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起航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起航天-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知道了泰勒,赶紧采矿吧,回来我们干一杯,我藏了两瓶啤酒。”
  “好的。”
  何小峰用机械手,将冰块装入采矿袋。
  这是用聚酰胺,聚乙烯等材料合成的采矿袋,尽管薄薄的一层只有几毫米厚,看上去十分脆弱,可它的强度超过钢材数倍,其拉伸强度超过一千兆帕。
  这个小行星的冰层十分的薄,只有两米厚,何小峰不得不数次换取样点采矿。
  何小峰将摄像机架起来,正对着镜头说道:“麦克,你看我给你表演一个华夏传统功夫。”
  “好呀,你以前老吹你会功夫,师承李小龙,认识你二十二年,没见过你一次出手。”麦克盯着屏幕,惬意的吃太空披萨饼。
  何小峰将采矿机设定成自动模式,正定的站在镜头前,先是拱手行礼。
  “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传统功夫,松果痰斗闪电捂脸鞭。”
  “看好了啊,一鞭、二鞭、三鞭、四鞭、五鞭。”
  何小峰由于太空服限制,施展不开手脚,在麦克看来,他就是快速的煽动了几下手臂。
  “呔!”何小峰收尾的动作猛剁了一下脚,在反作用力下,他飘向了太空。
  ps:先发后改


第十四章:奔向火星

  麦克坐在主控室下了一跳,在胜利前夕如果出了岔子,那他觉得死的真冤。
  如果何小峰不曾带给他希望,处于绝望包围的他还能坦然面对死亡,但是何小峰不仅带给了他希望,还把这个希望扩大到了一万倍,变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如果失败,他不甘心。
  好在何小峰身上系着安全绳,出舱服的背上还有氦气滑行装置。麦克差点吓尿了出来,破口大骂道:“fu**,泰勒,***”
  “sorry,麦克,我刚刚只是开了一个玩笑,如果我忘记在太空不能跺脚了。”
  “别废话那么多,赶紧采矿吧。”
  “OK”何小峰用机械手臂做了一个OK的手势。
  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矿,何小峰顺利采集到接近七百多公斤的冰块,和一百多公斤的岩石样本。
  他走到着陆器前,再次检查了一下着陆支架,确认无误后携带采矿袋,缓慢的地放入了气闸舱内部,然后再次走出了气闸舱。
  “泰勒,你要干什么?”麦克神情紧张地大喊。
  “留点纪念,这颗小行星很可能是太阳系形成早期遗留的产物,数十亿年来我是第一个生命体到底这里,很可能以后就不会有人再来了。”
  何小峰从气闸舱拿出一块金属板,缓缓走下舷梯,将金属板放在砂砾粗粒的地表上,机械手臂在金属板上刻下一行字。
  “想要我的宝藏吗?如果想要的话,那就到贝努小行星上去找吧,我全部都放在那里。”
  何小峰写下这一段话后,拍下了一张照片留念。
  麦克没有说话,而是看着何小峰做这一切,换作是他,也会留下一点纪念,因为这个地方,此生不可能来第二次。
  何小峰缓缓步入了气闸舱,关舱门,气闸舱复压,等到气闸舱与指令舱压力确认为一致后,两舱之间的门被打开,何小峰脱掉太空服进入指令舱。
  在小行星上,上升远比下降容易的多,返回器只需0。7km/s的速度就可以离开小行星表面。
  返回舱以着陆器支架为发射台,点火返回舱的发动机,飞行器缓缓上升。
  发动机喷气产生的推力细腻、柔和,带动飞行器的缓缓上升,并且保持姿态。
  数小时后,返回舱成功与萤火虫号对接,小行星采矿完成。
  何小峰在主控室见到麦克时,他很想一名红脖子,脸部和脖子通红,也许是由于他极度兴奋导致心跳速率加快,过多的涌向脑部。
  “麦克,我发现你的脖子大了一圈。”
  “鬼扯,哪有?”
