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了,这个社会才能和谐。
而儒家和墨家等学说认为,道家的方法不可取。如果所有的人都学习道家学说,我们这个国家就要完蛋为什么呢这个社会化整为零了还不成了一盘散沙外敌入侵了怎么办大家团结不起来,是不是所以太多地人反对道家,认为道家学说不可以用来治世。
而不用道家的学说来治理人心的话,单纯地用儒家或者墨家或者其他学说来处理社会的话,又都存在着一定地弊端。
其实这个社会需要法治管理社会、管理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法,国民需要一个标准地行为尺度,违背了这个尺度就要受到惩罚”
公孙鞅认为: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律法,必须严格执行律法,任何人不能逾越、不能有特权。另外对社会还要进行一系列地改革,要打破旧有制度,建立一个全新地制度,构建新的社会格局
讲到后来,庄周与青儿都听不懂了。两人只是张着嘴巴,瞪大着眼睛看着公孙鞅。
公孙鞅讲到兴处,口水四溅,溅到庄周的头顶上和对面青儿的脸上。庄周和青儿两人苦不堪言,可见公孙鞅很受人尊敬,又很有气场,两人也佩服,也就不好意思点破了。庄周难受得只吸鼻子,青儿不停地用手摸着溅到脸上来的口水。两人的那个样子,公孙鞅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围观的人见这个公孙鞅讲的很有道理,都静静地听着。有时还大声地叫好,还热烈地鼓掌。
第37章 秦孝公的招贤令
“人才他才是个治世的大才”
“是啊是啊他讲的法与别人讲的法不一样,他不光,他还讲一整套地改革方案。”
“好是好只可惜实施起来不容易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的哪个诸侯国不在讲改革魏国就是一个例子,可惜半途而废要是改革起来那么容易,公孙鞅就不会离开魏国了。”
“是啊是啊”
公孙鞅讲完,周围的人就议论了起来。
大家都一致认为公孙鞅是个大才,只可惜跟错主子了。
可是在当今社会,在大周天下,除了魏国国君算是个明君外,又有哪个国君能入这些才子的法眼呢魏国都无法容人,其他诸侯国那里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公孙鞅讲完了,庄周与青儿两人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庄周摸了一下头,感觉头顶上都是湿的,都是公孙鞅讲话时蹦出来的口水。青儿用两只手不停地擦着脸,生怕没有擦干净。
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公孙鞅演讲到兴奋之处,是偶尔溅出了口水,可也不至于那么多。
听大人们讲起了大周天下的事,两人都认真地听了起来。特别是庄周,他没有离开过蒙县墨家分坛,一直守在这里,对于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别人一说起来,他就特别地向往。
他只知道在宋国的周围有韩国、魏国、楚国、齐国、卫国、赵国等等。在更远地地方还有中山国,燕国,在西边还有一个秦国,在东南方还有吴越。在南方的蛮荒之地,还有许多小国家。
青儿知道得多一些,她也去过一些地方。她是在秦国出生的,后来到了魏国。再到楚国,而后到齐国,辗转到现在的宋国。
这些所有的诸侯国,都属于周朝,大周天下,大家都是周天子的子民。
当时的大周天子是周显王。周显王又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为上一代大周天子周烈王的弟弟。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21年在位,共在位48年。
周朝到了周显王时期,早已名存实亡,四崩五裂。当时的周朝,被齐、楚、燕、赵、魏、韩、秦七大诸侯国割据。除了七大诸侯国外,还有许多小诸侯国,宋国也是其中之一。在七大诸侯国中,秦国与韩国实力相对弱小一样。其他几国,都相当地强悍。特别是魏国,实力最强。
