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汉一朝,汉官在天下人,乃至于外邦眼中的形象,无一不是那铮铮铁骨。
而作为视骨气胜于生命的汉官,其风骨最大的一处体现,就是肯认错,敢认错。
不是后世官僚那般,东窗事发时方忏悔,也不是被皇帝强摁着低头,而是在尚未酿成大错之时,就低头认错,乃至于羞愧自尽···
汉,就是一个神奇到皇帝,都敢大大方方下诏书,向天下道歉的时代。
这神奇的时代,便是华夏民族数千年傲骨之来源!
“陛下所虑,皆以江山社稷计,行虽略险,然当可行。”
随着张苍代表皇党成员出班发言,开敖仓之粮以应关中之事,便算是在朔望朝之上定下章程。
准确的说,从此刻开始,汉室朝堂不再分‘皇党派’‘陈周派’亦或是‘中立派’。
除一道尴尬孤立的身影之外,汉家朝堂,已经彻底站在了刘弘这边;满堂朝臣,皆汉之忠臣!
而作为那唯一一个尴尬的例外,刘揭在朝班之列可谓如坐针毡···
“待散朝后,便向陛下乞骸骨,归国罢···”
正当刘揭做出隐退决定的同时,朝堂议论之中,陈周集团的其余成员,也都收获了自己的结局。
“奉常丞不疑谨奏陛下:绛侯勃口出狂言而不自知,得太后规训而不改,复又以矫诏之事乱长安。”
“谥法云:不悔前过曰戾;其知而不改,过而复过也。”
“臣与朝堂诸公议,皆以为,绛侯勃,当谥之以戾,以警后世···”
“御史大夫臣不疑谨奏陛下:曲逆侯平行将亡故,即所任之右相一职,当议定人选;曲逆侯之丧葬事,亦当着章程···”
“郎中令臣勉谨奏陛下:大将军于睢阳驻防已有三旬,然齐贼之乱未平;当遣使以斥,促大将军速平齐贼之乱,以安江山···”
从刘不疑出班那一瞬间起,刘弘在整个朔望朝之上,都再也没有插上话。
无数曾被刘弘所看不起的官僚,纷纷在一个个议题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朝堂‘欣欣向荣’的议论氛围中,得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结果。
待等黄昏前后,朝臣百官才鼻青脸肿的走出未央宫,彼此之间,却又丝毫看不出有何嫌隙。
站在未央宫前殿的高台之上,刘弘注视着朝臣百官离去的背影,不由长出一口气。
“今日起,汉家将迎来新的时代···”
“朕的时代!”
番外 :《新史记·陈平周勃列传》
绛侯周勃是沛县人,祖先本是卷曲人,后迁到沛县。
显赫之前,周勃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经常为有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后来又做了拉强弓的勇士。
高祖在沛县起兵时,周勃以中涓的身份跟随高祖攻打胡陵,取下方与。夺取下邑时,周勃最先登城,高祖赐给他五大夫的爵位。
汉军攻打啮桑,周勃最先登上城池;汉军攻打开封,周勃的军队先到城下的最多。
高祖自从在沛县起兵到返回赐县,一共是一年零两个月。楚怀王封沛公为安武侯,任命他为赐郡郡长。沛公拜周勃为虎贲令,周勃以虎贲令的身份跟随沛公平定魏地。
攻打长社县,周勃最先登上城池;攻打颖阳、缑氏,切断黄河渡口;在尸乡北边进击赵贲军队,往南攻打南阳郡守吕崎,攻破武关、蛲关;在蓝田击破秦军,到达咸阳,灭亡秦王朝。
项羽到达咸阳,让沛公做汉王。汉王赐周勃为威武侯。后跟随汉王进入漠中,汉王拜周勃为将军。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到达秦地后,汉王把怀德赐给周勃作食邑。汉军攻打槐里、好峙时,周勃立了大功;汉军进击赵贲、内史保于咸阳,周勃又立了上等功。
攻打曲逆,周勃立了大功;汉王把钟离县赐给周勃和颖阴侯,作为他们共有的食邑。
在易县城下打败了叛军。周勃率领士兵在驰道上阻击叛军,功劳最多。高帝赐给周勃列侯的爵位,分剖信符,让周勃的爵位世世代代不断绝。把绛县八千一百八十户作为周勃的食邑,号称绛侯。
燕王卢绾反叛,周勃以丞相的身份取代樊呛领军,攻下蓟县,俘获燕王卢绾的大将抵、丞相偃、郡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于浑都县屠城。
追赶叛军到达长城,平定上谷十二个县,右北平郡的十六个县,辽西、辽东二十九个县,渔阳郡的二十二个县,周勃的功劳拍在第一。
