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庄子的故事-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间。

    一路之上,前来赶集的人很多。有一个人单独行走的,也有三五结伴的。其中还有不少女人和孩子。

    在这之前,乡下的女人和孩子平时是很少上街赶集的。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女人和孩子们才有机会。

    “哎呀你啊我说老李头你把你家媳妇往街市上带干什么啊以为别人不知道啊你媳妇长得漂亮”

    “咳咳咳”老李头得意地笑着。

    “我说那个谁你你怎么把你家那个闺女带来了累了吧一个人走都累,还带个孩子干吗”

    “小姑娘我把你带到集市上换甜饼吃,干不干啊”有一个家伙凑上前,一边走一边逗起了架在“我说那个谁”肩膀上的小姑娘

    “你是坏银我不要换甜饼吃,我爹的会买甜饼给我吃的”

    我说那个谁说道:“你逗她她精着呢”

    “快走快走我说那个谁,快走去晚了甜饼就买不到了。”

    “你是坏银我娘说,集市要到中午的”小姑娘撇着嘴说道。

    “快走快走我说那个谁听到没有韩国打过来了韩国已经占领了我们宋国三座城池了”

    那个逗小姑娘没有逗成的家伙,大声地嚷嚷了起来。然后装出逃命地样子,奔跑了起来。

    “大家快跑啊逃命啊”

    “爹爹爹”小姑娘见状,吓了起来,轻轻地拍打着她爹的头,提醒着。

    “他是坏银,哪里有人打过来了,还韩国呢他是骗你的。”我说那个谁对女儿说道。

    “也不是骗人的我说那个谁你没有听说啊韩国已经决定对我们宋国出兵了。是真的韩国派使者来跟我们谈判,结果,被国君拒绝了。这不听说韩国已经集结兵马,随时都可能攻打我们宋国。兵贵神速,谁知道人家什么时候打过来”

    “还真的有这么回事”我说那个谁惊讶地问道。

    “爹爹”小姑娘的脸色又变了,不断地叫着爹。

    “闺女不怕有庄子呢我们漆园人不怕闺女”

    “嗯”听到庄子的名字后,小姑娘答应了一声,好像不怕了。

    从赶集的人相互谈话中,庄子听出来了,现在的漆园,跟护法士们汇报的一样,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当听说韩国集结兵马的时候,庄子多少还是有些着急。

    经过两天的暗访,庄子彻底地放心了,漆园已经达到不治而治的状态,达到人民自治的状态。各家各户都在练武,家与家之间,都在进行联合“军演”。他相信一旦有外敌入侵漆园,漆园人民就会迅速组成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军队。

    不过他也确定了这样一个事实:韩国确实要准备攻打宋国。但是他还是相信,那只是韩国制造的声势,吓唬吓唬宋国,想多要一些赔偿而已。

    所以他还是决定,去往齐国,找娘亲和容儿、青儿姐。

第408章 卖儿落泪而别

    一切准备就绪,庄子让黑衣师兄、两个灰衣护法士、乞半、乞分四人带着家里的金子和银子,带着卖儿,先行一步。他准备最后一个人走,免得人多引起漆园人的注意,行走起来不方便。

    还有他还必须去镇衙那边,与镇长大人打一声招呼。作为镇吏,是必须向镇领导说明一声的。是辞职不干,还是“停薪留职”,还是

    还有还要与嫂夫人打一声招呼,感谢嫂夫人的照顾。

    黑衣师兄在外面买了一匹马、一辆马车,准备装银子和金子。初步估计了一下,卖儿手里有两千多两银子和四百多两金子。还有玉器、珠宝等什么地。

    这些金子和银子、玉器、珠宝,有一小部分是七大恶人送给庄子的。庄子帮他们出主意,摆平了事件,也就心安理得地收了。

    对于道家来说,这不为收贿。这是应得的报酬。我用我的劳动付出,换回来的劳动报酬。

    这报酬并不是庄子帮七大恶人作恶而得到的,而是平息了恶人与贫民之间的矛盾。所以这个钱财庄子受之无愧。

    再则坏银的东东谁能合理得之,就是谁的。何况这是对方心甘情愿给的。

    当然要是按照当时的宋国律法,庄子的这种行为,就属于违法了。因为庄子是镇吏是官员官员是不能收贿的。官员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是他们的职责。

