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啊”牛姓官老爷问道。
“我以前就住在墨家分坛下面,我是看着庄周长大的。庄周拜师跟随杨朱走后,回来的时候还去过我家,给过我银子。后来他去了漆园当小吏去了。前不久,我看见他们一行人回来了。他们一行人中就有她我亲眼看见的不过她是不是与庄子有婚约,我就不知道了。”
这位老爷爷实话实说,有什么说什么。知道就知道,不知道的事他就说不知道。
“我也能证明”
就在这时从人群中又走出一个只有一条腿的中年大叔。中年大叔说道:“我也住在墨家分坛下面,以前我没有少受墨家的照顾。庄周回来后,也给了我银子。这次他从漆园回来,还特意看望了我。他说他要去齐国接他娘,还让我多照看着他们家。他说过卖儿是他的妹妹”
“妹妹怎么是妹妹了”牛姓官老爷惊问道。
“妹妹”
“庄子什么时候有一个妹妹”
也有人在背后骂那个一条腿的中年大叔:怎么就变成妹妹了呢妹妹就行了妹妹也不行要是庄子的妹妹,就必须嫁人。
一条腿的中年大叔赶紧解释道:“庄子对我说,他与这位姑娘是有婚约的。可在没有得到容儿同意之前,先以兄妹相称”
第626章 卖儿很安全
听一条腿中年大叔讲完,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你说你是庄子的妹妹,那是不行的,按照宋国的律法,女孩子到了婚姻法年龄,你就必须嫁人,任何人没有特权。
在这个人口就是生产力、国力的战国时期,最需要、最缺少的,就是人口。
而人口的来源,只有女人才能生产,一个女人一年多才能生产一个孩子。而男人不同,一个男人可以让许多女人生孩子。
所以要想人口快速增加,女人是宝中之宝,多一个女人就等于多十几个孩子。不管婴儿的成活率有多低,至少有几个孩子可以成活下来吧
所以不仅仅是宋国,大周天下的各个诸侯国,都有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女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就必须婚配生子。
当然也不是绝对地。比如说人口饱和的地方、国家宋国的漆园,比如说遇上饥荒,比如说太平盛世没有战争的时代里,国家方面就不强迫子民婚配、生子。
继一条腿中年大叔之后,又有不少人站出来,说他们听到的传闻,庄子在漆园的时候,是收留了一个妹妹。说庄子说了:卖儿是现在是他的妹妹,将来是他的妻子。
也有人直接证明说:早有人传闻了,卖儿就是庄子的女人。哦原来她就是那个女人啊果然漂亮
“就是不漂亮庄子他收吗”
“她们两人应该早就私定终身了同居”
庄子在漆园的事,名声、事迹早已传遍天下。自然庄子与卖儿的事,也一样传遍了天下。
牛姓官老爷见大家都出来证明,也就就汤下面,此事不了了之。在卖儿与大家的逼问下,牛姓官老爷保证,不会再来找卖儿的麻烦。再说确认是庄子的女人后,就是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再来找卖儿的麻烦。
牛姓官老爷一行人走后,又有不少看热闹的人走了。只有那些得到过庄子帮助的人、得到墨家分坛帮助的人,留了下来,询问卖儿:庄子和墨家的情况。
墨家分坛设立在这里,已经有几十年时间,墨家弟子给予周围人极大地帮助。墨家的禽滑厘等人,在这一片地区有极好地口碑。
庄子虽然对周围人的恩惠并不多,可他的爹娘庄不名、戴六儿,在这里还是有一定的口碑的。有不少人听说卖儿是庄子的女人,自然是要过来询问庄子的情况的。
他们这些人都是看着庄子长大的,看着庄子跟随杨朱走的。对少年庄周,都极其看好。
再说庄子下山回来,给过不少人恩惠。还有庄子在漆园的事,让这些人也是佩服。
还有几个手艺人,见卖儿家的院子门坏了,二话不说,直接帮忙修理了起来。
见大家都对她那么好,卖儿又感动得哭了起来,又恢复了她那嗲嗲地性格。
看着卖儿那个发嗲地样子,庄子摇头笑着。卖儿妹妹就是这样,只要别人对她好,她就很满足,很感恩,她就感动得发嗲。
“我不知道啊呜呜”
