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的鞋也不是新鞋,是一双树皮制作的皮鞋。可能是一路旅途,破了,不能穿了,才用麻丝绑着。
庄子是个制鞋匠,他用麻丝穿在脚凹处绑在脚背上,才保持住了鞋底与鞋帮没有分开。
见到庄子这一身打扮,魏惠王很惊讶,也很生气。
他怨恨惠施这么不会办事,既然让你去请庄子,你怎么都不给他买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呢我们魏国虽然是衰落了,可还不至于穷到这个地步啊
再说我们这是请庄子来魏国为官,来辅佐寡人治国的啊
“先生”魏惠王紧走几步,撵上庄子,问道:“何先生之惫邪”
庄子回头一看,也是大惊。
他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上魏惠王。
这不是装比吗
这不是为了多骗些赏银吗才打扮成这样地
庄子认为只有这样,天下人才知道他庄子是穷鬼。
穷鬼是他的最新形象
他要做穷鬼的形象代言人。
不不是穷鬼的形象代言人,而是这个时代的形象代言人
这个时代,就是这般形象穷
绫罗绸缎只是少数人的穿束,而广大地天下人民,都是他这般装束。
庄子说:“是贫贫乏不是惫贫是指物质,而惫是指心境。有才德的人不能推行主张,不能拯救天下,这是惫身心疲惫;衣服坏了鞋子破了,这是贫穷,而不是疲惫。”
“哦”魏惠王点头问道:“先生为何如此之贫呢”
惠施听到后面有人说话,折身回来,见是魏惠王,吓得不行。正要向魏惠王汇报,却见魏惠王朝着他黑拉着脸,还狠狠地瞪着他。
“庄周家有妻儿,怎能不贫呢”庄子说着,伸手示意了一下。他有六个儿女。
“我妻子又怀上了”
“六个娃又怀了”魏惠王也作了一个手势,不敢相信地问道。
心想:这庄子与他妻子两人真的能生养啊寡人作为一国之王,也没有他这么大本事啊寡人后宫有王后和那么多妃子,才生养了多少公子、公主
“大王”惠施上前低头施礼,不敢看魏惠王的脸色。
“寡人让你办事你你看你”魏惠王用手指着庄子的身上,责问道。那意思是:你怎么不给他买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
“大王”惠施委屈地说道:“臣下要给庄子买新衣服和鞋,可他他不受啊”
“他怎么不受”魏惠王喝道。
惠施赶紧解释道:“庄子说,把这银子省下,可以多买一些吃食。家里有六个娃,养不活。这衣服、这鞋还能穿,不用买。”
魏惠王不相信地看向庄子,意思是:惠施没有说谎
庄子点了点头。
魏惠王说道:“以先生大才,可以养天下人,哪里会连养活家人都困难呢”
庄子说:“我这是生不逢时啊大王。”
“生不逢时”魏惠王赶紧说道:“寡人不是早就让你来魏国做官来辅佐寡人你”
庄子说:“大王我说的生不逢时是说我生错了时代。我怎么出生在这个乱世之中呢”
“那你赶紧来魏国做官啊一展才华,这不是”魏惠王赶紧说道。
庄子说:“大王你没有看见过那跳跃的猿猴吗它们生活在楠、梓、豫、章等高大的树林里,抓住小树枝自由自在地跳跃。它们是那里的主人,即使是神箭手羿和逢蒙,也不敢小看它们。
可等到它们生活在柘、棘、枳、枸等矮小的灌木丛中时,它们不得小心翼翼地行走。而且还要左顾右盼,内心恐惧,身体发抖;这并不是紧缩了身体而变得不灵活,而是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这里不能充分施展才能。
如今大周式微,诸侯争霸,天下乱套了。这就是生不逢时,诸侯争霸不止,就无安身之地啊”
庄子再次拒绝到魏国来做官,他认为:诸侯争霸不止,就无法治理好天下。治理好了魏国又能怎样呢在这个诸侯争霸的乱世之中,任何诸侯国都无法强大起来。你强大起来了,别人就担心你争霸。
所以就会想办法来削弱你的综合国力。
何况一个诸侯国真的强大起来了,就算他不想称霸,也被逼迫着卷入称霸的战争之中。
在这个乱世中,他不想卷入战争之中。所以他把自己比喻成猿猴,他只想生活在森林之中,不想出来为官。他只想做一个自由人,不想出来为官。因为当官也拯救不了天下。
生不逢时,我生错年代了,所以我只能穷。
aa2705221
第989章 尽量别打仗