  “你现在很像一名德克萨斯的红脖子。”何小峰做出一个拿枪的姿势。
  “别取笑我了,现在我们已经补充到了充足的水源,下一步改怎么办?”麦克问道。
  “当然是奔向火星呀,要想活着会地球,我们必须去火星轨道与科尼他们汇合,火星轨道上的空间站有充足的补给物资。”何小峰回答道。
  “我当然知道要奔向火星,可是我们已经偏离了转移轨道,而且失去了和地面通讯的能力,没有地球控制中心的支持,我们很难泊入火星轨道。”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电脑无法解析地面信号,我们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何小峰当然知道这些,他转过话题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先驶离这片小行星带吧。”
  。。。。。。
  地球,关于赫尔墨斯号失联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引发轩然大波,这是人类第一次尝试前往火星的任务,承载的70亿人的希望。
  迪诺县,世界各地不少人自发的来到星漫公司总部,在火星任务宇航员的雕像前摆放菊花,很显然,人们都知道在茫茫宇宙中遭遇太阳风暴失联是什么后果。
  地面通信室,赫尔墨斯号失联的第六天,工作人员都知道依然不停的尝试与赫尔墨斯号连续。
  赫尔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信使,担任宙斯和诸神传令的使者,为诸神传送消息。
  所有人都在祈祷赫尔墨斯显灵,能够把遥远星空英雄的消息传递回来。
  马克像往常一样,不断的利用深空通讯网络,联系赫尔墨斯号。
  搜寻赫尔墨斯讯号中。。。。。。
  启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讯号接收中。。。。。。
  马克面前的通讯控制台显示出绿灯,他以为自己看错了,接着他收到了来自萤火虫号的第一条信号。
  “呼叫地面控制中心,这里是萤火虫号,我们遭受了的太阳风暴。”
  “呼叫地面控制中心,这里是萤火虫号,我们遭受了的太阳风暴。”
  “呼叫地面控制中心,这里是萤火虫号。。。。。。”
  马克兴奋大声吼道:“我收到了泰勒他们的信号啦。”
  所有人都转头向看着马克,对这个消息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随后,地面通信室众位工程师的确认下,证实信号源属于赫尔墨斯号上的萤火虫飞船。
  地球重新联系上赫尔墨斯号,屋内响起一片掌声。
  乔森、安道源、莫斯等人火速赶到地面通讯中心。
  乔森走到通讯控制台一位戴着耳机的男子身边,他急切的问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马克回答道:“我们向萤火虫号发送了远端通讯信号,信号在10分钟后就会传到飞船。等信号返回地球,就是二十分钟之后。”
  “好,我们要详细了解赫尔墨斯号上的情况。”
  几天后,火星任务会议室,乔森已经从萤火虫发了的信息中,得知了赫尔墨斯号的全部情况。
  “我们现在还是无法联系赫尔墨斯号,与萤火虫号的联系是单反面的,太阳风暴损坏了萤火虫上的通讯器,导致接收天线功能严重下降,飞船电脑无法解析我的信号。”阿尔法汇报道。
  乔森叹了一口气问道:“泰勒,他们前往小行星带,捕获小行星的概率是多少?”
  莫斯教授回答道:“几乎不可能,他们的水资源只够不到30的使用,除非恰好有一个富含水资源的小行星掠过萤火虫号,萤火虫号恰好能抓住机会,伴随小行星飞行。”
  “在未知的行星地表环境,又缺少地面通信支持的情况下,泰勒他们要平稳的软着陆在行星表面,而且着陆区附近刚好有深度合适的冰层,以上种种情况综合概率低至数十亿分之一。”


第十五章:引力弹弓(一)

  星漫公司超级计算机的模拟结果,也印证了莫斯教授的理论,成功的概率为10亿分之一。
  得知这一消息,工程师们与萤火虫号重新通讯的喜悦,也被这个结果无情的吹散。这就像一个嘴唇干了裂的旅人,穿行在茫茫的沙漠之中,在即将绝望中找到一片水源,还没来及高兴,刚走两步又掉进流沙里。
  会议室陷入了寂静的沉默,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21分钟后,地面通讯台接收到了第二次萤火虫号的信息。
  这次接收的信息更为全面,也让地面控制中心的工程师们对赫尔墨斯号的遭遇,有了基本的了解。
  萤火虫号发来消息告诉工程师们,因为水源不足的问题,萤火虫号与赫尔墨斯号分开了,萤火虫号上只有泰勒和麦克,他们需要前往一片小行星带,俘获一颗宇宙浮冰,才能补充水源。
  而赫尔墨斯号则留有四名队员,继续按照预定的计划前往火星。
  工程师们陷入了沉思,为了完成火星任务,麦克和何小峰做出了牺牲,他们无法体会六人当时的处境,如果举行一次“民主”表决,至少何小峰有很大概率不会被投出去,可他还要选择主动牺牲。
  江晨溪在第一时间也获知了这个消息,她的心情再次坠入低估,从失联的绝望中,跳入到另一个绝望。她了解何小峰,何小峰比任何人都希望火星任务成功,哪怕牺牲自己也甘愿。
  几天后,随着萤火虫号陆续传回的信号,地面控制中心的工程师们重新燃起希望,当何小峰成功着陆小行星地表时,全世界都为之沸腾。
  。。。。。。
  火星任务第176天,萤火虫号脱离贝努小行星轨道,进入一个环绕太阳的椭圆轨道。
  麦克这几天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对着贝努小行星岩石样本做着实验分析,他在贝努小行星表层岩石上,发现很多白色斑点,经过仪器设备测算,这种情况通常是矿物岩石在熔融岩石中结晶而成。
  根据岩石结晶分析,该岩石形成约为41亿年前,这处在太阳系早期阶段、
  岩石的主要成分为铁、镍物质,这通常是行星内核才有的情况。
  “泰勒,这块岩石好奇怪啊!”