周勃为人质朴刚强、没有心眼,高帝认为可以委任他大事。周勃不喜好文学,每次召见诸位儒生和游说之士,都面向东坐着而责令他们说:“赶快对我说吧。”这就是周勃不爱习文的模样。
周勃平定燕国以后回军长安,高祖已经去世了,周勃就以彻侯侍奉孝惠皇帝。
※※※※※※※※※※※※※※※※※※※※
这时周勃与陈平谋划,联合齐哀王刘襄起兵响应,朝中大臣坐镇于长安,将把持朝政的吕氏驱逐。
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中贫穷,喜欢读书,有田地三十亩,仅同哥哥陈伯住在一起。陈伯平常在家种地,听任陈平出外求学。
陈平长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有人对陈平说:“你家里那么穷,吃了什么长得这么魁梧?”陈平的嫂子恼恨陈平不看顾家庭,不帮丈夫看顾田亩,就说:也不过吃糠咽菜罢了,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
陈伯听到这些话,赶走了他的妻子并休弃了她。但乡邻之间,却流传起了‘陈家次子只会夸夸其谈,却连锄头都挥不动’的话语。
陈平的家乡库上里祭祀土地神,陈平做主持割肉的人,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父老乡亲们说:“好,陈家次子分肉很平均。”陈平却哀叹说:“唉,如果让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这次分肉一样呢?”
——这是陈平想要得到天下的野心第一次出现。
陈胜起兵后在陈县称王,派周市平定了魏国地区,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在临济交战。在这时,陈平和朋友去投靠了魏王,被魏王任命为太仆。
陈平向魏王进言,魏王不听,又有人将陈平的过去告诉魏王,陈平只好羞愧离去。
后来,陈平投靠了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
项羽东归,在彭城称王,汉王回军平定三秦向东进军,殷王就反叛了楚国。于是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率领魏王咎留在楚国的部下去讨伐,陈平却只夸夸其谈而不知兵事,终大败而归。
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
于是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他进去。此时石奋做汉王的中涓,接过陈平的名贴,引陈平进见汉王。
陈平等七个人都进去了,汉王赐给他们饮食。汉王说:“吃完后,到客舍去休息吧。”陈平说:“我有要事前来,所说的话不能拖过今日。”汉王见陈平如此雷厉风行,还以为陈平有本事,就问:“你在楚军时担任什么官职?”
陈平说:“做都尉。”汉王当天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参乘,主管护军一职的工作。众将都喧哗起来,说:“大王日前刚得到楚国的一个逃兵,还不知道他本领的高低,就跟他同乘一辆车子,并且反让他监督我们这些老将!”
汉王听到这些议论,便将陈平叫到了身边,说道:我任命你做都尉,但众将不服;你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啊。于是便带着陈平往东讨伐项王。
汉军到了彭城被楚军打败。汉王领兵返回,一路上收集散兵到达荥阳,任命陈平为副将,隶属于韩王信,驻扎在广武。
周勃、灌婴在彭城之战中被陈平拖累,险些被包围,就找到了高祖皇帝,将陈平过去的劣迹告诉了高祖:“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内地里却毫无能用的东西。我们听说陈平在家的时候和嫂子私通,还白吃白喝不事生产。在魏王那里做事做不好,逃亡出来归附楚王;归附楚王损兵折将,又逃来归降汉王。
现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为护军。我们听说陈平接受了将领们的钱财,钱给得多的就得到好处,钱给得少的就遭遇坏的处境。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希望大王明察。”
