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漆园湖浅滩的事,早已在民众中传播开来了。当地民众见庄子与镇长等人来了,一个个都跟了过来,跟在庄子等人的后面,庄子到哪里,他们也到哪里,队伍排得老长。
庄子先去浅滩那边,具体察看了一番。然后,回到附近的村子里,询问当地民众对开发浅滩的看法和想法。庄子不说话,让民众们相互发言,他只管听,感觉大家谁说的在理,谁是在操蛋。
大多数人认为,开发浅滩是可行地。只是夏季洪水季节马上就要到来。洪水来了,浅滩就淹了。所以上半年开发浅滩,无法进行。要想开发浅滩,只有等到夏季洪水过去,到了秋季,湖水就下降了,浅滩就露出来了。
还有开发浅滩,工程量非常巨大,几乎要把半个湖泊都围起来。还有还必须要开几条引导渠道,将上流的洪水引导进入湖泊。不然上面的洪水来了,来一个水漫“金山寺”,你在浅滩上筑堤正好又形成了新水塘。
在浅滩上筑堤,在上游开引导渠道,等等等等,工程量就更大了。这么大地工程量,人心不齐你根本无法实施。
等到所有问题村民们都考虑到了,都说出来了,庄子才开口问:“如果这个工程拿下来了,大概可以开垦出多少良田,以及差不多有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地”
当地老农们又计算了起来,在一番争论之后,最终确定了下来。
“那么”庄子又问:“如果我们采取一个人筑一段堤分一块土地的话,大概筑一丈堤,能分多少土地是大概不要具体。”
当地老农们又计算了起来,他们先估计可以开垦出多少土地,然后估计需要筑多少堤。这样筑多少堤分多少土地就出来。
“其实并不是一个人去筑堤,我们有了筑一段分多少土地的方案后,就可以全家上阵,亲戚合伙帮忙。所以筑堤进度是很快的。还有夏季洪水来了我们也不怕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可以先开引导渠道。浅滩那边,能筑多少算多少,等到秋季了,我们把剩下的堤筑好,就可以分土地了,就可以种第一季庄稼了”
大家听了庄子这么一说,觉得确实有道理。先挖引导渠道,浅滩那里的堤坝筑多少算多少。反正是按照筑多长的堤坝给你分多少土地的。
让大家下定决心后,庄子就与大家商量土地到底如何具体分配的问题的。良田分多少,一般地耕地分多少,土质不好的土地分多少。
再然后又与大家到现场查看了一番,商量具体筑堤的事,谁来筑哪里的堤
谁来挖引导渠道,谁来筑浅滩那边。筑浅滩那边的工程量大,而挖引导渠道这边,有的地方容易,有的地方工程量也很大。所以必须先商量好了才能开工,免得以后出问题。
理论上是筑多长的堤分给你多少土地,可筑堤有难有易,不能一概而论。要不然,工程量大的人就吃亏,吃亏了人家可能就会放弃,放弃了就会影响工程进度。所以事先必须商量好,然后再由大家抽签来决定。
庄子平时不说话,都是由大家商量,他只是一个旁观者。旁观者清,然后再由他来作一个总结。
仅仅半个下午时间,开发浅滩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具体怎么做,由当地的民众,自己商量着解决。由哪些人来开发,先确定下来。再问那些人愿意不愿意不愿意,就把那些人的名单去掉。现在担心的就是愿意开发的人太多,而实际可耕种土地太少。你不愿意参与开发,别人正求之不得。少了一个人开发,他们就可以多分一份土地。
庄子在当地民众家里吃了晚饭,就骑马回来了。
下午镇长把庄子送到地方后,见庄子工作顺利,就借故走了。其实他哪里有什么“公务”要办,而是回镇衙内的家里,躺在床上休息。或者,把正房打发到一边去,与小妾们快活。
庄子决定,明天继续,去其他地方,商谈开垦的事,一鼓作气先把漆园内的土地问题解决。然后再到漆园外面去,开发两边谷口外面的土地。
反正开垦土地给土地主交赋税,谁不愿意。是不是你没有多少可耕种土地,你就没有多少赋税收入。你土地多,赋税重人家不耕种你的土地你只得降低赋税,吸引农民来种地。
农业是基础,在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这样,不重视农业,就很难发展。吃饭问题是大问题,金子、银子等等一切,都顶不上粮食的重要,都换不来一口粮食。