“我不知道啊我真的不知道呜呜”
“庄哥哥很快就会回来的庄哥哥去接容儿姐姐了。呜呜”
“”
别人问她她什么也不知道,只是说,庄哥哥马上就会回来的。
“容儿你说容儿禽滑厘的孙女儿容儿,那个小丫丫她还活着”
“我听庄哥哥说,她应该还活着我不知道啊”
“你刚才说杨朱前辈家里还有一个孙女儿叫什么杨青儿”
“我听庄哥哥说,他这次去也要找她我不知道啊”
“你刚才说庄周他娘还活着戴六儿还活着”
“嗯我听庄哥哥说的,娘还活着。”
“那太好了戴六儿戴妹妹还活着呜呜呜”
听说戴六儿还活着,一个老年妇人高兴得大哭起来。可以想象,戴六儿曾经给予了她多大地恩惠
打发走这些人,已经差不多快到中午了。外面院子的门和门框,早已被人修理好了。而修理的人,一句话也没有说,修好了就走人。卖儿把院子门关上,回到堂屋里。
“你们都出来吧今天把卖儿给折腾的唉”卖儿说着,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喘着粗声。
“卖儿你了不起啊卖儿”
从堂屋的屋顶上某个可以藏人的地方,蹦下来了黑衣师兄。黑衣师兄笑呵呵地,不住地夸奖着卖儿。
“啊好险师娘我都急着要出手了,你啊了不起功夫又长进了”
“是啊是啊也就一二三,那八个官差就被师娘给放倒了。”
乞半、乞分兄弟两人,也从楼下下来,夸奖着师娘威武。
师娘这两个家伙叫卖儿师娘
见卖儿与黑衣师兄、乞半、乞分说话,庄子就没有出现,隐身在一边,听着他们说话。
齐国这边,自从庄子说要回漆园,就没有人敢打扰他。到了第二天,庄子还是那样地盘腿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容儿与杨青儿两人,看着自己的男人就那样地不吃不喝,心疼死了。
到了中午,庄子还没有醒过来的意思,杨青儿着急得要把庄子唤醒,被容儿阻止了。
“庄哥哥不醒来,一定是有重要地事不要打扰他。”
“那他不饿啊”杨青儿问。
“他可以在内视世界里吃啊”
“那他醒来了就饿了。”
“那让小妹给庄哥哥准备吃的,庄哥哥什么时候醒来就什么时候可以吃。”
“嗯”杨青儿答应一声,赶紧招呼小妹,让她去准备庄周的吃食。
黑衣师兄、乞半、乞分三人,好一番吹捧,才停下来。卖儿自然是高兴得直发嗲,哭哭啼啼地感动着。见三人对卖儿很好,没有什么歪心思,庄子也就放心了。
他不是吃醋,不是担心黑衣师兄、乞半、乞分他们对卖儿图谋不轨。而是真的对卖儿放心不下。现在好了,有黑衣师兄、乞半、乞分三人在暗中保护着卖儿,他就放心了。
见他们四人并不说他想听的事,庄子着急了,不得不找了一个机会,入侵了卖儿的大脑系统。
“庄哥哥呜呜呜”见是庄哥哥,卖儿自然是发嗲地哭了起来。
“快去给我弄一份吃的,我要吃”
第627章 祭品的由来
“呜呜庄哥哥呜呜庄哥哥你你在哪里你呜呜”卖儿发嗲地一边哭着,一边去做饭。
“师娘我也来做”
“师娘不要你做饭我来做。”
乞半、乞分兄弟两人见卖儿去做饭,赶紧上前来阻拦。
对于师娘整天就跟神经病一样发嗲地哭,他们都见惯不怪了。
“多做一份,留给庄哥哥吃呜呜”
交待完现实生活中的事,卖儿哭着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把房间的门关上,一心与庄哥哥交流了起来。
她喜欢这种感觉,觉得非常地好,非常地难得。
她经常性地一个人这样地想着庄哥哥,与庄哥哥交流。
那个时候的她,纯粹地心理想象,而不同于这次。这次是真实地是庄子进入了她的大脑系统,与她进行互动。
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影响力达到相当地程度后,别人就会经常地想起你,与你在心里进行互动。当你的影响力和修炼程度达到相当地程度后,你就有了一个分身。
平时的时候,卖儿心里想的那个庄子,并与之交流的那个庄子,只是庄子的一个分身。只是庄子的修炼程度还不够,庄子自己不能对这个分身进行掌控。
当然卖儿是不知道这些的,她以为跟以前一样,是自己一个在想象。她不知道庄子的修炼已经达到分身的水平了。
