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但它们并不快乐。因为它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作为野鸡的天性。”
老子死了,秦失前去吊丧,哭了三声就不哭了,然后就走了。
秦失的弟子不解,问:“他不是老师的朋友吗”
心想:哪里有这么吊丧的呢
秦失回答说:“是的他是我的朋友,他叫老子”
“那么老师你这样吊丧是不是太过分了”
秦失说:“可以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还是我曾经认识的那个老子,我的好朋友。结果现:不是曾经的那个老子他已经死了,我还哭什么呢
刚才我进去吊丧的时候,有老人在哭丧,就好像死的是他儿子一样。有少年在哭丧,就好像死了自己的母亲一样。
怎么会有这些哭丧者呢
这些人哭必然是有原因的,他们一定是有许多话要对其说却面对的是一个死人。他们把自己的思念化着痛哭,以此来表达思念。
可他们并不知道:一个人死了,你无论对他说什么他也听不到了,你对他们的思念他们也感受不到了。你说你哭又有什么用呢思念又有什么用呢只会给自己带来伤悲,增加自己的伤悲。古时候的智者称这些哭丧的人:他们都是自己给自己招惹来的自我惩罚。
一个人来到人世间成为人,这是他顺时而生,机缘巧合,难得一回。一个人死了,这是他自然的归宿。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早死晚死都得死,无法回避。
接受自然的造化,安心做人,完成生命的过程。坦然面对死亡,回归自然,回归天地之间,顺应自然的造化。
如果我们有这样地思想境界,我们还会有哀乐之情吗如果我们有这样地思想境界,面对人生,我们还会有困惑吗如果我们有这样地思想境界,我们的人生就得到了解脱。”
油脂作为蜡烛的燃料,燃烧后就没有了。作为油脂就不存在了,可火传一直流传下来,没有穷尽的时候。万物的生命都一样,这个生命的结束,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没有穷尽的时候。
第35章 庄子人间世白话文 一
颜回拜见老师孔子,请求老师答应他去做官。天籁小说2
“学而优则仕可以啊”孔子关心地问道:“那你打算到哪里去出仕啊”
颜回回答说:“我打算去卫国。”
孔子惊问道:“你怎么想去卫国做官呢”
颜回说:“弟子我听说,卫国的国君年青气盛,办事冲动,武断专横。轻率地处理国家大事,根本不认为自己的轻率有什么不对。根本不考虑综合国力,动用大量劳力来搞不必要地建设。结果国家的粮食产量因此跟不上,造成全国范围内的饥荒,因饥荒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就像大泽中漂浮的草芥一样。亲人死了,外出归来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
我曾听老师说过:把一个国家治理好了,我们就可以辞官离去。一个混乱的国家,才是我们出仕的地方,才是展示我们才华的地方。就好像好的医生一样,他家的门前总是聚集着许多等待他医治的病人。我听从老师的教诲,思考着治理卫国的办法。也许我能让卫国逐渐恢复过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孔子说:“嘻你一定要去送死那你就等着接受卫国的刑罚吧学习道学的人不要有其他的念头,要专一。有其他的念头,心思乱了就会滋生事端。滋生了事端必然会带来烦扰,烦扰多了就会忧愁,有忧愁了你就无可救药了。
古时候修道的人,他们总是先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后才去保全他有的生命。如今你自己自身难保,哪里还有时间去阻止暴君的所作所为呢你还是先学会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吧
你知道道德是怎么败坏的吗你知道聪明智慧是怎么来的吗
道德的败坏是因为人们都在追求名声,表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结果没有道德的人都变成了有道德的人。
这就是道德败坏的原因
聪明智慧是来源于争斗。为了争斗,为了斗倒对方,为了取得胜利,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
这就是聪明智慧的来源
你也为了名声,我也为了名声。为了显示名声,只能是我的名声赛过你的名声。你的想法也一样,也要压倒我的名声。所以说,名声是相互倾轧的。为了名声,相互诋毁。为了名声,不择手段,弄虚作假。
