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王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王者-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兵道:“回禀大人,小的看的清清楚楚,是军中参将,有百夫长李洪道李大人,还有千夫长陈超陈大人……他们都脱了穿在身上的铠甲,小弟们都瞧见了,相比是两位大人怕被人认出来,所以去了铠甲,如今正在大帅府第……?“

    “大帅……?“韩世勋望着陈友谅叫唤了声。

    ^^^^^^^^^^^^^^^^^^^^^^^^^^^^^^^^^^^^^^^^^^^^^^^^^^^^^^^^^^^^^^^^^^^^^^^^^^^^^^^^^^^^^^^^^^^^^

    第一更了,下面还有三更,诸位请稍等啊!多多支持哦!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去分享
………………………………

646 621章:聚宝盆

    

    ?陈友谅一双冷冷的眸子在一干爱将脸上扫了一遍,挥了挥手,那小兵点了点头,弓着身子退出了大帐。

    陈友谅重新坐下,右手握住腰间的单刀,低声道:“诸位将军,并非我陈友谅不念旧情,实乃反贼倪文俊大逆不道,我陈友谅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希望诸位将军见谅!“

    众人心头一喜,你看看我,我望望里,脸上都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意,韩世勋道:“大帅仁义,我等心中早已明白,今日之事,实乃反贼倪文俊图谋不轨,大帅这是替天行道,怪不得大帅!“

    陈友谅赞赏了望了一眼韩世勋,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你们且靠近本帅!“

    众人心领神会,纷纷将身子靠了近来,且听得陈友谅嘿嘿冷笑了声,低声道:“依本帅之见,此等大逆不道之人,一不做,二不休,杀了来个干净!“

    众人点了点头,齐声道:“大帅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陈友谅嗯了声,道:“今晚本帅就在赤壁古战场,宴请倪文俊,到时候你等也跟随本帅一同去,到时……?“陈友谅做了一个杀人的动作。

    众人点了点头,陈友仁当即转身,对韩世勋道:“世勋,安排一批死士,今晚乔装打扮一番,趁机埋伏在古战场的周边,一切听大帅指示,摔杯为号,听得杯声响起,务必扑入战场,把刘彪、胡东来等人就地给杀了!“

    “是!“韩世勋应了声,匆匆忙忙的转身离去,很快人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大帐内,陈友谅一双阴鸷的眼神杀气腾腾,一声狞笑道:“杀了倪文俊,接下来就是徐寿辉了!”

    ……………………

    萧云出了府邸,心中盘算了一番,这事情不能莽撞,得先找个人商量着看,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去邓愈的府上问一问。

    邓愈府离也在玄湖区,倒也不远,萧云通报了姓名,府上的守卫很客气的将萧云引进了府上,一番寒颤后,萧云也不客套,将玉娘所言所语,一字不留的说了一遍,一听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邓愈脸色顿时大变,略一沉吟了一番道出了这李连志的身份来。

    萧云初始还道是一个普通的兵匪头子而已,有邓愈出面,搭救谢兰兰还不是小菜一碟。岂料,邓愈一番说将出来,萧云登时吃了一惊。

    原来这李连志是应天的财神爷沈万三的外孙,朱元璋在攻占集庆路之时,得他资助了才得以顺利攻打了集庆路,是以对沈万三甚是极为看重,轻易不敢得罪他。

    对于沈万三没有人比萧云更清楚了,后世流传他的传说太多太多,单是正史里面记载,沈万三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请求出资犒劳军队。朱元璋发怒说:“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马皇后进谏说:“你老婆我听说法律这个东西,是用来诛杀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来诛杀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敌国,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苍天必然会降灾祸给他,陛下又何必再杀他。”朱元璋听了有些解气,饶过沈万三没杀,把他流放到云南去了,这就足以让后人津津乐道,更何况还流传了一个《聚宝盆》的故事呢?

