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这个消息的太宗皇帝大怒,又恰逢担任飞狐都尉的棘蒲侯柴武入京述职,于是就让柴武派飞狐锐士五十人,将安陵杜氏满门捉拿,于东市腰斩。
安陵杜氏被阖族腰斩,长安城的粮价也就慢慢降了下来,太宗皇帝又下令,把安陵杜氏囤积的百万石粮米平价售于百姓,才使得粮价回到正常。
周勃将少府的存粮主要分给了几家不修私德的勋贵,主要是东牟侯、朱虚侯,平阳侯曹窋本来拒绝了周勃的提议,但逆子曹岩暗自代表平阳侯一家,接受了周勃送来的粮米。
长安粮价回到正常水平,这几位贵勋都很沮丧,整日饮酒作乐。
东牟侯刘兴居酒后在皇帝的面前没有遵守礼仪,太宗皇帝让东牟侯在高皇帝的牌位前思过,结果东牟侯蹊跷的死在了高庙。
朱虚侯恼怒于粮价的下跌,更是酒后从少府偷走了几十柄大黄弩,扬言要射杀太宗皇帝。
念在齐悼惠王是孝惠皇帝庶兄的缘故,太宗皇帝赦免了朱虚侯的死罪,责令其回封国,不允许再入长安。
朱虚侯从廷尉大牢走出之后,齐王刘襄心灰意冷的带着朱虚侯,踏上了回封国的路。
回到封国之后,刘襄对没能成为皇帝的事耿耿于怀,整日饮酒作乐,又沉迷酒色,所以一命呜呼。
而平阳侯家族的逆子曹岩,则是在酒后舞剑,将孝惠皇帝赐予平阳懿侯的御剑插到了高庙的墙垣之上。
太宗皇帝忍无可忍,先是在高庙外跪着哭了许久,再三告罪后,带朝中百官来到尚冠里外,打算夷平平阳侯府。
知道庶弟曹岩的所为之后,平阳侯曹窋脱帽跪行出尚冠里,把所有的责任都担了下来,说:“长兄如父,父亲不在,我作为兄长,却没有教育好家中的弟弟,就算是死一万次,也绝对不冤枉。”
太宗皇帝感念于平阳侯的忠义,便赦免了平阳侯家族,只下令捉拿了曹岩。
第二日清晨,平阳侯曹窋留书一封,就在府中引咎自尽。
到这时,陈平和周勃才从奢靡的生活中走出来,开始敷衍的处理政务。
同年,太宗皇帝任命宣平侯张敖的门客,当时担任汉中郡守的田叔为少府卿。
田叔领命抵达长安,刚一见到太宗皇帝,就直接说道:“汉家以孝治国,陛下又是孝惠皇帝的孩子们中尤其孝顺的,如今陛下贵为天子,怎么能坐视母亲在冷宫受苦,却不尊为太后呢?”
太宗皇帝的生母本是宫女,太宗皇帝是孝惠皇帝的庶子,孝惠皇后张嫣并没有生下子嗣,所以对所有的孩子都视若己出。
太宗皇帝的母亲在生下太宗皇帝后不久就去世,太宗皇帝和淮南王都被吕后养在了身边,所以对于孝惠皇后尚在人世的事,太宗皇帝并不知晓。
听到田叔的指责后,太宗皇帝连忙叫来了文武百官,却发现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太宗皇帝就直接走向了深宫。
看到孝惠皇后的时候,太宗皇帝泣不成声,连称自己不配做儿子,在石砖上把头都磕破,竟然当场晕了过去。
最后根据宫中寺人的供词,孝惠皇后的事是周勃下令隐瞒,不允许太宗皇帝知道的。
太宗皇帝就罢免了周勃的太尉职务,把孝惠皇后尊为皇太后,请入了长乐宫供养。
之后的三个月,太宗皇帝都每天朝拜长乐宫,每次都是先跪着和太后告罪,然后才进长乐宫拜见太后。
见太宗皇帝如此孝顺,陈平和周勃终于开始慌乱起来。
有一天,因为诛吕的功劳,被太宗皇帝任命为内史的刘揭找到了陈平,说道:“陛下对太后这么孝顺,如果将来想起吕氏的事,要拿我们问罪,应该怎么办?”
陈平还没有说话,周勃就现在一旁跳了出来,说:“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罢了,为什么要这么担心呢?”
