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帝成长计划-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现在,周勃同样在皇帝出现问题的微妙节点,掏出一份‘太后懿旨’,其意图,也自是浅显直白。
  “太后诏谕:今皇帝血脉存疑,且去向不明,无以对证;吾忧两宫护卫之事,寝不能寐,食亦难安。”
  “故特许绛侯勃戴罪立功,暂复太尉职,以长安北军宿卫未央,以镇宵小。”
  “卫尉虫达年老,暂归府歇养;内史阳信侯揭加领卫尉事,统掌强弩都尉,以卫长乐、高庙、九庙、社稷。”
  言罢,周勃飞快的合上手中捐书,不着痕迹的将双手背负身后。
  “曲成侯,接旨吧?”
  看着数十步外的周勃,脸上那藏不住的得意,老虫达再也维持不住,面色顿时一萎靡,弓腰轻咳起来。
  “绛侯···咳咳咳···”
  “曲成侯勿疑,老夫有!”
  没等虫达捋顺紊乱的鼻息,墙头之上,顿时涌上数人。
  当先的,自是比虫达更老的王陵无疑。
  不知是何缘故,王陵的精神状态,相较于上午出现在长乐宫外时要好许多。
  面容虽仍旧散发着暮气,但那双眼睛,却比上午精神了不少;原本深深弯曲的脊梁,似也是挺直了些。
  “自陛下御驾亲征萧关之日起,太后便一步未离长乐;朝中百官亦未曾面会太后圣颜。”
  “且不论太后躬为天子亲母,老夫只问绛侯:此诏书,绛侯从何而得?”
  “既诏书涉九卿任免,绛侯可敢将诏书与老夫一观?”
  扫视一圈下意识跪倒在地的军卒,再看看身后面带异色的皇党成员,王陵不由摇了摇头,旋即将目光紧紧锁定在周勃手中的木匣之上。
  此时此刻,聚集在未央宫北阙的近万人当中,除周勃本人之外,王陵可谓是最了解那封诏书真假的人——必假无疑!
  ——且先不论被刘弘尊立为太后的张嫣,会不会蠢到说出一句‘皇帝血脉存疑’,光是从王陵对刘弘整个计划的了解,就足以证明此事。
  临行前,刘弘毫无忌讳的单独宴请皇党一系成员,最主要的一句交代,便是‘无论如何,保两宫、高庙不得被贼子所破’!
  盖因高庙,意味着刘氏政权法统;长乐,意味着太后的人生安全。
  而未央宫的重要性,在现实意义上甚至比高庙还要高一些——未央宫,意味着皇权,意味着皇帝的尊严!
  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在皇宫被人占领过后,还能有脸坐回皇位···
  看着王陵面不红心不跳,气息平稳,语句连贯的将质疑道出,周勃却并未表现出太大的诧异,只稍稍撇了王陵身旁的张苍一眼,旋即将目光收回。
  ——作为黄老学巨擘,当今天下毋庸置疑的学术界大拿,张苍自是对黄老经典:黄帝内经,以及药石医灸之术有相当高的造诣。
  对这样一个人,能拿出令人暂时提振精气的手段,周勃一点都不惊讶。
  从周勃嘴角的讥笑也足以看出:对于王陵所做出的反应,周勃早就有预料···
  “老太傅即问起,某不敢不应。”
  “此诏,乃今日辰时,丞相亲往长乐拜谒太后,面呈利弊,方得太后交于丞相之手。”
  “日昏前后,内史报:代王车驾距长安不足百里;丞相恐齐贼爪牙祸乱长安,故以此诏托某宿卫长安之重责。”
  “及至老太傅言此诏真伪,某自无异议——即太傅有疑,自可出宫一会,亲观诏书真伪。”
  说着,周勃还挑衅般将那张绢书放回木匣,举到面前,向宫墙方向微微晃了两下。
  见周勃这般作态,王陵如何不知周勃的打算?
  “安国侯三思!”
  “周贼此言,乃欲缚君侯以伪制陛下遗令,以击吾等矣!”
  听着身旁的虫达上气不接下气的劝阻,王陵眉头愈发紧皱,面色彻底沉了下来。
  沉吟片刻,王陵苍老的声音,便再度在北阙上空响起。
  “便是绛侯过有太后懿旨,亦不必如此行事。”
  “老夫以项上人头担保:宿卫未央宫之军卒,绝无齐贼细作!”
