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真是所托非人啊!“七王爷见陆展鹏亲口承认传国玉玺被劫,一张爬满褶皱的老脸终于三露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传国玉玺乃我大元传国至宝,关乎我大元的国事命脉,陆堡主居然迎接不力,丢失传国玉玺实乃罪大恶极,按照我大元律法,罪当厨艺极刑!“
陆展鹏身子一震,显然七王爷的这句话着实吓着了这位年事已高的老者。
“岂有此理,盗取我大元传国至宝是何人!“元惠帝满脸大怒,盯着陆展鹏再次喝道。
不知是吓傻了,还是年事太高了,陆展鹏跪在地上,弓着身子一动不动,似乎并没有听到元惠帝的问话,眼看元惠帝目录杀意,萧云生怕这个鞑子皇帝一声令下当真杀了陆家堡四十口人命,虽说着不管他什么事,但好歹眼下陆家堡也是自己的栖身之所,不想就这么眼阵阵的看着被毁掉了。当下一抱拳上前道:“陛下,此事还有下文?“
不知是刚才的颈椎病按摩起了作用,原本大怒的元惠帝一见说话的是萧云,脸色居然缓和了许多,但语气仍旧冷冷的问道:“此话怎讲?“
萧云脑海里将此事前因后果闪烁了一遍,吞了吞吐沫,好一会儿才道:“原本传国玉玺就要被贼人所夺幸好天降侠士帮其夺回,这才让传国玉玺安然返回了大都?“
“啊……此话当真?“元惠帝大喜。
七王爷犹豫的望了一眼赵环,见赵环点了点头,方才冷哼了声道:“哪有这么凑巧,天降侠士,不会是萧少侠再次故弄玄虚吧?“
萧云以同样的态度回敬了一句,道:“是不是故弄玄虚一会儿就知道了?“说完也不理会七王爷。
“萧爱卿,你快快告诉朕,传国玉玺如今安在何处?“
“哦,传国玉玺啊,现在在七王爷的家里啊?“萧云顺手一指,指向了七王爷。
“啊……?“一干文臣武将惊讶的叫了起来。
七王爷大吃一惊,一看众人脸色,还以为众人发现了自己私藏传国玉玺,一颗心吓得半死,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喝道:“萧云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本王?“
“的确是在问王爷府上!”陆展鹏总算清晰了过来,这会儿沉着声音说了句。
萧云心道:“你爷爷的,我还以为吓晕了呢?”
元惠帝眯着双眼,一丝不让人察觉的冷意悄悄的升起,他望了望七王爷,七王爷直觉一股寒意从脚底慢慢升起,想说什么,却听得元惠帝用冰冷的声音对陆展鹏道:“传国玉玺何以在皇叔的家中,陆爱卿可不要为了推卸丢失玉玺的罪责,故意嫁祸给皇叔?“
“对,对对!栽赃嫁祸!”七王爷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惊恐的道。
陆展鹏这会儿神色镇定了不少,斜眼朝萧云望了望,那神情分明在说:“小兄弟,接下来看你了?”
萧云做了一个ok的手势,冲着他回了一个慧心的一笑,这才走上前抱拳道:“回陛下,关于玉玺如何在七王爷家中,还是有小人来说比较好!”
元惠帝似乎对萧云颇有好感,一听,不住的点头,道:“好,好,有萧爱卿说最好不过了!”
萧云感谢了一番,才走到七王爷的身旁突然一伸手抓起七王爷的大手,七王爷没料到他当众抓自己的手,吃了一惊,一旁的赵环更是大吃一惊,一个健步上前,喝道:“大胆萧云,竟敢对王爷施加毒手?”
萧云不慌不忙,抓起七王爷的手道:“我看赵兄弟误会了,我不过是想和七王爷握过手而已,用不着这么紧张吧?”
“握手,你会那么好心?”赵环冷哼了声,盯着萧云恶狠狠的道。
萧云被他饿狼一样的眼神盯着,心中虽不惧,但还是忍不住暗骂:“你爷爷的,我不过是握手而已,用不住这么瞪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首订对于新书上架来说,是真的很需要,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正版,支持首订。至于这里,小景有存稿,每天的更新量不会少于一万字,所以各位也放心订阅!
………………………………
129章 :乾坤
129章:乾坤
………………………………
一干文武大臣都急于知道传国玉玺何以会在七王爷的家里,但萧云弄了半天却迟迟不说出下文,还和七王爷握上了手,瞧神情又有一番话说,众人心中急躁,却谁也不敢上前催促,萧云为元惠帝治好了颈椎病,众人瞧在眼里,又见元惠帝对萧云颇多赞扬,故而数十个文武大臣,人人心跟猫爪子在爪似的,却没有一人愿意当出头鸟。出品眼阵阵的看着萧云和七王爷握手称兄道弟。
不知是元惠帝等了不耐烦了,还是觉得无聊,忍不住冲着萧云喊了声:“萧爱卿……?”
萧云暗笑:“是时候了?”当下松开了七王爷的手,嘻嘻一笑道:“陛下,其实这次传国玉玺能安全返回大都,完全是七王爷的功劳!”
此话一出,不禁元惠帝感到有些意外,就连七王爷本人也大感差异,刚才瞧萧云和陆展鹏称兄道弟,料来是陆展鹏的心腹之人,今日陆展鹏谁也不带,偏偏带着他一同上了金銮殿,自是对萧云颇为倚重,本以为他会趁机在惠帝面前加以诋毁一番,不想一上来却大加赞扬,一时让这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哦,这事还和皇叔有关系?“元惠帝有意无意的问了句。
萧云一怕大腿,叫道:“太有关系了,若不是王爷的老谋深算……?哦……不是神机妙算,这次传国玉玺还真的落入了贼人之手了?”