“如果将来,陛下要拿我们问罪,那我随时都可以把北军带到未央宫外,到了那时,我们想让谁做皇帝,就让谁做皇帝。”
周勃说这句话时,后来的皇帝太傅,大将军颍阴侯灌婴恰好在场,就把这个话告诉了太后。
太后听到之后,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说:“绛侯是功臣,就算是要做废立皇帝的事,也会有很多人追随的。”
颍阴侯赶忙说:“太后这句话说的不是很多,绛侯确实是功臣,但功臣却不止有绛侯、曲逆侯这两家,忠心于刘氏的更是数不胜数。”
“绛侯和曲逆侯只是奸妄小人,除了他们二人之外,汉室的功臣不会再有第三个奸臣!”
太后欣慰的点了点头,交代颍阴侯说:“我虽然是太后,但孝惠皇帝走得早,我年纪不大,无法赢得所有功侯大臣的信服;如果有一天,绛侯和曲逆侯要做伤害江山的事,颍阴侯一定要看在高皇帝的恩情,帮帮皇帝。”
颍阴侯再三叩拜,才从长乐宫走出,表面上却做出一副胆怯之人的模样,并不彰显自己是忠臣。
起了谋逆的心思之后,陈平和周勃在长安散播言论,说:“皇帝年纪还小,太后也是一个没有长白头发的少女,长此以往,高皇帝的江山就会混乱。”
表面上这么说,实际上指的是太宗皇帝还未加冠亲政,想要以此把控大权。
太后听说这个消息后大怒,对左右说:“高皇帝离世不过十几年,太皇太后离去也不到一年,绛侯和曲逆侯居然已经忘了汉家太后的威严了吗?”
春三月,太后下达了懿旨,让太宗皇帝提前行加冠之礼,而后亲政。
算盘落空的陈平和周勃终于无法忍耐心中的野心,便开始谋划起造反的事。
得知太宗皇帝加冠亲政,远在临淄的齐王刘襄扬天闷吐一口血,自语了一句‘大事休矣’,就当场暴毙。
按照惯例,齐国君臣向长安汇报了刘襄的死讯,并将齐王太子刘则的案牍发往了长安,请求长安认可刘则为新的齐王。
怎料这封奏报恰巧送到了丞相府,被陈平所得知,于是陈平将齐王身死的事隐瞒了下来,暗地给朱虚侯、刘将闾等齐悼惠王的儿子们,以及齐王太子刘则发书信,密谋反叛的事。
在给刘则的书信中,陈平说:“半年前,吕氏为祸长安,我本来是想让齐王来做皇帝的,但朝中奸妄太多,居然让吕氏的血脉坐上了皇位。”
“现在齐王去世了,我很伤心;如果王太子能在齐国起兵,打起为父报仇的旗号,那我和绛侯都会在长安做内应,帮王太子登上皇帝的位置。”
刘襄死的时候,齐王太子刘则才十五岁,又因为是刘襄独子的缘故,自小都在娇生惯养中长大,既不知喜,也不知忧。
得到陈平的许诺,刘则很轻易的就被欺骗,就叫来了朱虚侯,商量谋逆的事。
看了陈平的书信之后,朱虚侯劝刘则说:“太子还是三思的好,陈平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半年前,陈平就曾经答应大王,要让大王做皇帝;但在诸吕都被扫除之后,陈平宁肯让周勃杀害代王的妻儿,以此逼代王入长安登基,也不愿意立大王。”
“如今,陈平又说让太子做皇帝,我觉得,陈平依旧是在骗人,是想要利用太子。”
但在一旁,刘将闾、刘罢军等齐悼惠王的儿子都劝刘则,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所以朱虚侯的话,刘则并没有听进去。
在和陈平商议好具体事宜后,在夏四月,齐王太子刘则下达了檄文,正式反叛。
在檄文中,刘则皇城长安朝堂、太宗皇帝不愿意立其为齐王,想要屯兵齐国的国土,所以自立为齐王,擅自为刘襄定下齐哀王的谥号,举起‘为父报仇’的大旗,召集起齐国兵卒青壮二十万,向梁都睢阳进发。
在齐王太子反叛之后,陈平和周勃就在朝中鼓噪,劝太宗皇帝把整个北军派去关东平叛。
感觉到陈平周勃的异常后,太宗皇帝明智的派出了北军的一小部分,并下令给在南方攻打南越的隆虑侯周灶,让周灶暂时停止攻打南越,北上丰沛,阻截齐国的叛军。
阴谋被太宗皇帝识破之后,陈平和周勃又给代王刘恒发了书信,说:“大王的妻儿,本来是被我们带到了长安好生招待,但后来,被宫里来的寺人给杀害了。”
“我们认为,是陛下杀害了大王的妻儿,如果大王还是刘氏男儿的话,就应该兴起仁义的军队,讨伐在皇位上安然坐着的吕氏血脉。”
