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道家,他们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因为他们发现只有把道学传播开来了,他们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道学无法传播开来,所有人都无法好好地生活。既然无法很好地生活,我愿意奉献我的一生,如果成功了,不仅仅我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大家都能很好地生存下去,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就有了道家的护法士所以就有了杨朱所以历史上就有了那么多为人民着想而献身的伟大人物和无名英雄。
他们是自愿地,他们看到了生存的危机,他们不想让危机随时出现危及自己而主动出击,防范于未然。他们并不是追逐名利,而是他们能够从追求自己的事业中得到满足感
道家的“舍生取义”与其他学派的“舍生取义”是不同地,道家讲的是自愿,是自我实现、那种自性的满足感。而其他学派,是为了“青史留名”。
“站在道家的角度上,如果我是一个诸侯君王,或者我是诸侯君王下面的一个重要官员的话”庄子开始讲了起来。
卫鞅打断道:“你不要如果你直接讲我们秦国将来当如何作为站在秦公的角度上不要如果”
“那我就说了我就站在我的角度上,如果我是秦公的话,我会怎么做”
“嗯”卫鞅点头哼道。
坐在门口的秦孝公,竖起了耳朵,等待着庄子继续讲下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侍从端来了饭菜和酒水。
“我肚子饿了我先吃饭吃饱了再说不急不急”庄子说着,一点也没有礼数地就一个人大吃大喝了起来。
卫鞅摇了摇头,但他也架不住饥饿,吃了起来。
站在一边的侍从,很想告诉他们的大良造,说秦公就在门外偷听。可秦公对他们打了招呼,不让通报,也只得站在一边干着急。
秦孝公坐在那里等了一会儿,听到里面传来庄子狼吞虎咽地声音,也只得拿起筷子端起碗,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听着里面的动静
吃饱了肚子,庄子摸了一下嘴巴,看着卫鞅。
卫鞅见庄子吃饱了,也赶紧放下筷子不吃了,示意侍从把餐具都撤了下去。
秦孝公见状,也放下筷子不吃了,他又竖起了耳朵。
“其实你问我你是在考我其实你已经知道了是不是我的个大良造”庄子眨巴着眼睛看着卫鞅,笑道。
“哪里哪里”卫鞅谦虚道:“我这一生啊都在研究律法上面,想着各种律法如何让律法更完善在用兵打仗,一统天下上面没有研究你说你说你是先生你是杨朱前辈的传承人,杨朱前辈对这方面有研究,你说你说”
“嗯”庄子这才哼了一声,他很是满意。本来就是他一个才二十岁的人,哪里能懂得那么多还不是听师父杨朱讲的
“我师父说乱世用兵但是如何用兵呢我师父并没有细讲不过我听师父说你哪里来的兵谋反啊是不是所以由谁来用兵呢当然是明智的诸侯君王了”
第163章 秦孝公听道 三
庄子在陌生人、不熟习的人面前不善言辞,还有一种防范的心理。这是受道家学说影响的缘故,学道的人一般都这样,不敢随便与人交往,以免被人利用。当初步了解了一个人,熟习了一个人,他们才主动一些。
庄子就是这样地人,与你熟习了,彼此了解了,他就原形毕露了。他有些小调皮,说话幽默,还口无遮拦,还没有礼数。你要是跟他讲什么礼数,他就不跟你来往,认为你在约束他,约束别人的人性自由
我又没有影响你的生活,你这么要求我那么要求我干吗我不跟你好了
你要是缠上他了,他可能会把你当成敌人。你要是敢威胁他、吓唬他要杀他,他可能先下手为强把你给杀了。
你干啥你干啥我杀了你
与卫鞅熟习了之后,庄子更是口无遮拦起来。
“我师父说乱世用兵必须先定义什么是乱只有确定是乱了,才能称为乱世现在这个世道,就为乱世,我就不多说了,周制已经废了,大周朝名存实亡了,天下被七大诸侯瓜分了。