“萧云你敢胡说八道?”七王爷有感事情不妙,忍不住喝止。
萧云嘻嘻一笑,道:“七王爷你就别谦虚了,这次若不是你怕我家陆大哥迎接传国玉玺不利,特意派遣赵环出城迎接,若非赵环兄弟剑术高超,计谋更是出神入化的话,哪儿能击退了贼人,护住传国玉玺安全回了大都呢?”
“你胡说八道?”七王爷大急,一张脸几乎气得变了型。
“皇叔?萧爱卿所言可属实?”元惠帝适时的问了句。
听惠帝问话,七王爷便知事已至此,不敢在隐瞒了,狠狠的瞪了一眼萧云,冷声道:“回禀皇上,萧……萧少侠之言,确是不错,传国玉玺的确是本王府上!”
一听七王爷承认,萧云、陆展鹏、宋方三人同时松了口气。三人均知:“七王爷这一承认了,玉玺是真是假在于陆家堡并无丝毫关联,陆家堡上上下下四十多口人命,也就此保住了!”
“那好,朕这就去王爷府上,迎回玉玺!”元惠帝大手一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事已至此,七王爷唯有点头道:“是,陛下!”
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六十里又二百四十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阁”,然后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也就是金銮殿,皇城四周建红墙,又称“萧墙”,其正门称棂星门,左右有千步廊。萧墙的东墙外为漕运河道。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大内正门为崇天门,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桥(相传今北京故宫内之断虹桥)。大内正殿为大明殿,是元朝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面阔十一间,后有廊庑连接后殿。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为皇后居所。此外还有玉德殿、内藏库、鹰房、羊圈等建筑。
一干文武大臣追随元惠帝自金銮殿出发,沿着崇天门出了皇城,一路浩浩荡荡的朝齐王府赶去,当初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七王爷乃是当年皇帝的皇叔,便住在新都金銮殿外围,元惠帝率领一干文武大臣,转朱阁、绕绮户,不一会儿,来到一座楼阁交错的阁楼前,放眼一望,这地方山水花木,错落有致。阁楼正前方分别以三条石子小路,中路以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碑为中心,前有假山、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东路的小阁楼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
惠帝和一干文武大臣到还罢了,萧云初来砸到,直觉一双眼睛都不够看,眼前的景色犹如拍电影一般从脑海里不断的闪过,和他并肩而行的宋方,瞧他样子颇为好笑,在他肩膀上轻轻的拍了拍,笑道:“好看的还在后头呢?”
萧云暗道:“爷爷的,这等好看的景色还不算正式,真不知道七王爷又是何种面貌?”
就在萧云暗自惊讶之极,忽听的七王爷在惠帝前头一躬身道:“陛下,到了?”
萧云一惊,这才惊觉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进了一座大的殿宇,这殿宇极为宽敞,内部利用各种千奇百怪的板壁,帐幔和各种形式的博古、飞罩割成一个不大的房间来,房间不大,却在各种的板壁、帐幔、博古、飞罩的装饰下,显得庄重肃穆,尚朴去华,天花、匾额、瓷器、字画、灯具、香鼎、古籍、花香点缀其间,明廊通脊,气宇轩昂,其气派法度,比之惠帝居住的金銮殿丝毫不逊色。
这一番看下来,只把萧云看得目瞪口呆。本以为就这些了,忽觉身后有人碰了自己一下,扭过脸一望,居然是宋方,但见他似笑非笑的望着萧云,很快伸出右手的手指朝府邸后面指了指,萧云不明所以,但瞧他神情古怪,好奇的将双目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去,这一望顿时又猛吸了口气,只见府邸的后面,居然又是一座花园,只不过这座花园比起前面的花园又有所不同,整个花园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让人仿佛置身凌霄宝殿一般,更为难得的是,这座花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间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宋方瞧萧云吃惊的模样,呵呵一笑,低声道:“怎样,气派吧?”
萧云点了点头,道:“爷爷的,何止是气派,简直非常气派吗?一个小小的王爷,居然住这么奢侈的地方,难怪元朝入关不过百年便如昙花一现匆匆灭亡,瞧这天上人间的住处,就不知要花费了多少无辜老百姓的人物物力财力,元朝后期,除蒙古统治阶级内部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征战外,灭亡更大的原因在于大兴土木,苛政杂税猛于虎,这才导致了元朝的灭亡,至正十年,元政fu下令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但导致物价迅速上涨。次年,元惠宗派贾鲁治黄河,欲归故道,动用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而官吏乘机敲诈勒索,造成不满。这才造就了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的起义,直接成了灭亡元朝的导火线。
进了府邸,惠帝显得有些不耐烦,七王爷府上的下人上前行跪拜之礼,他均不耐烦挥手打发,齐王府下人便赶紧溜之大吉,退到外殿候着去了,惠帝这才扭头对七王爷问道:“七皇叔,传国玉玺何在?”
七王爷小心的应道:“陛下不必着急,本王已经差遣府上下人,去了本王的寝宫,想必这会儿该来了!”
七王爷话音刚落,果然府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跟着一个太监尖着嗓音,道:“启禀王爷,玉玺送到!”
七王爷虎着脸沉声道:“呈进来!”
一个太监弓着身子,低着头走了进来,将一个包裹双手供奉了进来,萧云和宋方一眼便瞧出这正是赵环的包裹,二人心知肚明,相视一笑。
那太监低着头,双手举着包裹,小心翼翼的将包裹送至惠帝的跟前,早已侍奉左右的太监上前,一把接过,利索的打开了包裹,立马一阵晶莹透彻的荧光在大殿里亮了起来,犹如夜明珠一般,惠帝一见,从右侧的太监手中一把抢过玉玺,轻轻的抚摸着:“晶莹透彻,真是精品之中的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