当时的天下才子,都以为在魏国可以一展抱负,都先后奔赴魏国。结果大多数人都碰鼻而回。有的人,还丢了性命。
可是除了魏国外,哪里才是才子们施展才能的地方呢除了魏国就是当时的楚国。可是去过楚国的人都知道,楚国也不是人呆的地方。楚国的君臣都很成见,从来就不待见无名小辈,不相信陌生人。
除了楚国就是东海之滨的齐国了。
齐国是宋国的邻居,别人不知道可宋国人知道,齐国是一个暗藏杀心的诸侯国。齐国野心勃勃,蓄势待,一直在寻找机会占领其他国家。表面上,还装出一副不敢招惹别人的样子。
燕国地处北方苦寒之地,没有什么展。赵国是一个比秦国和韩国稍微好一点的诸侯国,也是没有展前途的,没有多少才子愿意前往。
周朝虽然很大,可被诸侯割据,才子都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由地一个个叹息起来,都不知道自己将来去往何处,一展自己的才学。
“你们怎么不去往秦国呢”
就在这时,人群外走来了几个青年才俊。
“慎子怎么是你”
公孙鞅跑步上前,一把抓住其中一个人的双手,激动不已。
“原来你在这个地方啊怪不得了,魏国在到处找你你躲到宋国来了。”看见公孙鞅,慎子也是很激动。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刚刚结识的新朋友,申不害这位邹忌这位淳于髡这位是”
慎子,赵国邯郸人。申不害,郑国京邑人。驺忌,齐国人,美男子一个。淳于髡,齐鲁黄县人。
大家相识之后,公孙鞅又问起慎子,为什么要去秦国
秦国是个穷国,那里不仅穷,而且连连战乱,几乎到了亡国的地步了,去秦国有展前途吗
“你看这是什么”慎子说着,拿出一卷竹简,递给公孙鞅。
公孙鞅接过竹简,认真地看了起来。
“秦国秦孝公的招贤令”
“秦国也招贤了”
“他们的国家那么穷,他们能养得起人才吧”
周围的人不由地议论起来。
秦孝公,秦国刚刚即位的一任新君。
秦孝公的招贤令,原文如下: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我不欲高官分土,我公孙鞅只想一展才学而已也”
看完秦孝公的招贤令,公孙鞅叹息一声。
想起在魏国的遭遇,他还是觉得后怕。
秦公的招贤令虽然真情流露,可是世事难料,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变卦。还有任何君主都有自己的难处,特别是初登大宝的人,政权根基不牢,内忧外患,改革起来是很艰难的。
公孙鞅知道,他以法治国的策略是要以强大地武力作为保障的没有绝对地武力来保护,是很难实施下去的。而在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引起内乱和内外勾结引来外敌入侵
“你去还是不去”慎子追问道。
“容我想想”公孙鞅沉思不语。
站在一旁的申不害等人,一个个都有些按捺不住,小声地说了起来。他们都想去秦国一试,施展自己的才学。
“你可以去试一下啊”庄周牵着青儿的手,走了过来,对公孙鞅说道。
刚才听众人说话,他听懂了一些。
“嗯可我是来找杨朱前辈的,我还没有等到他老人家啊”
庄周抬着头,看着一脸愁云的公孙鞅,说道:“不是说:后会有期吗”
“嗯后会有期”
公孙鞅又习惯性地伸手过来,摸着庄周的脑袋。
第38章 拳打淳于髡
公孙鞅又等了杨朱三天,还是没有等到杨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去往秦国,会会那位新任的国君秦孝公。
他认为,秦国的穷都不是问题,只要秦国没有了战争,三五年内就可以脱贫,十年内就可以变样,三五十年内就可以强国。秦国虽然贫穷,可秦国国土广阔,有展的潜力。
还有秦国连连战乱,秦国人民早就盼着改变了。人心思变,有利于他的变法实施。
这天公孙鞅最后一次看望庄周与杨青儿,并打听杨朱的消息。见庄周与青儿摇头,公孙鞅叹息一声,说了一声“保重”之后,转身离去。
经过几天的相处,庄周很尊敬这位自称大哥的人。青儿对公孙鞅的印象也很好,不舍得他离开。
公孙鞅走后,慎子和申不害等人也先后走了。