聪明智慧是用来相互争斗的工具。
所以说名声与智慧这两个东东都是凶1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祸端。所以我们学道之人,不要去追求名声和显示自己的小聪明。要淡泊名利,要大智若愚。
你虽然德行厚实我相信你,可不了解你的人未必相信你。你一直跟随在我的身边,外面的人并不了解你。所以并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你。你虽然不追求名声,可别人就不一定这么认为。别人认为你是为名、为利而来卫国的呢
而你一定要把你的仁义理论和你的治国方针推销给卫国君王那个暴君,你这样做就好像是在揭卫国君王的短处、丑行来显示你的美德。其实你是为君为国为民,可给人的感觉你是在羞辱人、你是在显示你的才能。所以说你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只会给你带来灾难。所以对于你这种人,世人都把你称着为灾星。
作为灾星,人家必然会给你灾难。若你一定要去卫国,必然会是这样地结果啊试想如果卫国的君王是一个重视贤能的人而厌恶恶人的话卫国哪里还用得着你去治理呢更不需要你这种与君王唱反调的人去治理啊
如果你一定要去卫国出仕的话你只能不向卫君进言,做一个跟在别人后面附议的官。否则卫君一定会抓住你疏忽的地方不放,然后大做文章,向你难。说得你看着他只眨眼睛,着急地等待反驳的机会;你的脸上佯装平和,而内心却难免惊慌;等到你说话的时候,你必然先作出一番解释,用来自圆其说。然后再与之辩驳。可你在对方的强词夺理下又不敢顶撞,最后只得一脸臣服地俯就对方。你虽然不敢苟同,可迫于对方的压迫也只得苟同。
你这么做就好比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有什么用呢只会让卫君多了一个支持者。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呢卫国还是没有得到治理,卫国现状还是没有得到改善,人民的疾苦日益加剧。
依顺他有了一个开始,以后你可能还会这样,甚至是没完没了。假如你以后还唱反调,又不能自圆其说,还坚持己见。那么你一定会死在这位暴君的面前。
夏朝的时候,夏桀杀害了贤臣关龙逢;商朝的时候,商纣王杀害了他的叔叔比干。为什么杀他们呢是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盖过了君王。他们是个臣子,却比君王更抚爱百姓。他们是个臣子,却老是违逆君王的意思,向君王谏言。所以他们的国君就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高尚盖过了君王从而排斥他们,把他们杀了。
臣子的名声盖过了君王,那君王算什么呢君王还不如臣子爱抚百姓,那君王算什么呢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君王才找个理由把两人给杀了。
所以说这就是喜好名声的结果。君王为了保持名声,只得杀人,把影响他名声的人全部杀掉。而臣子为了追求名声,最后地下场是被杀。
从前,尧征伐丛枝和胥敖,夏禹攻打有扈,把这三个国家变成一片废墟,人民差不多全都死了,三国国君也遭受到杀戮。尧帝和夏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就是因为这三个国家不停地使用武力,贪求别国的土地和人口,严重影响了三国和周边国家的安宁。
在这以前,尧帝和夏禹都想用道德感化来感化他们,结果失败了。
这三个国家的下场,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这就是追求名和利的结果,难道你没有听我讲过吗在名声和利益面前,圣人都不能把握自己,何况是你既然你决定去卫国了,那么你一定很好地应对之方了吧那好那你就对我说说你将如何应对呀说给我听听”
颜回说:“我保持一个做臣子的仪容,恪守臣子的本分,不僭越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勤勤恳恳,遇上不能作主的事,我就以臣子的身份去请示君王。我不越礼、不越权,这样可以了吧”