    据传,明朝洪武年间,沈家村有个财主沈万山,家有土地九顷,雇用长短工十多人。有一年逢大旱,草木将要旱死,这时沈万山家中的割草佣人,每天都割一捆油绿鲜嫩的草,日子长了,沈万山感到很奇怪,就问割草人:“天这么旱,怎么割来这么多好青草”。当时,他没把割草的地方如实告诉东家。沈万山一连几天,跟随割草人后边,偷看着,见他每天都在沈家村北一华里处的沈家桥底睡觉,睡到中午无人时,才去村北牛蛋山上去割草。一天,沈万山强令割草人领他去割草的地方,一看岭上有一片圆形的草地上长着绿油油的草,于是就让割草人割,割后随即又出来了,割得快,长得快,沈万山感到很奇怪,左思右想明白了,此山西南靠凤凰山,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第二天带着两人到那里挖出了一个铁盆。

    后来沈万山买了一头猪用它喂猪,猪长的很快,把猪杀了以后,就用此盆洗手洗脸,一次沈万山的儿媳妇洗脸时,不慎把一戒指丢进盆中,越捞越多,沈万山知道后,认为此盆是件好东西,当时传说山上有个看宝洞,洞内有看宝的毛人住在里面,自从沈万山得宝后,毛人就走了。洞内三间屋大的空隙,至今尚存。沈万山得宝后,借助宝盆的财力。为村民打了72眼井,铺路架桥造福村民。数年后,长江决口,朝内推测某地方一定出现宝贝(据说一出现宝贝长江就要决口),皇帝下告示“谁若能堵住长江决口,就赐给谁高官厚禄”,沈万山知道后,揭回告示,带着聚宝来到南京与皇帝讲好条件,皇帝随口答应“四更借、五更还”。沈万山来到决口处,拿出“聚宝盆”往盆内放一把土,放到决口后,立即堵住决口。然后,沈万山去朝内讨取高官厚禄,并到五更去取“聚宝盆”,谁知道等到天明,才打四更鼓,据说这是皇上为了骗取宝物将五更改到四更,南四北五的说法以此说起。沈万山到朝内就被扣住,问他得宝的情况。并说他得宝不献,罪该万死,前辈该斩,后灭九族。把沈万山家的坟墓掘成了坑,沈井村的百姓听说沈万山得宝不献,犯了灭门之罪。有的外逃,有的改名换姓,沈家从此绝后,沈家村的水井也被填平。

    这个故事,萧云不知在后世听一些老年的爷爷奶奶说了多少遍,想不到这李连志竟是沈万三的外孙,想到此处,萧云心中也不禁打起鼓来,一声也不知如何是好。

    ^^^^^^^^^^^^^^^^^^^^^^^^^^^^^^^^^^^^^^^^^^^^^^^^^^^^^^^^^^^^^^^^^^^^^^^^^^^^^^^^^^^^^^^^^^^^^

    第二更,继续支持!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请到
………………………………

647 622章:秀才不出门

    

    ?邓愈与他相处有些时日,知晓他的性子,沉吟了一番,道:“要说这事情难的确有些难,不过也不是没法子?”

    萧云是何等人物,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心道:“这小子日后是大明开国六公之一,岂能没些手段?“凑过身,抱拳道:”不知邓兄弟有什么法子可以救人?“

    邓愈诡异的一笑,笑而不语,好一会儿才道:“萧兄弟可听过九字真言?“

    萧云一愣,心道:“娘的,老子找你询问救人之法,又不是算命僻字,鬼知道什么九字真言?“摇了摇头道:”萧某不知,还望邓兄弟指点一二?“

    邓愈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萧兄弟可曾听说过?“

    “嗨,原来这是九字真言啊,萧某倒是听过?“对于这“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真言,萧云可听了太多了,但凡知道一点明朝历史的人都听过这九个字,至正十七年,朱元璋亲率大军出征浙东,道经徽州。他经邓愈的推荐,亲至石门向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时朱元璋受小明王韩林儿节制,属北方红巾军系统。北方红巾军初起时,既谴责“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不平等现象,又提出“复宋”的口号,符合新安士人的政治理想。加上为朱元璋亲顾茅庐、礼贤下士的态度所感动,朱升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他针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和朱元璋“地狭粮少”的实际情况,进献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朱元璋喜出望外,当即“命预帷幄密议”。朱升出山聘侍军门之后,朱元璋“令议礼乐征伐之事”。他“誓效智力以谋国,竭耿耿之丹衷”,成为朱元璋麾下一员辅佐重臣,其地位在李善长之上。

