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凯优雅的喝着茶,不动声色的瞟一眼李善长,见他脸色红一阵白一阵,便是明白了自己的所知,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一次他并不是出于什么好心前来搞一个善意的提醒,而是奉朱元璋之命来给李善长提个醒,让他趁机退出,李善长追随他多年不假,可李善长为人外宽和而内多刻薄,进封大国,却受爵不让,特别是李善长既富且贵,骄横专擅,凭借自己的权势,颐指气使,凌驾于百官之上,为非淮人集团和朱元璋所日渐不满,先是纵容属下李彬枉法,再后来怂恿群臣攻击刘伯温,到如今当着满朝文武在奉天殿动手伤人,这一切的一切,早让朱元璋不满,只碍于李善长过去的功劳而一直隐忍不发,就在昨日,朱元璋借与陶凯论斋戒当至诚为由,暗自对他说:“人之一心,极艰检点,心为身之主,若一事不合理,则百事皆废,所以常自检点,凡事必求至当。今每遇斋戒,必思齐整心志,对越神明。”这一番话,再清楚不过了,那便是要李善长趁机退位,可李善长追随他多年,功劳显赫,自己若是以身份压他退位,于情于理不合规矩,唯有李善长主动引咎辞职最为妥当,为此,朱元璋找来自己最为信任的陶凯作为说客,否则以陶凯与李善长平日里老死不相往来的性子,岂能做这好人呢?
“如今大人身居相国之位,手握大权,还有足够让文武百官羡慕的韩国公,以及高额的俸禄,样样都是炙手可热。让人眼红不已,常言道,利多熏人心,大人,沉浮宦海数十年,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陛下果然是将我李善长放在火上烤啊?“李善长自言自语了几声,心中忽然涌出了一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哀来,微微叹了声,道:”多谢陶大人好生提醒,不过,我等身受皇恩,岂能不尽忠陛下,如今天下尚未一统,本相现在一心想着驱逐鞑虏,光伏我汉人江山,至于,这相国职位,韩国公,俸禄——呵呵,不瞒陶大人,本相毫不在乎,只是,皇帝如此信任,为人臣子的更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陛下将鞑子彻底赶出了中原,光伏了我汉人的江山,这相国之位,韩国公之位,我是想还给陛下的?“
陶凯听了侧目瞟了李善长一眼,见神色傲慢,显然是没将自己的这一番话放在心里上,心头微微一叹,道:“大人此法子,的确是明哲保身的法子,只是,如今朝廷之中党派之争,早已惊动了皇上,大人身居高位,淮西将士对大人唯命是从,试问,陛下作何感想?大人能等,陛下能等么?“
李善长心头一跳,注目道:“以陶大人以为本相该如何是好?”
陶凯摇头叹息了声,道:“自古伴君如伴虎,趁着眼下大人圣眷正浓,何不学一学范蠡张良隐退山林呢?这样一来,陛下既不担心大人结党营私,功高盖主,大人也获得的世人所羡慕的功名利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李善长沉默不语,他少有才知,从小盼望着能干一番大事业,老天爷对他不薄,自从在十余年前,他一袭白衣走近了朱元璋的大帐,就一心一意的辅佐朱元璋为其鞍前马后,任劳任怨,安定后方,他相信这个立志效仿汉高祖刘邦的人,一定能在这乱世之中,闯下自己的一番业绩,他也会水涨船高,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番丰功伟绩,他的眼光不差,这个当初还一脸豪气的汉子,如今南征北战,灭陈友谅,诛张士诚,伐方国珍,收陈友定,北伐大军更是直逼大都,建立了堂堂的大明王朝,这是他始料未及,如今他也有了自己的荣耀,可这荣耀的背后,谁说不说风险呢?“
^^^^^^^^^^^^^^^^^^^^^^^^^^^^^^^^^^^^^^^^^^^^^^^^^^^^^^^^^^^^^^^^^^^^^^^^^^^^^^^^^^^^^^^^^^^^^说明一下,今天家里断网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找人,人家要八号上班,这的确是一个无语的结果,导致了今晚的更新几位不给力,来得也迟,实在对不住了,还好,赶到了网吧,先送上一章,拜晚年的书友们可以看了,另外,有票的书友们可以投下来了,莫要忘记了!那些攒集月票的书友们,也不要等了,有的话,就都送上吧,这里小景给你拜年了!呵呵_