孔子说:“唉这样怎么可以呢卫君脾气暴躁,经常因为小事而借题挥,夸大其词。而且他这人又善于察言观色,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正因为如此,人们都不敢违背他,更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一切都听从他的,他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你以为你恪守臣子的本分就够了你知道卫君他希望你怎么做吗你以臣子的本分去做事,可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君王所希望的结果,因此而降罪于你,你说你能做一个本分地臣子吗
这叫什么来着这个人一点道德素质都没有,你怎么去辅佐他更何况你还想去拯救卫国人民你能拯救得了卫国人民吗你的做法似乎是在窥视卫国的江山啊你
就算你的真心诚意打动了卫君,卫君认为你是希望卫国强大起来,也是真心来帮助他的。可他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表面上赞同你而内心里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你说你你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颜回说:“那么我内心保持刚直不阿的底线,而外表上作出俯依附的样子。我的底线不变,效仿古代圣贤之人。
我的底线是:效仿天地法则,以天道应人道,人道效仿天道。天下万物依附于天地,天下子民依附于君王,臣子一样依附于君王。
什么叫效仿天道
因为天下万物与我一样,都是天地间的一分子。所以何必把自己的言论当回事呢又何必在乎别人对我的言论是赞同呢,还是不赞同呢
这样做的人,人们称他们是童心未泯,童子之心。
什么叫童心未泯、童子之心就是把自己当成天地间一物,与万物一样,都只是一个物种。人与万物一样,依附于天地。
外表上作出俯依附的样子,是为了与世人为伍,与周围人为伍,融入生活。手拿朝笏躬身下拜,这是做臣子的礼节,别人都这样去做,我敢不这样做吗这是与臣子为伍,俯依附于君王。做臣子份内的事,这样做就不会被责难了吧臣子与臣子为伍,俯依附于君王,这样做是不是就叫与人为徒了呢
效仿古代圣贤之人,是跟古人为伍。他们的言论对我们很有教益,针对利弊,一针见血。这样做自古不乏其人,并不是从我才开始的。像这样做,虽然刚直了一些但没有错,这就叫跟古人为伍。这样做行不行”
孔子说:“唉这样怎么可以呢你太过于认真了,一味地模仿是不行地,哪里能够模仿得那么像呢不过你一定要这样做的话,应该是不会犯太大地错误地。即使你这样去做了,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是改变不了现实地。唉你这个人啊太固执了,太不会变通了”
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老师您有没有更好方法,请告诉我。”
孔子说:“斋戒我告诉你如果我们用心去做事,无论去做什么事,都是那么容易成功的话那么宇宙就不会这么深奥了。”
颜回说:“我家境贫穷,不饮酒、不吃荤食已经好几个月了。像我这样,应该也算是斋戒了吧”
孔子说:“你说的这个斋戒是祭祀前的斋戒,并不是心斋。”
颜回说:“请教老师什么叫心斋”
孔子说:“你必须静下心来,不要想其他的事情。不要用耳朵去听外界的事物,而是要用心去想、去领悟外界的事物。不要用心去想、去领悟外界的事物,而是要去想、去领悟气。
听到的一切信息止于耳朵,不要往心里去,不要记在心上;心里想到的事理想明白就算了,到此为止,不要再现实中追究下去了。不要没完没了,要到此为止;
气什么叫气呢气空气也肉眼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就像道一样,它是确实存在地,却什么也看不见。这就是虚虚无也无没有也让自己的心里什么都没有,心里没有想法、大脑里没有意识,这就是心斋”
颜回说:“我在没有听老师讲解心斋之前,我就是那个颜回。现在我听了老师的讲解,我心斋了,我不是颜回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把自己忘记了,我把以前的一切都忘记了。老师我这是虚吗”
孔子说:“你的悟性很高,理解的很透彻。我再引申下,让你更深刻地理解。
无论你到了哪里、在什么环境下、与什么人打交道,你都不要把自己当回事、不要把自己当存在。不要把面子、利益、自尊、名誉等等地当回事。能够融入这个圈子,就尽自己的能力做事。不能融入这个圈子,就赶紧离开,换一个环境。
要做一个开放型的自我,不要建立个人堡垒,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