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王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王者- 第4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就不好受了!“

    左君弼面色变了变,脸上一丝杀气慢慢涌出,厉声喝道:“徐达,这是找死,休怪本将没给你机会?“

    徐达道:“无妨,无妨!左将军这机会不要也罢?徐某倒是奉劝左将军留住这机会更好!“

    “徐达你欺人太甚!“左君弼一声大喝,手中的朴刀“铿……地一声,一刀挥出,跟则身子腾空而起,向徐达猛扑过去!

    拔刀、跃起、挥刀、猛劈,这一系列的动作不能说不快,就这么一瞬间的功夫,他已经欺身而上,跃到了徐达面前,马背上的徐达,竟还没反应过来,哈哈哈……哈哈……当年师傅传授我的彭家“五虎断门刀“果然厉害,这一刀只需砍下徐达的头颅,便可扬名立万,吴王还不对我另眼相看,想到这里左君弼惊喜不已,单刀一挥,以力敌千钧之势向徐达猛劈了过去。

    但他快,徐达更快,就在那么一刹那,徐达、挥刀、迎敌,一刀劈出,一道惊鸿,宛若惊雷,很少人看到徐达出刀,因为看到的人,大多已经死了,所以左君弼必须死,但左君弼没有死,那是因为他再徐达的挥刀的那一刻,收回了攻势。

    “呼呼呼……呼呼呼……?“丈外,左君弼惊恐的望着徐达,从这一刻他才惊觉,自己与他为敌,实在不是什么好苗头,所以他决定逃了。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左君弼调转马头,附身而下,一提马缰纵马狂奔而去。

    “彭莹玉的徒子徒孙也不过如此!“徐达望着渐渐远处的左君弼,眼里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庐州一战,自入夜时分战到天明,密林中的五千精锐,却无一活命。待到朱元璋的大军攻入城门下之时,天色依然大明,惊魂未定左君弼立即下达了免战牌,在庐州城内,闭门不出,利用庐州城池易守难攻,与朱元璋打起了消耗战。

    朱元璋趁着并将士气大振之时,强攻数次,无奈庐州城坚固无比,经过左君弼精心布置,更加坚不可摧,一番强攻下来,损兵折将不少,朱元璋不得不对庐州城打起了围困之战。

    徐达心系金陵安危,一番劝解后,朱元璋同意留下徐达继续攻城,自己带领常遇春五万精兵,连夜返回了金陵城!

    至此,一场更大的征战拉开了序幕!

    ^^^^^^^^^^^^^^^^^^^^^^^^^^^^^^^^^^^^^^^^^^^^^^^^^^^^^^^^^^^^^^^^^^^^^^^^^^^^^^^^^^^^^^^^^^^^^

    第一更先送上,诸位请订阅哦!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跪求分享

    最快更新 最少错误 请到网
………………………………

第892章 :洪都人选

    

    应天府里,朱元璋端坐与龙椅之上,庐州一战后,他快马加鞭,连夜赶回了金陵坐镇,虽然刘伯温、李善长、萧云、朱升等一干文臣武将多少还有些怨言,但此时此刻,早已没了人计较。

    因为在今早从探子在武昌送回来的消息,陈友谅举全国之力,出兵六十万,携带无敌舰队,传闻那舰长十数丈,外涂红漆,上下三层,每层都有走马棚。最下一层设板房,置放大橹几十支,橹身都有铁皮包裹,每支橹四个人摇,行走如飞。住在上下层的人,互相之间听不见说话声。

    每一艘无敌舰队可载兵五千,就算最小的也可装载车马两千与人,宛若小小一个活动的城池。

    准备齐备之后,陈友谅不顾太师邹普胜劝其趁机攻打金陵的劝告,亲自率领兵马六十万,帆樯如林,战旗如云,涌江蔽空之扑洪都。

    得知了这个消息,整个应天府的文武百官,心中暗叫了一声“侥幸‘后,更大的麻烦来了,陈友谅挥兵六十万,无敌舰队万余艘,出兵洪都,对洪都大有志在必得,一旦洪都被占,此人必定挥军而下,攻占池州、安庆、采石,太平,用不了多久,势必会挥军而下,攻打金陵。

