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特意从前线廖永忠。
廖永忠祖居福建,后移居南雄珠玑巷,兄弟七人,因饥荒和兵乱,自南雄流落英德定居。廖永忠排行第二,其兄廖永安等发兵起义反对元朝,廖永忠便入廖永安旄下,作战勇猛,累建战功,廖永安因中毒箭医治无效逝世,朱元璋封廖永忠为将军,接替其兄廖永安之职,全统其师,先后破陈友谅军于安庆、江州(今江西九江)等地, 建立无数的功勋,极得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出了让他速回应天的指令。
接到指令,廖永忠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应天府,急忙禀报了门口的侍卫,得到了通报,便进了吴王府。
这是他头一次进吴王府,不免心情有些忐忑,被一个小太监引领着,转朱阁,低绮户,也不知道穿堂过亭走了多久,只听的前面小太监,突然停下了脚步,一转身,低着声音道:“启禀吴王殿下,廖将军带到?”
许久,里面发出了一个冷冷的声音:“进来吧?”
门外的小太监躬身应了声,才转过身来对着廖永忠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廖永忠才恍了一下,低头走了进去。
这里是吴王宫殿的后厅,整座厅子堂北山巅,绿荫丛中,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
廖永忠不敢多看,低着头入了那后厅。
进了里面,廖永忠才发现,里面并不大,布置极为简单,几张木椅,一个石桌,桌上有湖水,壶中有茶,水雾缭绕,沸腾的茶水正散发着阵阵的清香。
廖永忠吸了吸鼻子,直觉一股清香涌入心底,说不出的神清气爽来。
“呵呵,廖建军来了吧?”黑暗里一个声音传了出来。
^^^^^^^^^^^^^^^^^^^^^^^^^^^^^^^^^^^^^^^^^^^^^^^^^^^^^^^^^^^^^^^^^^^^^^^^^^^^^^^^^^^^^^^^^^^^
第一更了,还有两更,会砸今晚送上!
………………………………
1145章 揣摩圣意
“臣,廖永忠见过吴王殿下,愿吴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廖永忠倒头便拜,根本不及细看。
“呵呵,将军不必客气,都是自家人,不必拘礼,起来说话?”朱元璋的声音平和,吐着淡定,让廖永忠刚进来那会儿的忐忑之心,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
抱拳应了声:“是!”廖永忠大大方方的走进了后厅。
后厅里朱元璋一身便装,但多年养成的龙虎之气,无时无刻不显露了出来。
见廖永忠仍旧恭恭敬敬的站着,朱元璋呵呵一笑,道:“廖将军坐下说话?”
“是!”廖永忠抱拳落座。
通过不断的习练,如今的朱元璋已经能很优雅的将茶壶提起来,优雅的将壶中的茶水注入杯中而不溢出来,两杯茶水不多时便被他注满了,他轻轻的往前一推,推到了廖永忠的跟前道:“当年廖将军带着将军来投靠,本王就看出将军兄弟二人皆是非常之人,如今数年已过,将军果然是战功累累?远的不说,单说前些时日鄱阳湖一役,敌将张定边直犯本王的龙舟,全耐将军乘飞舸追且射,定边身中百余箭。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这份战功,我吴国上下,只怕无人能比啊?“
廖永忠听朱元璋如此夸奖他,心中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朱元璋如此夸奖他,喜的是他的战功,终于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
跟徐达、汤和等人不同,廖永忠跟随廖永安在巢湖迎接朱元璋的,当时的朱元璋已经占领了金陵,已经决定要向江南发展了,只是苦于没有船只,他能重用兄弟二人,多半是因为巢湖两万水军,这样一来,朱元璋对廖永忠等人的信任既不如徐达、汤和,也不如后来的常遇春、胡大海等人,这一点廖永忠心知肚明,所以这些年来,四处征战,为的就是多建立功勋,让朱元璋对他廖家兄弟刮目相看。