魏惠王见庄子还是不愿意到魏国来做官,人各有志,也就没有再勉强。 因为这里距离国都大梁还很远,就没有带庄子回魏宫了。就地下榻,热情接待起来。
惠施作为外交官,忙前忙后忙得不亦乐乎。
庄子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脚上穿着一双用麻丝绑着掉了鞋帮的树皮鞋,进入魏惠王的营账,让那士兵们一个个都看呆了眼睛。这些兵士怎么也不敢相信魏惠王会接待这么一个穷鬼
经过打听,才知道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庄子。
“哦原来是庄子”
“就是怪不得这么穷了”
士兵们都在背后小声地议论着。有人理解,有人不理解。
不过无论是别人理解还是不理解,对于庄子来说,都是在修炼他的影响力,提升他的影响力。
魏惠王一改常态,不耻下问,请教庄子:如何让魏国再度强大起来
几年前,庄子曾经给魏惠王出过主意,让他发展人口,向世袭贵族开刀。
结果魏惠王还真的那样做了,而且效果很好。
魏惠王让有军功的兵士回家探亲,娶妻生子,让妻子有了身孕的人去服兵役,让那些伤残的士兵退役等等。结果魏国人口一下子就上来了。魏国国土面积比宋国大得多,所以人口发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不过后遗症马上出现了。
正如庄子所说的那样人口虽然是上来了,可家庭负担加重了。家庭中多了人口,加上孕妇、哺乳期的女人又不能参与劳动,一般家庭都无法承受。尽管魏国实行新政,不增加生育家庭的赋税,可没有劳动力是个大问题。
关键地问题是魏国虽然不主动打仗了,可被动地战争还是不断。你只能保证自己不发动战争,但不能保证别人不来打你。别人要是来打你了,你只得被动地参与打仗。
所以魏国一边要发展人口需要劳动力来养家糊口,一边又要增加兵源去打仗保家卫国。
而在这个时候,强大起来的秦国,又联合楚国和赵国、韩国,不断地发动战争,根本不给魏国喘息的机会。
在财力上,魏惠王果断向世袭贵族开刀,从他们那里搜刮财力,一时之间还能应付得过来。魏国的世袭贵族,胳膊拧不过大腿,迫于魏惠王的威力,不得不依从。
在魏国由于魏惠王有手段,实权和财力都集中在他手上,境内的世袭贵族大多作乱不起来。
现在面对这样地一个魏国,庄子当如何拯救呢
魏惠王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庄子,惠施也在一边有些可怜巴巴地看着庄子。
魏惠王有那种穷途末路的感觉,所以他是真的希望庄子能够指点一二。而惠施就不同,惠施是无救国之策才显得可怜巴巴地。但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嫉妒的。
惠施还就不信了,庄子能有什么良策,来拯救这个满目疮痍的魏国
庄子想了又想,摇头叹息道:“我也没有最好地良策,唯一的办法,就是魏国别再打仗了。这要是再打仗,魏国就真的耗不起真的”
魏惠王苦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不由我想啊秦国并没有因为秦孝公的死而消停,也并没有因为商鞅的死而衰落相反秦国仍然沿用旧制,沿用商鞅之法。这还是小这个嬴驷竟然变本加厉,越发地狂妄了。现在大周天子那个无用的东东,都重视他秦国了,这不年年都送祭肉给秦国”
在以前的时候,秦国很落后,年年被魏国等国打压,大周天子都不把秦国当回事。每年祭祀的时候,都不分祭肉给秦国。可自从秦国强大之后,周天子却突然地给秦国送去了祭肉。
听到魏惠王的感叹,庄子突然地想起来了,当年跟随师父杨朱路过天子门前的时候,受到了大周天子的热情接待。师父给大周天子讲过道。后来还教了大周天子一招。
看来今天的魏惠王,处境跟当年的大周天子也没有什么不同。
记得当时师父教导大周天子,大概的意思是:做做样子,把自己的天子之位做下去,做到终老。只要不在有生之年大周被人灭了,历史都会给你留名的。
做一个末代君王才是丢人的事。
今天也可以把当年师父说给大周天子的话转赠给魏惠王了。
从目前的大周形势来看,魏国的命运跟大周的命运是差不多的。大周朝是不可能再一统天下,让天下诸侯来朝圣了。而魏国也一样,不可能再成为霸主之国。