现在地关键是你想不称王称霸都不行特别是那些小诸侯国,你不想称王称霸而别人想灭了你,夺得你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地盘、增加自己的实力其实争取土地是次要地这一点非常重要”摆渡一吓潶、言、哥关看酔新张姐
说到这里,庄子压低了声音,特别慎重地提示道:“土地要那么多有什么用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的土地宽阔了吧一望无际可是有什么用呢是不是所以土地面积多少是没有用的要的是资源和实力,说到点子上,要的是人口是粮食是铜和铁”
坐在门口偷听的秦孝公听了,不住地点头。
确实是那么回事,你说你要那么多土地有什么用没有军队来保护,你夺下了那里的土地你也守不住。关键要有实力实力来源于人口的多少没有人口哪里来的实力。还有就是资源没有资源没有粮食和兵器,你人口再多也是白搭。人心不齐,外敌入侵,你的国家摧枯拉朽
“总之一句话实力人口、粮食、资源决定实力而真正决定实力地是人心”
转来转去,庄子又说到了人心上面。
秦孝公听了,不住地点头。在心里叹着:人才啊大才啊他才都大的人二十岁二十岁就有如此大才啊啧啧啧
“秦国是在楚国和三晋欺负长大地国家,连连战争激发了老秦人的斗志所以一定要保持这种斗志。先富国,再强军。要时刻向老秦人宣扬其他诸侯国用兵的消息,让老秦人对周围的诸侯国有一种仇恨感让他们时刻都有保家卫国的使命感只有这样,一旦动起武来,老秦人就会拼死杀敌
你只富国而不强军,老秦人就会失去斗志,就会安于享乐。他们就会抱着一种思想,敌人打进来关我什么事谁谁谁当君王不都一样他们还不让人民活啊是不是所以一定要让老秦人时刻保持着忧患意识”
听到这里,秦孝公又是一个劲地点头。站在一边的侍从见主公的那个样子,也是一脸地兴奋。
“秦国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富国,是发展人口,是多种地多产粮食作为战略储备。然后就是强军再然后就是等待时机,再就是找借口。一旦周边的诸侯国对大秦国有所行动,立马找个借口,展示军力,扬我军威然后再东出函谷关,步步为营,一统天下”
富国、强军、步步为营,是庄子讲的三个重点。
你想一统天下,长治久安,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地关键是人心你占领了那里,那里就是你的子民,你就要让那里的人民过上富裕的日子。这是富国然后就是强军。你要有一支跟老秦人一样可靠地军队,来保护你的子民。你要让你的子民心甘情愿去用性命保卫家园和国土,这样地军队才无敌于天下。
你的军队只为了君王的权力,统治地位,无视于人民的利益和生死,那么军心就会乱。没有人会傻到为别人去卖命的。让他们保家卫国,得益于自己的亲人,他们死都愿意,不会怕死的,这就是人心。
当你的实力可以碾压一切的时候,当你管理的子民都过上了比其他诸侯国子民更好地生活,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人心所向了。都不用你用兵力去征伐了,人家的诸侯国内就会内乱,人民都自觉地起来反抗,向你投奔。
庄子所言,让秦孝公茅塞顿开。秦公站起来,准备进去见庄子,可是觉得这样不好。毕竟你偷听了人家的讲话。在讲究礼数的人面前,还是觉得不齿地。所以他走到一边,吩咐了侍从几句,就回去了。
秦公走后,侍从这才过来传话。
“秦公听说你来了,你是道学家杨朱的传承人,一定要我带你过去”
“秦公请我过去我我我”庄子一听,不干了无论卫鞅怎么劝,他就是不去。
“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呢我有何德何能我去了,要是传到你们秦国的那些大臣那里了,还不成了笑话再说我又不想在秦国做官我不去”
“你的师父以前路过秦国的时候,秦公知道了,还让我派人送去了不少钱财,给你们安家费,结果没有找到你们。你看出于礼数,你也应该去拜见一下,答谢一下啊”
“我是道家,不是儒家,我不讲礼数,只讲自性我不去就是不去”
“你啊你要是再推辞的话你就是小孩子,你不敢见生”卫鞅激将道。
“我就是小孩子我怕见生人我更怕见大人物你再让我见我就哭”