  “太尉莫不如暂散将士归营,待明日,再携诏书与曲成侯对接政务不迟。”
  在周勃率军近逼皇宫,甚至不惜矫诏的情况下,王陵自是不可能走出宫墙,去验证那份绝对不可能真实的诏书是真是假。
  ——且先不提王陵能否看到那份诏书,即便拿着那份诏书高呼‘此矫诏也’,对于事态也无从改变。
  周勃既然敢触及‘矫诏’这种高压线,就意味着陈平一党,已经彻底放弃遵守游戏规则了。
  撕破了脸,就不存在‘心平气和讲规则’的余地。
  闻言,周勃的面色肉眼可见的一狞,语气也不由带上了暴躁。
  “某敬安国侯年老,安国侯可万莫自误!”
  “君虽故为皇帝太傅,然今赋闲;纵年老,亦勿有阻太后诏命之理!”
  嘴上说着,周勃略有些焦躁的站起身,拍了拍身后的灰尘,怒目瞪向墙头之上。
  这番阵仗,自也是吓不到年逾八十,见多识广,比秦始皇都稍年长的老王陵。
  “老夫言尽于此,绛侯之言,老夫尽数奉还。”
  “今陛下未在,长安不稳,绛侯万莫行差就错,以至万劫不复矣!”
  言罢,王陵更是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冷脸,以同样强硬的目光,望向周勃那已有些抽搐的面庞。
  本就因十足的火药味而陷入寂静的北阙,因二人同时止住‘语言交涉’而更显沉寂。
  但这份沉寂,却并没有维持多久,便被一道刺耳的响声所打破。
  砰!
  嗖!!!
  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近乎同时发出,令周勃面色陡然一变。
  周勃自问行军打仗数十载,就算是身首异处,都不可能听错这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声音——弓弦离手,箭矢飞梭!
  没等周勃将震怖的目光移向身后,宫墙上便传来一阵嘈杂的惊呼声。
  “老太傅!!”
  “安国侯!!!”
  又赶忙将头转向宫墙的方向,周勃瞪得统领大的眼睛之中,倒映出那道胸口插着箭矢,且被一群人簇拥退后的年迈身影。
  “苦也!”
  在周勃慌乱间与后退之时,宫墙上,又响起先前那道宏亮的沛县口音。
  “放!”
  一时之间,数以千计的箭矢从宫墙上的不同方向飞出,射想周勃身后的北军阵营。
  毫无防备之下,顿时便有数十上百身影,在周勃惊骇欲绝的目光中倒下。
  而周勃此时,却连下令回击都顾不上了···
  ——在那上千箭矢之中,起码有近百支,是以最靠近宫墙的周勃为目标!
  好在周勃并未离阵营太远,且第一时间向后疾退;大部分箭矢,都扎入周勃半息之前停留过的街道之上。
  剩下的小半部分,也大都被下意识出身围护周勃的亲兵所遮挡了下来。
  饶是如此,待等回到阵营之中时,周勃腿后,也已插上了一支三寸长的箭矢。
  “来人,太尉···”
  没等亲卫焦急的嚎叫喊出,周勃的手便将那张嘴堵住。
  满脸愤怒的找寻着那道令自己陷入险境的蠢货的身影,就见那个熟悉,而又略有些陌生的面容,正骚包的摆着弯弓搭箭的poss。
  “刘揭···!”
  咬牙切齿的呢喃出罪魁祸首的性命,周勃便回过头,望向已全然进入战斗状态的宫墙。
  “变阵!回击!!!”
  从容不迫的下达着命令,周勃不忘抽出小腿后的箭矢,旋即退回阵列之后。
  “且待事毕,再与汝算今日之账!”
  恶狠狠瞪向一身戎装,正豪情壮志指挥战斗的刘揭,周勃暗暗丢下一句狠话,宣即将注意力拉回战斗之中。
  “材官上前抵御,弓弩击之,勿须避墙!”
  ※※※※※※※※※※※※※※※※※※※※
  宫墙之上,因王陵的突然倒地,以及毫无预兆的战斗爆发而乱作一团。
  在这种时刻,久居关中,常年处于‘备战状态’的南北两军,与飞狐军这种几乎每年都要来一场‘血战匈奴’的精锐之间的差距,顿时显露无疑。
  王陵倒地的一刹那,不单是城墙下的北军阵营陷入短暂的‘死机’状态,宫墙上的原南军将士,也同样待在原地。
  但两息之内,宫墙上出生于飞狐军的士卒,便极其迅速的根据肌肉记忆,做出了应激反应。
  突然有弓箭射来,有同袍倒下,怎么办?