汉王怀疑起陈平来,召来魏无知责问他。魏无知惶恐不安的说:“陈平虽然德行不好,但才能还是很高的···”
话说一半,魏无知便再也说不下去了。
此后,陈平曾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从高帝征讨陈豨和黥布。他一共出过六次奇计,每次都增加了封邑,一共增封了六次。但这些奇计其实都是陈平窃听其他将领得来,世间无人得知。对于陈平所为,汉军将领也多有不满。
孝惠皇帝六年,丞相曹参去世,吕太后根据高祖皇帝的遗命,任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同年设置太尉官职,任命周勃做太尉。
(重点)※※※※※※※※※※※※※※※※※※※※
孝惠皇帝晚年,吕氏子弟逐渐显露不恭之相,肆无忌惮的向吕太后讨要官位,吕太后担心吕氏子弟将朝政弄乱,就想以爵位满足吕氏子弟。
将王陵招来试探,王陵以高祖皇帝白马誓盟规劝了吕太后;陈平和周勃却为了讨好吕氏子弟,枉顾高祖皇帝的誓言,建议吕太后大肆分封吕氏子弟。
吕太后原本只想给吕氏子弟高爵,却因陈平和周勃的劝说,变成了封王和封侯。看着吕氏子弟一点点担任朝中重要的之位,吕太后对陈平和周勃十分不满,便将二人的权力夺去。
十年后,高后逝世。吕禄以趟王的身份任上将军,吕产以吕王的身份担任丞相,把持汉朝大权。周勃身为太尉,却无法进入军营之门。陈平是丞相,也无法处理政务。
在吕太后在的时候,陈平和周勃不敢作乱,吕太后一去世,二人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看着吕氏子弟把持朝政,陈平和周勃就暗中联络的朝中大臣,意图血洗朝堂,将权力收回自己的手中。
最终,陈平和周勃偷偷给齐王刘襄传去了密信,说:“高祖皇帝得天下,刘姓成为了汉室的掌控者;如今吕氏子弟把持朝纲,齐王作为高祖后嗣,难道要坐视江山易主吗?”
“我们这些老臣承担着高祖皇帝的托付,不敢使得汉室江山流入吕姓手中,如果大王也以为如此,就带兵到函谷关吧。”
齐王受到消息,一边为江山易主而感到担忧,又担心无诏起兵会受到责罚,这时,陈平和周勃又说:“如果齐王带兵至函谷关,以后,齐王就是皇帝。”
齐王大惊,惶恐不可度日,最终在齐国丞相驷钧的劝说下,答应了陈平和周勃。
齐王带着军队接近函谷关,朝堂只能派大将军灌婴领军出征,将齐王的军队挡在函谷关外。
等灌婴率领军队出征之后,陈平和周勃认为长安兵力空虚,就打算起事;这时,宗室刘揭说:“吕氏手中兵力虽然不多,但我们手中却是一点兵都没有,如何能成功呢?”
周勃和陈平问刘揭:“那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刘揭回答:“如今,调兵虎符在吕禄手上,曲周侯的儿子郦寄和吕禄又是好友,不如我们收买郦寄,让他把吕禄的兵符偷出来。这样就可以调动军队了。”
陈平和周勃答应下来,便开始以美女、金钱贿赂郦寄,郦寄却根本没有收下礼物。
收买没能成功,陈平只能让周勃把曲周侯给偷偷抓住,威胁郦寄:“把吕禄的虎符取来给太尉,不然,你父亲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郦寄本来就是个孝顺的人,最终只能为了父亲的安危,愧疚的将吕禄手中的虎符偷出来,交到周勃手中。具体过程写在了《郦丞相世家》一篇。
得到虎符之后,周勃来到了北军大营,营门的守卒喝问,周勃亮出了手中的虎符,谎称:“这是调兵虎符,我来这里,是奉了陛下的诏命。”
高祖皇帝曾经制定规则:调兵五十人以上,需要虎符和调兵诏书。周勃虽然得到了虎符,但却没有诏书,所以周勃实际上是矫诏了。
这是周勃矫诏的开始。自此,周勃前后矫诏十数次,只是因皇帝仁慈而未被降罪。
进入北军大营之后,周勃高举手中虎符,说道:“如今吕氏祸乱朝政,甚至打算废黜天子,立吕氏为皇帝;北军将士都曾受到过高祖皇帝的恩惠,难道能坐视高祖皇帝的江山,被吕氏夺去吗?”
“我也不难为北军的将士们,现在,支持刘氏的露出左边肩膀,支持吕氏的露出右边肩膀!”
北军将士自高祖时,就是拥护刘氏的;听到周勃的话,所有人都露出的左边肩膀,选择支持刘氏。
而就在北军将士追随周勃,进入长安城时,却有几个尸体留在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