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处大的海岛上面,适合人居住,上面有背风的地方,树木生长比较正常。在岩石当中,还有岩洞,是完全可以住人的。但是除了渔民居住过外,没有人长期居住。
庄子想了很长时间,才终于想明白了,为什么附近的一些海岛上没有人居住。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当时的海上交通工具太落后了,太不方便来往了。海岛上居住的人太少了,工业不配套,一切物品都要从陆地上运输过去。所以不适应居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在海外隐居,必须是一个很大很大地海岛,必须海岛上面大部分物品都可以自行生产。只有这样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没有人来海岛,海岛上面的人都可以自行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这天庄子来到一处海岛群上面,他终于惊喜地发现,在这处海岛群上面居住着不少人。
也正如他设想的那样,这里什么都有,包括冶炼的铜铁工厂都有。织布、耕种什么地样样都有。在这里居住,完全可以不需要与大陆上联系了。
庄子心想:嗯天涯无名很可能就隐居在这个海岛上面。
接连几日,庄子几乎把整个海岛群上的居民都寻找遍了,就是没有发现天涯无名和杨延。他很失望,但又有了新的希望因为既然海岛上面真的可以居住人,就有一处比这个海岛更大地海岛,距离大陆更远的海岛。
对天涯无名不可能选择与大陆太近的海岛隐居的。要是这样大陆上的越国官府,还不一样能找到你,管辖你,收你的赋税,要你去服兵役。
这天庄子又看见深海之中有一条黑线。根据经验,他知道,那边是一座很大的海岛。
要是小岛的话,看见的不是黑线,而是黑点。
他想也没有多想,就往黑线那边飞去。
此时的他没有形体,只有意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线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可以看清了,那是一座很大的海岛。
海岛轮廓已经出现,上面有好高的山峰。随着越来越近,他发现他自己是越来越小。不是这个海岛太大了,仿佛不是海岛,而是另外一个陆地。
终于到达海岛之上,庄子幻化成人形,站立在海滩之上。看着没有尽头的海岛,他都不敢相信,大海中会有这么大的海岛。这个海岛,比上次那个可以住人的群岛还要大。
他还是不敢相信,又幻化成意念,沿着海岛的边缘,飞了起来。他就是想看看,这个海岛到底有多大是不是海的尽头,又一处陆地这里是不是大周以外的地方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飞行,庄子终于确定了,这不是大周以外的另外一处大陆。而是靠近大周大海中的一个很大地海岛。这个海岛很大,相当于曾经的晋国那么大。也就是说,相当于魏国、韩国和赵国那么大。
这个海岛是南北走向的山脉,高下之下朝西的一面有一片地势平缓的地方。
这个海岛上面有没有人居住,他暂时还不知道。因为他没有贴着地面飞行,而是在高空中飞行的。他先是从北往南,然后又从南入北飞行的。
在这个南北走向、长形的超级海岛周边,还有无数小型的群岛。
查看完整个海岛后,他才确定,这是大海中的一个大型海岛而已。
大海无边无际
真的不来大海的深处走走,你都不知道海有多大
查看完整个海岛后,他才降低了高度,贴着山顶飞行。在海边,他还真的发现了人。
经过几天的查看,他发现:海岛上面大致分为两个种族的人。一个是居住在山区的原始族人,一个是居住在沿海以捕鱼为业的移民。
岛上的人口不是很多,很稀疏,居住在地势很好地地方。从这些人的居住习惯上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居住在这里已经很久了。在工业上面,不是很发达。有很多东东,可能是从吴越运过来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近海运输货物的货般、或者是商船因迷失了方向,而误入到海岛上的,后来就在海岛上定居了下来。