现在魏惠王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地位,把魏国延续下去,延续到他有生之年不被灭掉。这样魏惠王还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魏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君王。战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君王。在他执政时期,魏国有过辉煌,成为过霸主国。
“你可以把以前侵占的秦国土地归还给秦国,把河西的地契给秦国,就可以暂时的与秦国修好”
秦国虽然占领了河西等地方,夺回了原本属于秦国的土地。可是魏国并没有把地契移交给秦国。所以土地的真正主人还是魏国。
“这怎么可以呢”魏惠王打断道。
这些可都是他和祖辈们的心血和心头肉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怎么能轻易地归还给人家呢
“你看见了吗秦国占了商州之地楚国都没有跟秦国打仗,相反还建立了盟约。为什么呢是因为楚国暂时不能跟秦国打仗。两个强国打起来了,只会两败俱伤。所以楚国忍了。不是不要商州之地,而是暂时没有那个实力要。要是打起来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夺回来,但是可以明显地知道,打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
庄子说着,眼睛看向魏惠王。
魏惠王沉思了好一会儿,说道:“寡人不能说主动去找秦国修盟吧要是这样秦国还不认为寡人的魏国不敢打仗了”
“也不是要主动示好,跟秦国修盟。而是等等时机。机会来了,再提出来。现在的魏国,最需要地休养生息,不能再打仗了。等到缓过这口气来了,我们还一样可以称霸的,是不是失去的还一样可以夺回来,是不是”
aa2705221
第990章 庄子主动要赏银
在庄子的劝说下,魏惠王也只得点头答应了。
除了这个法子外,还能有什么法子呢
不把地契移交给秦国,秦国只会没完没了地往东扩展。他们先把土地夺过去,然后逼迫你交出地契。
就跟当年的魏国一样,先打败你,然后逼迫你主动交地契。不想交地契的话,那就交银子吧
当年的魏国,就是靠这个起家,成为天下霸主的。
因为有了土地和银子,所以魏国就变得越来越强大。
当然还有另外一条,要有一支强大地、能打胜仗的军队。
现在的魏国,虽然落败了,可还不至于到了主动交出地契的时候。在庄子的劝说下,魏惠王决定了:等到机会来了,再跟秦国打一场大仗。要是能打赢了,就可以跟秦国谈条件了。或者等秦国派使臣来逼迫他交出地契,来跟他谈判。等到这个时候,再顺手谈条件,再答应把地契交出去。
没有办法正如庄子所说的那样,再打仗的话,魏国就真的保不住了。现在的魏国,需要有十年八年的喘息机会,等到新生人口十五六岁了,就可以年年都有新兵兵源。到了那个时候,魏国又可以重新振作起来。
魏惠王虽然心里不舍,可理智告诉他,不拿地契去换那十年八年的平安,是根本没有你喘息的机会的。
秦国的新君王,那个叫嬴驷的年轻人,不是一般地年青人。人家就瞅准了你,知道你的综合国力在快速下降,没有兵源补充,而不断地逼迫你。
虽然秦国与魏国交战,就跟当年齐国跟魏国在马陵一战一样,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可人家秦国有那个自损三千的能力。
再则秦国与楚国、赵国、韩国等国联盟。人家杀你一万自损三千只是一个方面,而你魏国却是与多个诸侯国交战。有时面对地是联军。所以秦国并没有自损三千,而魏国则远远不止损失一万。
如果按照这个公式算下去,魏国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所以魏国真的是不能再打仗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