此时听朱元璋如此赞誉,让他如何不喜,不过他终究是久经战场之人,惊异的瞟了一眼朱元璋后,故作谦逊的道:“吴王殿下过奖了,永忠不过会一些水上功夫而已,与徐将军、常将军、邓将军相比可差远了?“
朱元璋呵呵一笑,道:“人各有所长,徐将军善谋,常将军善勇,二人各有所长,但这只是在路上,前番鄱阳湖大战得胜,全靠将军和俞通海一批巢湖水军奋力厮杀,本王才侥幸打败了陈友谅!“
廖永忠虽知朱元璋说得是事实,但一时也不知朱元璋想做什么,思索了一阵,便大着胆子道:“永忠自追随吴王一来,莫不是尽忠职守,为了吴王永忠上刀山,下油锅,在所不辞,但永忠愚钝,若有不明白之处,还请吴王多多指点?“
朱元璋暗叹廖永忠聪明,点了点头道:“本王眼下的确有一件重要之事,想请廖将军帮忙?“
廖永忠心中一喜,暗道:“果然是有事了?“脸上不动声色,点头道:”吴王言重了!“
朱元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略一沉吟道:“本王当初不顾刘先生之言,出兵解救安丰之围,与乱军之中,解救了小明王,当初金陵岌岌可危,本王担心小明王安危才听从了徐将军的权宜之计,把小明王安置在滁州,如今应天安危一除,本王日思夜想,是该把小明王迎回应天,只是一直忙于征战,无遐顾及,才忘记了这件大事?“
廖永忠眼珠子一转,瞟了朱元璋一眼,不动声色道:“臣愿为吴王效犬马之劳,亲自去一趟滁州,迎回小明王!“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喝了口气茶,语气淡淡地道:“迎接小明王一事,兹事体大,万一出了差错,金陵必定会大乱,所以本王一直犹豫不决,思来想去,才想到了将军,将军早年追随本王南征北战,多有功劳,特意将将军召集回来,有将军去办事,本王也极为放心!“
廖永忠一时不明白朱元璋的意图,他与朱元璋接触的时间不长,并不善于揣摩朱元璋的心思,不过今日吴王的这番话,他多少还能听出,朱元璋似乎有些不满,试着道:“吴王放心,滁州到应天不远,沿途走水路,末将大风大浪里也带了多年的兵,从未失手,接小明王又有何难,何况沿途都是我大吴的地界,并没有敌军的阻挡,还请吴王放心!“
朱元璋面上的肌肉跳了跳,脸色冷得吓人,看的廖永忠心头一动,隐隐的一股不安的感觉在心底涌起,想问什么,却又不敢问。
好一会儿,朱元璋继续道:“长江的风浪大,非巢湖、鄱阳湖所能比, 而现在又是隆冬时节,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小明王身有不测,天下人骂的可是本王,如今刘福通兵败身死,天下人的目光就更加看着本王,还请将军多多小心谨慎?“
此话一出,廖永忠感到有些奇怪,滁州离应天不远,况且一路都是吴王的地盘,接送一个小明王,又岂能用小心谨慎呢?
一番思索,廖永忠脑海里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了应天流传安丰之围前夕,军师刘伯温劝朱元璋不要去救小明王,当时朱元璋不听,执意率领大军解安丰之围,刘福通力守安丰而阵亡,韩林儿则突破重围到了滁州,适逢朱元璋援兵赶到,故得以保全性命。不多久,那朱元璋在滁州大兴土木,将韩林儿软禁于豪华的宫中,这些他虽常年在外,却也略有耳闻,此时听朱元璋口吻,心头不由得一惊。
^^^^^^^^, 廖永安:元朝末年,廖永安与弟廖永忠及俞通海等结寨自保。朱元璋起兵后,率领舟师归附。攻元中丞蛮子海牙于马场河,击破元兵,后下牛渚、破采石、克太平(安徽当涂),积功授管军总管。后又破海牙水栅,擒陈兆先,会合朱元璋主军一同攻打集庆(今江南南京),因功擢升建康翼统军元帅。领水军取镇江、常州,和常遇春一同拿下池州,和俞通海攻打江阴,劝降张士诚守将栾瑞,升同知枢密院事。后破张士诚兵马于常熟福山港,又取通州狼山,廖永安遂乘胜深入,但在太湖被张士诚部将吕珍所败,被擒后坚持不降,被囚八年,死于狱中。
朱元璋为廖永安忠诚而感动,遥授其行省平章政事,封楚国公。打败张士诚后,朱元璋于南京山上祭廖永安之灵。洪武六年追谥武闵。洪武九年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后改封郧国公。廖永安无子,朱元璋受其从子廖升为指挥佥事。
………………………………
1146章 吴王心思
见廖永忠脸色大变,朱元璋心中暗暗点了点头心道:“本王总算没有看错人?”
