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庄子的故事- 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直接点,那就是要改朝换代。

    别人的反抗,反过来影响了你的生存。或者你因此而失去了过去的一切。如果是这样那么你曾经的折腾、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因此你死了。

    如果你因此死了,你所拥有的一切,又有什么用呢

    因为活着我们才能拥有一切才能享受生活。

    所以说活着才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要活在现实世界里,而不是梦想中。未来再美好,那不是我们享受的,那是儿孙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活在立竿见影的现实生活中,怎样做,可以立竿见影,我们就去做。

    早上栽树,下午在树下面乘凉,这事我们可以去做。春种一粒籽,秋收万担粮,这事我们可以去做。兴修水利,扩展农田,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我们可以去做。大家团结起来,防止意外、防止野兽、防止坏人入侵,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我们可以去做。

    某些国家在展武力,可以预见对我们的生存构成威胁,这是可以预见的潜在危险。所以我们也要展武力。不要以为你跟别人套近乎就可以避免战争。更不要以“军备竞争”来阻止展武力。为了避免军备竞争,可以秘密展武力啊是不是

    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

    人无打虎意,虎有食人心,不得不防。

    如果用我的生命可以换来儿孙的幸福、身边人的幸福、大家的幸福,那么我可以去死

    所以说我们要活在现实世界里,而不是活在梦想世界里。

    说到活在现实世界里,就有人脑子转不过弯来,认为是得过且过,只顾自己。显然这也不是道家和庄子所赞同的,道家与庄子、杨朱都不是叫人得过且过的。

    其实得过且过并不是明智地选择。如果我们得过且过了,在接受了真正道家思想的人面前,你很快就会被孤立起来了。尽管你是别人的儿女、父母或者是兄弟姐妹等,当你得过且过的时候,按照道家生存学理论,你不顾别人别人一样不顾你。哪怕你是别人的父母、儿女或者是兄弟姐妹。

    尽管儒家认为不应该,可在现实面前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包容你不顾别人,接受儒家学说思想的人一样不顾你。但是儒家为了迎合社会舆论的影响,表面上并不会这样。明明不孝敬长辈,表面上还要装出孝敬的样子。明明做父母的有偏心,却偏偏找一个说辞来掩饰偏心。明明不愿意跟别人友好,表面上却还装出很友善地样子

    而道家就不同,道家直截了当,而不做作。你不顾别人、不与人合作,我就孤立你。我没有必要包容你,我也没有必要掩饰什么,做什么表面文章。

    何必呢为何要掩饰呢为何不敢面对呢为何要粉饰太平呢为何要构建一个充满谎言的社会呢

    在庄子的齐物论里,就提到了“贪生怕死”。

    贪生与怕死是连在一起的,贪生的人绝对怕死。

    在庄子的齐物论里,并没有提到人们为什么贪生,只是讲了要正确面对死亡,正确理解死亡。

    贪生怕死的话题牵扯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不先说清楚这三观,都无法改变人们贪生怕死的观念。

    要想改变世人的传统观念,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你可以改变某些人的观念,可你无法改变所有世人的观念。改变所有世人的观念,必须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而最快地途径,那就是通过国家权力来推广。可道家认为:欲则不达。

    因为人们传统观念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经过多少代人而形成了。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整个天下

    世世代代根深蒂固都是这么认为的,你想改变,可想而知。所以说,欲则不达。只有人们自觉地觉醒,才是最好地改变。当历史的脚步前进到一定地时候,当各种学说理论都试验过了,能够幸存下来的,才是人类最终地选择。

    所以以国家权力强行推广自己的学说思想,也不是长久的办法,也只是急功近利,强迫别人接受而已。

    在道家面前,在真正地道家面前,无论你使用什么学说思想,什么律法,他们都能够在夹缝中寻找到生存的方法。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给人民一条生路的。没有人民,没有人民的赋税,统治者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只要给人民一条生路,道家都有生存下去的法子。

    剥削者也一样,手下没有人,手下没有奉献者,他们剥削鬼啊

    行了只要你还给别人一条生路,道家就有生存下去的法子。

    人生,不过是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能够让自己活到终老,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足也

    多余的东东,别人去追求的东东并不是我要的,统统地给我滚一边去。

    有利于我生存,我就追求。不利于我生存,我就躲避,如此而已

    道家追求生但并不是贪生,道家重生与世人的贪生是不同的。贪生是一种无知、盲目。

    道家重生,是为了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完成这一次难得的“生而为人”的生命过程。

第17章 道家的生死观 三

    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生死”,还告诉我们:生命是永恒地那是要看我们站在什么角度上来看待生死。

    如果单纯地站在人的角度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世上难找百岁人,人生最多也就活个百十岁。

    如果站在道的角度上,生命是永恒的。人与万物的生命一样,都是永恒的。

    因为人与万物死去,作为人或者是作为物,这个生命是结束了,可它却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形式、物质。

    比如说人作为人虽然是死了,可人死后并不是彻底地消失了,而依然有尸体的存在。尸体腐烂后又会变成另外一种物质,无穷无尽,永远存在,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物质而已。

    如果我们有这种人生境界的话我们的人生还会有困惑吗

    当然这个境界太高大上了,世俗中的芸芸众生是无法理解,更别说达到这个高度了。那好我们并不要求你一定要达到这个认知的高度、达到这个高大上的境界。

    那么我们就说人吧

    作为人,生命是有限的,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这一次“生而为人”的机会,珍惜这一次生命的过程。

