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女佣纠缠他,就不敢再与之来往。
钱伯为了给钱给他,就让把帮他管理江南一带的一些事务。杨湖正好借助这个机会,到处走动。
来江南的第三年夏天,杨湖终于长成了大人。不再是瘦竹竿子,浑身都是肌肉,人也长高了不少。在陵阳山这一带,是少有的大个子。他的武功好,力气大,人仗义,很快就在这一带有了名气。
而这年他的实际年龄还没有达到正常人发育的年龄。他是一个发育早的人,比别人提前了三四年就成年了。
山脚下的村庄里,有好几家姑娘都看上了他,都不顾一切地要嫁给他。几个姑娘为了得到他,相互之间争风吃醋起来。最后一个文弱的姑娘受不了对方的打压,决定自杀。后来被家人发现了,救了下来。
村子里的人见事情闹大了,不出面不行了,就把杨湖找了过来,找他要一个说法。
杨湖一脸地无辜,他根本不知道这些美女都喜欢他。
在村民们的逼迫下,杨湖不得不认真起来。最后在大家的建议下,和他自己的感觉下,他选择了那个自杀未遂的姑娘。
他认为这个姑娘善良,没有嫉妒心。再则这个姑娘的家庭负担很重,需要有家庭劳力和经济支持。
其他几个姑娘人长得是漂亮,可嫉妒心太重,不可娶
在他的选择下,和村民们的作主下,婚事敲定,即日成亲。
成亲后,他虽然还经常出门,可农忙的时候绝对会回来的。因为他不仅要照顾妻子,还要照顾老丈人一家。
杨湖选择了最穷的一家姑娘,照顾这一家人,更是让村子里的人佩服,认为他是好人。
等到杨湖的一切都安定下来后,庄子才收回分身,收回他的注意力,不再关注杨湖。因为杨湖长大了,不需要他关注了。
对于儿子的表现,庄子是满意的。不是特别地满意。
一年后,少年杨湖做了最年轻的爹,妻子给他生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第二年,又生养了一个男娃。
杨湖除了经常到山上居住,等哥哥杨延的消息外,大多数时间都是住在山下老丈人家的,就跟上门女婿差不多。他用与钱伯做生意挣的钱,和其他方面挣来的钱,给老丈人家盖了新房子。他家的房子,是村子里最好地房子。
这房子,他说了是给小舅子盖的,他不要他只是暂时住在这里,等小舅子成亲的时候他就搬走。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才二十多岁的杨湖,已经是四个娃的爹了,是陵阳山一带最年轻的爹。
大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他没有时间教导女儿,妻子和老丈人一家人又没有多少文化,教不了娃。杨湖无奈,只得把大女儿送到守藏吏那边去读书。
守藏吏一家人搬来陵阳山定居后,尝试着从事各种事业。结果因为脱离社会太久了,所有创业都失败了。最后迫于生计,书呆子只有从事自己的老本行,当起了教书先生。
结果由他创办的学堂,渐渐地成为了江南第一学府。
在江南,普通学校很多,一般都只是教授孩子们基础类知识。而那些高深的知识,山里的先生教不了。
自从守藏吏来了之后,他不仅从基础知识教起,还教起了大学课程。结果名声越来越大,前来求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了,就让家人也出来帮忙。
家人虽然还没有完全适应社会,可迫于生计,也只得硬着头皮出来帮忙。好在他们出身于守藏吏家庭,个个都有学问。结果一家人把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都包揽下来了,都不需要请外教,各种类型的先生都有。
时间飞快,大女儿完成学业,因成绩优异,被守藏吏“留校任教”。守藏吏因年龄大了,身体又不是太好,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大女儿在守藏吏等人的说媒下,与当地的一个财主家的公子成亲。
杨湖见对方不是那种守财奴,女婿那个小男孩也懂事,又喜欢女儿,也就答应了。
第二年才三十出头的杨湖,就当上了外公。
儿子到了上学年龄,杨湖也被送到守藏吏家的学堂来上学。儿子的成绩也不错,而且跟他爹一样,是个大个子。另外他还会武功。
