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
当年成吉思汗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获捷;再战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歼灭金军大量精锐;又战怀来(今属河北)、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军十余万;重创金军于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关等地。后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
仅仅一百余年,蒙古骑兵再一次来到居庸关外,望着远处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一身戎装王保保轻叹了声:“不知这一次能否顺利入关啊?”
自从打定了主意攻打大都,王保保亲自率领大军,一路北出雁门关,经保安州(今河北涿鹿)、一路急速行军,终于在天亮之前,抵达了居庸关,望着雄伟的居庸关,王保保心中有些澎湃,他已经打探清楚了,徐达、常遇春的大军已经在山西的路上,大都被都督(孙兴祖)总六卫之师守卫,兵力不过两万多,大都城池虽坚固,但也不是不可攻破,况且这一次他夜袭而来,敌军在毫无防备之下,一举攻下大都也绝非可能,唯一让他担心的,他率师远出,太原必虚,若是大都一时攻不下,大军也一时回不去,敌军趁其不备,直抵太原,攻打太原,豁鼻马、贺宗哲二人虽是自己心腹爱将,但终究非徐达、常遇春敌手,况且还有一个厉害的萧云,太原凶险比大都危险多了!
“大帅你看——?“站在王保保的身旁的韩扎儿忽然伸手一指,叫道。
王保保扭过头顺着韩扎儿所指的方向望了去,只见身后两匹快马疾驰而来,王保保眉头微微一皱,跟着重重的叹息了声:“徐达、常遇春大军这么快就到了!“
韩扎儿微微一愕,随即脸色大变。
徐达、常遇春大军若当真抵达太原,此时,太原空虚,趁其不备攻打,依着徐达、常遇春的能力,很难想象豁鼻马、贺宗哲二人能否抵挡得住,若抵挡不住,此时返回太原,则进不得战,退无所依,必成擒矣。”
远处的两匹战马来得极快,不多时便已在王保保跟前,马上两人翻身下马,对着王保保抱拳道:“大帅不好了,不好了——?”
王保保叹了声,面色如常,冷声道:“来了多少人马?”
那斥候微微一愕,抬头看了一眼王保保,忙低下头的道:“徐达、常遇春亲自率领三万人马,已驻扎在太原城外三十里山丘!”
“三万人马?”王保保本来一团死水的眼神,忽然亮了亮。
“三万人马,你确定?“
那斥候道:“千真万确,卑职已经多次打探,贺宗哲特意让属下前来,请大帅回去!“
“这么说来,徐达、常遇春的大军尚未抵达太原了?“王保保自言自语的道。
一旁的韩扎儿道:“大帅,这是一个机会?“
王保保道:“什么机会!”
韩扎儿道:“大都城池坚固,徐达、常遇春留守(孙兴祖)总六卫之师,必然对此人放心,我大军若能攻下大都,但必然耗时已久,伤亡惨重,若不能攻下大都,等徐达、常遇春大军赶来,趁大帅率军外出太原城空虚攻下太原,而我大军未能攻下大都,到时丢了大帅的根基,可就得不偿失了?”
说到这儿,韩扎儿顿了顿,接着道:“眼下徐达、常遇春大军尚未攻打太原,必定是等冯胜大军抵达太原,若此时大帅亲自率领大军赶回,敌军必然难以预料,那时再杀他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消灭徐达、常遇春,明军必然军心大乱,大帅再趁势收复大都,山东、河南,光伏我大元江山指日可待!“
王保保点了点头,韩扎儿所言句句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了,徐达、常遇春眼下大军不过三万人马,如果自己可以及时回师,与太原城内里应外合,一举包围这三万兵马,趁机去了徐达、常遇春,天下便再无敌手,到时候趁着明军军心大乱之际,一举攻下大都,随后收复山东、河南迎会陛下,光伏我大元江山指日可待了!
^^^^^^^^^^^^^^^^^^^^^^^^^^^^^^^^^^^^^^^^^^^^^说明一下,今晚可能还有加更章节,诸位请给力哦,小景努力码字,一年多了,是时候爆发一把不是么?
