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王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王者- 第7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统天下,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好在鞑子内斗不休,李思奇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想要攻向鞑子大都,眼下倒是一个机会。

    朱元璋眯着双眼陷入了沉思,他不说话,蒋歓自不敢说话,书房里一时气氛有些压抑。

    朱元璋想了一会儿,忽然转过身来,望着蒋歓低声道:“眼下山东与河南兵力如何,何人镇守?”

    一直压抑的气氛,让蒋歓大感压抑,听了朱元璋问话,重重吐了口气,不慌不忙的道:“回禀殿下,山东鞑子大军不少,却多少腐朽之辈,守将为左君弼,河南守将乃元梁王阿鲁温?”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原来是他们啊?”眼里一丝喜悦一闪而过。

    一份沉吟后,一直皱着眉头的朱元璋脸上忽然荡漾起了笑意。

    按照他的计划,河南、山东经过刘福通、毛贵等人的多番打击,如今早已不复当年坚固,秩序混乱,武备不振。鞑子的各方将领各谋保境割据,早已不服鞑子皇帝号令,王保保虽能打仗,是个厉害的角色,如今不得不去往太原,与李思济、张良弼诸将,相互攻伐,此等好机会,一向目光敏锐的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鞑子已经失去了整个江南,正赖河南、山东作为南面藩篱,抵挡金陵大军北上,山东从北至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地势中部高突,是河北的南面屏障,屏护大都。是大都真正的门户,一旦山东被攻下,那便是打开了大都大门,从而取了河南,大都不攻自破?再者,自金陵北攻大都,战线很长,直趋大都,有孤军深入的危险,故经过一番思索后,朱元璋决定先攻取山东,其次进攻河南,再次攻占陕西潼关,最后再进军元朝大都,直捣黄龙!“

    府外月色柔和,今夜恰好是一个月圆之夜,夜色说不出的静怡,得知了这些消息,朱元璋心头说不出的高兴,当年李善长让他效仿汉高祖刘邦,看得远,善于用人,不乱杀人,从而一步一步平定天下,如今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再也不是当初一无所有的放牛娃,皇觉寺的小沙弥,而是灭陈友谅,张士诚江南霸主,如今他就要挥军北伐,驱逐鞑子,报当年父母之仇。

    “是的,今天,我朱元璋就要做这个诛杀鞑子朝廷的利器!“朱元璋咬着牙,紧握住拳头喃喃道。

    第二日早朝,朱元璋一身吴王朝服打扮,端坐在龙椅上,李善长、以及从平江赶回来的徐达、常遇春等人率领文臣武将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后,便等待着朱元璋的指示。

    如今江南统一在即,剩下的方国珍、陈友定,有心人昨晚也听说了消息,吴王汤和军渡过曹娥江,到达余姚、绍兴、庆元,地方官吏望风出降。方国珍仓惶逃回了台州,想要联合王保保,陈友定顽强抵抗,吴王一气之下,又派遣了廖永忠为征南副将军,率舟师自海道会汤和,对台州形成包围之势,务必一举荡平方国珍。

    这些消息经过一些人的传播,不少人也知道了这个喜讯,此时在大堂上窃窃私语起来。

    朱元璋一言不发,但脸上的喜悦展露无遗,今早他尚未早朝,就收到了朱亮祖连夜送来的谍报。

    原来得到吴王指令的朱亮祖率军三万军马,连夜赶到了台州北面宁海地界,宁海守将方明善得知来将是朱亮祖,十分惧怕,便对方国瑛道:“朱亮祖乃当世张飞也,勇猛难以抵挡,如今他远道而来,=我台州将士,大可乘其远来疲困之时,先出兵劫营,杀他个措手不及?”