    得知了这个消息,朱元璋急忙着急刘伯温、常遇春、李善长、萧云、朱升、邓愈等一干文臣武将商量对敌之策。

    待众人坐定,朱元璋思索了一番后,道:“眼下陈友谅兵至洪都,依诸位大人所见,眼下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话音一落,参政知事李善长缝隙道:“洪都地处赣北平原,位于赣江下游,由赣江向北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军事地位甚为重要,好在洪都城城池坚固,据城池而守,对付陈友谅也绝非不可能?“

    朱元璋点了点头,李善长之言也绝非不可能,只是眼下十万大军正攻打庐州,而金陵城虽还有十万兵马,但谁能保证,陈友谅攻击洪都不是声东击西呢?一旦将金陵城十万兵马调离洪都,一旦陈友谅、张士诚来攻,又作何抵挡呢?“这着实是个头疼的问题,饶是他平日里自认为沉重稳定,此时也不免有些急躁起来。

    他环视了一眼大殿,见刘伯温沉默不语,似有话要说。忙道:“军师对此事如何法?”

    刘伯温一直沉默不语,直到此时朱元璋询问,他才目光一闪,道:“自龙湾一战、江州一战,陈友谅士气低落,此番来势汹汹,不容小视,原先卑职估计,徐将军兵马在外,金陵城不过十万兵马,兵力虚弱,陈友谅既来围攻,定会偷袭金陵城,想不到此人竟放弃垂手可得金陵城,反而攻打城坚墙厚的洪都城,足见此人打定了注意,一举攻下洪都城,从而攻占江州、安庆、采石、太平,一步一步的攻打金陵城,主公能在龙湾一战,大败此人,洪都一战自也可以?”

    朱元璋一听,心头一动,双眼盯着刘伯温道:“军师可有良策?”

    刘伯温眯着双眼,似乎像睡着了,又似在沉思,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众人瞧他如此模样,倒也无人敢说话。

    一时大殿寂静无声。

    过了半响,刘伯温双目一睁,一丝狡黠光芒一闪而过。

    朱元璋在眼里,心头一喜,心道:“他有法子了?”

    果然,过了片刻,刘伯温的神态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他黏着长须,道:“如今,敌军实力浩大,唯有避其锋芒,据城而守,陈友谅大军舟车而攻,兵马粮草必定不足,大帅只需遣送一员猛将坐镇洪都城,坚守不出,陈友谅大军人多势众,用不了多久,必定兵退,反攻金陵……?“说道这儿,刘伯温瞟了一眼朱元璋道:”到时大帅大可趁其兵卒士气低落,一绝决战与金陵!“

    朱元璋一愣,心头一动:“决战来了么?“

    见朱元璋领悟,刘伯温赞赏地点了点头,道:“眼下当务之急,是大帅速速遣送一员将领,统帅洪都大大军,为国公立下这第一功!”

    众人点了点头,朱元璋也在开始在心中盘算了起来,过一会儿道:“依诸位此人国公该派遣谁去好呢?”

    在坐的除了常遇春、冯国用、冯国胜、邓愈、萧云、郭英之外,恐怕难以有合适的人选,但金陵城菲比寻常,常遇春作战勇猛,且领兵有方,留在金陵自有大用,冯国胜、冯国用虽能胜任,但而人擅长的是骑兵进攻,守城且非所长,剩下唯有萧云、邓愈、郭英三人了,朱元璋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扫过,正想下达指令。

    忽见萧云站起,走出列班,抱拳道:“国公,微臣保举一人,有此人镇守洪都,洪城城绝无问题?”

    朱元璋道:“萧兄弟保举姓谁名谁?”

    萧云从后世史记载,洪都一战,朱文正按朱元璋坚壁挫锐的计谋,顽强坚守,抗击陈友谅军。当时,洪都的城墙被攻破多处,守军且战且筑,攻守双方踩着尸体作战,伤亡都很惨重。朱军坚守洪都8天,大量消耗陈军的有生力量,成就了洪都的奇迹。所以心中早已认定了洪都的主帅,此时不过是做一个顺水人情而已。

    众人心中同样好奇,目光纷纷集中在萧云身上,萧云猛吸了口气,迎着朱元璋的目光,一字一字地道:“国公侄子朱文正!”