………………………………
1690章 :敌将来降
何去何从呢?此时王保保心中已有了定夺,吸了一口长气,决绝道:“全军迅速回师太原,走最近的道路!”
太原城外,明军的三万兵马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主帅下达攻城的号令。
这三万兵马都是一路追随常遇春的精锐,虽然勒住马缰立于大帐前方空旷之地上,但那股无形的杀气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明军大帐内, 徐达、常遇春、萧云、郭英、正秉烛看着看被高高挂起的太原城防图,各自仔细看了许久,都暗记各自攻打的城门,自从徐达采用了常遇春夜袭的计谋之外,他便展开了布置,他是个小心谨慎之人,虽说眼下机会难得,他还是想做到万无一失,毕竟太原是王保保的根基所在,对于此人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看了一阵,常遇春站起来道:“王保保移师攻打大都,只留下五万人马以及豁鼻马、贺宗哲两个部将镇守,此时得知我大军前来,必然人心浮动,正是夜袭的好机会,若再拖下去,等王保保率领大军返回太原,单靠我们这三万兵马可抵挡不住啊?“
郭英道:“是啊,不说王保保的十万大军,便是这座太原古城就是难啃的骨头,城内的部署相互交咬,一旦王保保返回太原城,那便是进亦可攻、退亦可守,再想要攻城可就不易了!“
徐达点了点头,道:“诸位所言甚是,我们既然来了,怎能放着太原城不攻呢,只是,大都离太原不远,万一王保保赶回来,我大军该如何全身而退?”
常遇春沉声道:“既然退无可退,那便无须再退,一路杀过去便是?“
“退无可退,那便无须再退!“徐达默念了两句,忽然一昂头,笑道:”好一个退无可退,那便无须再退,既如此,我们就一攻到底!“
“一攻到底!“众将士齐声喝道。
刚喊了两声,就听外边一阵呼喝声响起,跟着有人走到了大帐外,低声道:“启禀大帅,太原城王保保部将豁鼻马求见,卑职怕有诈,此人已被我们抓回来,请大帅定夺!“
大帐内一片宁静,徐达、常遇春、郭英面面相觑,唯独萧云一脸茫然的望了望众人,白痴的道:“豁鼻马?是个什么东西?“
众人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常遇春笑道:“小兄弟这豁鼻马不是什么东西,是王保保的心腹爱将!”
萧云脸色一红,灿灿道:“原来是爱将啊,这名字也太怪了些,任谁听了第一个想到了可不是畜生么?”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郭英道:“这豁鼻马是王保保的心腹爱将,他来这里做什么?”
徐达眉头一皱,没说话。
常遇春满不在乎的道:“做什么的,见了不就知道了,我看八成是听说我大军已经抵达太原城下,这家伙害怕,来投降了!“
萧云与徐达相视一望,笑道:“在我老家常危险来了畜生最会躲避,我看这豁鼻马取了一个畜生的名字,还真说不定如常大哥所说来投降了!“
徐达朝萧云、常遇春望了一眼,迟疑道:“见见?”
常遇春与萧云对视一眼,哈哈大笑,道:“徐元帅你也太小心了,一个鞑子而已,这里都是我们的人马,这厮若不是来投降的,难道还是来喝茶的不成,真当我常遇春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好汉了?”
徐达点了点头,道:“常兄弟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便见他一见!”