    ^^^^^^^^^^^^^^^^^^^^^^^^^^^^^^^^^^^^^^^^^^^^^^^^^^^^^^^^^^^^^^^^^^^^^^^^^^^^^^^^^^^^^^^^^^^^^^

    加更章节也送上了,诸位莫要忘记了!
………………………………

1541章 北望中原

    

    方国瑛本没什么主意,听方明善这么一说,觉得这是个不过主意,便欣然同意。

    当晚有方明善领兵五千人马,趁朱亮祖大军刚刚安营扎寨,发动夜袭之战,那知朱亮祖早有防备,早就派人密打探了方家的一举一动,方明善的一切举动,都被密探,打探得一清二楚,从而从容布下了埋伏,待方明善五千人马冲杀营长之时,埋伏在外的吴国大军,趁势发动了攻击,朱亮祖一马当先,挥刀杀敌。

    方明善一时不察,五千大军被朱亮祖三万大军围攻,一夜奋战,仅剩下方明善贴身副将逃回台州方家府邸。

    朱亮祖当下一不做二不休,连夜领精锐发起强攻。方国瑛、方明善不敌大军,连夜溃逃。

    朱亮祖率军穷追不舍,直到天亮之时,大军已经将方国珍,方国珉、方明善一干方家家将追杀到临海,方国珍依着临海城,城池坚固,据城而守,朱亮祖不敢硬来,连日派遣大军,将临海府邸东西南北中,东西南北四道城门死死围住,之留下中门不围。大军安营扎寨,只等汤和、廖永忠大军回合,方才攻城。

    看了这份谍报,朱元璋极为高兴,方国珍一除,江南只剩下福建的陈友定,消灭此人指日可待,如此这般,江南毫无后顾之忧,北伐之事,更加放心。

    一阵窃窃私语后,朱元璋眼看时候差不多了,扫了一眼群臣,朗声道:“今日早朝,孤王有一件大事要与众位爱卿商议,还请诸位爱卿多多说说尔等的看法?“

    一听吴王说话,原本显得有些吵闹的大殿,登时安静了下来,人人凝神细听。

    “鞑子占我汉人江山百年,如今孤王得诸位爱卿的大力辅佐,占住了江南这半壁江山?“说道这儿,朱元璋略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人群里扫了扫,见,大殿文武大臣人人一脸肃容,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道:”孤王从密探处得知,鞑子皇城里鞑子皇帝与太子内斗,如今大都大军尽速被王保保,李思齐等人带往关中,此乃天赐我汉人,孤王不才,愿引领我汉人驱逐鞑虏,光伏我汉人江山,这一次,孤王想趁机拿下大都,彻底将鞑子大漠,恢复我汉人的千年江山?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朱元璋话音一落,大殿里登时热闹起来,人人窃窃私语,唯独刘伯温, 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面向朱元璋不为所动。

    李善长身为相国,百官之首,听了朱元璋的话儿,思索了一会儿,忽然从列队里站出,抱着手中的牙牌,对着朱元璋做了一辑,朗声道:“不知殿下准备何时北伐?”

    朱元璋道:“此事事关重大,将帅、将士、粮草缺一不可,因此,孤王一时也难以下定决心?”朱元璋的确有些担心,虽说鞑子多年内斗,国立大为消耗,但鞑子实力仍存,不可小视,况且自古一来,以北而南一统天下容易,从南一统天下从未有过,这让朱元璋不得不犹豫起来。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鞑子连年内斗,鞑子皇帝更是荒淫无道,百姓恨之入骨,这一次大都兵马尽数赶往关中实乃天赐良机,依微臣看来,要与鞑子开战,时机已经成熟,所要的不过是相国大人一句话而已?“刘伯温这时也站出来,做了一辑说道。

    朱元璋眉头一挑,对于刘伯温的能耐,龙湾一战,鄱阳湖一战,以及安丰之战,朱元璋算是彻底看出了这书生的厉害,闻言道:“先生此话何意?”

    刘伯温道:“北伐若是不顺,必定是一场持久战,金陵与大都相隔数千里,不比鄱阳湖、平江之战,都在江南,粮草运行方便,一旦与鞑子一开战,士卒粮食、抚恤钱粮,战马,将士的战甲等等,这少不了一笔数额大的开支,这些年,殿下连年征战,光靠金陵、濠州等地的粮草,显然是不够的,而且微臣听闻,濠州、凤阳等地多有灾荒,粮草减产,此时北伐,微臣担心以现在的国库难以承受这场打大战,相国身为百官之首,多年安抚金陵,稳固后方,对此多有了解,若相国大人认为金陵国力,足以承担这场大战,那实乃天时地利人和,微臣也想不出什么理由不打这一场大战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先生之言,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说完,侧过脸庞,瞟了一眼李善长,道:“相国大人——?”