庄子还发现:居住在大山内的人很温顺,有着自己的生活习俗,一切都很传统。而居住在沿海的人,性情各异。他们大都是吴越等地的人,少数是异族。这些异族,可能是从大海上漂流过来的幸存者。
经过几天的查看,庄子好像想起了什么
好像听师父和师公都讲过,这个地方可能就是传说中九洲中的“扬州”。
庄子越来越觉得,天涯无名带着杨延和他的家人,来到了“扬州”。
因为这里面积大,人口少,绝对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另外这里有原始土著,以及外来移民,上面的工业虽然不发达,可一些基本的冶炼技术还是有的。基本上不依赖陆地,一样能生存下去。
经过近一个月的空中飞行,几乎找遍了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依然没有找到天涯无名与杨延的下落。
以天涯无名的能力,是不可能与那些普通人同居的。以他的能力,应该在距离有人居住的地方找一个地方隐居。只有这样,才方便购买或者是交换盐和布匹等一些生活必须品。
转眼到了深秋,还是没有找到天涯无名,庄子决定走了,再往南方寻找。
经过这几个月的海上搜寻,他已经对大海有了一定地了解。现在的他,可以在大海上空自由地飞行了,不再害怕迷失方向,找不到家。
因为他还可以在一念之间回到宋国的老家,回到他熟习的地方。
aa2705221
第1051章 天地之力
这天庄子终于下了决定,离开传说中的九洲中的扬州,往南继续寻找。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想往东南方向飞行,看看大海中还有没有比扬州更大或者差不多大的海岛。如果有天涯无名就有可能居住在上面。
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外。
在师公禽滑厘和师父杨朱时期,和以前,就有人相信,在扬州之外还有陆地。只是距离我们大陆太遥远了,无法联系。
那些无法联系的地方,都被统称为“海外”。
以天涯无名的修为,通过内视世界去海外寻找隐居的地方,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功夫深,他可以通过闭关的方法,接连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大海中寻找,是完全有可能寻找到一块地方的。
不是道家吹牛道家完全有这个能力,到大海中去寻找岛屿的,寻找隐居之地的。
也不知飞行了多远,多少时间,他没有一点概念。因为在这个大海之上,真的天地一色,四周都是蓝色的。头顶是蓝天,下面是蓝蓝地海水。
白天天空中有时是有太阳的,太阳很火辣。晚上天空中有时有月亮,有时没有。有时有点点星光,在蓝色的背景上眨着眼睛。
这天空气中有着浓重的水气,风的速度相当地快,让他飞行起来都感觉艰难。虽然他没有形体,只有意念。可意念中明显地感觉到了这种意识、感觉。
怎么回事呢
我怎么在原地打转了起来
突然庄子发现:他飞不动了,他在原地打转了。
也就在他意识到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的时候,他已经无法自拔了。这时他才发现他的意念跑不动了,浑身都被水蒸气包围了让喘不过气来,身体越来越重。
不好大概是遭遇上了龙吸水
庄子突然地想起来,师公禽滑厘和师父杨朱都说过,天地间是有“龙吸水”的神奇力量的。巨龙把水吸干,把地面上的一切都卷入进去。然后一路狂奔,所到之处风雨交加,树木和一切都伏地唱臣服。
师父杨朱说:这是天地之气
大地的呼吸形成风
想到这里,庄子赶紧把意念收起,变身为无。然后从气漩中出来,再回头观望。
天呐巨大地气漩旋转着又追着他过来了,试图再次把他卷入进去。
跑
庄子想也没有敢多想,转身就往外面跑。此时的他真的没有了方向感,只知道躲避气漩,往外围跑。可是他跑得快气漩追得也快。也就一转眼的功夫,就追到他的身后了。
尼玛地什么玩意啊救命啊