  每年至少三场中小规模的战斗积攒下来的经验,借由飞狐将士的举动,给出了最准确的答案。
  ——不是去查看那个同袍的状况,也不是寻找掩护躲避,而是反击!
  只有最快时间回身反击,才有可能将敌人的突袭抵制。
  但是,对于飞狐将士而言,这场战斗与往常所不同的是:那支射来的剑,并不意味着敌人发起突袭。
  与这帮常年驻扎于飞狐要道,每年都在训练…奔袭…战斗的循环中度过的精悍士卒战斗,也是北军从未经历过的。
  甚至到阵列中已有将近五十人中箭倒地时,城墙下的北军阵列仍旧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北军以折损上百人的代价,才正式进入战斗状态时,宫墙上的飞狐将士早已将第二轮箭矢射出,第三轮齐射,也已准备完成。
  “击!”
  宫墙上近乎同时响起数十声高亢的呵令声,使得强弩将士第三轮齐射完成;在箭矢还在飞行过程的一刹那,又一声呵令响起。
  “弩!”
  王陵倒地的一刹那,不单是城墙下的北军阵营陷入短暂的‘死机’状态,宫墙上的原南军将士,也同样待在原地。
  但两息之内,宫墙上出生于飞狐军的士卒,便极其迅速的根据肌肉记忆,做出了应激反应。
  突然有弓箭射来,有同袍倒下,怎么办?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每年至少三场中小规模的战斗积攒下来的经验,借由飞狐将士的举动,给出了最准确的答案。
  ——不是去查看那个同袍的状况,也不是寻找掩护躲避,而是反击!
  只有最快时间回身反击,才有可能将敌人的突袭抵制。
  但是,对于飞狐将士而言,这场战斗与往常所不同的是:那支射来的剑,并不意味着敌人发起突袭。
  与这帮常年驻扎于飞狐要道,每年都在训练…奔袭…战斗的循环中度过的精悍士卒战斗,也是北军从未经历过的。
  甚至到阵列中已有将近五十人中箭倒地时,城墙下的北军阵列仍旧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北军以折损上百人的代价,才正式进入战斗状态时,宫墙上的飞狐将士早已将第二轮箭矢射出,第三轮齐射,也已准备完成。
  “击!”
  宫墙上近乎同时响起数十声高亢的呵令声,使得强弩将士第三轮齐射完成;在箭矢还在飞行过程的一刹那,又一声呵令响起。
  “弩!”
  番外:《新史记·孝怀本纪》
  孝怀皇帝,是孝惠皇帝在登基之后,与宫中嫔妃所生。
  孝怀皇帝出生之后不久,生母就抱病去世了。
  当时的皇后张嫣一直没能生下子嗣,吕太后心疼整日哀愁的皇后,就跟孝惠皇帝提议,将皇长子刘恭过继到皇后膝下,孝惠皇帝答应了。
  被过继给孝惠皇后之后,孝怀皇帝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就连大臣们入了宫,都会对襁褓中的太子再三叩拜,绕道而行。
  孝惠皇帝二年,长安城开始修造,在四年建成一半,到五年末终于建成,诸侯在六年冬十月到长安朝会。
  当时的丞相是平阳侯曹参,滕公夏侯婴对没能成为丞相一直耿耿于怀,又对孝惠皇帝不重用自己怀恨在心。
  孝惠皇帝四年,身为太子的孝怀皇帝四岁,滕公夏侯婴想要亲近太子,却被年仅四岁的孝怀皇帝当面羞辱,便与宦者令张泽、内史刘揭一起,在长安城散布了关于‘太子非陛下子嗣’的谣言。孝惠皇帝得知,以滕公有功社稷而没有治罪。
  孝惠皇帝五年,匈奴来使,单于冒顿在国书中言辞粗鲁,以十分不礼貌的语言羞辱了摄政的吕太后;孝惠皇帝因此震怒,决定集大兵出长城,与匈奴决战。
  朝中大臣中,舞阳侯樊哙极力支持出征,并请求领十万兵士讨伐匈奴;河东郡守季布则反对,认为樊哙是在大言不惭,是为了武勋将汉室推向更加困顿的境地。
  在朝堂纷争不休,孝惠皇帝不知该作何抉择的时候,时为太子的孝怀皇帝站了出来,对孝惠皇帝道:以前,英明神武的高皇帝曾试图与匈奴决战,最终却导致了白登之围,这就证明我们汉家还没有与匈奴决战的实力;儿臣一向与舞阳侯亲近,但这一次,儿臣并不支持舞阳侯。
  听闻太子的言论后,吕太后心中有些不高兴,便将年仅五岁的孝怀皇帝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