    李善长应了声,做了一辑思索了一番后,道:“殿下放心,虽濠州、凤阳一带应天灾而粮草减产,这些年殿下攻打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但多是以战养战,且殿下早些年奉行九字真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金陵之地积存了不少粮草,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后,我金陵地盘扩张到江淮一带,江南、江淮以及巴蜀等地气候温和,粮食获得大丰收,加上这些年,殿下勤俭节约,金陵米价一直是全国最低,现在太仓存粮二百六十万石,国库钱财还有一百万,武库,藏有兵器二十六万件,战马八万匹,以及大量绢五十万匹,依微臣看,足够应付殿下北伐战事?“

    李善长为右相国以来,一直是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对他的话,朱元璋深信不疑,一听还有这么多钱,刚刚还提起的心,顿时放了下来,长长松口气笑道:“相国这些年,安定后方,调兵转饷无乏,孤王铭记在心,今日得知国库还有余粮,孤王深爱宽慰,这一场大战有相国粮草、钱财支持,孤王相信一定能打下这场硬仗!“

    ^^^^^^^^^^^^^^^^^^^^^^^^^^^^^^^^^^^^^^^^^^^^^^^^^^^^^^^^^^^^^^^^^^^^^^^^^^^^^^^^^^^^^^^^^^^^^

    第一更送上,请诸位多多支持!
………………………………

1542章 :北伐

    

    “吴王万岁万万岁!”众人受朱元璋气氛感染,人人跪拜行礼。请使用访问本站。高呼万岁。

    朱元璋点了点头,忽然长叹了声,道:“自孤王起兵一来,辗转二十余载,每日每日无不想着有朝一日,能把鞑子赶回大漠,恢复我汉人百姓的江山,还我百姓的太平盛世,为了这个愿望,孤王无不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走错了一步,从而断送了心中这份念想,辜负了诸位爱卿对孤王的信任,以及天下数百万还在受苦受难的无辜百姓对孤王的期望,所以孤王不敢走错一步,怕这一步走错了,便是万劫不复之地,好在孤王有诸位的爱卿的辅佐,一步一步的走来,时至今日,孤王打败了陈友谅,灭了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之流,也被孤王打得不得不四处逃离,偌大的江南,孤王总算是统一了,这一切少不了诸位爱卿的鼎力相助,如今鞑子无道,正是我汉人光伏江山的大好时机,孤王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所以,孤王要出兵,如果这一次能一举将鞑子赶出中原,解救我汉人百姓与水火,这岂不是一等一的好事,大事,青史留名指日可待,不知诸位可有信心与孤王一试?“

    “誓死追随殿下!“

    整个大殿一遍呼喝声,声响如雷,响彻吴王行宫内外。

    朱元璋陡然升起了一股豪气,叫了声“好!“,待众人安静了下来,朗声道:”如果这一次北伐能打败鞑子,并将鞑子赶出中原,孤王就顺应天意,在这金陵之地,开国立邦,当他一国开国之君,与诸位爱卿共同治理这天下,还我汉人百姓一个清明世界,朗朗乾坤!诸位意下如何?“

    “吴王英明!吴王万岁!”

    又是一阵欢呼。朱元璋再一次摆了摆手,众人重新恢复了安静。

    朱元璋目光扫向刘伯温道:“先生对孤王想法意下如何?”

    刘伯温心悦诚服的道:“殿下深谋远虑,臣深为赞同。”

    “军师所言极是,殿下胸怀大志,这些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灭陈友谅,伐张士诚,抚方国珍,走到今日方才有了这半壁的江山,如果这一次北伐成功,殿下之功绩,比昔日唐宗宋祖毫不逊色,只是微臣——?“李善长说到此处下意识的瞟了朱元璋一眼,停止说下去的话头。

    朱元璋似乎看穿了李善长的心思,道:“相国有话不妨直说?“

    “谢殿下!”李善长抱拳称了声谢,沉吟了一番后,说道:“微臣担心,北方鞑子虽连年内斗不知,但实力犹在,若贸然进军,只怕重蹈当年刘福通覆辙啊?”

    当年刘福通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从砀山夹河迎至亳州称帝,国号大宋,改元龙凤。又利用“明王出世”的宣传效果,称韩林儿为“小明王”。中原各地的红巾军一时都接受了大宋政权的领导。至正十七年),刘福通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分兵三路北伐,兵锋直指大都。红巾军军旗上更书写“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但由于力量分散,后方空虚,一事无成。结果,被鞑子察罕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