对于自己妻儿的死因,刘恒是知之甚详的,得到陈平、周勃的书信之后,刘恒嗤之以鼻。
但出于忠心,刘恒还是把这个书信交给了太宗皇帝,让太宗皇帝定夺。
知晓此事之后,太宗皇帝终于明白,陈平、周勃是想让宗亲诸侯反叛,将长安的兵力都派去平叛,然后趁着长安兵力空虚,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
在和太后、安国侯王陵,以及北平侯张苍、秦牧、汲忡等亲信商讨过后,太宗皇帝密令代王刘恒:佯装同意陈平的提议,假装反叛。
与此同时,匈奴派了使团到长安,要求汉室遣公主和亲,太宗皇帝碍于陈平、周勃作乱,无法痛击匈奴,又苦于宗亲无女。
就在这时,代王刘恒将女儿刘嫖偷偷送去了长安,以做和亲之用。
夏五月,代王刘恒诈反。
番外:《新史记·太宗本纪》(前元)终
得知代王反叛的消息,朝堂大为震动,陈平周勃喜笑颜开。
有一天,一只喜鹊落到了陈平家门口的树枝上,陈平笑着对身旁的周勃说:“这是上天在保佑我们,大事一定可以成功。”
于是陈平和周勃入宫,劝太宗皇帝把北军剩下的士卒派去平定代王的叛乱,并把南军派去代国的北方,抵御匈奴的入侵。
对于陈平和周勃的阴谋,太宗皇帝早就有所预料,于是假装派秦牧去代国,质问代王为何反叛。
代王早就得到了太宗皇帝的密令,于是对外宣称秦牧已经被斩首,实则是让秦牧带着代国的一半军队,在代北的楼烦一带防备匈奴人。
秦牧被代王斩首的消息传回长安,陈平和周勃再次胁迫百官,劝太宗皇帝派周勃出征,镇压代王的叛乱。
太宗皇帝知道周勃心怀不轨,不可以再掌控兵权,于是对百官说:“绛侯的太尉官职,是因为渎职的缘故被太后罢免,我作为太后的儿子,怎么能再起复绛侯呢?这与孝道不符。”
听到太宗皇帝这么说,朝中百官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只有陈平恬不知耻的质问道:“陛下年纪还小,根本不懂军国大事,如果不让绛侯这样的功臣去镇压代王,高皇帝的江山就要不复存在了。”
太宗皇帝闻言大怒,当场驳斥陈平道:“高皇帝在时,对曲逆侯和绛侯都礼待有加,曲逆侯为什么要欺负高皇帝的孙子,欺负自己的君王呢?”
“我作为高皇帝的血脉,一生以高皇帝为效仿的榜样,刘家的男儿,也从来没有不尚武的。”
太后听说太宗皇帝的话语之后,高兴的对左右说:“有这样的皇帝,汉家的江山一定能愈发强盛起来。”
夏六月戊戌日,太宗皇帝从长安以北的灞桥出发,御驾亲征以平定代王的叛乱,实则是去和代王合兵一处,再回长安惩处陈平、周勃等乱臣。
与此同时,被太宗皇帝派去代国北方防备匈奴的秦牧,在马邑见到了后来的弓高侯韩颓当。
韩颓当告诉秦牧,自己是受韩王韩昭的指派,来向太宗皇帝表达愧疚,并希望回到故土的请求。
秦牧不敢耽误此事,便快马加鞭,将此事八百里加急报于长安,驿骑来到长安,发现太宗皇帝已经御驾亲征,又北上箫关,将消息送到了太宗皇帝手中。
得到消息之后,太宗皇帝决定将此事暂时搁置,先解决朝中的陈平、周勃等乱臣。
夏六月辛亥日,太宗皇帝率领的北军、关中良家子十数万人抵达箫关,没过几天,代王也带着几万代国军卒赶到。
那一天,箫关方圆五百里大雪纷飞,代王却好像是不知道寒冷一样,袒露着上半身,背负着荆条,在雪地里跪着走了好几里,才来到太宗皇帝的御辇外。
太宗皇帝走下御辇,代王就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对太宗皇帝哭诉说:“臣虽然是高皇帝的儿子,但从来没有动过任何不应该有的心思。”
“半年前,陈平和周勃把臣的妻儿绑走,逼臣去长安;到了长安之后,陈平和周勃又把偷来的玉玺拿来,但臣没有敢触及神圣。”
“现在,陈平和周勃已经杀了臣的王后、王太子和几个儿子,还把这件事嫁祸到陛下的身上,意图离间臣和陛下之间的关系。”
“希望陛下看在臣是孝惠皇帝昆季的份上,帮臣报仇,杀了陈平和周勃!”
太宗皇帝闻声而垂泪,来到了代王的面前,帮代王把衣袍穿好,才安慰代王说:“王叔不用担心,我作为刘氏宗亲的宗主,一定会为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