∷更新快∷∷纯文字∷
………………………………
1608章 明白就好
李善长沉默不语,他少有才知,从小盼望着能干一番大事业,老天爷对他不薄,自从在十余年前,他一袭白衣走近了朱元璋的大帐,就一心一意的辅佐朱元璋为其鞍前马后,任劳任怨,安定后方,他相信这个立志效仿汉高祖刘邦的人,一定能在这乱世之中,闯下自己的一番业绩,他也会水涨船高,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番丰功伟绩,他的眼光不差,这个当初还一脸豪气的汉子,如今南征北战,灭陈友谅,诛张士诚,伐方国珍,收陈友定,北伐大军更是直逼大都,建立了堂堂的大明王朝,这是他始料未及,如今他身居高位,名垂史册,可这一切看似风光无限,谁说这风光的背后,不是凶险呢?如果不是自己背负着家族的使命,学那范蠡,张良,不断成就了一段佳话,还能过两年逍遥快活的日子,那该多好,可这是不可能的,今日他身居高位,尚且有人不放过他,一旦他离开,他,他的儿子,他的弟弟,他李家会不会遭受他人的迫害呢?这个他不知道,也不敢去想,只想有自己在的一天,就保他们安全的一天,便是今日,皇帝对他已经起了厌恶,他也不能立即就走!
李善长暗自思索了一番,仍旧犹豫不决,对于陶凯方才的那一番包含哲理的话儿,并没有听出来,便是听了出来,他也不以为意,他跟了朱元璋十多年,自己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他比谁都清楚,眼下的朱元璋并不能离开他。
“呵呵,多谢陶大人提醒,只是,陛下对微臣隆恩浩荡,我李善长岂能好生报效陛下,大人也该知道,朝廷之上能人虽不少,却少有人能熟悉后方,稳固后方,如今鞑子实力尚存,王保保数十万大军仍在北方,我大军尚未攻入大都,本相担负稳固后方的重任,若是此刻贸然效仿越之范蠡,汉之张良,大人该知道后果如何,眼下本相隐身退去,只会让陛下驱除鞑虏光伏汉人江山的宏图伟业徒劳无功、半途而废,我相信大人也不希望看到这种结果吧?”
陶凯听了淡然一笑,心道:“看样子,李善长是想以北伐大军需要后方稳固,而眷恋权位啊,想不到堂堂李善长竟不知,功名利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风光荣耀,同样也可以送给人身首异处的凄惨,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文种、白起,韩信这样的例子还少么,霸着权位而不放,只能引起皇帝的疑心,厌恶,那可是一把悬在头顶上,不知何时落下的杀人剑啊?李善长啊,李善长,想不到你聪明了一世,竟看不穿这个道理?实在可悲的很啊?”
陶凯身负皇命,再者对李善长还有一份欣赏之意,着实不想看到他被皇帝逐渐厌恶,猜疑,略一沉吟了片刻,盯着李善长道:“大人所虑也不无道理,只是,如今我北伐大军,已经攻下山东,河南,如今更是攻下了潼关,直入大都,以徐达,常遇春的能征善战,加上萧云萧大人稳固后方,运送粮草,鞑子用不了多久,将被驱逐中原,到那时,我大明的皇帝一统天下,必定是功比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当今皇帝的为人如何,想必不用下官多说,大人也心知肚明,大人又何必如此执着呢,权位在手,如同骑虎背啊,看着风光无限,实乃凶险无比!“
李善长眯着双眼,冷峻着脸,一言不发。
陶凯继续道:“自古眷恋权位者,有好下场者,屈指可数,生前风光无限,死后祸及子孙者不计其数,大人熟读诗书,难道这个道理还不明白么?“
“丞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朝一品,凌驾百官之上,想来最为皇帝猜疑,更何况大人还是国公,太傅,这些官职,哪一个不是让人眼红,让人嫉妒的官职,一旦大人稍有不慎,将是万劫不复之地?趁着如今皇恩浩荡,大人何不急流勇退呢?“
李善长仍旧一言不发, 双眼的光芒不但闪射着让人不易察觉的光芒,他微微思索了一番,忽然长叹了声,道:“陶大人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丞相官位太高,凌驾百官让人眼红,又紧密于皇上之前,自然引起陛下担心与猜疑,少有不慎,不但百官无人帮忙,便是陛下也多有幸灾乐祸的感觉,到时,墙倒众人推,最惨的便是本官了?”
