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咚……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过后,跟着张士诚的身影便从一处花丛中走了出来,那黑衣人立即腾身而起,身手极其矫健利落,张士诚点了点头,尾随而来两个侍卫立即站在沧浪亭外,做好了警戒。
“伤势如何?”张士诚吐了口气,关切的问。
黑衣人道:“多谢父王关系,没什么大碍?调理几日便无事了?”
张士诚坐下,伸手在茶几上提起了茶壶,动作优雅的将茶水注入了两个景德镇瓷杯之中,然后端起其中一杯,一仰头,咕噜咕噜几声,一杯碧螺春便被喝的干干净净,这才吐了口气,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朕的江山还指望你呢?”
黑衣人身子一颤,随即道:“儿臣,儿臣让父王失望了?“
张士诚摆了摆手道:“这事情不怪你,朕也没想到方太平手下竟还有这样的武功高手,连你都不是他的对手,此人能文能武,到是一个可用的人才,只可惜是方太平的奴才!“张士诚惋惜了一阵,道:”如今你既已失手,此事还需依着施先生之计,早早定下文定之日,让方国珍放心!“
黑衣人听了微微有些迟疑,道:“文定之日,方家的那个姓萧的,好像已经认出了儿臣的身份,只怕方家姑娘未必肯同意啊……?若是方家姑娘闹腾起来,恐怕与我大吴不利。”
张士诚嘿嘿一笑,道:“朕岂能让方家一个姑娘坏了朕的大事,自今日起,你派人死守北苑,没有朕的命令,不许北苑里任何离开半步,如果有人胆敢违抗禁令,杀无赦!“说到这儿张士诚顿了顿叹了口气道:”当然了,方家姑娘毕竟是方国珍的妹子,如果她安分守己,做了我张家的儿媳妇,待你们成亲之后,放了她也无妨,不过,她若是胆敢离去,那么……你该知道,如果没有了方国珍的十万水军,我大吴的江南霸业,只怕难以成功,依着朱元璋的性子,江南一带,还能容得下我们过着这锦衣玉食的日子么?”
那黑衣人神情有些踌躇,似乎想说什么,但目光触及到了张士诚充满杀气的目光,顿时身子一震,点头道:”好,就这么办,儿臣这几日对北苑加紧防范,如果父王有任何需要,只需一声令下,儿臣立即率领兵马冲进去,杀了方家姑娘!“
张士诚哈哈一笑,道:“很好,很好,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男儿本色,当年的楚霸王莫不是放不下一个虞姬,最终落得四面楚歌,今日方家姑娘可是朕最后的一步棋,如果方太平识相,朕也不是那心狠之人,让她好过也不是不可, 如果她不识抬举,莫怪朕心狠手辣!“说着,张士诚眼里射出两道杀气来。
黑衣人点了点头道:“儿臣遵旨!“
张士诚看了看夜色,又看了看远处,低声道:“都这个时候, 叶将军也该回来了?“
“叶将军……?“黑衣人尚未来得及问,便见沧浪亭的入口处,叶叶德兴高大的身影快速而来,他武功卓绝,身法极快,初始黑衣人看他还在入口处,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叶德兴已经在了眼前,这份轻功不由得让黑衣人咋舌,心中同时暗道:”人都说叶将军武功卓绝,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难怪如此得父王赏识?“
叶德兴一阵风似的入了沧浪亭,径自走了张士诚跟前,张士诚端坐在圆桌的上首,刚才的碧螺春已经喝完了,这会儿再一次提起瓷壶,动作不紧不慢的斟满了三杯茶水,就这么一会儿,叶德兴已经跪在了张士诚面前,正要行礼。
张士诚看在眼里,摆了摆手道:“不用客气,来,坐下喝杯茶?”