第324章 劝恶向善的最好办法
在后来的三天时间里,庄子吃住在当地的农家,现场解决问题。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漆园内开垦荒地的事确定下来了。当然具体实施下去,到实际开发,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那已经不关他庄子的事了。
具体如何实施,那是农民们自己商谈解决。愿意合作,大家就共同商量一个解决办法。不愿意合作,你可以选择退出。
庄子把话撂在那里了,关于新开垦出来的土地赋税问题,他保证,三年内不收赋税,五年内减免,以后低于熟地的赋税。如果宋国方面强行增收,大家可以选择不耕种。还有违背了诺言,他庄子愿意补偿农民多出来的赋税。
农民们要的就是庄子的一个承诺,至于如何合伙开发荒地的事,哪里要他来操心。要是事事俱到,庄子就算天天守在现场,都有着忙不完的事。
处理完漆园内部闲置荒地的事后,庄子打算去两边谷口,与谷口外面的地主商量,让漆园人来开发的事。
这个时候,漆园内的其他几大恶人,见庄子是一心为民,民心稳定对他们这些恶霸地主也有好处,决定与庄子套近乎。给庄子送礼,请庄子吃饭。
庄子并没有拒绝,接受了恶人的礼物和亲近,去大恶人家里吃饭,也正好借这个机会,劝他们弃恶向善。
他告诉恶人们:其实穷苦人的愿望并不高,只要你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给他们尊重,他们是不会生事的。人都想活着。想活着,是人的天生本能。人不仅想活着,而且还想活得更好就这么简单。你让别人活着,尊重别人,给别人活下去的希望,别人就感激你就这么简单。
管理社会也就这么简单
你的国家再富裕,人民生活条件再好,可人民没有自由和尊重,他们一样会反抗。
自由分外因和内因。外因不用说,内因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会让人自己束缚自己,没有自由。
尊重也一样,分外因和内因。外因不用说,内因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会让人去追求别人的尊重。而健康地人生观、思想观念,是不受外因影响,自己尊重自己。
自由和尊重并不是因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而提高的,而是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
庄子在恶人那里,并不是那种强烈地要求,要恶人们放弃作恶,如何向善,并没有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而是劝导恶人放弃作恶的同时,还教导恶人如何更好地统治别人。
你一味地唱反调,必然会引起恶人的反感和敌视。
告诉他们:无私是手段,自私才是目的
你对别人好,给穷苦人一条活路穷苦人才愿意跟随你,在你那里求一口饭吃,求得活下去。只有你手下统治的穷苦人越多,他们给你创造的劳动价值才越多。
这就是:无私是手段,自私才是目的
你不给别人活路,你手下没有人给你创造价值,你哪里来的价值,你自己又不愿意去做苦力,是不是
所以说:无私是手段,自私才是目的
你不先无私,你就无法自私。你的自私就成了自闭自己把自己的路封闭死了。
庄子接受了恶人的邀请,并且与恶人相处得相当地愉快。其他恶人也不甘寂寞,纷纷来请庄子去“讲道”。庄子如法炮制,向他们讲解同样地道理。并且根据他们各自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庄子整天泡在大恶人家里,难免让漆园的贫苦人看不下去,不理解,都认为庄子贪财,担心他们心目中的庄子变坏。
事实上也确实是那样,恶人们给庄子钱财,给多少他接多少,来者不拒。不要白不要我给你出主意,这是我的劳动应得。
结果几天下来,大家才知道,庄子是去讲道了。在庄子的讲道下,大恶人的态度变了,对手下的雇农好了许多。工资报酬提高了,农业赋税降低了。
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有几个大恶人还用实际行动来表现自己,送粮食、财物等什么地给有实际困难的人。
