笑?
  “那不知道肖恩你有什么办法?”
  “纽瓦克距离世界经济中心曼哈顿不过15公里,而物价,房价,生活成本等等又很便宜,所以,我准备在纽瓦克开发一个专门为华人设计的社区,只要购买这里的房子,就能获得一个美国国际的入籍资格。”肖恩笑着挑了挑眉头,“当然,中介费用是不能少的。”
  黄老头目光闪烁,瞬间就明白了肖恩的意思。
  投资入籍!
  这个房价绝对不低。
  可考虑到能百分百入籍,那贵一点也没有任何问题。
  多少人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呢。
  而在纽瓦克兴建一个大型社区,房地产对地方经济的带动那是有目共睹的,更何况,单单是这个社区就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这么多好处,不怕政府方面不同意。
  更何况还有肖恩在公关。
  这么一看,这事儿还真的就成了!
  没有一点问题。
  “能容纳多少人的社区?”黄老头瞪大眼睛看着肖恩。
  “越多越好,你弄一万户我都无所谓!”肖恩哈哈一笑。
  黄老头脸上满是潮红之色,他是真兴奋了!
  这事儿就算是定下来了,肖恩走后,黄老头还是兴奋的在屋子里来回绕圈,好半天兴奋劲才平复下去。
  且不说这么多人,光是中介费他就能分到一大笔,肖恩看不上这点钱,他可看得上。
  更何况,这事儿能成,他牵线搭桥功不可没,这是多大的人情,能带来多大的名声!
  对黄家来说,人情,名声比钱更有用!
  他已经恨不得现在就打电话去港岛,把好消息传下去了。
  当然,最后还是忍了下来,虽然肖恩说的信誓旦旦,但这事儿才刚刚谈,总要等肖恩那边给了准信再说。
  ……
  再说肖恩。
  休息了两天,忙了下名下公司积压的事务,主要是签署各种文件。
  忙完这些事情,这才坐着直升机去了纽瓦克。
  在直升机上,肖恩附身朝着下面看去,半年多没回纽瓦克了,现在一看,还跟从前一个吊样子!
  这要是换成东边,半年变样,三年不去,再去都找不到路……
  “我在纽瓦克20多年了,我记忆中的纽瓦克20年就没变过,还是这几年,因为你的原因,这边多了几个工厂,多了一些娱乐场所,算是稍稍恢复了一点活力。”市长办公室内,韦尔斯笑着对肖恩说道。
  韦尔斯,原本的纽瓦克警察局局长,这次选举的时候,在肖恩的支持下终于是更进一步了。
  “这么说,我还是纽瓦克的功臣了?”肖恩自嘲一笑。
  “那肯定的,纽瓦克这几年税收增长还真的就靠你了,别看距离纽约很近,可除了垃圾,纽约什么都不会往这边送!”韦尔斯话里带着浓浓的怨气,有当警长的时候,有现在做市长之后。
  肖恩大笑了一阵,这才说道:“那这次我还是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我就等你这话呢。”韦尔斯笑着搓了搓手,他就知道肖恩来肯定有事。
  “我准备申请一块钱,用来兴建一个大型的社区,一个专门的华人社区。”
  “华人社区?”韦尔斯眉头皱了皱。
  肖恩把计划说一遍,最后又总结道:“这次我弄来的可不是那些黑人穷鬼或者墨西哥毒贩,全都是华人有钱人!”
  “他们每户单纯中介费就有10万美元,还要在这里购置房产。”
  “因为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所以,他们还要重新缴纳各种保险,但教育,医疗之类的可没有任何福利,都是全款消费哦。”
  “如果有1万户,3万人左右,需要缴纳的房产税,带动的消费税等等,起码每年给纽瓦克增加700-1000万美元的税收。”
  一听到这么多税收,韦尔斯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之前都是干警长的,懂个屁的做市长。
  对就业、对工业、对税收一点都不敏感。
  美国政体就是这样,市长、州长、总统什么的大多屁都不懂,根本没有任何执政经验。
  一切全都靠自己的组建的智囊团队。
  事实上,有没有他们,根本不耽误美国按照原本的轨迹运行。
  “土地不是问题,我立刻开会研究一下哪里的土地合适。”韦尔斯兴冲冲地说道,他也是想做出一些业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