    我们生而为人只有一次机会,我们任何人的生命都不可以重来的,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也没有重生一次的机会。

    还有我们也一样无法阻止生命的到来。

    我们想重新来一次人生也不行,我们不想来做人也不行,这些都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改变的。

    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这一次难得的人生。

    既然生而为人了,那我们就要好好活着,珍惜这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从自然生到自然死,是我们的一次完整的生命过程。自然生就不用说了,生命的到来我们无法阻止。自然死就有了一个界定了,什么叫自然死呢

    根据道家的理论来讲,不是人为因素的死亡,都是自然死。

    比如说,终老死亡。一个人活到老了,老死了,这是最自然的死亡。当然人的寿命也不是一致的,不可能都活到一定地年数。有的人能活一百多岁,而有的人只活到三四十岁。甚至有的人夭折。

    传说中最长寿的人是彭祖,彭祖活了八百多岁。当然那是传说,不是我们亲眼所见。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也不可能。

    对于夭折的人来说,只能说遗憾了,他们没有能够体验到一次做人的完整人生。甚至他们连意识、感觉都没有。

    而作为正常地人生,从出生到老死,至少有几十年吧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过许多事。真的有人说人生短暂。其实人生并不短暂。也不无聊,而且内容丰富。

    我们从出生到终老死亡,一般要经历这么许多事的。我们有在母亲腹中最幸福、安祥的生活;我们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有自由奔放的青少年,我们有我们的青春激情岁月。我们有我们追求异性寻求人生伴侣的美好时光,我们成为人父人母。我们作为人子,孝敬父母;我们作为人父人母,接受子女的赡养。我们的人生,还有许许多多的内容,比如说我们的个人兴趣爱好,等等。

    如果我们都认真地过了,并不简单。真的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草率人生了,对我们的人生并没有这种感觉,并没有体验到属于人的生活、生命经历的过程。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影子人生。依附于别人,别人怎么生活他们就怎么生活,就跟别人的影子一样。他们以为这就是人生,其实他们就是影子人生,没有自己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体验不到人生的快乐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活到终老呢

    原因很简单我们与我们的父母长辈、身边周围的人,都选择了错误地人生观。因此我们的生活失去了快乐和自由。甚至我们因此半途而废了我们的人生。

    当我们把人生定位在“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只是来体验一次人生、只是来完成一次任务的时候,我们的人生观,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不是豁然开朗了呢

    我们会不会因此而放弃了许多多余地追求了呢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多余的东东而放弃了享受人生。或者说是没有时间去享受人生、去体悟人生的意义。

    你也不要听别人在你面前鼓吹什么子孙后代的事,你自己的人生都没有过好,生存都存在问题。或者说你都没有明白什么是人生,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你还操什么子孙后代甚至是万万年之后的事,你你你你这不是瞎操心

    未来再美好,你享受不了。未来美好与否,是子孙后代们面对的事。子孙后代们不是傻子,不需要你操心的。你还是操心一下你面临的事,你必须解决的事。

    所以说你说未来再美好,你都是在忽悠别人。

    我们所面对的,是我们的生活。在不影响别人生存的前提下,我们想怎么享受生活就怎么享受生活。

    你不要听别人向你鼓吹什么“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生活品味都是忽悠人的东东。能够保证每天的营养,让自己健康活下去,这就是生活质量,或者说是生活档次、生活品味。每天开心、自由、有安全感,这就是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生活品味。

    你开心吗你自由吗你有安全感吗

    如果你除了钱和自我满足的虚荣外,活得并不开心,没有自由,也没有安全感,你就别在我面前说什么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生活品味。

    在人类没有解决老弱病残者的生活问题和贫困问题之前,我们都不要被别人说的生活质量,或者说是生活档次、生活品味给忽悠了。那些老弱病残者和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他们一样梦想着美好的生活,或者说是生活档次、生活品味。当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时候,他们就要开始反抗了。

    正如有歌唱的那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有人可能因此又要给道家扣上一顶“仇富”的帽子说道家不追求多余的东东,还不许别人去追求。

    其实道家只是看到了生活的本质

    追求多余的东东,创造更大地价值、利润,如果是用来帮助别人的,那么无可非议。

    如果你追求多余的东东、创造更大地价值只是显得你的本事大,只是囤积居奇。你的追求有什么意思呢你只是自己认为有意思罢了可在你有意思的追求背后,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别。贫富差别大了,生存游戏的规则就要改写了。生存游戏规则的改写,就是社会动乱的开始。

    生存游戏规则就是这么简单

    大家都是为了生存而已都只是为了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

    你说你的一生都在瞎折腾什么

    你说你为子孙后代,你的子孙后代是傻子吗如果是傻子,你给他们留下再多地财富,他们也守不住。我们的父辈、父辈的父辈、我们的老祖先,他们谁不是这样在努力地积攒钱财,希望自己的后代过得好一些。可结果我们每一代人都要去自己努力。

    所以说为子孙后代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地,都是在搅乱社会。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在为子孙后代,而是在为自己的那一世虚荣。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满足,自以为是。

    其实我们活着,都是在为自己活着。说是为子孙后代,为周边人,为天下苍生,大多都是忽悠人的。明明你的做法是错误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