“大人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啊!“陶凯见李善长有了松动之意,心中大喜忙极力赞扬道。
李善长神秘的一笑,道:“今日,陶大人的一番话,让本相茅塞顿开,本相知道该怎么做了?”
陶凯大喜,道:“难得大人明白,难得大人明白啊?”
李善长道:“陶大人请放心,等本相处理了手中的大事,一定向皇帝请辞,退隐山林,做一个闲云野鹤,也过几日清闲的日子!”
陶凯不动神色的看了一眼李善长,见他脸上神色淡然,不似说谎,心中高兴,急着想回去向朱元璋复命,忙站了起来,抱拳道:“唠叨了多时,还请大人多多包涵,多多包涵啊?”
李善长不动神色的笑了笑,同样抱拳道:“陶大人太客气了,今日大人这番恩情,善长铭记在心,他日定当厚报?”
“哪里,哪里,大人客气了,客气了?”陶凯拱了拱手,便出了李家府邸。
内庭一道门帘被掀了开来,李存义的欣长的身子走了出来,对着渐渐远处的陶凯的身影低声骂了几声,才转过身来,望了一眼身旁的端坐在太师椅上的李善长,迟疑的道:“大哥,你,真的要归隐山林?”
李善长面色阴晴不定,显得极为不好看,冷声,道:“不退隐山林该如何,皇帝已经对我厌恶了,起了疑心了,若是不退,只怕,皇帝不会放过我李家啊?”
“皇帝,皇帝真的会这么做么?“李存义似有不信,想说什么,却不知该如何说。
^^^^^^^^^^^^^^^^^^^^^^^^^^^^^^^^^^^^^^^^^^^^^^^^^^^^^^^^^^^^^^^^^^^^^^^^^^^^^^^^^^^^^^^^^^^^^
第一更,请送月票!
∷更新快∷∷纯文字∷
………………………………
1609章 这点出息
“当今圣上以效仿刘邦自居,刘邦此人雄才大略,却难以共享富贵,先杀韩信,再杀樊哙,如今天下大局已定,陛下暗藏多年的屠刀是时候该亮出了,只是我想不到,皇帝第一个要对付的竟是我李善长“李善长面色阴冷。
李存义从未见大哥这般脸色,吓得不轻,道:“大哥,这相位乃我李家的安身立命的根本,一旦大哥归隐山林了,我李家在这金陵城,还不得任人辱骂,难道大哥真的忍心这样么?“
李善长扭过头瞪了李存义一眼,道:“瞧你那点出息,我李家从来只有欺负别人的, 哪里轮到别人欺负我们!“
“大哥——?“李存义心头一喜,情不自禁的叫了声。
“你说得不错,相位乃是我李家的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这个位置退不得?“李善长阴沉着脸道。
“可,皇帝——?“
李善长冷笑了声,道:“只有皇帝有张良计么,难道我李善长便没了么?“
“大哥,你——?“李存义惊讶道。
李善长道:“皇帝已经对我心生厌恶之意,今日这陶凯便是封了皇帝之命前来劝我退位,皇命难违,我自然要退!不过,照管百官也不一定要我亲自坐上宰相之位?“
“大哥此话何意?小弟不明白?”李存义张大着嘴巴,一脸的茫然。
自己这个弟弟虽为人笨了点,但好歹是自己人,李善长说话便也不顾及,冷笑了声,道:“皇帝怕我久坐丞相之位,而权力过大,从而对我起了疑心,若是我继续眷恋宰相之位,迟早要惹得皇帝不高兴,给我李家惹来杀身之祸,为今之计,唯有退出相国之位?以消除陛下之疑心?”
“退出?大哥——这——?”李存义大吃一惊,失声道。
李善长浮着长须,微微点了点头,道:“正是,只有这样我李家才能让陛下安心?“
“可这样一来,我李家——?“
李善长笑道:“别担心,我既能退下,岂能没有准备?”
李存义心头一动,道:“大哥你——?”
李善长道:“只要坐上这相国之位的人,是我李家的人,那么是我不是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 不错,不错,只要坐上相国之位的人,是我李家的人,便是满朝文武也要掂量掂量了,再者,大哥避居幕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