皇帝的赏赐,从来都是恩策,不管好不好喝,无人敢拒绝,否则就是抗旨,叶德兴道了声谢谢,伸手端起茶杯,吹了吹,将自己装扮得文绉绉的,才敢凑过嘴唇上前抿了一小口,迅速了吞入肚子中,叶德兴是个粗人,并不喜欢碧螺春碧这种江南美女,虽然碧螺春入了茶后,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但叶德兴丝毫品尝不出来,如果让他喝,他更喜欢,那种随手抓上一把,丢如滚烫的开水之中,待茶水跑泡开了,来一碟轻糖松子、粽子糖、浇切片、三色松子软糖、脆松糖、松子南枣糖等苏州特色吃食,咕噜咕噜一阵猛喝,比起现在这样文绉绉的抿上一口好舒服的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
1134 1102章 夜长梦多
见叶德兴喝好了茶,张士诚也放下了茶杯,说道:“这么短的时间,让叶将军去查探一个下人,着实仓促了些!“
“查探……?“黑衣人吃了一惊,瞪着一双眼睛看了看张士诚,心中一动:”莫非父王派了叶将军查探了萧三?这……?“
只听得叶德兴道:“陛下言重了,身为臣子,自当忠君之事,莫说陛下只让卑职查探一个人,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卑职也在所不辞!”
张士诚似乎对叶德兴极为信任,点了点头,道:“叶将军的忠心日月可鉴,朕岂能不知呢?朕让将军打探的这个人可有不妥之处?“
叶德兴道:“陛下,卑职一接到了陛下指令,立即传递了消息去了温州一带,秘密潜藏在温州、宁波、台州一带的密探,迅速展开了打探人物,他们扮成海盗、游客四处打探消息?经过一番查探……?“
“可有此人?“张士诚心头一紧。 一旁的黑衣人同样心头一惊,”莫非这萧三,不是一个下人?对啊,一个下人岂能懂得那么多,而且从昨晚他的武功来看,显然是受过名师指点,而且综观此人的气度,见识,文采,绝非一个下人该有的,难道……?“黑衣人的目光不由自主望向了叶德兴。
说了半天,叶德兴似乎真的有些渴了,这会儿也不顾及什么文绉绉的喝法,抓起了杯来咕噜咕噜几声,一杯上好啊碧螺春就这么入了他的肚子,然后才吐了口气道:“回禀陛下,经过卑职查探,温州一带并萧三这个人,就连方家也不知萧三姓谁名谁?“
张士诚听了半响蹩起了眉头:“查无此人,这样说来,这人是到了苏州才被方太平收留成下人的,一个下人,能有如此的文采,就连伯升将军的儿子都不是他的对手,更奇怪的是他的一身武功,朕似乎在那里见过?“
“更让朕吃惊的,此人似乎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居然得知今晚保儿,会潜入北苑,提前做出了埋伏,若非朕及时赶到,保儿的身份泄露了……?此人不简单,将军切莫放弃了警惕之心?“
叶德兴点了点头道:“陛下请放心,卑职一定好生查探?“
张士诚点了点头,暗暗在心中计较了一番,道:“查探的事情,叶将军就多费心,不过此人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管家而已,成不了什么气候,况且自今日起北苑就在朕的监控之下,谅他也翻不起什么浪来,我们的目标是方太平,文定之日宜早不宜迟,须尽快落实,不然,朕怕夜长梦多!”
“卑职明白!”叶德兴应了声,转身便走。
张士诚瞟了瞟黑衣人道:“保儿,你也去吧,做好准备,文定是朕挫败朱元璋最后的法宝,绝不容有失?”
“儿臣明白!”黑衣人躬身点了点头,身子一侧,闪身而去。
沧浪亭里,张士诚望着二人渐渐远处的身影,双眼突然射出一道杀起来,刚才的儒雅全然不见了,他背负着双手,抬起头望着皓月的星空,喃喃道:“朱元璋是你行动了吧?”