杨湖因忙,没有时间教儿女们学文习武,在武功方面,有时间就教,儿女们爱学就学,不爱学就算。结果儿子遗传了祖辈们的基因,喜欢练武。而女儿呢都喜欢读书识字,不喜欢蹦蹦跳跳。在儿子的坚持下,成就了武功,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多少年都没有搜索这边的信息了,庄子搜索到这边的信息后,很是担忧了一阵子。
因为杨湖并没有完全按照道家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也许是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去生活。杨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生活的,他不种地,也不从事手工业。而是有那种混社会的感觉。
他游走在社会之上,各行各业之间。
不过让庄子又觉得满意的是:杨湖有那种“游刃有余”的感觉。
他不满意杨湖的地方是,杨湖并没有向儿女们和身边人传播道家学说。
要是不向儿女后代们传播道家学说思想,不把道家学说思想当成人生的信条。那么儿女后代们就会步入世人的后尘,与世人无异。
可以想象:自己的儿女后代都不信仰道家学说了,道家学说不就没落了没有人信仰了
aa2705221
第1035章 杨大个子的名声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走,庄子来到陵阳山下。
经过一路上的实际考察,他基本上了解了杨湖。杨湖这在一带,比他这个做老子的庄子还要出名。陵阳山周边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他杨湖的,没有谁不知道杨大个子。
跟杨青儿比起来,不同地是杨湖虽然出名,却没有仇人。好像他没有仇人似的,不管是明查还是暗访,都没有人说杨湖的坏话。
庄子还就不信了,这小子还能做一个“完人”就凭他的那种混混思想,还能成为“完人”没有缺点
结果还真的让庄子“失望”,在陵阳山周边,还真的没有人说他不好。
这小子因为力气大,个子大,加上又仗义,不感情用事,处理民间纠纷的时候两边光。所以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人,都信服他。
再则在陵阳山这一带,本地人的个子矮,力气小,没有人敢跟他杨湖杨大个子唱反调。加上杨湖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偏激,能给别人面子就给,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圆滑得很。所以人家不但不记恨他,还感激他。
就跟当年他初去漆园的时候一样,七大恶人都说他好,都给他塞银子。
如今的杨湖杨大个子,大概就是那样吧表面上帮了坏人和不对的人,其实际上,他是为了把事情完美地处理好,不激化矛盾。结果双方人都说他好。
其实他心里应该是有一杆秤的,知道谁对谁错。
来到陵阳山这边,他已经知道杨湖的下落了。所以他并没有去杨湖的家。而是直接冲着杨湖去了。
现在的杨湖,还没有家。
他盖的房子给了小舅子,他只是暂住在小舅子家。老婆住在那里,他平时不怎样住那里。
儿女大了都去守藏吏家里上学去了,是那种寄宿的。现在大女儿已经成亲,留校任教,就住在那边。儿子就住在姐姐家里。
由于很少与妻子接触,所以杨湖生养了四个儿女后就没有再生养。虽然他还年轻,才三十来岁。
妻子生养了四个儿女后,也不想生育了。因为那个年代生养孩子是一项艰苦而又危险的事。所以杨湖很少与她同房她也无所谓。
庄子不打算到杨湖的老丈人家去,去了也没有人认识他,还不如直接去找儿子。
现在的儿子,负责收购陵阳山这一带的土特产,然后交给钱伯的人。等到钱伯把货物拉到江北卖了,再过来的时候,他就可以分到一笔银子。
还有钱伯把江北的货物拉到江南来,陵阳山这一带的货由他负责销售。他把货物拿过来后,直接批发给当地的小商贩。收了货款后,再把银子送给钱伯,由钱伯来分配利润。