“好好好你哭你哭了我就去回话,说你是小孩子,吓得哭了不敢见”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不管卫鞅怎么劝,庄子就是不去。
卫鞅拗不过庄子,只得一个人去了秦孝公那里。
“怎么他不来”
“他就一小孩子听说你要召见他,他吓得哭了”卫鞅玩笑道。
“怎么可能呢他堂堂地一个道家学说传承人,怎么可能会是这样子呢”
“唉我们都看走眼了秦公他就一小孩子才多大才到行加冠礼的年龄”
“大胆”秦孝公站了起来,喝道:“你们在里面说的话我都听见了大良造你”
卫鞅吓得赶紧双膝跪地,不敢抬头。
刚才身边的侍从没有告诉他,秦孝公在门外偷听的事。这下好了,犯了欺君之罪。
第164章 离开秦国
“这这这这”一时之间,卫鞅不知如何辩解。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庄子说的那些话对于聪明人和有权力的人来说,那可是叛乱的指导方针啊要是秦孝公怀疑你卫鞅想背叛他,那不仅仅是杀头的罪那是要灭门诛族的。
他哪里有那个想法,他只想找一个明智地君王做靠山,来实现自己的抱负,用自己的法学知识来改变人类。
“怎么回事他不愿意见我”秦孝公吓唬了一下卫鞅,随即换了一副口气,恢复常态。
秦公毕竟是一个明君,在秦国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地一代君王。要是能够长生不老的话,他是要不了几十年,就可以一统天下的。只可惜人的寿命是有限地,他没有活到一统天下那一天。不过在他的基础上,后代们终于完成了一统六合的大业。
“回禀主上我已经劝了,可他说他不想在秦国为官,他想回到他的母国宋国去。他是道学传承人,他还要传播道学,跟他师父一样周游列国。他不想与任何君王有来往,以免招惹来不必要地麻烦”
“起来说话吧”秦公让卫鞅坐下,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
卫鞅起来坐下,就把庄子的想法说了一遍。
“庄子是个治世大才遗憾了唉”
秦公叹道:“其实找他的小师妹都不是问题,找他的青儿姐杨朱高人的孙女儿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派人过去找就是了。至于母国,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到时候我们可以把宋国放在最后,不一定要用武力,只要宋国国君臣服,我们还是可以考虑的嘛不过”
秦公思量着又道:“这样也好我们不勉强他我们也需要朋友嘛是不是有他这么一个朋友,需要用得着的时候还是有用的还有他虽然有才学,可他毕竟年轻,没有世事阅历,让他磨练磨练,将来有缘的话,再请他来秦国也不迟”
卫鞅也正是这个意思,两人一拍即合。庄子不愿意留在秦国,也就没有勉强。再说对于庄子这种人,道家的人,你也强留不住他们。
请不来庄子,秦孝公就礼贤下士,亲自去了大良造家里拜访庄子,向庄子问道。
见秦孝公如此看得起他,庄子很是感动。所以就在大良造家里都住了下来,专门为秦孝公、卫鞅两人讲道。
反正他的人生是属于道家的,是要讲道的,在哪里讲道都是一样。师父告诉他,特别是对君王、高官之类的人讲道更重要。以君王、高官的影响力,可以影响很多很多人。甚至可以影响一代人或者几代人。
影响力影响力影响力影响力是将来在心界混的资本。
“庄子大才”听了庄子讲道,秦孝公由衷地赞叹。
“庄子大才”卫鞅也不得不服。
先前的庄周,在卫鞅与秦孝公的尊称下变成了“庄子”。
在古寨的时候,自从当上寨神行了加冠礼后,就没有人再叫他庄周,都尊称他为庄子。现在到了秦国国都咸阳,又被人尊称为“庄子”了。秦公与大良造都叫庄周为庄子,还有谁敢叫他庄周
第二年卫鞅才派人将庄子护送出了函谷关,秦公给了百金和一些旅途必须品。庄子收下了,但是出咸阳城不久,他就天女散花开始散财。他先是拿出一半分给了护送他的官兵,剩下的,给了路上遇见的那些可怜地残疾人。布匹等什么地,也都给了别人。
“这些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