    ^^^^^^^^^^^^^^^^^^^^^^^^^^^^^^^^^^^^^^^^^^^^^^^^^^^^^^^^^^^^^^^^^^^^^^^^^^^^^^^^^^^^^^^^^^^^^

    一点事情耽搁了,所以码字有些晚了,这一章可是小景牺牲中午午休的世间,敲打出来的,不得不说的辛苦,还望诸位多多支持,今晚依旧是四更,万字更新坚持一个半月了,还能坚持下去么,得诸位的支持了……请给点动力吧!
………………………………

893章:心如铁石

    

    此话一出,众人啊的一声,脸色大变,冯国用率先变色道:“国公万万不可,洪都一战,关乎应天安危,朱公子年轻识浅,不足以担当如此大任,何况朱公子骄侈觖望……唯恐有负主公所托啊……?”

    “不错,陈友谅亲帅大军六十万,舰队万余艘,对洪都志在不得,这一战势必是一场大战、恶战,朱公子虽有大才,但长年跟随主公,只负责训练兵马,不曾为国公领兵出战,朱公子出战洪都,末将怕未必百度搜索“六夜言情”看最新章节是陈友谅的敌手,况且陈友谅大军六十万,舰队万余艘,兵多将广,若没有一个稳重,能征善战的将帅,只怕不是陈友谅这等久在江南战场厮杀的人物的敌手,若是要选洪都人选,末将以为行省参知政事,上国柱大将常遇春可以担当此职,常将军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况且常将军亲历战场,战事经验丰富,再则,洪都城池虽坚固,但将士不足两万,常将军乃国公第二大将,有他挂帅出征,洪都军心士气,必然大振。对镇守洪都大大有利!“

    众人纷纷点头,显然是的认可了冯国胜的建议,只是朱元璋没发号施令,无人敢言语罢了。

    朱元璋垂着眼帘,似在思索,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目光一扫,落在了萧云的脸上,道:“冯将军所言,萧兄弟如何看?“

    萧云对后世这段文字记忆颇深,知道眼下这帮读书人看不惯朱文正的公子哥行径,就好比是二十一世纪,穷人看不惯高富帅同样的道理,要说服这些人,唯有下一番功夫说动朱元璋!一权压人了!若不然,只怕说上三天三夜,这些书生未必肯答应!

    当下抱拳道:“没看到大宋亡国的那一刻,谁知道昔日生活奢华的文天祥,有一颗铮铮傲骨呢?陈汤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奈何父死不奔丧,可见为人不单只看表面,而忽视其内在的才华。朱公子为人虽浮夸,常常流连风月场所,但为人能习练兵卒,自然能征善战,众位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将,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么,依末将看,这洪都一战,非朱公子不可守!”

    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对于自己这个侄儿有多少能耐,他实比任何人都清楚,眼下洪都一战,唯一能让他放心,唯有三人而已,常遇春、萧云、朱文正,常遇春对自己忠心耿耿,为人作战勇猛有谋略,深得上下将士爱戴,本是最佳人选,但眼下的金陵城,是片刻离不开他,莫说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随时来攻,就单说张士诚虎视眈眈,就不可小视,如果放走了常遇春,势必影响金陵城的军心士气,所以常遇春是万万离开不得的。

    萧云虽是自己的结义兄弟,多有谋略,颇有帅才,但为人对性子随和,有太多怜悯之心,这是战场大忌,洪都一战,事关重大,他需要的是一位只要是对战争不利的,就是该除去的,至于是非正邪,根本不会,也不用去考虑。他的心,只能我战争而变,这无疑是要一颗能如铁石一般的心,自己的侄儿朱文正无疑是拥有这样的条件,父亲的早死百度搜索“海天中文”看最新章节,战场的杀戮,早已让他当初的那点怜悯,磨练得心如铁石,更何况朱文正是自己的侄子,为人狡猾多志,野心也小,自然比其他将领更加可靠,想到这里他赞赏地望了一眼萧云,心道:“还是萧兄弟知道我的心意!“

    恰好萧云也向他望来,二人这么一对视,自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萧云微微一笑,心道:“鬼才知道你心里想些什么呢?我不过是借着历史潮流,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而已!”

    略一沉吟,朱元璋便做出了决定,目光巡视四周,以无以质疑的口吻道:“本帅已经决定:”就依萧兄弟所奏,拜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

    金陵城左哨军副帅府邸的后院的书房里,洪都副帅萧云与邓愈对立而坐,自得知了朱元璋的决定,邓愈还有些缓不过神来,所以一时也没开口说话,二人就这么对视而坐。

    许久,邓愈放下手中的茶杯,瞟了一眼萧云,轻声道:“萧大哥,朱文正自来了金陵城就留恋情怀河畔,整日饮酒百度搜索“第五文学”看最新章节作乐,小弟在军中听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