豁鼻马自从进了明军的阵营,眼睛一直都没停下,眼看着这太原城外的三十里的地方,处处是走动的人马,互相厮杀的声响,马鸣声交织在一起,宣器非常,然后这一切看似杂乱,却给了他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势,是什么他看不出来,这些人仿佛不是来打仗的,是来游玩的一般,每个人旁若无人的相互厮杀训练,人马游动看似乱,其实落到每一个人身上,一切都是秩序井然,行列整齐竟没有半分的乱,看了好一会儿的豁鼻马才从脑海里迸出两个字。
“从容!“
豁鼻马看在眼里暗暗点头不止,心道:“这一次算是来对了!“
他是王保保的部将,原本就不是王保保的嫡系,先前还奉命抵抗王保保,后来被王保保的强硬力量给打怕了,才效忠了王保保做了他部将,这些年追随王保保南征北战,倒也立下不少战功,被王保保所器重,这一次才被王保保留下镇守太原城,但鞑子北逃后,眼看着北方渐渐被明军所占,光伏大元江山,夺回大都的希望也越来越小,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他下定了决心投靠明军,见了明军后,若说先前还有点犹豫,眼下是彻底的没了,因为他看了一支让他害怕的军队,王保保的大军军纪同样严明,但在他看来,便是最严明的时候,也远不及眼下看到了这些明军,一举一动都有一种无形的从容,那种从内而外的杀气足以让他胆寒。
豁鼻马被侍卫引领着进了大帐,大帐内,徐达、常遇春、萧云、郭英、薛显等人都已经安静的坐在那儿,等待着他的进入。
一见豁鼻马进来,徐达象征性的站了起来,对着门口的豁鼻马抱拳道:“呵呵,原来是豁鼻马将军,欢迎,欢迎啊!“
豁鼻马望了一眼大帐深处数十名手执弯刀的侍卫笔直站在不远处,手中明晃晃的弯刀把整个大帐映射得亮如白昼,豁鼻马摸了一把额头上溢出的汗珠,飞快的扫了一眼在坐的几个人,与心中相想的明军大将一一对应。
徐达似乎看穿了豁鼻马的心思,忙将常遇春、萧云、郭英、薛显、傅友德一干名动天下的人物一一介绍一番,一听都是这些猛人,豁鼻马的心算是彻底投降了。
徐达让豁鼻马坐了对面的长椅上,让人送了一杯茶,然后一屁股坐在帅座上,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不知来做什么的敌将。
说明:加更了,订阅,月票都送上哦!
………………………………
1691章 :包藏祸心
“不知豁鼻马深夜造访,所谓何事?“徐达端起茶几上茶杯,低头押了一口茶,漫不经心的问。
好不容易平下心的豁鼻马看到了徐达动作优雅,从容不迫的神情,狠狠的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寻思道:“这些家伙果然不是一般人啊,这一次总算是来对了?”
徐达斜眼瞧了一眼对面的豁鼻马,看他惊恐的模样,眼里露出一丝得意,居高临下的问:“不知豁鼻马前来所谓何事?”
豁鼻马见了这一干猛人后,早已没了架子,勉强从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抱拳道:“不瞒诸位将军,小人此番前来是来投诚的?”
“投诚!”饶是徐达、常遇春等人心里早已猜出了七七八八,陡然听到了这么一句,还是忍不住楞了一下,徐达、常遇春相识一望,各自眼里闪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
徐达面容不改,缓缓道:“投诚?豁鼻马将军该不会是与我说笑吧?”
豁鼻马忙道:“在诸位将军面前,小人岂有这个胆?自从见识了诸位将军的手段后,对诸位将军是由衷的敬佩,特来投诚?”
一直没说话的常遇春冷哼了声,道:“别说得这么好听,你们蒙古人狡猾的很,你该不会是在我等面前假意投诚,返回太原城后诱我们深入好打击我们吧?这样的事情,你们鞑子可没少干啊?当年的太尉纳哈出那个老匹夫可不是这么干的?”
纳哈出扎刺儿氏,官至太尉,属蒙古札剌亦儿氏。为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初为太平路万户,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克太平时被俘,因其为名臣后人之故,好言劝降,但其坚决不肯。后来朱元璋好言相抚,厚赠银两,准其北归元朝。元亡后,元顺帝北逃,史称北元。以纳哈出手握重兵,封其为丞相,继封太尉。不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辽东大部为明所有,纳哈出领兵踞开元路(今开原),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昌图金山堡以北至辽河南岸的吉林双辽东北一带),持畜牧丰盛,与明军对峙,是鞑子除王保保后对明军最大的敌人,当时常遇春觉得纳哈出不可靠,建议杀了他,被朱元璋否决,后来纳哈出归顺了元朝鞑子,让常遇春好生气恼。此事一直在他脑海里多年挥之不去。
豁鼻马摆手道:“小人是真心投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