    邓愈没想到萧云知道这件事,微微愣了楞,呵呵一笑,道:“萧大哥还真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啊?“

    萧云心记着救人,心知在这个时代可不比二十一世纪,女子最为重视名节,尤其是像谢兰兰这种没落的豪门大姓就更加看重了,若是清白被毁,比杀了她还要难受,虽然心知这些天了,以李连志的德行,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但心中总是存在那么一份希望,是以对于邓愈赞扬,只是轻轻“嗯“了声,并未接口。

    邓愈眼瞧萧云急不可耐,知晓他心急救人,心中不经生出了一股敬意,心道现在这世道,如此有情有义的人当真少的很啊?“瞟了一眼四周,凑过身子伏在了萧云的耳旁,压低桑门道:“小弟不放告诉你,主公虽然很重视沈万三,但也不是事事依着他,如今主公占领了应天,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虽说两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钱财倒是其次了,如此这般自然重视人才了,朱老先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个不遇不可求的人才,主公意欲夺取天下,又岂会放过这等人才呢?有他出面……嘿嘿……?“

    萧云想了想,心道:“的确如此,朱元璋虽然手下能人异士不少,但在刘伯温没来之前,能比这人有才的人出了李善长之外,还真没什么人,若是能请动了他,这事也就不是事了?“想归想,这一来又是问题了,自己初来乍到,连朱升是谁长的什么样都不曾认识,想请他帮忙无疑是吃人说梦。

    正微微感到为难之时,突然想起这朱升还是邓愈给引荐给朱元璋的有了他的帮忙,自己办起这事可就事半功倍了,眼珠子一转,呵呵一笑,道:“是不相瞒,今日萧某本想邓兄弟帮忙救出那位姑娘,想不到邓兄弟还有如此妙计,这着实是萧某没想到的!”顿了顿又:“萧某还请邓兄弟送佛送到西,帮人帮到底,引荐老哥我去见见这位朱先生,若是那谢家女子能脱得大难,一定会对二位感恩戴德的!”

    邓愈本就有意帮忙引荐,听他如此夸赞自己,颇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了摆手,客套了一番,直至萧云急不可耐,才站起身来,转身进了书房,没多久手中多了一壶酒,冲着萧云一摆手,道:“萧大哥请吧!我这就带你去见见朱老先生,能不能成事,得看萧兄弟的本事了……”

    萧云连连大喜,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率先出了门。

    ……………………

    望江亭于构成古战场三山(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中的赤壁山的山顶。于亭内,放眼向长江对岸望去,那就是当年曹操八十万部队屯兵的地方——乌林寨。赤壁山像一把利剑直插江心,是观望曹营最好的位置。此次退可守,进可攻,可算的上孙刘联军占的了地利这一绝对优势。

    望江亭据说是黄盖当年观望曹营的地方,赤壁之战前,他发现曹军战舰首尾相连,穏如平地。黄盖暗自窃喜,觉得此乃天赐良机,于是向周瑜献计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曹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绕而走也。”之后又建议周瑜用火攻,诈降策,苦肉计。周瑜也觉得此计甚妙。周瑜当时苦恼于没有恰当的人选能担当此重任。派年轻些的将领,不放心,此计不成将直接影响整个战局。黄盖为东吴三朝元老,是最好人选。可有不好直说,黄盖是东吴的三朝元老,早年就跟着孙坚一起打天下,为孙氏基业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东吴人人都敬重他。于是周瑜约黄盖一起下棋,周瑜每走一个棋子,就被黄盖吃掉一个,黄盖甚是吃惊,周瑜假装无奈说到:我无将可用矣。黄盖立刻明白了大都督的意思。慷慨地说:“我受东吴三世厚恩,都督用得上我的地方,粉身碎骨,死而无撼。”赤壁之战,黄盖果然不负众望,一把火烧的曹军不见天日,曹操仓皇而逃。为孙刘联军最终的胜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之后孙权论功行赏,将黄盖练兵的太平湖赐给了黄盖,并改名叫“黄盖湖”一直沿用至今。

    此时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