反正他不管账目,钱伯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赚钱、赔钱都由钱伯作主。
就在庄子往杨湖那边赶的时候,突然地搜索到了,前面不远的小镇上发生了一起打架事件。他觉得好玩,就一念之间赶了过去,瞧瞧热闹。
本来庄子是打算一步一步丈量过去找杨湖的。他这次来江南,都是一步一步丈量过来的。只有这样,他才能看到更多,听到更多,才有最真实地感受。
陵阳山这一带的人,男人个子都不高,都跟瘦猴子似的。而女人呢则相反一个个长得高大、眉目清秀,水灵灵地,几乎个个都是美女。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集市上,有两帮人在打架。看那个样子,应该是两家人发生了矛盾,打了起来。
只见两个四十岁左右的山猴子男人拉扯了起来,很厉害地样子,尖着嗓子嚷嚷着,声音很大,好像是在给自己助威。
在另外一边两个同样年龄的女人也在一起相互扯着头发,可能是双方都用了力,都不愿意松手,最后都坚持不下去了,赖在地上。
又一边两个二十岁左右山猴子一般的小伙子,也在蹦跳着要跟对方打架。但是在众人的劝说和阻止下,分割成两个圈子。
现场的情况是:年轻人没有打起来,而年老的人却打起来了。
见到这个场景,庄子反而笑了。
那两个年轻的山猴子,其实根本不敢打架,只是做做样子,样子很吓人的。说话的内容和语气也很吓人的,说要把对方怎么样。其实也就嘴上说说而已。
而那两个山猴子一般的老男人,虽然动手打了起来,可也是嚷嚷着证明自己很厉害。
而真正打架的,是那两个老“美女”。这两个老女人都很泼辣,互不相让。她们两人不松手,谁也拉不开。
此时正是集市的高峰时期,本来各个商贩都盼着做这个时间段的生意。错过了这个点,集市散了,一天的生意就结束了。
山沟内的集市就这样,是有时间段的。每天也就中午之前有生意做。中午的时候,酒肆、饭馆那里的生意好。下午,集市上就空荡荡的了。
见有人打架很凶的,所有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在大山里,在陵阳山这一带,很少有人如此打架的,这样地打架都算厉害地了。
根本不像北方人和草原游牧民族的人,人家打架不是打架,而是玩命。哪里有打架嚷嚷的要是真的打架,还不操起家伙上去就干。更不会两个女人扯头发的,只会要对方的命。你敢拉我的头发,我就一拳打爆你的脸。
放不放不放再爆一拳
见两家人打架影响了大家的生意,而且还没完没了。突然人群中有人灵机一动,朝着周围人喊了起来。
“杨大个子来了杨大个子来了杨大个子来了”
周围的人一听,都扭头都着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
听说杨大个子来了,有人说道:“杨大个子来了这下好了有他在什么事没有”
有人不知道真假,以为真的是杨湖杨大个子来了,就对周围人说:“杨大个子来了”
“啊杨大个子来了”
“杨大个子来了”
“啊杨大个子来了”
结果以讹传讹,传得跟真的一样。
庄子知道杨大个子根本不在这边,距离这边至少要两天的路程,怎么可能来呢
“放手放手你们还拉扯啊杨大个子来了,你们还不放手,那就是你们的不是了”
“对对对放手放手不放手就是你的不对了”
在围观人的劝说下,那两个老美女才松开了拉扯的手。
两人的手上,都有拽下来的几根头发。见周围的人都看着她们,赶紧把手上的头发给扔了。
两家人的战争,就此结束,等待杨大个子过来评理。
aa2705221
第1036章 陵阳山的人不认你
看到这个场面,庄子不得不服了。
这个杨湖果然名不虚传啊
他竟然有这么大地能力
嘿嘿老爹我服了你
人家就光报了一下他“杨大个子”的名字,一场战争就结束了
嘿嘿老爹不服也不行啊
那个灵机一动喊“杨大个子来了”的人,见两家打架停止了,不由得意地笑了起来。
心想:就是你们都笨啊早就应该喊了,早喊“杨大个子来了”他们早就不打了真是耽误大家做生意。
两家人各自走到一起,一边询问着伤势如何,一边等待着杨大个子过来。
围观的人后来才知道,杨大个子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