    不过哪个当官的不收受贿赂呢是不是公开地秘密,只是平民百姓没有办法指责罢了。

    另外一大部分,都是护法士们给卖儿交的生活费、“学费”。当然护法士们并不是这样说的,而是说“把钱存在卖儿这里”。其实就那么回事,给卖儿的。

    对于道家来说,认为我们只是一个生命的过客,只是为了完成一次生命的过程。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那么多钱财干什么

    所以对于钱财都无所谓。再则他们都是护法士,随时都有可能会死的。

    决定走了,卖儿显得很兴奋。

    她把所有金子和银子、玉器、珠宝等等宝贝,分别用十几个包袱包裹着,再放到放衣服的大包袱里。或者放到箱子里。整整折腾了一个白天,才收拾妥当。

    半夜时分,在卖儿的招呼下,黑衣师兄、两个灰衣护法士、乞半、乞分,才开始动手,往车上装东东。卖儿让庄子站在马车边看着,她自己负责家里那边。

    先把金子和银子等贵重东东放在车厢下面,其他乱七八糟地东东放在上面。整整装了一马车,实在是放不下了,卖儿看看家里还有许多她亲手买的东东,很是舍不得。还有许多东东,都是漆园人民、集市上的商贩、店老板们等人送给她的。

    “庄哥哥呜呜还有那么多东东庄哥哥”

    以庄子的性格,除了那些金子和银子、玉器、珠宝外,其他什么都不要带。衣服只要一衣穿就够了,多余的都可以送人。

    在这个乱世当中,你带那么多东东出行,是很危险地。如果遇上了战争,或者是遇上了劫匪,你带的东东越多你越是危险,你跑都跑不过别人。特别是遇上战争,你更是连跑的机会都没有。听师父、娘和别人说,战争来了,也许方圆几百里都是战场。

    方圆几百里,是要走好几天的。

    你可以把自己的钱财送给别人,送给最需要的人。当然你不能一定要求别人回报。

    有些人,无论他有钱没钱,困难不困难,他们是只进不出的。你给了他们财物他们照收,等到你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他们会有各种理由拒绝。

    所以你送东东给别人、帮助别人,你就不要幻想着得到别人的回报。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地。也有一些人是记恩的。

    假如你帮助了那些记恩的人了呢假如在你落难的时候就遇上这个记恩的人了呢人家记得你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所以当你落难的时候,当你遇见他的时候,他们会以“涌泉相报”的。

    如果我们不施舍给别人,当我们落难的时候,如果遇上了那些曾经需要你帮助而你没有帮助的人,会是什么结果呢

    “报应”也许人家会幸灾乐祸地看你的笑话。

    所以庄子出门不愿意带太多地东东。像这种搬家的情况,他也一样。多余地东东都送人算了,送给最需要的人。或者交给别人来处理,由他怎么处理怎么好。

    “庄哥哥到了那里我们什么都得买得花多少银子啊庄哥哥到了那边,人家又不认识我卖儿,还有谁送东东给我啊庄哥哥呜呜呜”

    看着家里还剩下那么多东东,卖儿心疼得掉下了眼泪。

    庄子本来想借这个机会,狠狠地教育一下卖儿,让她改变观念。可当看见卖儿落泪后,他又不忍心说她了。

    “你再放马车里就放不下去了,那你呢你就跟在马车后面走从这里走到墨家分坛去”庄子劝道。

    “嗯”卖儿答应了一声,转身又进了厨房,抱起一个大瓦盆,往马车上拿。

    “你说你唉”庄子叹道:“要是个铜盆的话,带就带,抱在怀里都值得。可这瓦盆,是很容易碎的”

    “我就抱在怀里我还背在后背上呢”卖儿强调道。

    看着卖儿的举动,黑衣师兄、两个灰衣护法士,还有乞半、乞分兄弟两人,都无语了。

    要是这房子也是庄子的话,要是能平移的话,卖儿一定要把房子和家里的所有东东,都平移到墨家分坛那边去。

    到了后半夜,才装车完毕。

    卖儿引背着一个包袱,里面放着几样东东。她还让两个灰衣护法士、乞半、乞分兄弟两人,都不要空着手,带上几样东东。

    黑衣师兄为了安慰她,也只得背着一个包袱,牵着马,走在前面。

    卖儿走在最后面,好一番交待后,才哭着抹着眼泪,跟了过去。

    “庄哥哥你早点过来啊庄哥哥呜呜呜”