  “怎么奇怪了?”何小峰问道。
  “按照岩石成分的分析,它有可能是来自一课行星的内核,但奇怪的是在贝努小行星上,只有薄薄的一层是这种岩石,岩层厚度不到5米。”
  “有可能这种岩石来自一颗太阳系早期的行星,被木星的引力撕成碎片,在漫长的岁月中撞击到贝努上。”何小峰找到一条合理的解释。
  麦克反问:“那为什么没有发现撞击坑?”
  “我哪知道?我又不是专业的,你赶紧把实验数据传回地球吧。咱们现在当务之急,不是研究这个玩意儿。”
  “我知道是去火星,不去火星咱俩死定了,关键是咱如何去火星?”
  “我已经找到办法了。”
  “什么办法?”
  “引力弹弓!”
  何小峰这几天都呆在主控室,思考着各种前往火星的可能性,绞尽脑汁后,他终于想到一个方法,利用木星的引力作为弹弓,弹射去火星轨道。
  萤火虫号已经严重偏离了火星轨道,如果直接去追赶火星,至少需要一年以上才有可能进入火星轨道。但这个方案第一时间被何小峰否决,萤火虫号上携带的物资、燃料都不足以支撑如此久。
  何小峰又仔细观察了萤火虫号的当前轨道,是处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这里是两个大天体的引力场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平衡点,所以汇集了太阳系内侧绝大多数小行星天体。
  如果没有木星引力扰动,这些小行星会随机进入太阳系内侧轨道,极大的可能地球会频繁遭受小行星撞击,从而灭绝地球一切生物。
  麦克抛出一个疑问:“我们要如何实现引力弹弓?”
  是啊,如何实现引力弹弓?何小峰心里重复这句话。
  首先总不能开着飞船直接朝木星飞去吧?他们现在连木星所在的位置,与萤火虫号的距离都不知道。
  其次,他们还要知道火星的位置,与萤火虫号的距离,借用了木星引力总得有个飞行方向,总不能朝土星轨道飞吧?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他们必须计算出引力刹车点、深空机动点、轨道修正点等,否则他们会以每秒26km以上的速度,撞击或者掠过火星。
  麦克看着何小峰的眉峰紧缩,他鼓励的说道:“泰勒,不用着急,你慢慢想,我相信你!维修通讯天线这事儿交给我吧。”
  何小峰在小行星采矿计划的表现,彻底让麦克信服,他也不再颓废,对火星任务充满信心。
  麦克的鼓励让何小峰有些脸红,他已经思考很多天了,在脑海里仍然只有一个雏形,一涉及到具体步骤,脑海里就是一团浆糊。
  何小峰知道自己并不十分聪明,在火星任务的模拟训练中,手动模拟火星着陆,他没有一次成功过,但其他人都成功过,包括麦克。
  可在小行星着陆过程中,他出奇的冷静,脑海里清晰的记得每一个操纵步骤,双手分毫不差的执行,最后加上一点点运气,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在小行星表面登陆的人。
  所以何小峰坚信,只要找到这个感觉,奇迹就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