廖永忠这一惊讶可不小,他虽隐隐约约的猜测出了朱元璋的用意,却也一时半会儿摸不出清楚意图,瞟了一眼朱元璋道:“末将愚钝,请吴王明示?”
朱元璋不动神色的道:“昔日,项梁活着的时候,义军心有所惧,不动声色,待到项梁战败身亡,他便马上开始反傀儡行动了,见项梁在定陶兵败身亡后,怀王马上行动起来,趁着项家军失去项梁,剥夺了项羽的军权,面对楚怀王芈心咄咄逼人的夺权行径,项羽自然不甘心。“
廖永忠默默的听着,一言不发。
朱元璋继续道:“义帝元年夏四月,项羽欲还都彭城。怎肯义帝与其共居一城,故派遣将士迫义帝徙郴,义帝无奈只得出都就道,但左右群臣,依恋故乡,怨声道,未肯速徙。项羽大怒,到得长江北岸,义帝登舟溯江西上,行了多日,将到郴地,相距不过数十里,天色已晚,遇见一个小市镇,将船停泊。到得夜半,忽来贼船数十只,将义帝座船团团围住。贼人明火执仗,一拥上船,喊杀连天。船中侍卫人等从睡梦中惊醒,无力抵敌,各自逃走。那贼闯入舱中,先将义帝杀死,搜括珍宝财物,呼哨而去。“朱元璋说的很慢,却字字落在了廖永忠的耳朵里,他终于明白了朱元璋想干什么了。
“学项羽杀小明王?“此时此刻廖永忠心中冒出了就是这个念头。
“将军素来机智,本王才属意将军亲自来办此事,此事事关重大,还请将军多多用谋略?“朱元璋盯着廖永忠,脸上厉芒一闪。
廖永忠心中一动,随即心道:“这些年来,吴王率部征战天下,为我大吴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更难得是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金陵国泰民安实乃难得的君主。用不了多久,这天下还不是他的囊中之物,今日我若为他立下了这卧榻之侧的功劳,将来从龙之功,还能少的了我!“想到此处,廖永忠心头大喜,忙道:”吴王放心,永忠必定做得滴水不漏。”
此话一出,朱元璋登时会意,顿时脸上绽开笑容,说道:“将军有心了,他日,本王必有重赏。”
“多谢吴王殿下!“廖永忠抱拳应了声,便出了王府,随即带了几十名心腹往滁州而去。
滁州,古称“涂中”、“新昌”、“永阳”、“清流”。先秦时期为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更为千古绝唱。登琅琊山会峰阁,只见群山如抱,山明水秀,春华秋实,夏荷冬雪皆成胜景,日娇月媚,晴好雨奇时时迷人,实乃是一个绝佳的居住之地。
小明王的皇宫就修建在滁州城中,这座皇宫是吴王朱元璋为小明王所建,经过多年的建设,如今的皇宫总算是建成了。
整个皇宫建有内、中、外三道城。外为中都城,城内有正殿、文华和武英两殿,文、武二楼,东、西、后三宫,金水河、金水桥等。正南午门外,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内外,还有城隍庙、国子监、会同馆、历代帝王庙、功臣庙、观星台、百万仓、军士营房、公候第宅、钟楼、鼓楼等,其规模冠绝天下。
此时小明王就住在这座冠绝天下的皇宫里,因为阴雨天的缘故,滁州今日的黄昏比往日来得要早了许多,此时,在滁州的皇宫里,小明王正伫立在皇宫的后花园里,花园不大,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一座阁楼的屋檐下,小明王正背负着双手,仰着脸凝视着面前的檐雨, 看着屋檐上的雨滴,顺着黄色瓦片,一滴一滴的落在地板上,落在台阶上,溅起了水花,落在他的衣袍上,竟有些凉意。
安丰一战,他于乱军之中,被朱元璋所救,便被安排了在这里,如今住了差不多一年多的光景,因为刘福通、毛贵等股肱大将都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