    庄子看着卖儿远去的背影,摇头不止

    他在心里说着:卖儿你被身外之物拖累了卖儿你这样生活你会很累的

第409章 张山辞官

    得知师父要走了,张山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地决定,辞去镇衙内的官差一职,发誓一生一世跟随师父,天涯海角。

    无论在历史上的任何朝代,任何国家,官员或者是在官府内办差的人,在生活方面,都比平民百姓优越一些。

    在战国时期的宋国,也一样。

    张山虽然只是一个官差,可怎么说也比平民百姓生活优越许多。不管怎么说,国家再是饥荒,再是日子过不下去,也不会饿了办差的官员。不然国家机器就要瘫痪。

    “什么你要辞官”

    镇长大人接到张山的辞职报告后,几乎整个人都傻了,不敢相信。

    “你你你疯了没有”

    “张山你是不是酒喝多了”

    “张山你脑袋没有进水吧”

    “有多少人想进镇衙内来当官差,可惜没有那个门路。而你好好好地一个岗位你不干”

    “尼玛地你是不是脑袋出问题了你你一个小小官差的俸禄,都差不多跟我们镇吏的俸禄差不多了。”

    “就是就是有多少人,想进镇衙内做杂役都进不来,而你你却辞官不做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是庄子可你你有庄子那个才能吗”

    镇衙内的人得知张山要辞官,一个个当面说着张山。有几个直脾气的人,还当面骂了张山一顿。

    张山在漆园镇镇衙内当差,还是因为他家在上面有后台靠山,有关系,不然以张山那个不会变通的脑子,是根本不可能当上官差的。还有张山与镇长夫人也有一点边亲。是镇长夫人出的面,让张山来镇衙当的官差。

    “不批”见大家都说张山,这位脾气很好的镇长大人,当场把办公桌一拍,喝道。

    “不批”张山苦笑了一下,说道:“你能不批吗你不批我不来上班”

    “你不来上班我不发工资”镇长大人黑着脸,说道。

    “我不上班我就不要工资”

    “那好我写一个呈子上去,说你失职”镇长大人威胁道:“不但不发工资,我还让你交钱给镇衙哼哼”

    “我天涯海角你都找不到我人你爱啥地啥地”

    见张山是铁了心的要辞官不干,威胁也不起作用,镇长大人又换了一副脸色,好言劝道:“你为什么呢你总归给我说个理由吧你是不是上次去请庄子来当镇吏,给你的补贴少了”

    见张山不回答,镇长大人又道:“要不我个人再补贴你五两银子。怎么样你辞职干吗呢是不是这个乱世,有一份稳定地工作就不错了。是不是还有在我们漆园这里,战争都没有虽然贫苦、落后一些,可平安啊平安是福。”

    “哦对了张山啊”一位镇吏好心地问道:“你是不是想成家了你你为什么不成家呢你是不是在外地有女人和家室了要不你去把他们接到漆园来”

    “张山你也太痴情了吧”又一个镇吏信以为真,劝道:“在这个战乱的年代里,最多地是女人,最少地是年轻强壮地男人。以你的身体,你想娶谁就能娶谁啊”

    “是啊是啊这世道就这么回事战争年代,女人多男人少。而到了和平年代,就是男人多女人少了你说你为了一个女人,你连官差都不当了”

    张山见跟这些人解释也解释不清楚,也就懒得再理这些人。

    不过他知道大家的一片好意。可他又不能说,自己辞官是为了去跟庄子学道,去过道家那种清苦的生活。

    他要是说他去学道,大家一定更反对。镇衙内的不少人都听了庄子讲道,都对道学有了一定地了解和理解。这些人的理解是这样地:他们认为:不作恶,不影响他人的生活,也不被他人的生活所影响,无论在哪里生活、工作都一样。

    庄子说过“大隐婚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所以在漆园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