朱元璋与八年前,亲自带兵分三路进攻“集庆”,用了十天时间攻破了“集庆”,并改集庆为“应天”后,这座古城便在他的手中散发出了光辉,四方宾客云集,商賈,文人墨客莫不是莫名而来,尤其是这吴王宫殿,自朱元璋占领后,便着手修建皇宫,原本这应天府山水环绕,本没有足够的地方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宫,但朱元璋就是朱元璋,淮右一介布衣,原本就什么都没有,如今就更没什么好怕的,硬是命人将这座皇宫,背倚紫金山,添平燕雀湖,经过几年的修建,造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吴王宫殿来。
不过,这皇宫毕竟规模浩大,修建了八年,宫建筑规模有限,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内廷建筑,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新宫东西宽两百多丈,南北长两百多丈,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奉天殿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乾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朱元璋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并于次年在凤阳兴建中都城。由于人力物力全被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兴建,因此南京宫殿的扩建工作再度终止。
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但规模都不大,直到洪武八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此次修建,增设了午门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了东西角门,并增建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设宫墙,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在宫城前建造了端门,承天门,金水桥,形成”t”字型广场,向南直抵1373年建造的洪武门。广场东侧为五部(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西侧为五军都督府,整个皇宫才算初次完成。
眼下的这座吴王新宫的规模要说比起开封,比起大都,自是小了点,但比张士诚的苏州城皇宫,陈友谅的武昌皇宫,可要大的多,可这位新任的吴王,胸襟不是一般的大,仍旧觉得这吴王行宫不够气派,头两年仍旧张罗,铁冠道人赴关中对古都、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着实考察了一番,本来想在动干戈,可惜碰上了与陈友谅的战事,这一仗一打就是一年多,耗费了大量的粮草,库银,花费极大,朱元璋便对吴王行宫的修建暂时搁浅了下来,如今陈友谅一灭,江南大半之地在他的控制之下,人多,粮草 便多,加上这些年他奉行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应天府实力雄厚,扩大吴王皇宫的事情,又重新提了起来,朱元璋决定将这坐吴王皇宫修建成当今最大的皇宫,此次修建,增设了午门左右两阙,如今工程并未完工,到处一片狼藉。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
1103章 最大的对手
沿着吴王皇宫正门左侧,沿千步廊西行,走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可以看见一座庄园,庄园亭台楼阁,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与外面冷冷清清,凌乱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面。
此时园中的,一个一身身材魁梧,一身黄色便装汉子端坐在一处亭台的石凳上,亭台里,一桌、一椅,瓷壶、两杯、以及咕噜咕噜水声,这就是平日里朱元璋会客的地方。
夜色正浓,朱元璋看着壶中的茶水已经沸腾,随手捻了一撮上等宁国知县胡惟庸捎回来的高峰茶,胡惟庸任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等。这一次受到了李善长的推荐,朱元璋才破格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他从宁国回来,索本书名+小说领域看最快更新就带回了这么一包上等的高峰茶,眼看着茶叶落入了瓷壶之中,慢慢被泡开,散发出一股香气,朱元璋才提起茶壶往杯子里注入了一杯茶水,看着淡绿色的茶水,入了杯,朱元璋伸手端起了杯子抿了一口,跟着眉头微微皱了皱,略带苦涩的味道让朱元璋很是不喜欢,其实朱元璋更加喜欢喝母亲小时候采摘的茶叶,大片的叶子,炒的干干的,随手抓了一把,丢进沸腾的开水里,然后一大碗一大碗的放开了肚子喝,那才过瘾,那才痛快么,似这般丢一两片叶子,好不容易泡开了,还倒了第一遍的水,再第二遍,论到了第三遍,便什么味都没了,才能抿上一小口,若不是怕群臣笑话,他是打死也不会这这种费劲又没味道的茶水了。
眼看着一杯茶水就要喝完了,朱元璋有些急躁的望了望院子的门外,刘伯温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人引了进来,一身白色儒袍,手中提着一根紫竹杖有一个太监引领着望这边走来。
“臣,刘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