庄子边跑边喊
当然他是在内心里喊的,是意识感觉在喊。
尼玛地遭遇天地之力了
这不是人力啊
要是与人比试武功,他倒是一点也不含糊。可是这这这这不是人啊这是天地之力啊
庄子也不知道拼命地跑了多久,当看见前面的陆地后,才一念之间回到陆地上,彻底地摆脱了天地之力。
“海龙来了海龙来了海龙来了”
陆地上,渔民们一个个都把渔船停靠到避风的港湾里,用粗大地绳索把渔船栓在一起。小一些的船,都直接拖到了沙滩上。甚至直接抬到海浪卷不到的陆地高处。
得知海龙来了,妇女和孩子们都哭叫起来。哭叫声伴随着海风的呼啸,传到很远地地方。
海岸边的住户,得知海龙来了,都用石块、木材、破鱼网等什么地,盖在茅草屋上,窗户和门都用东东给堵了起来。
海龙的威力是很大地,可以从门和窗户里钻进去,把你的屋顶给掀掉。
庄子幻化成人形,站在海边,看着忙碌的渔民、哭泣的妇女和孩子、忙着收拾房屋的主人,以及忙着收获庄稼的农夫,心里很不好受。
在天地之力面前,人类是那么地渺小。
要是这里的渔民遭遇到当地官府的欺压什么地,或者是遭遇的是海匪,或者相互之间闹了什么矛盾,或者是相互之间有仇恨要进行生死拼杀,他还可以站出来帮他们。
可是在天地之力面前,他无能为力。
他虽然是个真人体,不害怕天地之力,可他无法阻止和对抗天地之力。
他又把自己幻化成意念,朝着原来的方向飞去。他想近距离地看看,这个传说中的“海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世人都称它为海龙,都那么地敬畏它
也不知飞行了多久,他终于遭遇到了电闪雷鸣。在这个同时天空中黑压压地,好像盖着一个黑盖。闪电不时地划破黑盖,把天空撕裂。闪电之后,就是震耳欲聋般的爆炸声。
“轰哗啦”
天空中雨点比黄豆还要大,砸下来让人感觉很痛。不让庄子的意念感觉到很痛。雨点密密麻麻,好像雨柱一般。
此刻庄子又飞行不动了,只得不断地后退。但是他的眼睛却朝着远处看着,想看见传说中的那个海龙。
也许是海龙为了在他面前显示威风,终于显现了出来。远远地看去,犹如一条巨大的蛇,在天空中翻滚着。它没有尾巴,不它的后半身都还在海水中,没有露出海面。
它的头高昂着,头上有一双可怕地眼睛,不时地发射出耀眼地光芒,让你无法睁开眼睛。
它的头很大很大,它的嘴巴也很大,不时地张开。嘴里也一样发出耀眼地光芒。一闪之后,好像吞下了天地间的一切,天地间顿时黑暗起来。
“轰哗啦”
在一道闪电之后,又传来了“轰”地一声巨响。接着海龙暴怒一般地朝着庄子卷了过来。
仿佛它看不下去庄子对它的蔑视,要把这个蔑视它的人活吞下去。
“啊”
庄子吓得本能地大叫一声,拔腿就跑
他终于看清楚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海龙,这就是岩石上面刻画出来的海龙。
在大周各地大山里的岩石上,以及大周的祭坛上,以及各地的祭坛上,都刻画着海龙的形象。
对海龙就是这般形象。
回到陆地,庄子再也不敢再去触怒海龙了,再也不敢小觑这天地之力了。
走赶紧离开这里
aa2705221
第1052章 第一次解读道德经
离开大海,庄子继续往南寻找,后进入南蛮之地。一路无果后,再折道回了宋国。
很遗憾,在大江之南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天涯无名和杨延的消息。
不过庄子并不觉得此行没有意义。这一路寻找,让他长了不少见识,唤醒了他的不少记忆。曾经读过的书、曾经师公和师父讲解的事例和古籍,都在这次出行中得到了验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可以验证书中记载的真假。
庄子这次行走,休止万里而是几万、几十万里。他的一念之间,就能走无限的路。当然这次之行,庄子除了在大海上用意念飞行外,其余的时候大多是步行的,是一二一地用双脚丈量的。
这次的吴越之行和南蛮之行,让庄子受益匪浅,他看到了各地的民俗,特别是南蛮部落中的那些民俗。从而让他更懂人性的真实,民俗的演变,人性、家庭、家族、团队、组织、区域、国家的形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