“庄哥哥你怎么饿了你能吃吗”卖儿问。
“我能吃”庄子解释道:“你把给我吃的食物,就跟摆放祭祀用品一样,摆放在那里就行了,我就可以吃了。我告诉你我吃过的食物,你们再吃就没有味道了,必须重新加工一下”
“哦”卖儿似懂非懂地答应着。
“我这是在内视世界里,吃了就感觉不饿了。不过我醒了现实中的我,一下子就饿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许在内视世界里,可能是我的意志还不够坚强。所以我还需要吃饭。我想当我的意志非常坚强的时候,也许我就可以不需要吃饭了。在内视世界里,我就不再感觉饥饿了。”
内视世界是一个以意识而存在的世界,一切以意识为存在。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可能会饥饿时,就有了饥饿的感觉。
当你的意志坚强,你就可能没有这种感觉,你就不受外界的干扰。
“哦”
卖儿又似懂非懂地答应着。
“我也不知道古代人怎么就有了祭祀的习俗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祭祀难道那些天地神灵跟我一样也需要吃饭那他们的现实世界在哪里呢还是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对神灵的一种敬畏”
“哦”卖儿又似懂非懂地答应着。
说完祭祀的事,乞半、乞分两人的饭食也就做好了。
卖儿把饭食端到房间里,就跟摆放祭品一样摆放在那里。
庄子一点也不介意,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吃完内视世界中的饭食,庄子让卖儿尝尝。卖儿怀疑地拿起一块烙饼吃了一口,没有感觉,又吃了一口,眉头当场就皱了起来。
“还真的没有味道庄哥哥真的被人吃了呜呜呜”
“待会你拿去抹点油脂和作料,味道又变回来了。”
“哦”
“不管这些你先吃吃饱了我问你话。”
在庄子的急促下,卖儿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自己的那一份。
等到卖儿吃饱了,庄子才开始问话。问卖儿是怎么跑到集市上来买房子居住的他走后,都发生了哪里事宋国有什么变化等等等等。
卖儿就把庄哥哥走后,这里发生的所有事,详细地说了一遍。
原来庄子去齐国后,她与黑衣师兄、乞分、乞半,还有灰衣护法士等人,就打算在墨家分坛这里安居下来。在黑衣师兄的主持下,按照记忆中的印象,按照原先墨家分坛的规模,重建家园,想把这里建设成为道家的又一个道场。
结果还没有重建起来,就发生了意外。
重建房屋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可此时的宋国,正在积极备战,应对韩国和魏国的联军入侵。结果凡是宋国的劳动力,都被拉去军队参军去了。就连黑衣师兄和乞半、乞分等人,都被宋国的官差纠缠着,要拉他们去从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墨家分坛重建家园的计划,就搁浅了。
后来就发生了漆园人大败韩国三万大军的事。
为了卖儿的安全,害怕韩国人的报复,卖儿等人只得躲到墨家分坛的后山上,不敢在原来的地方居住。
再后来就发生了宋国拉人去边境屯边的事。
宋国方面下达了指标,每一百个人当中,至少要抽调十个左右人去边境居住。凡是去边境居住的人,免他们的赋税。
开始的时候,有不少人自愿去。后来人们就不愿意去居住了。因为边境那边没有熟地耕种,一切都要自己开垦。可官府方面,下面的官员为了完成指标,就不停地骚扰民众,把散居在各处的人往土地肥沃的地方赶,让他们集中居住,说是效仿漆园模式。
结果墨家分坛周边散居的人,都被赶走了。卖儿与黑衣师兄等人虽然手上有银子,可有银子买不到食物。还有黑衣师兄等人也不敢公开露面,害怕被官差抓去充军、屯边。
在这种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