当然是送给跟他们家有关系的穷苦人,与他们家无关的穷苦人是没有份的。
不过在几个大恶人的带头下,其他恶人为了表现自己,也都纷纷效仿。
这样漆园的那些穷苦人,漆园的广大民众,又对庄子另眼相看了。如果不是庄子在其中周旋,大恶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庄子对那些大恶人说了些什么要是知道庄子说“无私是为了自私”,对穷苦人的好是收买人心,不知又是作如何感想了
经过几天与大恶人的接触,庄子不仅劝住了恶人,还得到了恶人的信任。恶人们听说庄子要开发两边谷口外面的荒地,他们都愿意去当说客,帮忙庄子。
再则他们也认为,漆园内部人口太密集了,要是迁徙一部分人出去,更有利于漆园。
有了这些人的帮忙,开垦两边谷口外面的土地的事,非常地顺利。庄子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把开垦两边谷口外面的土地的事,确定下来了。
其实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再具体点,他只是与对方见了一下面,事情就搞定了。
剩下的时间,他在给谷口外的土地主讲道。方法还是一样,因势利导,教他们如何与自己手下的穷苦人打交道,教他们如何养更多地穷苦人为他们创造价值。
从两边谷口回来,已经是盛夏时节。
庄子来漆园,也差不多快一个月了。他曾经夸下海口,说他只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把漆园管理好。结果他做到了解决了漆园人的土地问题,劝说住了恶人不再作恶,他就已经功德圆满了。
本来他是打算把所有恶人都想办法除掉的。按照理论,是应该将所有恶人都除掉。可在黑衣师兄的出手下,才杀了两大恶人,漆园内的治安就得到改变了。
回到家,他突然地发现,卖儿长胖了不少,也白了不少。他发现卖儿天生就是一个富贵命,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的体型、身态都是显得那么富态。
而他却又黑瘦了许多。两边脸腮上的胡须,也多了几根,下颌上面的胡须也多出了几根。
庄子的胡须很稀疏,只有长了,才能看得出来。很短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有胡须的样子。
第325章 道家武功用意不用力
有干货不容错过练太极拳的读者更不容错过。
回来的时候,乞分、乞半兄弟两人脸上的伤口都开始愈合了。乞半可以下地走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照顾自己的兄弟乞分。乞分可能是彻底地毁了容,有些心里障碍,变得不爱说话,不敢看人。特别是看到卖儿的时候,更是赶紧低头、闭眼。
为了保护卖儿的安全,灰衣护法士两人,一直没有离开,守护在一边。
黑衣师兄也没有离开,几乎是每天晚上都教卖儿道家武功自然拳。庄子不在家的日子,都是由黑衣师兄教卖儿。黑衣师兄根据自己对道家学说的理解,和对道家武功心法的理解,结合庄子的思路,把自然拳演练下去了。
他们三人不仅住在家里保护卖儿的安全,还负责串联活动,把那些来漆园的道家护法士都串联起来了。
这段时间,来到漆园的道家护法士,已经达到近千人了。几乎杨朱时期追随杨朱的护法士,健在的,都找过来了。他们得知庄子的意图后,都在漆园镇周边找了一份工作,或者在漆园内的其他地方找了一份工作,潜伏下来。不能说是隐居,而是潜伏。他们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庄子,配合庄子。
庄子回来的第一件事,是检查一下卖儿的武功。
“庄哥哥”
见庄子回来了,卖儿又嗲得要哭,叫“庄哥哥”的声音中,都带着嗲嗲地哭腔。
“我练给你看都是黑衣师兄教我的。”
卖儿想在庄哥哥面前表现表现,很是积极。来到院子里,摆弄架式,认真地演练了起来。
看完卖儿的演练,庄子摇了摇头,不是满意。
“庄哥哥”卖儿很失望,好像被当头浇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