也不知为什么,公孙鞅走后,诸子百家大讲坛这边的所有人,都心情很沉重。在公孙鞅未去秦国之前,大家都非常地激动,都劝说着公孙鞅去一展才学。
也许大家都有一个共同地想法,那就是在这个乱世时期,你有才学又有什么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知哪里才更适应我们去生存、去展
庄周与青儿两人,在众人的保护下,一切依旧。
早上去树林里练拳、练剑、练双剑合壁。吃过早饭,去诸子百家大讲坛那边抢一个座位,听各国来的才子们表演讲。下午,跟随保护他们的道士去各个前辈、好友、敬仰、相同爱好的人那里,交流学问和武功。晚上,与大家一起交流一天的心得。
现在的庄周,不需要制作皮鞋了。他的生活费用都有人打理,不愁吃不愁穿。在禽滑厘时期,他还要靠制作皮鞋来养活自己。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苦练,如今庄周与青儿的双剑合壁,修炼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过没有经过实战,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用到实战中去。
一缕晨曦透过山顶的树叶之间洒照下来,树林中顿时变得五彩缤纷,人间幻境一般。树林中的树叶,树边的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露珠闪烁着好看地光芒。
“天衣无缝”
“上开下合”
“横扫千军”
“一剑封喉”
“”
树林中,传来两个稚嫩地声音。
庄周与青儿两人,在晨曦下,练着墨家剑法中的双剑合壁。
在树林的边缘,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双手抱着膀子,远远地瞧着热闹。
这是一个长得很壮实,看上去眉清目秀的美男子。不过仔细看上去,他的眼神中倒是有着几分戏谑。一看就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家伙。
另外他的额头上,好像有一个不是很明显地印记,那种烙印罪犯而烙下的那种印记。他的这个印记,可能是胎记吧
在那个时期,有的罪犯和奴隶身上,都被烙了印记。烙印,是把带有印记的铁器在火里烧热,然后烙印到罪犯和奴隶身上。就跟在罪犯和奴隶身上盖了印章、贴了封条一样,别人一眼就能认出你。
“啪啪啪”
“好”
庄周与青儿练完双剑合壁,收势。树林边,传来一阵掌声和叫好声。
两人一边擦着汗,一边朝着那边看着。这才现,那边站着一个人。
这人庄周与青儿都认识。他不是别人,正是那天与慎子一起来的那个叫淳于髡的人。
也不知为什么,庄周很讨厌这个人。青儿也一样,不是很喜欢他。诸子百家讲坛内,有很多人都不待见他。这个人有才学,可这个人就是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学,喜欢与别人辩论。另外他从来不给别人面子。挖苦、讽刺、调侃、嘲弄,无所不精。
两人扫了一眼是他,就没有搭理,收拾着衣服,准备走人。
在这之前,淳于髡已经在背后说过两人的“坏话”。就拿两人睡一起的事说笑,说两人那么小就知道干那事了。他说两人抱在一起不是干那事是干什么你以为小孩子不知道啊小孩子不知道还没有看见大人那个啊模仿呗
他说大人那个能生小孩,小孩子干那个是闹着玩,也能得到快乐。反正虽然是笑话,可十分难听。
“练双剑合壁啊最适应你们两个人了什么叫双剑合壁双剑合壁就是两人一条心,心意相通,就能把剑练好你们两个啊天生地一对啊你别走啊我还想教你们俩练剑呢你刚才那一招,错了不应该那么练”
“错了”庄周不知道淳于髡是在瞎扯,是为了找人调笑。他停了下来,回头问道。
“走你别信他的,他根本不会武功,他懂什么啊”青儿拉着庄周的手,让他快走。
“嘿嘿小美人啊你还知道害臊啊”淳于髡快步跟了过来,说笑了起来。
“哪里错了你说”听青儿这么一说,又见淳于髡在调笑青儿姐,庄周把脸黑拉了下来。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